一個認真提供優質、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的自媒體。歡迎個人轉發,原創不易,走之前點個關注吧。
隨著近幾年二胎放開,很多家庭開始也都生起了二胎。以至於一胎二胎孩子誰來照顧,成為擺在很多家庭面前的問題。
以至於在老年人中間一直有這樣的說法:給兒女當牛做馬了半輩子,到老了開始要給「孫子」當「保姆」。
其實這也的現象是很多老年人的真實寫照。
在當今生活各種壓力之下,許多年輕夫妻都承受著來自車貸、房貸、生活開銷、教育等各方面的經濟壓力,以至於根本沒有時間去照顧孩子。
所以,兒女們只能求助自己的父母。
這也造成了很多老年人,最後只能以兒女為中心,上半輩子照顧女兒,小半輩子照顧孫子孫女。
當然,如果老人們拒絕,以至於就有許多兒女們,就各種抱怨、怒懟,甚至大有老死不相往來之態。
「你不給我帶孩子,那我就以後不會給你養老。」
老人帶孩子其實是中國很多家庭的常態。
鄰居張阿姨,五十多歲了,和老伴在家鄉小縣城開了一個小茶館,生活也算過得愜意舒適,但是兩年前應女兒要求,幫忙去帶娃。
以至於只剩下老伴一個人在家維持茶館,而她本以為帶孩子帶到上學,可是,接踵而來的卻是女兒又生了二胎。
張阿姨每天在家裡不僅要照顧孩子,還要做家務,甚至還經常因為育兒理念的不同遭受到女兒和女婿的埋怨。
而家裡的老闆,還因為急性腸胃炎,住進醫院,張阿姨忙著照顧外孫,說要回去,最終依舊沒有抽出時間回去家一趟。
張阿姨住在女兒家裡,總是處處覺得不舒服,以至於即便每天吃的不錯,還比之前瘦了二十多斤。而她甚至最後還患上了重度抑鬱。
老人帶孩子,是很多家庭的常態。
他們努力的默默的付出,很多時候我們卻「視而不見。」
子女的無視,讓多少老年人的生活,流汗又流淚,受苦又受氣!
無獨有偶,還有王阿姨,因為拒絕給帶孫子,以至於被兒媳和兒子拋下狠話:你不帶孫子,以後你們老了,我們也不會管你們。
有人說,中國出現了一種新不孝:
很多年輕人,生了孩子,最終將養娃生娃的重擔全部落在了老人肩上。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啃老」呢?
從子女結婚開始,父母們要買房、買車、帶娃、做家務,甚至很多父母還要幫忙負擔全家的生活費。
勞心勞力不說,還要搭上養老錢。
搭上養老錢或許不是最難受的,難受的是,住在兒女家裡,還要經常看兒女的臉色過日子。
我們都說,幸福的家庭大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
但是我們想說,婆媳矛盾、女婿和丈母娘矛盾,是諸多不幸福家庭的一個主要原因。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特別是和老年人生活在一起,總會出現各種矛盾。
而這些矛盾,最終的弱勢者又往往是許多老人。
還記得認識一位媽媽,她經常吐槽自己母親經常花很多錢去旅遊,去吃喝玩樂。但是卻很少給花錢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簡而言之,她希望自己母親儘量不要花錢甚至少花錢,應該多接濟一下他們,多給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上花錢。
然而,令人諷刺的是,她卻經常和老公拋下孩子,然後兩個人出去旅遊過二人世界,而將孩子交給自己的母親帶。
而每次回來之後,她又經常埋怨自己的母親對孩子這沒帶好,那沒帶好。
以至於,因為換季,孩子感冒了,她還最終跟自己的母親大吵一架。
她還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很委屈,帶個孩子都帶不好。
有時候,很多人自己明明是一個養不大的巨嬰,卻偏偏怪別人不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覺得別人這不好那不好。
這還是親母親。
而不是婆婆。
遇上這樣的女兒,也是一種悲哀。
她們的家庭條件其實並不差,但是,這位媽媽卻經常想著法的希望能從老人那裡弄一些錢。
理由還很冠冕堂皇,說老人不會理財,錢放在銀行,不如花了才是最實惠的。
怪不得許多老人時常感慨:不需要他們多孝順,只要他們自己能過好,別再伸手向我要,就是最大的孝順了。
不可否認,其實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如果不是財務自由,錢都是永遠不夠花的,工作也是永遠做不完的。
以至於,帶孩子其實是擺在很多年輕父母面前的一個問題。
然而,我們卻不應該一味的將這些諸多壓力轉嫁給父母。
認為「你就該給我帶孩子」,「你就該省下錢給我花」,「你老了也花不了多少錢,要那麼多錢幹嘛」
聽聽這話,是人說的嗎?
父母勞累了大半輩子,將子女養育成人。
他們其實有權利在自己人生的這個階段,為自己活一遭。
他們更有權利去拒絕。
正如那句話所說,父母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他們有權利作出自己的選擇,並得到子女的尊重。而不是靠親情綁架逼他們就範。
日劇《校閱女孩》裡有這麼一句臺詞,我們之所以會覺得那些理所當然的事理所當然,是因為有人一直在默默付出守護著我們。
但是這份付出不應該被忽略和無視,而應該被銘記和珍惜。
什麼「親孫子都不帶,有你這樣的奶奶嗎?」,「買房都不給我們出一分錢,是親媽嗎?」,「現在不幫忙,老了我們也不養你」……
當被綁架的父母們,迫不得已地放棄自己安逸的晚年生活去滿足子女的需要時,沒人知道他們要咽下多少的委屈,承受多大的壓力。
《飄》裡有這樣一句話:愛你的人如果沒有按你所希望的方式來愛你,那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全心全意地愛你。
往往父母在為子女付出的路上,不僅是傾盡全力,甚至已嚴重透支。
很多父母甚至不得不忍氣吞聲、小心翼翼地圍著子女打轉。
在帶孩子的問題上,以及其他的問題上,作為已經為人父母的年輕人們,更應該去學會,用自己的力量去承擔自己的那份責任。
父母子女一場,應該是你把我養大,我陪你變老,而不是你生我養我,就該為我負責到底。
老人的晚年幸福需要兒女的理解和成全。
生而為人,請對父母,給予最大的善意和尊重。
不要將道德綁架強加於自己的父母,因為那是生你養你的父母。
也請學會獨立,明白自己的婚姻和育兒書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事事都依賴老人。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學會尊重父母的選擇,他們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而不應該完全被帶孩子限制住了他們的生活。
原創不易,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