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醋魚杭州傳統風味名菜,其年代可追溯到宋朝,可謂是歷史悠久。這道菜選用鮮活草魚作為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使其排洩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僅能用三四分鐘燒得恰到好處。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別具特色。
東坡肉杭州名菜,用豬肉燉製而成,流行於江浙。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所創製。製作方法是將五花肉切成大塊,用蔥姜墊鍋底,加上酒、糖、醬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燜即可。
一般是一塊約2寸許的正方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肥而不膩,帶有酒香,肉呈乳紅色,汁濃味醇,酥而不碎,肥而不膩,香氣四溢,增人食慾。蘇東坡曾作詩介紹他的烹調經驗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東坡肉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
龍井蝦仁顧名思義,是配以龍井茶的嫩芽烹製而成的蝦仁,是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蝦仁玉白、鮮嫩;芽葉碧綠、清香,色澤雅麗,滋味獨特,食後清口開胃,回味無窮,在杭菜中堪稱一絕。相傳,杭州廚師受蘇東坡詞《望江南》「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啟發,選用「色綠、香鬱、味甘、形美」的明前龍井新茶和鮮河蝦仁烹製而成。
雪菜大湯黃魚是寧波傳統名菜,由黃魚加雪菜、筍片燒製成湯菜。用浙江舟山漁場的大黃魚烹製,魚體肥狀,肉質結實,湯汁乳白濃醇,口味鮮鹹合一。此菜不僅是寧波酒樓、飯店常年供應的傳統名菜,也是沿海民間筵席上的上等菜餚。
寧式鱔絲自古以來在寧波筵席、婚宴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老少皆宜,深受大家的歡迎。原料簡單,為黃鱔、韭菜、筍絲、蔥薑絲、青紅椒絲,但營養價值極高,具有促進食慾和養生殺菌的功效。但不可過量食用,以免上火,吃後濃烈的韭菜味,可用生茶葉、口香糖及時嚼一會兒即能消除。
幹炸響鈴是用豆腐皮,切成正方形,卷上用豬裡脊、精鹽、味精、紹酒和成的餡,再切成段,放入五成熱的菜油中炸至鬆脆撈出,裝入盤內,配蔥段、甜麵醬、花椒鹽佐食。此菜,色澤黃亮,食時脆如響鈴而故名。
西湖蓴菜湯又名「雞火蓴菜湯」。選用杭州西湖特產蓴菜,不僅味道清香,營養也很豐富。它的嫩莖,嫩芽,卷葉周圍都有白色透明的膠狀物,含有較高的膠質和其他成分。烹調時,用西湖蓴菜、火腿絲、雞脯絲烹製而成。此湯,蓴菜翠綠,火腿緋紅,雞脯雪白,色澤鮮豔,滑嫩清香,營養豐富。
叫化童子雞雞身白淨,肉酥離骨,食不嵌齒。相傳,古代有一個流落到江南的叫花子,一天由於饑寒交迫而昏倒,難友為他偷來一隻小母雞卻又苦於缺鍋少灶,就用泥把雞包起來放入火堆中煨烤,剝開食時,竟意外地發現此雞香氣四溢,味道極好。後來這一方法傳到酒樓,經廚師的不斷改進,終於成了一道傳統名菜。
冰糖甲魚寧波名菜,吃來軟糯潤口、香甜酸鹹,風味獨特。此菜是一種滋補品,甲魚與冰糖同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碘、鐵質、維生素B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滋陰、調中、補虛、益氣、祛熱等功能。
乾菜燜肉是紹興的傳統風味名菜。紹興乾菜是全國著名的特產,鮮嫩清香,與肉共煮,滋味鮮美可口。乾菜燜肉乾菜烏黑,香味濃鬱,肉色紅亮,富有黏汁,肥而不膩,鮮美可口。
三絲敲魚 溫州民間傳統菜,基本材料為鯇魚、熟火腿、水發香菇和熟雞脯。成菜後魚片透明亮麗,光滑潔白,味道鮮美,別具一格。
橘絡魚腦用魚腦與蜜橘合烹成羹,具有黃白相映、爽滑香甜、微酸適口的特色,此菜晶瑩透明,質感柔滑,是海味中的上等菜餚,是溫州菜中的主要甜食之一。
(中國烹飪協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