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著作權法》「拍了拍」洗稿者,掏出一張重罰罰單

2020-12-22 新京報

對網絡平臺上以「搬運」「洗稿」等方式大規模侵犯新聞作品著作權的亂象,就該這樣嚴懲。

資料圖

2020年11月11日,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正式發布,並將於2021年6月1日起實施。這是《著作權法》的第三次修訂。前兩次修訂時間分別在2001年和2010年。

《著作權法》雖未列入《民法典》中,但這部法律在保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促進知識積累與交流,豐富人們精神生活,提升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以及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上的重要作用,已廣為人知。

「十年一修」與中國法治建設的推進和信息技術對著作權保護帶來的法律挑戰大致同步。

本次修訂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從本次修訂的具體內容來看,聚焦的多是司法實踐中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有很強的針對性。

如修訂將作品類型從電影作品、「類電作品」統一為「視聽作品」,既符合「視頻時代」的作品呈現方式的現狀,與民事訴訟法中的「視聽資料」在表述上也保持了銜接,更易為大眾所接受。

新媒體小編創作的H5、Flash等作品,再也不用擔心不是「按照傳統的電影攝製方法創作」而被排斥在保護範圍之外了。

「視聽作品」等概念上的開放性,在傳播形式與傳播渠道的大變革中,能有效保持法律的相對穩定。這是從制度基礎架構上的必要修訂。

新《著作權法》還有不少亮點,源於司法實踐中已被廣為接受的解釋或慣例。如很多機構媒體和優秀的自媒體人苦於被一些無良媒體以「搬運」、「洗稿」的方式大肆侵權已久。

有的還使用了人工智慧「洗稿」模式,如監測機構媒體所上線的新聞報導,以「標題黨」等改頭換面的方式迅速「洗」上「熱搜」牟利。一旦被揭露,就以「時事新聞不適用於《著作權法》為抗辯理由」。本次修訂將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時事新聞」改為「單純事實消息」,措辭明確精準,也更符合司法實踐的需要。

《著作權法》所保護的作品,最本質的特徵是具有「獨創性」。單純的事實消息,如對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的基本交待,不具有獨創性。法律不予保護單純的事實消息,價值還在於可促進事實消息的傳播和流通,滿足公民的知情權。但「時事新聞」不等於「事實消息」,更不能等同於「不受保護」。

大量的新聞報導在基本的事實消息之外,均有獨到的敘述和分析評論,很多優秀記者也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和敘述方式,記者的採訪也需要經過記錄整理取捨並置入對新聞事實的描述中,體現了個人獨創性的新聞作品當然應歸入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範疇。

事實上,早在2013年,《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就明確了「時事新聞」的含義,即「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報導的單純事實消息」。

本次修訂將這一經過了多年司法實踐考驗的「適法條例」上升為法律條文,本在意料之中,同時也彰顯出立法者對新聞作品著作權保護的高度重視。

希望執法部門能以此為契機,加大對網絡平臺上以「搬運」「洗稿」等方式大規模侵犯新聞作品著作權的亂象的懲治力度。

「懲罰」功能真正凸顯了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著作權法》修訂還摒棄了填平原則,新增了500元的最低賠償額,同時將最高賠償額從50萬元提高到了500萬元。在確定侵權損害賠償額部分,新《著作權法》將權利許可使用費明確作為確定賠償額的標準,並明確了一至五倍的懲罰性賠償加倍標準。這讓懲罰性賠償的「懲罰」功能真正凸顯出來。

可以說,中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實踐中,已就降低維權成本,提升侵權成本,加大對侵權行為懲治力度達成了多數共識。

在《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已紛紛引入懲罰性賠償,並都已將最高賠償限額提升至500萬元之後,《著作權法》此番在懲罰性賠償方面的修訂可謂水到渠成。

本次《著作權法》修訂中的亮點,大多對應著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和司法實踐中的一些痛點、堵點、難點,「搬運」「洗稿」只是眾多侵權亂象中的冰山一角。灰色產業之所以能夠在黑白之間運行,多數時候並不在立法不明確,而在執法不嚴格。

《著作權法》修訂讓執法的依據日趨科學兼具可操作性,新法也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進一步遏制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在全社會(包括線上線下)營造不敢侵權、不願侵權的法律氛圍,還需要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的合力護航。

□王琳(法律學者)

編輯:陳靜 實習生:施可兒 校對:趙琳

相關焦點

  • 新《著作權法》「拍了拍」洗稿者,掏出一張重罰罰單 | 新京報專欄
    文|王琳2020年11月11日,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正式發布,並將於2021年6月1日起實施。這是《著作權法》的第三次修訂。前兩次修訂時間分別在2001年和2010年。新《著作權法》還有不少亮點,源於司法實踐中已被廣為接受的解釋或慣例。如很多機構媒體和優秀的自媒體人苦於被一些無良媒體以「搬運」、「洗稿」的方式大肆侵權已久。有的還使用了人工智慧「洗稿」模式,如監測機構媒體所上線的新聞報導,以「標題黨」等改頭換面的方式迅速「洗」上「熱搜」牟利。一旦被揭露,就以「時事新聞不適用於《著作權法》為抗辯理由」。
  • 私自深夜違規洗沙,重罰15萬元!雨花區對環境違法行為從嚴執法
    私自深夜違規洗沙,重罰15萬元!雨花區對環境違法行為從嚴執法(違規沙場作業被現場叫停) 新湖南客戶端1月25日訊(記者 姚學文 通訊員 劉倩 周容)趁著深夜,有人竟然私自深夜違規洗沙!雨花區環保局接到群眾舉報,執法人員第一時間奔赴現場,當場叫停,並鎖定責任單位,依法開出15萬元頂格罰單。這是雨花區今天發生的又一起嚴懲環境違法行為事件。 (環保局執法人員現場開出罰單) 近一段時間以來,該區雨花亭一前期被停業整頓的無證洗砂場,尚未整頓到位卻開始偷偷作業。
  • 兩個黑洞被拍了照片,為啥只有一張「洗」出來了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袁峰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給銀河系中心黑洞「洗照片」存在更多技術上的困難。正因地球在銀盤裡面,觀測中心黑洞需要透過許多恆星、塵埃和氣體,造成較強的散射效應,成像更難。參與EHT項目理論組工作的袁峰表示,現實拍到的黑洞照片和理論計算的幾乎完全一致,這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又一次勝利。
  • 中國即將實行新的《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此次《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修改的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對於任何一個屬於世界鍍錫組織成員的著作權人,在著作權保護方面將受到同等待遇。  記者:即將實施的新的著作權法實施答理 新著作權法六個配套法規之一,2001年10月27日,中國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了《著作權法》修訂案,新著作權法是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籤署的有關智慧財產權的協議相一致的一部法律。
  • 人在境外時這樣拍照 分分鐘重罰你,甚至遣返
    泰姬陵是印度最重要的古蹟之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這座巨大的陵墓清真寺,通體以純白色大理石建築,以玻璃瑪瑙等鑲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涉事中國遊客名叫桂關雄(音),26歲,來自北京。他聲稱自己無罪,因不能閱讀印地語和英語,不清楚有相關規定。
  • 一張停車罰單能管長時間?聽聽同志是怎麼說的
    大家都知道,違章停車若是被電子攝像頭拍到,或者被交警看到的話,那是要受到懲罰的。而且現在交警任務也比較重,所以對違停行為的查處力度也比較重,若是違停的話很容易就會被貼罰單,罰200百和扣分就逃不了了。有些朋友對此也感到頗為好奇,若是自己的車放在那裡,一張停車罰單能管多長時間呢?聽聽交警是怎麼說的吧。
  • 澳維多利亞州將重罰騎車使用手機者
    原標題:澳維多利亞州將重罰騎車使用手機者   新華社雪梨6月27日電(張博)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27日宣布,從今年7月1日起,在該州道路上一邊騎自行車一邊使用手機者,將被罰款476澳元(約合2473元人民幣),與開車時使用手機處罰一致。
  • 交警貼罰單就走,監控拍下這位車主秀狗血操作,他能躲過罰單嗎?
    交警貼罰單就走,監控拍下這位車主秀狗血操作,他能躲過罰單嗎? 現在人們有車真的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幾乎人手一輛,但是道路上的車子多了,問題也就多了,不僅有安全問題,還有停車難的問題。很多司機在路上開車,想找一個停車位,真是相當的困難了。
  • 車主注意了,「職業舉報人」專拍違停車輛,自製罰單要求轉帳
    就拿公路交通管理系統而言,現在很多城市交通管理平臺都出臺了「隨手拍」的功能,一些人就此想出了自製罰單的手段來騙取錢財。成年人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這樣的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通過「隨手拍」敲詐司機騙取錢財最近在北京有很多車主反映,有人借開罰單舉報為名,對一些車主進行財務勒索,這一行為對車主自己以及整個社會都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 「女交警給老公貼罰單」視頻拍攝者:一次意料之外的擺拍
    新京報訊 (記者 劉瑞明)5月20日,四川內江一名女交警給自己老公車輛貼違停罰單,現場視頻引發關注。22日,新京報記者從視頻的拍攝者和策劃者,內江市公安市中區分局宣傳科工作人員處獲悉,原本策劃的是男主在女交警下班時去交警大隊門口送花,結果在買花的路上碰到,是「意料之外的擺拍」。
  • 如何拍一張精緻的證件照?(必看)
    每個人必不可少的一張照片,大概就要數證件照了,拍證件照是經常會遇到的事兒,但比起拍寫真集、藝術照、婚紗照,很多人對付證件照的態度真是隨便多了,但凡對自己形象有點兒要求的人,都不會放過拍攝一張好看證件照的機會。
  • 幫幫團|過年拍全家福,怎麼才能拍一張有特色的聚會照
    讀者說:我老丈人今年86歲,丈母娘也是86歲,今年大家族的一家人說好春節回江山拍張全家福,因為聚起來不容易,也想多拍幾張美美的大家在一起的生活照。能幫我們講講拍攝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嗎?不過因為家裡在山區,其實能拍全家福的場地很少,人和設備也都是「客串」的,並不專業。讀者說:「我們盤算了一下,只有老家附近的山村小學大概有個比較開闊的場地,可以集合。我們應該會有單反,鏡頭是什麼樣的,我不太知道,也沒有無人機。」幫幫團記者諮詢了攝影記者李震宇和俞躍,都給出了拍集體照的樣照,還有拍攝建議,不妨來看看。
  • 拍一張不會過時的照片要比拍一張好看的照片更有價值
    文:讀閱評說「拍一張不會過時的照片,可能比拍一張好看的照片有價值多了。」比如,在拍照時畫面中的水平面要放在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一處或者三分之二處,不要放在中間位置,這樣拍下來的畫面有一分為二之感,非常影響視覺效果;再比如,拍攝一片花海的時候,要將突顯畫面的花朵放在左下九分格交叉點處或右下九分格交叉點處,這樣既可以不使花海顯得過於凌亂,又可以將鮮花盛開的景象展現出來,等等。
  • 鉑爵旅拍被曝坑員工錢還涉嫌傳銷:培訓會變營銷洗腦
    鉑爵旅拍被曝坑員工錢還涉嫌傳銷:培訓會變營銷洗腦 原標題:知乎現維權帖,疑似伯爵旅拍陷傳銷風波【獵雲網
  • 測速儀拍下超速鴿子 德國警方對其開罰單罰款25歐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德國最近出現了一個可能是其「史上最猖狂的駕駛員」,不光超速50%,還對警方開出的罰單「拒不執行」,囂張至極。 可德國警方真的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罪犯」是一隻……鴿子,咕咕。
  • 成都家庭每年拍一張天府廣場全家福快照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0日訊(記者 劉佩佩 梁鵬 攝影報導)在智慧型手機盛行的時代,成都卻有一家人,堅持每年在天府廣場拍一張全家福「快照」,這一拍,就是20年。成都市民曾阿姨今年62歲,她收藏著這20張珍貴的照片。這些照片記錄著家裡每個人的成長和變化,也記錄著天府廣場的變化。
  • 漢正街城管喬裝購房者查源頭
    在社區工作的讀者王新華建議,下一步,應由城管部門牽頭,聯手公安、工商等部門,加大對「貼癬者」的打擊力度,要加大罰單力度,要讓這些人明白徐東大街非法外之地。「社區可以設置便民廣告牌,集中張貼開鎖、疏通管道、房屋租賃等小廣告。」王新華說,對小廣告要疏堵結合,對那些不在指定地點張貼的小廣告,可以在網絡、社區中曝光。重罰模式有望在全市推廣「零罰單」困局到底怎麼破?
  • 徵集| 再拍一張全家福,定格這個特殊又溫情的春天
    徵集 | 再拍一張全家福,定格這個特殊又溫情的春天 2020-04-19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給脫貧戶們拍一張「遲到」的婚紗照
    畫面中的主人公不是在拍結婚照,而是補拍婚紗照。他們是橫江村的脫貧戶林英茂夫妻倆,而攝影師則是當地政府請來的,專門為村裡的脫貧戶免費拍一組婚紗照。化妝、拍照、現場洗印,忙碌了40多分鐘,一張美美的婚紗照閃亮出場。林英茂是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政府的扶持下,通過種植高產油茶、毛竹、楊梅等產業,2016年就順利脫貧。
  • 拍一張最美的華政,給爸媽看
    或許我們可以做點什麼,彌補一下比如拍幾張美麗的風景圖,讓爸媽感受一下華政的美景,感念一下自己的孩子在外的學習生活 對於大一來說,趁著午休,趁著夕陽,出來逛逛對於大四來說,趁著背書做題的間隙,出來走走拍幾張照片,給自己留幾多回憶,給爸媽留幾多念想 ★ ★ ★ ★ ★ 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