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第二杯半價」的「套路」,實惠背後原來是這樣,看完就懂了

2020-12-20 財料

說到「第二杯半價」,你一定會想起肯德基、麥當勞,街邊的各種奶茶店。作為一種顧客商家「雙贏」的手段,「第二杯半價」絕對是促銷「武器庫」中的扛把子。儘管顧客只是看起來被「雙贏」。

因為「第二杯半價」是顧客花錢花得開心,商家掙錢掙得開心的手段。經常喝奶茶的朋友會發現,參加「第二杯半價」的商品,往往大多數是成本相對低廉,售價卻相對高,有著較高利潤的飲品。

那麼,「第二杯半價」背後的套路都有哪些呢?

「送的」永遠不比「買的」值錢

價格是價值的體現。假如商家「買一送一」、「吃一頓送一杯檸檬茶」,那麼送的那些商品,在消費者眼中「身價」對迅速降低,我們會覺得這商品,原本就不那麼好。並且,送多了,誰還願意買呢?

送得多了,往往極有可能成為了消費者的累贅,吃又吃不下,扔了又可惜,此時商家送的贈品也就毫無意義。正如在一段感情中,在女生心中,倒貼的「舔狗」與女生心儀的「男神」,怎麼能在一條水平線上呢?

使商家儘可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原本銷量不佳的飲品,打上了第二杯半價的標籤,很有可能就成為了爆款。比如說在逛街累了的時候,你想買杯飲品喝喝,發現第二杯半價,於是你幾乎本能地喊上朋友一起,這樣既可以人手一杯,還省一筆錢。尤其是在這個奶茶的價格居高不下的年代。

無形中,在這之中你既給商家消化了原材料庫存(要知道原材料的損耗永遠是商家頭疼的難題),也給商家拉動了人氣,發展了潛在的客戶,商家的客戶群體就是在這樣一個又一個的「第二杯半價」效果中不斷擴大。表面上看是賠本賺吆喝,實際上由於商品本身就具備高利潤,銷量的迅速擴增,抵消了原本商家的「讓利」,因此,商家還是只賺不虧。

吆喝是真賺了,但是賠本是不可能賠本的。

而對於消費者而言,在高糖飲料的刺激下分泌多巴胺,多巴胺使人愉悅,對商家越來越「忠誠」,自己如果還「佔到便宜」,則可能美滋滋地變身化身「代言人」。在以後為商家拉人頭,開啟「團購」模式。

藉機推出新品,擴大銷量

即便如此,我們很容易發現,同一商家,第二杯半價的商品不會太多,不超過2款,大概率可能是這家飲品店剛推出的新品,對新品實行第二杯半價,不僅讓更多的消費者為新品買單,還可以對新品在消費者眼中的口碑大致摸個底。消費者的反應,也決定了該新品未來的走向。

利用「邊際效應遞減」的心理

在經濟學中,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指消費者每多消費一單位的商品,從中獲得的效用(滿足感)會逐漸減少。即「消費多一點,滿足感少一點」。

你花10塊買一杯珍珠奶茶,滿足感10分,而你喝第二杯珍珠奶茶,可能滿足感就只有5分了。此時你不會再花10塊錢買一杯珍珠奶茶,但假如第二杯半價呢?你會尋思著,買一杯放冰箱裡,晚上打遊戲的時候再喝,似乎也挺好。

畢竟,消費者本身佔沒佔到便宜不重要,只要讓消費者感覺自己佔到了便宜,商家就成功了。

(本文由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為啥商家喜歡「第二杯半價」,解密「貓膩」,實惠背後原來是這樣
    突然看見一家奶茶店,上面寫著第二杯半價的優惠活動,你是否會怦然心動?如果是,這時候你就掉進了商家準備好的套路了。第二杯半價的起源,至今已經無法考證,但這種營銷策略已經風靡全球,成為幾乎每個商家的必備技能,相應的有第二件半價,第二隻半價等等。既然是第二杯半價,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價格。而這種價格在經濟學上被稱為價格歧視。
  • 「加1元換購」、「第二杯半價」……背後隱藏的營銷「陰謀」!
    第二杯半價,加一元換購……這些是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品牌常用的套路,在一些中餐品牌也經常能遇到。雖然已經被用得爛大街,但卻屢試不爽。一直以來都頗受消費者的歡迎。但是你有想過這些問題嗎?第二杯半價,不就是打個「七五折」嘛,為什麼這樣營銷,顧客就能開開心心的買單呢?
  • 解密「套路」,生活中的經濟學,為什麼商家「喜歡」第二杯半價
    第二杯半價,到底是商家賺了還是消費者賺了,為什麼商家都愛這麼做「第二杯半價」,「第二份半價」,這樣的營銷噱頭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比如肯德基跟麥當勞就經常使用這樣的策略。本來營銷不佳的產品,用了這個策略後,立馬就變成了爆款、熱銷的產品。
  • 第二杯半價,讓你得到了實惠還是掉入了促銷陷阱?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第二杯半價的促銷口號經常會在我們大家身邊出現,一般在餐飲行業比較常見,尤其在那些快餐店,銷售冰淇淋或者飲料時用得比較多。當銷量不好的一種飲料經過這樣的方法促銷,銷售往往比較火爆,但這種促銷方法很少用價格成本較高的商品上。第二杯半價其實不會一直順延下去,都會截止到第二杯或第二件,不會出現第三杯半價的情況。那麼當你買到第二杯時真的得到實惠了嗎?商家真的讓利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常言到買的沒有賣的精,商家怎麼可能做虧本的買賣呢?
  • 商家:「第二杯半價」,比打五折好用得多,服裝奶茶等實體店可用
    尤其服裝,經常說打三折打五折,但是進店的顧客並沒有那麼多;外面發傳單,儘管寫著打五折打八折,但基本上很多顧客內容都沒看完就直接扔了。其實相比打折這個被商家用爛,顧客以及很難有興趣的活動方式,肯德基麥當勞做的「第二杯半價」接受度就會高很多。通過這樣的活動,往往賣得少不走量的單品飲料,也能很快火爆起來。
  • 麥當勞的第二個甜筒為啥總是半價?網友:滿滿都是套路
    麥當勞的第二個甜筒為啥總是半價?網友:滿滿都是套路,現在的天氣非常的不好,走沒幾步就流了很多汗水,就好像是剛洗完澡出來一樣。這時候得吃一些能夠降溫消暑的東西才行,一提到降溫消暑的東西小愛就會想到甜筒。相信大多數吃貨朋友們都有去到麥當勞裡面買過甜筒吃吧,畢竟,第二個價格比較便宜。
  • 為什麼肯德基「第二杯半價」的活動沒有期限?
    經常去肯德基的人一定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無論什麼時間點,肯德基的裡面的冰淇淋和冷飲總會有第二杯半價的活動,經年不衰。明明可以打七五折的商品,肯德基卻選擇以「第二杯半價」的方式作為營銷手段,給孤身消費者設置了門檻,這是否有些得不償失呢?
  • 第一杯原價第二杯半價,為什麼?
    但是也不排除這種情況,只有一個人,但是看到第二杯半價,假如第一杯10元,第二杯就5元,很划算,想著可以買兩杯,第二杯放在,總有喝的時候吧。就買了兩杯。為什麼第二杯會打折呢?做生意的不是要逐利的嗎?不是想賺錢的嗎?居然打折,讓消費者獲益?有這麼好的事情,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 「第二杯半價」的賺錢邏輯究竟是什麼?
    第 1418 期  「  本來銷量不佳的一杯飲料,打上「第二杯半價」,立馬變成了爆款。  除了「第二杯半價」,還有「第二隻半價」、「第二碗半價」……這個營銷手段,背後有什麼秘密?  」  ■餐飲老闆內參韋柳坤發自北京  「第二杯半價」的促銷手法,最熟悉的莫過於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品牌——與其他促銷手段相比,「第二杯半價」幾乎不會過時,且年年有新意。    冰激凌、冷飲、蛋撻、雞翅……統統有「第二份半價」。  這一營銷手段,如今幾乎在任何地方的餐飲店都能看到,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
  •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第二杯半價」原來是個大坑!你還不知道?
    要避免鳥籠效應,只需要多提醒自己「白送的,白送的,不浪費,不浪費……」沉沒成本套路除了鳥籠效應之外,還有一種常見的營銷套路,我們叫沉沒成本套路。這個套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第二杯半價」。當你買了第一杯後,這一杯的錢就已經是沉沒成本了。可是你總覺得,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買半價的第二杯,這第一杯的錢就浪費了。但其實,被你浪費的是半價第二杯的錢。你還會拼命給自己找理由,問遍周圍朋友,有沒有想一起喝的。
  • 麥當勞「第二杯半價」背後的人性秘密
    為什麼甜品的廣告總是「第二件半價」? 在麥當勞、 肯德基等甜品站都能夠看到這樣醒目的廣告,誘人的甜筒加上突出的文案: 你恨不得馬上買一個。 但是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發現,如果只買一個就沒辦法享受「第二杯半價」的優惠,倒不如勸身邊的朋友,兩人一起買 2 個,既享受了優惠,也讓友情更進一步,一舉兩得。
  • 麥當勞的甜筒,為什麼堅持「第二份半價」?滿滿都是套路
    麥當勞的甜筒,為什麼堅持「第二份半價」?滿滿都是套路。麥當勞的甜筒,為什麼堅持「第二份半價」?滿滿都是套路。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相信大多數朋友們都去過麥當勞店裡面吃過美食,裡面的美食可以說是非常的美味,而且價格還算是比較公道呢。不過話說回來,要說裡面哪一些性價比比較高,小愛個人覺得還是甜筒。
  • 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第二杯半價真的很划算嗎?
    高溫黃色預警、高溫橙色預警,這樣的預警一出就知道,大夏天來了,賣飲料的又得出來「叫賣」了,一個大喇叭喊著「第二杯半價」的口號。第二杯半價似乎已經成為飲品店推銷的標配,就連肯德基、麥當勞都沒有放過,甚至有的時候還會讓你加1塊錢就可以獲得兩件。這是一種零售方式,但是你知道這背後的秘密嗎?你可能只知道自己佔了一個大便宜。
  • 為什麼全家的第二杯咖啡半價
    原標題:趣味經濟小講堂:為什麼全家的第二杯咖啡半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飯店裡的米飯經常是免費加的,全家和星巴克的第二杯咖啡都是半價。他們樂意推出,也有很多人樂得享受。但是這其中的經濟學原理卻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今天嘉豐瑞德理財師就來解釋一下,關於「第二杯半價,氣死單身狗」的問題。
  • 第二杯半價!麥當勞、肯德基隱藏的營銷小心機是什麼?
    這些常見的營銷策略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潛規則」呢?同樣是做營銷,「一塊錢」營銷為什麼有些人虧損有些人盈利?低收入和盈利不是關鍵,關鍵在於通過麻婆豆腐建立一個「外婆家的東西很便宜」這樣的認知,將其發展為「形象產品」而非盈利產品,除此之外的產品可用來盈利。那麼,該回到正題了,麥當勞、肯德基第二杯半價、加一元換購等常用的套路為什麼能夠驅使消費者樂意前往呢?
  • 財經小百科|為什麼麥當勞第二杯飲料半價?
    麥當勞第二杯飲料、第二個冰激凌半價,為什麼麥當勞會這麼定價?第二杯半價不是因為成本低網上有一種解釋:「對於麥當勞而言,一杯飲料的成本包括了店租、水電、人工和原材料,你在買第一杯的時候已經把這些費用都分擔了,後面半價的第二杯只需要原材料的成本,即為邊際成本,而這個很低。所以也許第二杯麥當勞從你身上賺的錢更多。」這個說法之所以是錯誤的,是因為定價並不是由成本決定的。
  • 為什麼麥當勞第二杯飲料半價?
    您看此文用了
  • 為啥麥當勞的甜筒一直「第二份半價」?店員透露:其實都是套路!
    為啥麥當勞的甜筒一直「第二份半價」?店員透露:其實都是套路!而且麥當勞的甜筒有一個特別著名的地方,那就是他不管推出什麼樣的新品,不管什麼時候賣甜筒一直都是第2份半價,他為什麼一定要堅持這一點呢?一位店員透露其實都是套路。
  • 為什麼肯德基、麥當勞甜筒第二支半價?服務員透露,真相暗藏玄機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美食家推薦推薦語:第二支半價?肯德基和麥當勞的營銷是這樣的餐飲行業的火爆,一些快餐店也會是人員爆滿,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更多的人選擇了吃快餐。這樣的甜筒冰淇淋就會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我們購買時,服務人員就會提示我們「第二支半價」。總是看到肯德基和麥當勞做相關的優惠活動。這是為什麼呢?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買到了兩個甜筒,並且有一個是半價的,真的是太划算了。其實這裡面的真相暗藏玄機。據肯德基的服務員透露,一般這種甜筒的成本都是很低的,銷售的價格比成本價格的一半還要高。
  • 為何麥當勞甜筒第二個總是半價?服務員說出其中貓膩,網友:套路
    為何麥當勞甜筒第二個總是半價?服務員說出其中貓膩,網友:套路現在的生活的節奏都是非常的快,尤其是在大城市裡,人們都忙著工作掙錢往往沒太多的時間去吃飯。不知道大家去這兩家店裡吃飯的時候有沒有注意觀察過,為何麥當勞、肯德基的甜筒第二個總是半價?店裡的甜筒或者飲品一般都是第一個沒有優惠,但是第二個總是半價。大家心裡一定有疑問,這樣銷售的話不就掙得少了嘛。服務員說出其中的貓膩,大家完全不用為商家擔心,因為像什麼甜筒飲品之類的成本價都是非常的低,尤其是大批量的製作成本還可以壓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