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平常出去逛街或者路過的時候,一定看到過服裝店,奶茶店等門店節日打折降價的活動。
尤其服裝,經常說打三折打五折,但是進店的顧客並沒有那麼多;外面發傳單,儘管寫著打五折打八折,但基本上很多顧客內容都沒看完就直接扔了。
其實相比打折這個被商家用爛,顧客以及很難有興趣的活動方式,肯德基麥當勞做的「第二杯半價」接受度就會高很多。通過這樣的活動,往往賣得少不走量的單品飲料,也能很快火爆起來。
對於消費者來說,半價就能買到一杯原價的產品,而且本身產品價格不貴,這樣「佔便宜」的事,完全可以受用,還樂意買單。
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服裝店搞起了第二件半價,加一元多一件等等,賣口紅的化妝品店也做第二隻半價。
比起打五折,第二杯半價這樣的形式,實際上是打7.5折,商家賺的錢更多,但消費者更願意買單,為什麼呢?這個營銷手段背後的賺錢秘訣又是什麼?下面我就來跟大家揭秘。
只要你懂了背後的道理,你也可以稍作改動用到自己的生意裡面去,比如第二碗面半價,那很多顧客就帶自己朋友一起去吃;第二雙鞋半價,那那些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可能就會順帶多挑選一雙。
第二杯半價背後的商業邏輯:
【1】抓住顧客佔便宜的心理。
以飲品店為例,一杯飲料的製作成本是幾毛錢,比如什麼檸檬水、酸梅湯,都是這樣,而零售價是7元到10元上下。當然水果撈啊等,有些飲料一杯的成本還是有一兩塊錢的。
飲料自身的成本,加上店租、人工、水電等附加成本,售出第一杯的時候已經把兩杯飲料的這些費用分擔了,後面的第二杯就直接是利潤。
同樣,一個顧客在單次消費的情況下為第二杯買單的可能性小,如果能讓消費者犧牲較小的金錢代價,就能獲取雙份的產品,完全可以跑量,薄利多銷,因為大多數人都習慣性地貪便宜。
從營銷角度說,這是「差別定價策略」,普遍存在於大多數商家的
推廣策略中,比如會員顧客和非會員顧客,VIP金卡客戶和普卡客戶之間的價格優惠,是不同的。
這裡,確實是對單個顧客實行價格區別對待。
【2】去庫存或推新品
搞半價優惠促銷,除了起到積攢人氣,拉動消費的目的,提升單品銷量外,還能藉機推出新品,增加顧客的體驗互動來打開市場。
當然,對於點單不多的產品,半價策略完全可以加快去庫存,特別是不能估量製作成本的鮮榨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