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真彩欲掀筆尖上的戰爭 渠道爭奪成行業焦點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那些年,我們用過的文具要上市了。

  4月23日,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晨光文具」)率先在證監會網站上預披露了招股說明書;5月22日,恰好一個月後,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真彩文具」)也出現在證監會的預披露名單中。晨光文具和真彩文具,這兩家耳熟能詳的文具品牌,在細分市場上逐步壯大後,雙雙站在資本市場的門口。在一級市場上爭奪多年後,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上市,這一次,雙方打算在資本市場上一較高下。

  在兩家公司的招股書中,雙方都計劃跑馬圈地,拓展銷售渠道,爭奪市場份額,建設和擴展營銷網絡,是兩家公司下一步擴張計劃中的重點。而與此同時,兩家公司在遭遇業績連續下滑的情況下,都選擇將用部分募集資金用於擴充產能,也引發了市場的質疑。

  競爭對手選擇同期上市

  兩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身的制筆行業巨頭晨光文具和真彩文具深耕國內市場多年後選擇同期上市。

  1994年,真彩文具董事長黃小喜在廣東汕尾投資200萬元開辦筆廠,從日本引進中性筆生產技術;並在1996年將中性筆在國內市場推廣。

  2005年3月,真彩文具正式成立,黃小喜通過江蘇德孚間接控制真彩文具47.33%的股份,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一直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在黃小喜開辦筆廠五年後的1999年,晨光文具實際控制人之一陳湖雄在上海奉賢設廠,開始打造晨光筆業。

  2002年,晨光文具開始規模化經營。2008年,晨光控股陳湖雄、陳湖文和陳雪玲三兄妹聯合成立晨光文具,陳湖雄為法人代表。

  晨光文具招股書顯示,預備發行新股1億股,擬募集資金14.8億元,募投項目分別為營銷網絡擴充及升級項目,書寫工具製造及技術、材料研發基地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和晨光文具一樣,註冊地位於江蘇崑山的真彩文具也是一家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於一身的文具供應商。真彩文具招股書顯示,其計劃發行不超過5500萬股,募集4.06億資金,用於營銷網絡平臺建設、生產基地生產線擴產技術改造等項目。

  2013年,晨光文具營業收入達到23.6億元。而起步較早的真彩文具營業收入為9.3億元,不及前者的一半。

  但這並不影響二者的直接競爭關係。作為細分領域的巨頭,在各自的招股書中,都強調對方是自己的主要競爭對手。

  根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官方網站公告,晨光文具在2011年和2012年度中國輕工業制筆行業十強企業排名中,位列第一,而這兩年,真彩文具都排在第三位。

  在營銷網絡的建立上,雙方都建立了全國性的營銷網絡體系。晨光文具稱,截至2013年末,其在全國已經建立了53971家樣板店。真彩文具表示,截至2013年末,全面覆蓋了近300個地級市場和1000多個縣級市場,有效控制超過6000家終端零售店,產品鋪貨超過20000家各類零售終端。

  如今,兩家企業選擇同期上市,將競爭從一級市場延伸到二級資本市場。

  渠道爭奪成行業焦點

  晨光與真彩前後相差一個月遞交招股文件,兩家公司都希望在文具市場這個亂世中先行一步,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中國制筆協會2011年發布的《中國文具行業競爭態勢分析》數據顯示,中國文具行業(不包括辦公設備和家具)市場規模約1500億元。

  核心資本首席策略陳杜表示,「目前我國文具行業,雖然生產企業數量眾多,但兼具品牌和規模效應的企業很少,市場集中度很低。」

  中國制筆行業協會統計數據印證了上述觀點,目前我國列入統計口徑的規模以上文具生產企業1500多家,但是,銷售額超過10億元以上的企業寥寥無幾,90%的文具生產企業年銷售額低於1000萬元。

  「在行業集中度低的行業內,搶得先機的企業將會容易形成自身的品牌效應,更好地搶佔市場」,陳杜表示。

  兩家公司都希望在文具市場這個亂世中先行一步,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晨光文具在招股書中披露,截至2013年末,公司已在全國範圍內構建超過5.7萬家零售終端的龐大營銷網絡。

  此次募集項目中,晨光文具計劃募集3.9億元,用於營銷網絡擴充及升級項目。晨光文具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將現有樣板店中的1.2萬家升級為加盟店,對4.5萬家現有及新增樣板店進行升級,對現有1000家4S店升級改造」。

  和自稱是行業「龍頭企業」的晨光文具優化現有營銷網絡不同的是,真彩文具將主要精力放在新市場的開拓上。

  真彩文具稱,擬使用1.3億元和3350萬元,分別用於營銷網絡終端平臺建設項目和集中採購客戶服務平臺建設項目。

  真彩文具目前已建有8家旗艦店,其計劃在未來兩年內新設38個旗艦店以及配套周轉倉庫。「預計項目完成達產後,正常年份可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淨利潤6803萬元。」真彩文具表示。

  陳杜稱:「隨著真彩文具進一步向全國擴張,在更多的區域布局,兩家企業在市場份額的爭奪上,將會面臨短兵相接的局面。」

  對於雙方加強網絡建設會加劇市場的爭奪這一問題,晨光文具董秘丁一新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沒有正面回答,其只是表示:「不止是晨光文具,加強營銷渠道和終端的建設,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文具行業企業發展的主要措施之一,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丁一新稱:「營銷渠道和終端網絡一向是晨光的核心競爭優勢,而且對這一優勢的提升從來沒有停止過。」

  真彩文具未就此問題作出回應。

  產能擴充遭外界質疑

  與營銷網絡同步伴隨的,是產能的擴張。而兩家公司產能擴張計劃背後,卻是業績增速和產品產銷率下滑。

  晨光文具稱,產能擴充主要是解決公司產能受限問題、滿足終端銷售的迫切需要。

  真彩文具也表示,未來「市場容量有望進一步擴大,產品需求量大」,「公司已經構建起較為完善的營銷體系……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並延伸至海外市場」,為公司技改擴產的產能消化提供支持和保障。

  在招股書中,晨光文具稱,投資7.3億,用於書寫工具製造及技術、材料研發基地建設項目,建設期均為兩年,項目建成後,「公司產能將擴大約一倍」。

  丁一新解釋稱:「『擴大一倍產能』指的是書寫工具產能。是在2年建設期3年投產期,合計5年後才全部產生的,不是即刻和陡然產生的。」

  丁一新同時表示,隨著銷售增長公司的生產能力顯得有所不足,其中生產場地和用電負荷等已經達到飽和,渠道和終端的每年訂單需求的增長大於產能的增長速度。

  真彩文具也計劃投資1.3億元,用於生產基地生產線擴產技術改造項目,進一步擴大公司核心產品的生產能力。除此之外,真彩文具還擬投資6825萬元,升級研發中心。

  事實上,兩家公司產能擴張計劃背後,卻是業績增速和產品產銷率下滑,這也引發了外界的質疑。

  晨光文具招股書顯示,雖然其2011年至2013年營收呈增長態勢,但漲幅已經由2012年的31.28%下降至2013年的24.23%。在業績增速下滑的情況下,擴張之後的產能能否被很好地消化,令人擔憂。而公司招股文件對此直言不諱地稱,募資項目確實存在風險。

  真彩文具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各類產品的產銷率是呈下降趨勢。其中書寫工具的產銷率由2011年的108.48%,降至2013年的80.63%;學生文具的產銷率由2011年的100.54%,降至2013年的67.15%。辦公文具和早教用品,也都出現不同幅度的下降。

  在產銷率下降的情況下,真彩文具卻選擇進一步擴大產能。截至記者截稿,真彩文具未就相關問題作出回應。

相關焦點

  • 真彩文具突破筆尖難題,迎來跨越式發展
    然而,與這些高端裝備領域的捷報相比,文具行業的尷尬現狀卻不得不讓國人深刻反思。長期以來,我國的制筆企業大都集中在筆桿生產組裝產業鏈的低端,而筆頭油墨等關鍵部件,特別是精密制筆機械等關鍵設備以來進口。這一「筆尖難題」折射出了中國製造的現狀,成為了我國的產業焦點之一,在今年兩會上引發了熱議。
  • 「筆」鋒之下各奔前程:晨光後發先至不料轉型受阻,真彩上市不成欲...
    來源:百度搜索反觀晨光文具,登陸資本市場之後,幾乎每年的營收都以30%左右的幅度上漲,其市值更是翻了9倍,坐上了文教辦公用品製造行業的頭把交椅。此時,真彩文具已在技術流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公司在自動化生產、注塑、印刷和精密模具製造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陳湖雄便借著做代理時積累的資源,將晨光的設計部放在了韓國,同時根據推銷經驗大力拓展校邊商圈,並在產品的外觀、寓意上大做文章。從效果上來看,陳湖雄並沒有辱沒當初的「全國總代理」之名。
  • 文具製造商爭相IPO:晨光文具PK真彩文具
    與晨光文具相同,書寫工具也是其最大的營業收入來源,2011-2013年公司分別在此項產品上實現營收6.35億元、5.72億元和5.58億元,分別佔當年總營業收入的67.15%、62.8%和59.98%。  需要注意的是,在營業收入有所下滑的情況下,真彩文具的淨利潤也出現了連續下滑,分別為5002.6萬元、3950.01萬元和3659.05萬元。
  • 真彩文具現身預披露 營收規模不及晨光一半
    與此同時,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早前也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網易財經注意到,作為文具業的「排頭兵」,真彩和晨光近年來在營收規模、利潤等方面的表現卻有較大差別。招股書顯示,2013年真彩文具實現營業收入9.32億元,而根據晨光文具招股說明書,晨光2013年實現23.6億元營收,真彩的營收規模僅為晨光文具同期營收的40%。近年來,文具業業績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 一年銷量繞地球8圈半,晨光為什麼還會被罵上熱榜?
    不過,在這個問題下,我們還是看到有人認為晨光有抄襲成風、換殼不換芯、質量不穩定等問題,拷問著這家有著20多年歷史的老牌國產文具。從1997年晨光成立至今,哪個年輕人的求學之路上沒有晨光筆的陪伴?這支筆為大家刷過的無數試題,造就了其國產文具第一股的市場地位。
  • 真彩文具衝刺IPO 盈利下滑或成隱憂
    摘要 【真彩文具衝刺IPO 盈利下滑或成隱憂】繼廣博股份 、齊心集團 、晨光文具之後,A股市場將迎來又一家國內知名文具製造商真彩文具。
  • 業績連續下滑 真彩文具IPO排隊兩年終撤單
    據證監會網站披露,真彩文具已於8月3日終止IPO審核,這距離其2014年5月首次遞交IPO申請已過去2年多的時間,而同行業的晨光文具2014年4月提交IPO申請,卻已於2015年初成功登陸A股。  在早已充分競爭的文具行業中,真彩文具雖不算行業巨頭,但也擁有頗高的知名度。
  • 從設備依賴進口到出口東南亞 真彩文具破解制筆業尷尬
    原子筆折射出的中國製造尷尬從2010年開始不斷拷問制筆行業。今年「兩會」期間,這一問題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和新聞媒體熱議的焦點。  小筆折射大問題  一支小小的原子筆,製造技術為何難以突破?  中國制筆協會名譽副理事長陳三元曾解釋稱,原子筆看似簡單,其實涉及到一個國家工業的方方面面。筆頭和墨水是原子筆的關鍵,其中筆頭分為筆尖上的球珠和球座體。
  • 為什麼20多年過去了,你用得最多的筆還是晨光?
    不過,在這個問題下,我們還是看到有人認為晨光有抄襲成風、換殼不換芯、質量不穩定等問題,拷問著這家有著20多年歷史的老牌國產文具。從1997年晨光成立至今,哪個年輕人的求學之路上沒有晨光筆的陪伴?這支筆為大家刷過的無數試題,造就了其國產文具第一股的市場地位。按照一支筆長15釐米來算,2019年晨光文具賣出的筆,首尾相連可繞地球赤道8圈半。
  • 真彩文具IPO再迎老牌競爭對手
    原標題:真彩文具IPO再迎老牌競爭對手 繼國內文具行業巨頭晨光文具披露招股書,開始進軍資本市場之後的一個月,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真彩文具」)也現身於證監會預披露IPO企業名單中。 5月22日,真彩文具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登陸上證主板,擬發行股份不超過5500萬股。
  • 晨光文具,一隻破筆,如何撐起百億營收?
    同年,晨光科力普成立。2015年晨光科技成立,公司渠道變革踏入新階段,銷售渠道覆蓋線上 To C、To B 電商平臺,同時也開始布局精品文創產品賽道以抵禦「無紙化」趨勢對文具產業的衝擊。同年,公司成功登陸A股市場。2017年,晨光科力普成功收購歐迪,辦公領域競爭優勢進一步鞏固。
  • 問診真彩文具「帶病」衝刺IPO
    繼晨光文具年內成功衝刺IPO之後,真彩文具也加入到了文具行業的上市熱潮之中。然而,擬衝刺IPO的真彩文具近幾年卻頹勢盡顯。
  • 晨光文具IPO募投項目前景隱憂
    可以預想到是,如若真彩、晨光上市成功,文具板塊將來的競爭將更為激烈。今年4月和5月,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晨光文具」)和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真彩文具」)一前一後披露上市招股書,爭先成為繼齊心文具(002301)和廣博股份(002103)之後的A股第三家文具行業上市企業。招股書顯示,晨光文具成立於2008年,主營書寫文具、辦公文具及學生文具。
  • 產品召回重創真彩文具上市路
    產品召回重創真彩文具上市路據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真彩文具」)最近發布的召回計劃通報,該公司決定自2月10日-5月10日,召回不符合國標規定的真彩牌(F313)時尚匯中性筆,產品數量共44928支。在早已充分競爭的文具行業中,真彩文具雖不算行業巨頭,但也擁有頗高的知名度。
  • 晨光文具是怎麼套路學生的
    第三階段渠道有了,品牌也建立起來了,晨光文具上了一個臺階。如果不折騰,守著一畝三分地,小日子可以過,但要成為文具王國,還有點距離。陳湖雄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小老闆,他的思慮之深遠估計同行們一輩子也趕不上:當時的文具渠道代理商,普遍實行多品牌運營,在「多生孩子能打架」的思路指引下,文具渠道混亂不堪,文具店的商品陳列凌亂無序。這讓消費者在選購時,往往無所適從。
  • 晨光文具:筆尖輕舞 打造世界級文具品牌丨行業奔跑者
    今天行業奔跑者我們來看一家國內文具行業的龍頭晨光文具。一件件文具,既是我們學習生活狀況的縮影,也體現著時代的變遷。改革開放40年來,文具經歷了從簡單到豐富的蛻變。小小的一支筆,做起來卻有大學問。看到了這樣的商機,晨光文具創始人陳湖文、陳湖雄兄弟,白手起家,從代理國外文具銷售開始,憑著潮汕人身上特有的韌性和靈氣,短短8年時間就做到了國內文具銷售代理前幾名,鋪建了完善的銷售渠道。不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日本和韓國公司紛紛倒閉,貿易越來越難做了,代銷國外產品的老路走到了盡頭。權衡再三,晨光文具決定往產業上遊走,開工廠。
  • 真彩文具營收利潤「雙失利」產品檢出塑化劑
    並且受行業激烈競爭及 「價格戰」的影響,真彩文具存貨持續增加,淨利也潤逐年下滑。  另外,就在幾天前,江蘇省質監局在抽查文具市場中發現,真彩、晨光等品牌文具中含有塑化劑,其含量分別在13.2%到21%不等,被質監局建議消費者謹慎選購。
  • 晨光文具的隱憂
    投稿來源:紅鑽財經晨光文具作為文具行業老大,理論上應該得到市場熱捧,如酒中茅臺,醬油中的海天。但晨光的老大光環背後,卻瀰漫著一絲淡淡的憂愁。晨光文具在全國覆蓋近8萬家零售終端,擁有晨光生活館、九木雜物社等404家零售店。
  • 晨光文具(603899):4年漲4倍 小小文具店究竟有什麼魔力?
    比如寫1500米的距離,需要筆尖與紙張摩擦30萬次,所以精度要求很高,像晨光這種廠商就是引進瑞士精密工具機來生產製造的。  晨光的主營主要分為三類,包括書寫工具、學生文具以及辦公文具。2018年營收對應的比例分別為22.81%、21.78%、54.07%。除了辦公文具的毛利率要相對低一些之外,其它兩大類的毛利率還是耿耿的。
  • 身邊的好公司晨光文具,成長邏輯分析
    一、傳統業務從市場規模看,傳統文具行業最近幾年穩步增長,2013—2018年複合增速為6.34%。市場規模達170億美元。近5年來,我國教育經費投入增長穩定在8—10%,為文具企業提供了持續增長的市場。對比美日等發達國家的成熟市場,我國的書寫工具市場至少還有兩到三倍的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