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回向文,回向應該注意事項,還有十個回向偈趕緊收藏吧
在佛教的文化中,許多學佛修行誦經時,常常會念誦回向文,那在佛教的文化中,什麼是回向文呢?念誦回向文有什麼好處,一般回向文都在什麼時候念誦。本文大茶經就來探討佛教文中,如何應用「回向文」。
什麼是回向文?佛教的「回向文」,是佛家於法會結束時,一般都要齊聲朗誦的一種偈文。這與回向偈的區別在於字數的不同,每句字數相等叫「回向偈」,句子長短不一,就叫「回向文」。佛教文化中,回向即是「回己善根,有所趨向」,將所造善根力,集中加於某目的,使之儘快得以實現。
那麼,在佛家文化中,不論是念經念佛,念完後都要念一遍「回向偈」或「回向文」。哪怕是做完一件善事也要念「回向偈」或「回向文」。就比如許多學佛修行的人放生等,都用在其中。要回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回向的功德越多,往生的希望就越大。
在佛教的文化中,佛家的「回向偈」和「回向文」有許多,每個學佛者可任選適合自己的一個。淨土宗多以善導大師之《發願皈三寶》偈來念誦。即「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為回向文。其它的宗派,基本是大同小異。那麼關於回向文,本文大茶經給大家分享十條佛家回向偈,趕緊收藏吧,或許在你學佛修行時,相信可以用上。
回向偈的種類在回向偈直接,我們要知道回向偈的種類。「回向」即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迴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盤。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等。在諸多經綸中,有關回向之說的甚多,根據諸經記載,將回向種類歸納成六種:
回事向理:將所修千差萬別的事相功德,回向於不生不滅的真如法界理體。回因向果:將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最高無上的佛果。回自向他: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回小向大:將自決自度的小乘之心,回向轉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回少向多:善根福德雖少,以歡喜心大回向,善攝一切眾生。回劣向勝:將隨喜二乘凡夫之福,回向欣慕無上菩提。
在佛家文化中,「回向」的真正意識是志向、立志、希望、志於等,是心理的願望,但不是贈送東西。《楞嚴經》中阿難有說自己曾希望如來能送他什麼好,能夠讓他輕鬆成佛,但在佛的開導下才明白,必須自己修行。功德是無法贈送的。
十個回向偈,「回向」時應注意事項回向偈一: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在《心地觀經》經典中有云:「四重恩是一是父母恩。二是眾生恩。三國王恩(國土恩)。四三寶恩(上師恩)。其中三途(三塗)就是佛家講的三惡道。即「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那麼佛家的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難苦)」。何為三苦呢?就是三界中一切眾生所受之苦也。苦苦就是欲界所受之苦(單指人間言),二:壞苦,壞是壞滅,苦乃迫惱之謂。三:行苦,行是遷流不息生死無常之意。
不過學佛者應該注意這裡的「父母恩」,大地眾生皆是父母,在回向的時候有的人就念到自己的父母是錯誤的。其實一切眾生誦念,功德更大。因為在佛家看來,所謂的一切眾生皆是父母。如果要回向給誰,一定前面要加上說:「希望有佛的加持,回饋給某某人和大地一切眾生。」
回向偈二: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回向偈三(大慈菩薩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我今大皈依,懺悔三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誓願度眾生,總願成佛道。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回向偈四(普賢菩薩發願偈):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回向偈五(文殊菩薩發願偈):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
回向偈六: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普願盡法界。沉溺諸有情。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回向偈七: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回向偈八:世界和平,人民安樂。正法久住,法輪常轉。災障消滅,禍患不生。法界有情,同生極樂。
回向偈九:我今稱念阿彌陀,真實功德佛名號,唯願慈悲哀攝受,證知懺悔及所願。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我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回向偈十:(西方發願文)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我今發願願往生,唯願慈悲哀攝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