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什麼是回向?該如何回向?

2021-01-07 明月天心

「回向」是佛教用語,即回首面向,將自己布施、行善、念佛的功德、智慧、善行,不自己獨享,不存一己之私,而是踐行佛菩薩利益眾生的慈悲精神,趨向法界眾生和佛菩薩共享,以拓寬自己的心量,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不至於流散,這是修行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一般佛教裡誦經、早晚課念誦,或者寺院裡有超度和消災吉祥法會,最後都要進行回向,回向才會有功德。

我們無論做什麼功德都應記得前行發心殊勝、正行無緣殊勝、後行回向殊勝。如果沒有回向,無論你種什麼善根福德,所獲功德皆不會圓滿。做完功德後及時回向,可回向給他人,回向給家人,或者是已故冤親債主、六親眷屬,這在佛教裡,我們稱之為「回『自』向『他』」。但最好是回向給法界一切有情眾生,可增長無上善根,獲得無量無邊功德,這也算是做功德的一種善巧方便。

你回向給眾生修成菩提果的因,可令自己的善根時時刻刻得到增長,永不退轉,直到證得菩提果,所享功德福報不會窮盡,所做功德都能變成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因緣。我們稱之為「回『因』向『果』」。無論大小功德、善根都能夠得到圓滿,不會散失。回向時,跪拜在佛菩薩像面前,誠心默念:弟子某某某,願將此功德回向給諸佛菩薩,回向給一切眾生。或者是願此功德成為一切眾生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因緣。

除此之外,還有最殊勝、最圓滿的回向,那便是在回向時證悟到三輪體空。三輪體空,是回向者自己、回向的善根、回向的對境都觀為空,站在真空妙有的角度進行回向。我們稱為「回『事』向『理』。」然而,大多數人並沒有證得空性,所以這樣的回向是很難做到的。

在佛教裡,我們最常見到的回向偈便是: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以及法會臨近結束唱誦的回向偈:誦經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佛教裡的回向有很多,無不都是在利益眾生,祈願眾生離苦得樂,獲無量福田,共成佛道,同證菩提。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什麼是「回向」?回向與不回向,在功德上竟有如此大的差別
    其實,不僅是在放生和寺院法會中會出現回向,在我們做功德後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做回向。什麼是「回向」?回向與不回向,在功德上到底有多大的差別。什麼是回向?「回向」是佛教一個特有名詞。它是佛教修行過程中,一種非常重要的修行功夫和不可或缺的環節。
  • 知識|什麼是回向?念經回向的正確順序?常用的回向文
    回向,梵語parinama,是一個佛教用語,又作回向、轉向、施向;指佛教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學大乘法,就要有大乘的心態,什麼是大乘的心態呢?那就是菩提心。所以,我們念誦大乘經典時,就要有相應的發心;當我們修完皈依後,就要觀想自己在諸佛面前發起大願來。  心中這樣想:「慈悲的導師佛陀啊!願您加持愚痴的我,令我開啟無上的智慧,成就圓滿正等覺,圓滿度化一切眾生」。
  • 回向和不回向,有什麼差別?
    首發丨騰訊佛學 「回向」是佛教特有的一個名詞。 其實,自己想來誦經念佛,但不回向出去也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佛法講究不應當有所執取,當你只自修自證的時候,所緣境皆是一個「自我」,凡事都是圍繞著一個「我」字在打轉,而佛教正是要我們打破對於自我的執著,不要有所貪愛,沒有一種「我」與「我所」在。 如果不做回向,認為拜佛誦經是自我的功德,這種行為與慳貪相應,這也不應該是大乘學人所該為之的。
  • 什麼是回向文,回向應該注意事項,還有十個回向偈趕緊收藏吧!
    什麼是回向文,回向應該注意事項,還有十個回向偈趕緊收藏吧在佛教的文化中,許多學佛修行誦經時,常常會念誦回向文,那在佛教的文化中,什麼是回向文呢?念誦回向文有什麼好處,一般回向文都在什麼時候念誦。本文大茶經就來探討佛教文中,如何應用「回向文」。什麼是回向文?佛教的「回向文」,是佛家於法會結束時,一般都要齊聲朗誦的一種偈文。
  • 【佛教常識】【回向文】是什麼?與回向偈的區別是什麼?
    回向文是什麼?
  • 如何回向,功德更大?
    所以,為了達到某特定目的去行善,可以陳述或心中憶念所求之事而回向,同時以廣大無私的發心把這些功德回向給其他目的甚或法界眾生,還可以令自己的善根增長廣大,乃至無量無邊。  最好按印光大師的開示,先將善根回向法界一切如母眾生(暫時離苦得樂,究竟往生西方,同成正覺),然後再進行別的回向。  一、什麼是回向?  回向的含義是什麼呢?
  • 佛教:好簡單,原來這就是回向,最關鍵、最精髓的要點!
    在學習佛法的路上,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熟悉的陌生人」,就是那些時不時能看到,可能還說得很溜兒,但卻搞不懂準確含義的佛教用語。這些閃耀在古老佛教經典中的文字,又該如何用現代語言進行詮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回向的含義。「稍等,我先回向一下。」「別忘了回向啊!」
  • 一句話搞懂:什麼是回向!
    佛門弟子,無論是出家的比丘或比丘尼,還是在家的菩薩,只要在聽法、誦經、供燈、坐禪、齋戒或者做了放生之類的功德善事之後,都會立刻口稱「願將此功德回向給諸佛菩薩,回向給一切眾生」等等回向偈,進行回向。那麼什麼是回向呢?
  • 《心經》解釋:心經回向用回向法界眾生嗎
    我們誦經不但要為自己誦,更好回向給法界眾生,這樣我們的功德才是無量的,我們誦經的意義才是最大的。古德說:「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粒管山河。」回向之妙,能不信乎! 「回向」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在佛教的道場裡,每天做過早、晚課誦後,必定要「回向」;偶爾信徒家有婚喪喜慶的佛事,最後也都要「回向」。
  • 佛教最常用的回向偈、回向文大全
    回向偈三  (大慈菩薩回向偈)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  我今大皈依,懺悔三業罪;  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  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  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  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 什麼是「不壞回向」?
    「不壞回向」,佛教名數,出自《大佛頂首楞嚴經》,乃菩薩修「十回向」之行中之第二位。「十回向」指菩薩修行必經的五十二階位中從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若於五十二階位前加上三漸位,菩薩修行所必經的階位則為五十五階位;若再於三漸位之後加上幹慧地、於「十回向位」之後再加上「四加行」位,則菩薩修行所必經的階位為六十階位。十回向位在菩薩修唯識行的四十一階位中,為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不壞回向」,又名不壞一切回向。
  • 回向的內涵及種類
    回者迴轉,向者趣向,回自所修之功德而趣向於所期,謂之回向。期施己功德於他,謂回向於眾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謂回向於佛道。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大乘義章》九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
  • 佛教:遇到大事,如何在家求觀音菩薩,如何還願、回向?
    佛教:遇到重大事情,在家如何求觀音菩薩,如何還願、回向?| 文:金剛智慧海佛教:遇到重大事情,在家如何求觀音菩薩,如何還願、回向?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百求百靈,無願不滿,但是很多人不懂得在家裡祈求供養的方法。
  • 佛教:度人先度己,念完《心經》,需要回向?
    所以佛陀針對人心和般若智慧足足就講了49年,《心經》作為一部佛教經典,雖熱只有短短的幾百字,卻是將三科、四諦、五蘊和因緣講述清楚同時也是詮釋了修行的層第問題。幾乎涉及到佛教中所有額經書,被後人稱為經典總綱,幾千年來研究者無數,受益者更是數不勝數。
  • 南懷瑾:回向的真正含義
    什麼是回向? 我們這個世界都有回向,回向就是果報。你在這裡丟出去一個東西,它轉一個圈還是回到你這裡。你想害人最後是害自己。你能處處恭敬人,最後是恭敬自己。 回向是物理作用,你到太空就知道了,太空裡真空的時候,你在太空把這個玻璃杯丟出去,它一定迴轉到你這裡來。所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是回向,那是必然,這是回向的道理。 我們修行人怎麼回向?一上坐就發願,我要成就,我成就不是為我自己,我有任何一點功德,全都回向給一切眾生,我自己不要,都給大家,修行是為大家修的。
  • 心經全文如何回向
    心經是每念誦一遍都要回向嗎?還是一天回向一次就行?誦讀心經如何回向呢?如果我想回向給家人的話,又該怎麼樣回向?下面大家跟我一起來看看吧!心經如何回向給家人比如:家人生病了,希望病能夠好,在念完回向偈後,就可以把自己願望念出來,讓諸佛菩薩幫你解決。
  • 《楞嚴經素解》卷八:十回向位,什麼是回向?
    什麼是回向呢?菩薩往上修行,自己解脫了,不忘記回向一切眾生,還要救渡眾生。【原文】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滅除度相。回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 什麼是「回向」?學佛人千萬要注意,不懂這個損失會很大
    初接觸佛法的人,幾乎都會犯一個錯,那就是不懂回向。還有些學佛很久的人,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回向。其實「回向」這一詞在佛教中是會常常被人們提到的每當同修道友誦完經、做完功德後,他人都會勸一句:「趕緊做回向!」那什麼是「回向」呢?學佛人千萬要注意,不懂這個損失會很大。
  • 這樣回向,你業障消失得很快 !回向的神奇力量居然如此之大...
    回向得愈大,功德輾轉增勝——不是那個物質多少,這是一般的物質供養。咱們念經的時候,咱們讀《普賢行願品》,大家都知道法供養為最。不論你念《地藏經》、念《金剛經》、念《阿彌陀經》,你念完了你要加以回向,用普賢的回向願來加以回向,你那功德就變成不可思議的功德了。你能夠把你這個念經的功德、或者修行的功德回向給現在苦難一切眾生,那對你自己,業障消失得很快。
  • 佛學:回向的意義是什麼?
    回向的意義是什麼?回向分四個層次,第一是「回小向大」。所謂的小與大,是小心小量的小乘。阿羅漢要回小向大,回向大乘的佛法,大乘就是指你自利利他的方法;第二是「回自向他」。將自己所得的回向給所有的眾生,無差別地回向也是消除我執的一個方法。不要說回向我自己身體健康,回向我自己諸事吉祥。若這樣回向會越修心量越小,所以要回自向他,作為菩薩來說是感激眾生的。為什麼感激眾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