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師的懈怠真的不好嗎?

2020-08-29 山南筆記

記得自己剛參加工作一年多,有一次鎮上組織電教論文評比,於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鬥膽將一篇幻燈機輔助教學的論文交上去,竟然意外獲得了二等獎。這對於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真是莫大的鼓勵。當時我在村小,學校老師很多都是民師轉正,年齡大了,不會寫文章也不願意參加教研活動。正是這種環境下,我才有機會展示自己,不斷成長提高。當班主任,當大隊輔導員,上公開課,帶畢業班,老教師不願做的事情,都推給我來完成。姑且不論效果如何,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確實得到鍛鍊,知道怎樣上課,怎樣做德育,管理班級,怎樣協調人事,管理創新,雖然身兼數職身心疲憊,但能夠聽到生命拔節的聲音。

曾幾何時,職稱改革,縣管校聘,基礎教育改革的步伐越來越大。一潭死水的校園出現波瀾,中老年教師再也不能穩如泰山了。職稱晉升,需要硬材料。不願承擔任務,調離崗位參加二次競聘。很多只能踏踏實實教書的老教師,被迫與年輕人同臺競技,上競賽課,做課題,寫文章,輔導學生,樣樣不敢落後,只為自己能多攢幾張證書,作為競聘用的砝碼。

有的比賽,獎項設置有限,中老年教師只要激發鬥志,初出茅廬的年輕教師還真趕不上。但是僧多粥少,中老年教師的熱情參與,年輕人獲獎的空間就被壓縮。長期這樣,也會挫傷年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同樣的一等獎,對於一些優秀的骨幹教師來說,也許就是錦上添花。而對於年輕的教壇小白,不亞於一劑強心針,嚴重影響職業願景。

所以,有的時候,老教師懈怠一點,將機會讓出來,甘作綠葉,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相關焦點

  • 教師去衛生間不能結伴:奇葩的管理是老師工作懈怠的罪魁禍首
    教師去衛生間不準結伴,路遇也不可以一起走,要一前一後才合規。我初到農村學校工作時,同事們好心提醒我,在學校裡只要出現在公共場合就要單獨一個人,不要兩個人一同,尤其去衛生間,結伴更為禁忌,觸犯就被大會批評。我以為這就是個玩笑,戲謔學校管理者本末倒置,管不到正地方上。結果不久後我就親身驗證了這條管理是真的。
  • 求求你退休吧:55歲老教師霸氣回懟,不退休不是我的錯
    我把自己的了解反饋給同學,同學說,她當年厲害不代表現在厲害,都55周歲了,教學方法、教學觀念早就落伍了,人老了,對工作又懈怠,就是混到退休,不是超級差是啥。她混到退休不損失啥,我家娃可不能為她混日子買單,斷送一生的學業前途。我笑同學太小題大作,一個教了35年的老教師教出了那麼多人才,難道還不夠格教你家的娃,你家的娃是皇孫嗎?得天下第一流的大儒來教嗎?
  • 致墨香:天真永不懈怠,浪漫至死不渝。老粉一直都在
    墨香三部曲發展了很多年,小編作為老粉其一,和萬千粉絲一樣,看著墨香擁有越來越多的粉絲,真心為她高興。可是隨之而來的又是什麼?謾罵、打擊、造謠………只是因為墨香火了而已。網絡真的成了法外之地了。許多人跟風造謠,蹭熱度,那段日子真的不堪回首,小編一個外人都看著心驚膽戰,那麼墨香呢?有多麼心寒?到最後,甚至被逼到退網。那段日子,有一些剛過來的粉絲,被誤導,也跟著黑墨香。
  • 毫不懈怠迎戰老問題新挑戰
    屬地政府、教育部門、學校、教師、家長以及學生必須共同承擔起各自的責任,精準科學防控,為實現教育教學秩序的全面恢復夯實安全基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之外,全面恢復正常教學秩序,首要的任務是幫助廣大學生適應校園生活,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工作,並儘量彌補疫情給正常教學帶來的影響。為此,不少高校發布調整秋季教學時間安排的通知,縮短國慶假期,提前或者延長寒假。
  • 誰都會變老,請尊重並照顧老教師!
    以前,學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教師年齡到了45周歲以上,學校就會在工作量的安排上,酌情考慮減少一些,適當照顧老教師。甚至很多活動,都是以45周歲為界,過了這個「界」,就可以不參加這些活動,比如上公開課之類。
  • 資深老教師直言:寧肯學校學不好,不送孩子補習班,這是為何?
    資深老教師直言:寧肯學校學不好,不送孩子補習班,這是為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再加上很多的家庭生養孩子就是奉行一點「精養」,為了孩子能夠在起跑線上不輸給別人,家長們花費高價送孩子去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也是常事。
  • 照顧我這個老教師——不行
    但現實中的確有這樣的老師,由於近幾年教師充足,為照顧老教師,安排他教著副科,盯自習。教案也不怎麼需要寫,上課的時候開開多媒體,讓學生輕鬆一下,要麼跟學生盯學生寫寫作業,但學生呢也不聽他的,上課比趕集還熱鬧,有時教室裡沒有老師,還很安靜,他一進去立刻沸騰。上課經常把調皮學生送到辦公室,有的學生還會受傷。
  • 老教師說,就應該讓年輕的多幹活,讓老教師輕鬆點,你贊同嗎?
    以前一個室友在代課時,經常在學校聽到一些老教師的抱怨:學校就應該讓老教師少帶一些課,把主課讓出來,多讓年輕老師做點,班主任也不應該讓老教師承擔。那麼,作為教師,大家是否贊同讓老教師多休息,帶副課,年輕教師多承擔一些工作呢?
  • 一些教師抱怨自己工資低待遇不好只能勉強夠生活,這是真的嗎?
    不得不說,這是教師工資的一大福利。 因此,我雖然上的是師大,大部分同學,也擔任教師了,可教師之間兩兩結婚的不多,因此,小寧是我們眼中的幸福一家,教師典範家庭了。
  • 【舊法新知】 積極與懈怠
    積極與懈怠20021114有缺時間感覺的人,就是積極的人生;若總是說
  • 「縣管校聘」打破教師鐵飯碗?老教師日子不好過了,比不過年輕人
    2)老教師核心競爭力下降;要說縣管校聘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老教師了,從前學校的職稱名額有限,大部分集中在老教師手裡,這讓年輕教師感覺到評級希望不大,減弱教學熱情,而此次實施縣管校聘,反而是年輕老師競爭優勢大,老教師處於絕對的劣勢。
  • 77年考入大學的老教師現在還是初級職稱,合理嗎?
    77年考入大學的老教師,現在還是初級職稱,這得是多麼難得的小概率事件呀。合不合理要看具體情況,不能一概而論,說實話,很難出現這種情況。一、77年考入大學的大學生可是寶貝。那時的大學生真的是天之驕子,非常珍貴。所以無論畢業分配在哪裡都會得到重視,估計分配在高中、大學的可能性大。因為當時太缺乏人才了,正宗大學畢業生是各單位都喜歡的寶貝。二、當年大學畢業的老教師還是初級職稱真的是小概率事件。正常情況下,無論是在中小學還是在大學,大學畢業在88年職稱開始職稱制度時就可以定初級職稱。
  • 教師節要不要「送禮」?不送孩子會被區別對待嗎?老教師這樣說
    文|米粒媽媽日記還有兩天全國的教師將會迎來屬於自己的節日「教師節」,教師是一個無比高尚的職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的教育,還要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知識有文化的國家棟梁,所以教師又被稱為辛勤的園丁,是為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所以教師也會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敬仰。
  • 「縣管校聘」對老教師有影響嗎?
    隨著「縣管校聘」的實施,引發許多老教師的關注,他們擔心在競聘中處於劣勢,但通過一些試點單位的信息反饋,擔心的問題是不存在的。政策對老教師有所傾斜老教師的安置一直是教育部門非常重視的一件事否則對在崗教師不好交代,縣管校聘也就失去了意義。
  • 針對教師工作懈怠情況,校長在全校教師大會上講了3點,擲地有聲
    作為教師既要知道我們的優勢,也要知道我們的不足。「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在我們學校很多老師的工作是很用心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生的發展和我們教師的成長都很不錯。不過,在今天的全校教師會上我還是要重點強調三點,我就用三個帶有「感」字的關鍵詞來表達吧!
  • 人老了真的那麼可憐嗎?
    人老了真的感覺蠻可憐的,特別是年紀大,身體不好,身邊又沒有人照顧。確實值得我們去同情,如果是自己父母,作為子女應該盡力去照顧他們,讓他們能夠安度晚年。我媽媽今年90歲,還有老年痴呆症,她現在完全離不開人照顧。
  • 聘用制教師與編制教師有何不同?你真的知道嗎?
    報考教師編制的考生,報考的首先第一意向絕大多數是編制崗位,後期隨著考試難度及報考條件的嚴苛或者多次考試無果後,但又想當老師所以退而求此次,從而考取聘用制教師。但真相真是如此嗎?我們今天就借今天開始報名的河北廊坊霸州市435人聘用制教師招聘一起來探討一下。
  • 城市教師支教農村教育真的起作用嗎
    城市教師支教農村教育真的起作用嗎#城市教師支持農村教育,已實行多年了。但客觀來講好不好呢?有沒有負面效應?同一地區,城裡學生的學業成績普遍比農村學生學業成績好是正常的。因為城裡的家長相對來講比較重視子女的教育,各方面的投入得比較多;城裡的整體教育氛圍也比鄉下強;另外,農村學生成績普遍不及城裡的學生成績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城裡學生補課的多,而農村的學生補課的少或者農村教師敢補課的少,城裡還有補習機構。我們的有些部門領導就是認為城裡的教師比農村教師強,所以農村學生不及城裡學生。
  • 幼兒教師生存狀態調查——「孩子王」,真的真的不好當
    原標題:幼兒教師生存狀態調查——「孩子王」,真的真的不好當   根據台州市教育局的統計,目前,全市學前教育教職工總數為18670人,其中專任教師10500人  現狀一  民辦幼師收入低,有些不到公辦幼師的一半
  • 新學期安排,別羨慕照顧老教師少帶幾節課,老教師拿命在上課
    ,於是,每個老師的工作量,不好量化。個人觀點:別羨慕照顧老教師少上幾節課,老教師真的是在拿命上課。最主要的原因是,老教師身體各方面不如以前。我們都知道,教師這個職業很操勞,據資料顯示,教師長壽者並不多,平均壽命短。這一點也足以說明,教育工作並不好幹。在教育教學崗位幹了大半輩子,身體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每次體檢都擔驚受怕,就怕又「檢」出什麼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