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電商是否風口再至?

2020-12-12 中國港口網

導讀:「運去哪」獲得巨額融資,是否意味著航運電商已迎來爆發式增長機會。

7000萬美元、C輪、紅杉資本領投,國內航運科技領域最大一筆單輪融資……

6月11日,一站式國際物流在線服務平臺「運去哪」宣布了其C輪融資進展。據悉,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Coatue聯合領投,源碼資本跟投,多維海拓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2014年航運電商乘著網絡技術熱潮悄然崛起,首度迎來『風口』,經過幾年的擴張發展,有些平臺消失了,有些轉型了,到了2018年,質疑之聲已此起彼伏。而現如今,『風口』又一次不期而至。」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航運信息化研究所所長徐凱的這番表態,或許是對當下,航運電商發展環境最準確的詮釋。

不過頭部公司獲得巨額融資,並不意味著航運電商再一次迎來「全面爆發期」。資本的冷靜,客戶對服務的更高要求,頭部企業的強勢發展以及經歷了野蠻生長之後的「陣痛」,都將是眾多電商平臺越不過的「坎」。

爆發之後  去劣存優

「從目前來看,市場上的航運電商平臺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以船公司主導的航運電商平臺,另外一種為第三方主導的,如傳統貨代企業、網際網路企業建設的航運電商平臺。從近兩年的發展來看,後者的發展進入了『沉默期』。」上海錦昶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平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表示。

作為網際網路產業的一部分,資本的認可也能在某種程度上,被視作是航運電商發展前景的保證,融資的頻率和額度能直觀表現航運電商發展的現狀。

2015-2016年,是國內航運電商平臺融資的高峰。

《中國航務周刊》記者通過檢索發現,2015年,包括奧林科技(大掌柜)、運去哪、環球貨聯、航運城、維運網、易艙網、中國船期網等多家航運電商平臺獲得融資,融資金額至少1000萬元人民幣起,而「運去哪」的融資額度高達數千萬美元

「但經過市場數輪『洗禮』後,多個平臺在業務端幾近銷聲匿跡,部分企業轉型成為軟體服務供應商,甚至有企業已經破產。」宋平表示。通過調查,包括航運城、環球貨聯、中國船期網在內的多個航運電商平臺已經不再提供服務。

平臺間的同質化競爭和頭部企業的強勢,是當前我國航運電商企業發展繞不過的「坎」。

事實上,大部分航運電商企業的初衷,都在於改變從承運方到各級貨代再到貨主之間的信息傳遞與溝通問題,建立一個高效、透明、扁平的溝通模式。但是在後續的發展中,這一設想的實現卻又困難重重。

多位業內人士普遍反饋,因為交易場景的多元化,第三方平臺無法獲得艙位和運價保證、對供應商壓價頻繁、盈利模式不清晰、體驗較差等問題,再加上當前技術並無壁壘與屏障,平臺層出不窮,導致大部分航運電商平臺最終淪為「貨代黃頁」。

此外,資本在「圍獵」之後的退場,也是多個平臺沒落的主要原因。

國內頂級PE德同資本合伙人陸宏宇此前向《中國航務周刊》記者表示,投資界有一條著名的「賽道」理論,具體來說,在投資某家企業之前,資方會首先考量該企業所處的行業狀況,其次,會在行業中選擇符合投資邏輯的企業。

「比如,我們會選擇投資這個行業市場份額排名前三的企業,壯大它們的實力。如果後來者並無顛覆性的創新舉措,那麼必將會在這個市場中失去立足之地。」陸宏宇稱。

儘管航運電商領域被視作航運去中間化的未來,但頭部平臺在得到資本支持,迅速發展壯大後,將進一步擠佔市場份額,小型平臺就此失去市場,生存愈發艱難。

壁壘之外  服務主導

對於當下的航運電商平臺來說,面對上述問題,有必要構建起自己的壁壘。當前發展較為順利的幾家平臺,也都在船公司資源、技術實力、服務創新等方面頗有建樹。

以泛亞電商為例,一方面具備船公司資源優勢,另一方面,也在努力提升自身服務能力。

據泛亞電商技術負責人邱衛東介紹,泛亞電商主要面對的是中小型客戶,當價格公布到平臺之後,即為最終運價。

「我們會給客戶真正公開,透明,公正的運價,所見即所得。同時,價格也以公開透明的方式,線上採購,無需人工幹預。公開透明的報價也便於貨代確定價格,固定計算成本。」邱衛東說。

而上海鴨嘴獸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鴨嘴獸)則通過差異化的方式優化服務。

該公司總經理唐紅斌介紹,目前,鴨嘴獸將服務區分為兩種:基礎性服務,如船東、車隊、航空公司、碼頭等環節,產品是標準化的,具備成本優勢;解決方案型服務,目的在於針對複雜的業務環節,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創新舉措不止如此

此次獲得融資的「運去哪」,曾嘗試在多個方面進行了服務創新。「運去哪」聯合創始人及營運長徐楊介紹,比如在數據方面,「運去哪」基於自身平臺的交易模式,會為上下遊提供數據的支撐和分析。

「服務是有標準的,我們一直在探索,服務的標準如何建立?事實上,很多環節都可以用標準化的服務來覆蓋,標準化、可視化的服務需要在交易過程中慢慢推進。在此基礎上,提供增值性、差異化的服務。」徐楊表示。

徐凱也認同上述做法。「對於航運電商平臺來說,當大家比價的時候,我們就要改變單純比價的模式,一定是要讓服務和品牌有較高的影響力,要把服務拆解出來,基礎服務之外,增值的服務才是最有價值的部分。除了透明化、增效、標準化之外,保證履約率也是優質平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徐凱表示。

實際上,歷數此前被市場淘汰的航運電商平臺,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一方面沒有核心的資源優勢和壁壘,另一方面,在資本進入之後,沒有選擇在技術、服務等方面「查缺補漏」,反而將大量精力放在了如何搶佔市場上。

「通過優惠和補貼來吸引客戶,短期內也許能取得效果,但是並不長久。更好的操作體驗、資源壁壘,才是航運電商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宋平表示。

曙光初現  短期不改

無論如何,航運電商都是航運業「觸網」的標誌,也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升了整個航運中間環節的效率,優化了供應鏈的流程。而在代表未來的同時,航運電商們又會擁有什麼樣的未來?

在航運電商爆發式增長的時期,曾有業內人士斷言,其將首先顛覆貨代業。彼時,諸多傳統貨代公司也紛紛投入航運電商的建設洪流中。但是當下,這一情緒已經有所淡化。

天津榮易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震就認為,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航運電商與傳統貨代之間還將相輔相成,而非顛覆與被顛覆的關係。

馬震說:「至少現在,航運電商還不具備顛覆貨代的能力。我們可以做一些對比,從營銷角度來說,低價艙位方面傳統貨代做的更好一些,所以營銷部分不存在優勢;從操作角度來說,不相上下,因為傳統的貨代業務大部分不需要凸顯個性化,航運電商提供的也是一種標準化服務;而在結算環節,傳統貨代目前做的就是墊付運費,未來航運電商會佔優勢,尤其在金融結算方面,支持線上墊費。所以我的觀點就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傳統貨代和航運電商將是並存的關係,只不過現在需要構建一個新的生態,二者如何分工,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宋平則從航運電商的分類上給出了判斷。在他看來,代表未來航運電商發展的,必然是以船公司為主導建立的平臺。

他告訴《中國航務周刊》記者:「船公司有天然的資源壁壘,能夠保證旗下電商平臺的艙位和運價,如果進入全面電商時代,船公司不太可能將最優質的資源給予第三方平臺。以INTTRA 為例,是在獲得了馬士基等船公司的注資後,才得以發展壯大。」

就當前航運電商產生的效果來看,目前,行業發展仍處在初級階段,「僅僅是曙光初現」。

從各個頭部航運電商平臺取得的成果來看,技術上,平臺當下最為重視的數據連結已經在不斷彌合。貨代、港口碼頭、船公司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實現數據交互,但是只有這些數據集中之後,才能夠體現更大的價值。

比如平臺對於客戶採購習慣的分析,在數據積少成多,進行數據清洗後,才能計算出用戶的行為模式,從而更為精準的推送相關的航線、價格等服務產品。

「從『運去哪』的角度來說,我們仍處在航運電商發展的初期,只不過我們的發展速度會快一些,但是接下來,還面臨更多機遇。」徐楊表示。

曙光已至,徵途初啟

航運電商的未來如何書寫,無疑又將是一場天時、地利、人和的博弈。

相關焦點

  • 平潭發力航運物流 搶佔產業風口
    但在綜合實驗區成立前,由於產業基礎薄弱等因素影響,航運物流發展滯後。近幾年,隨著政策、區位優勢發力,平潭航運物流業風生水起。這從蓬勃發展的海運快件業務中可見一斑。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平潭共辦理閩臺海運快件200.79萬件,貨值4.33億元,分別同比增加4.93倍和5.40倍。
  • 航運電商,誰能問鼎?
    航運電商作為一種新業態發展雖然剛剛起步,但是它正在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和潮流,代表著航運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企業想要問鼎航運電商就必須找準定位、順勢而為、縱橫捭闔。口岸城市想要成為航運電商時代的網上航運中心,就要積極地為航運電商發展創造優越的環境。
  • 小眾航運電商獨樹一幟:精準對接市場需求
    在我國,除了泛亞航運、一海通等有著大型航運企業背景的航運電商,還有不少小眾航運電商湧現:有服務於中小型貨代公司的二貨網,有主要經營船供市場的碼頭網,還有主做散貨租船生意的海運圈商務網等等。他們沒有財團支持,沒有船東優勢,他們的理想不是做航運界萬能的「淘寶」,而是選擇在專屬領域細細耕耘,日漸風生水起。
  • 資本盯上航運電商 超200家平臺混戰
    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家航運電商企業獲得外部融資,這些電商平臺的發起人,很多是貨代老闆出身,也有船公司、物流企業的直營電商。從線下到線上2015年上線的運去哪主要是將網際網路與傳統的國際物流相結合,提供包括海運、空運、拖車、報關、倉庫內裝、貨運保險等國際物流綜合服務。外貿企業可在線查詢運價、在線下單、在線追蹤國際物流進展、在線管理國際物流工作。
  • 巨頭爭相布局航運電商或顛覆傳統集運模式
    航運電商成行業熱點  在傳統行業紛紛觸網的時候,航運企業也將目光投向了網際網路。近年來,中國遠洋推出了「中遠集運電商」、「泛亞航運電商」,中國外運開發了「海運訂艙網」。上海航交所總裁張頁此前表示,航運將成為電商開發的處女地,2014年航運電商將成為行業熱點。
  • 海旗網絡:「超級船東」航運電商平臺做紅娘 解決船東「找對象」難題
    為解決國內船東「找對象」的難題,海南海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打造「超級船東」航運電商平臺,上線兩年來,幫助數千船東與貨主高效地達成交易,交易額達6.5億元。日前,海旗網絡通過了2016年度「海南網際網路十大領軍企業、十大新銳企業、十大風雲人物」評選活動「十大新銳企業」初評。
  • 電商10.0之下的風口,浪濤之上的濟元堂
    電商,這一個詞彙已經並不新鮮,電商發展至今,已經超越了傳統實體經營模式,成為了人們新的購物方式,如今的電商,規模達到了萬億。不過,這看似磅礴生機的電商行業,卻也逐漸走到了瓶頸,發展步伐放緩的它,下一個風口會在何方呢?
  • 生鮮電商的下半場:社區團購,壁壘已成風口不在
    2020即將結束,網際網路超級巨頭市值排名出爐,騰訊4.9萬億排名第一,阿里4.7萬億,美團1.6萬億增速飛快,緊隨其後的是拼多多約1.4萬億,京東約0.9萬億,頭條約0.7萬億……中國正處於大巨頭時代,補貼燒不完的錢、完善的供應鏈、壓倒性的技術實力……一旦哪個行業有創新業務冒頭,巨頭的進場往往是毫不留情的,對頭部玩家來說是風口
  • 突破傳統電商格局,社交電商成下一個市場紅利風口
    從最開始天貓、淘寶、京東等一線電商巨頭紛紛入局,到以拼購型為主的拼多多V1.0、V2.0「拼團+電商」時代,以分享型為主的團巴拉V3.0社交電商S2B2C時代,社交電商正一步步顛覆傳統電商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快速地崛起,引領電商從「以貨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轉變。
  • 曾經名噪一時的電商都去哪了 新零售風口下的義烏電商再進化
    那時的她還是電商「菜鳥」,只是將小商品搬到線上混批,產品最多時達3000多種。「既然認準了電子商務是一個趨勢,再多的苦也要扛起來。」當時,她在義烏工商學院附近租了一套90平方米的民房,一間是辦公室,一間做小倉庫。初創團隊只有三人,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醒了揉揉眼睛開始幹。創業之初因為人手不足,進貨拉貨全是陳繼芳自己去,一輛小小電動車一次可以裝九箱貨。
  • 社交電商時代,豪享拼如何抓住時代風口?
    回顧過去的2018年,如果要在電商領域找出幾個關鍵詞,「社交電商」勢必是資本的新寵兒!社交電商的興起與發展是中國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發展的必然結果,其中巨額的紅利市場,吸引著各路巨頭不斷出手,想要第一時間佔據這一時代的風口!
  • 抖音電商,從風口到內卷
    編輯導語:近幾年直播電商火爆網際網路,上半年疫情的衝擊,許多商家為了自救在網上開啟直播賣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直播板塊也很火爆;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抖音電商從風口到內卷的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社交電商風口你把握住了嗎?
    時代風口的變化總能催生令人心嚮往之的行業,在產生之初它或許遭受過懷疑,但時代的浪潮終將賦予它獨特的黃金體驗。無數的公司就是在這樣的風口中迅速崛起成為商業巨頭,也有無數的人才在這樣的行業中逐漸拾獲改變命運的機會。而對於資源缺乏,人脈不足的普通人來說,抓住這樣的風口無疑更是獲得成功的寬闊大道,誰人不想在這樣的風口中獲得實惠呢?
  • 為什麼亞馬遜跨境電商成為風口?看完這四點一目了然!
    為什麼亞馬遜跨境電商成為風口?看完這四點一目了然!亞馬遜跨境電商無貨源店鋪,零基礎低門檻,從入門到精通落地培訓,專業開發團隊,自主研發ERP系統,可零售可代理!提供倉庫物流!亞馬遜跨境電商無貨源模式,就是把國內電商平臺的產品搬到亞馬遜跨境電商歐洲站平臺上賣,因為我們發展中國家製造業成本比較低,賣給高消費的發達國家。
  • 社區電商,是風口上的豬還是巨頭們的焦慮?
    編輯導讀:今年最火熱的風口,除了電商直播大概就是社區電商了。依託疫情成長起來的社區電商,吸引了大大小小數百家企業的注意,其中不乏一些巨頭公司。本文將圍繞社區電商進行四個方面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這一行業成風口,萬億市場,電商或將被淘汰?
    電商時代的到來,在給人們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在網際網路發展迅猛的今天,傳統的電商銷售模式似乎已經不能夠滿足大家的需求,於是,一個新興詞彙出現了,——「新零售」。馬雲說,預測在未來,新零售銷售將取代傳統電商銷售模式,就像當時電商銷售打敗實體店銷售一樣。那麼,新零售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銷售模式呢? 話題討論:馬雲劉強東已布局!
  • 京造、網易嚴選、米家有品……精選電商又成新風口?
    生產方是否能為第三方生產同樣的產品,取決於貼牌方是否買斷該設計方案。而OEM是由委託方提出產品設計方案,且被委託方不得為第三方提供採用該設計的產品。   大環境將精選電商吹上風口   除了「商人追逐利益」的根本出發點,精選電商之所以能被吹上風口,也少不了市場大環境的助力。
  • 紙尿褲想撕開萬億跨境電商市場離風口還有多遠?
    實際上,它承載的是電商們的欲望和機會——用7毛錢的紙尿褲撕開萬億跨境電商市場的口子,用價格吸引流量,讓自己站上風口。  花王紙尿褲成電商價格戰標配  「不準備在紙尿褲和奶粉上賺錢,甚至都是賠錢的」  從天貓到京東,從蘇寧、國美到新興的跨境電商蜜芽寶貝、洋碼頭、考拉海購,今年以來已掀起數輪以紙尿褲為主打的價格大戰。
  • 這家航運企業在守護你們的「金飯碗」
    在中國大概每5碗米飯中就有1碗來自東北,而來自東北的大米中有1/3來自泛亞航運的貨櫃。在國家糧食物流環節,泛亞航運深耕20餘年,承擔著重要的物流保障責任,肩負著重要的行業推動使命。泛亞航運|大膽先行先試 聚力發展升級在堅決扛穩國家糧食物流重任的使命引領下,泛亞航運大膽先行先試,聚力發展升級,成為了糧食散改集物流的開拓者,糧食全程物流的踐行者,糧食電商物流的先行者。
  • 激活消費市場「一池春水」直播電商河北如何搶佔風口
    疫情之下,直播電商作為一種銷售新業態,激活了消費市場「一池春水」直播電商,河北如何搶佔風口近日,網絡主播在秦皇島市海港區杜莊大櫻桃採摘節上幫助果農直播銷售櫻桃。新華社發疫情之下,直播電商作為一種銷售新業態,激活了消費市場「一池春水」。從網紅主播帶貨到業界名人親自出場,再到各種老字號紛紛入駐直播平臺,直播電商成為新風口。從「人找貨」轉為「貨找人」的直播電商,正在深刻影響著商業與製造業,倒逼企業向「人、貨、場」重構的數位化變革方向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