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走出抑鬱》—抑鬱讀書交流小組

2020-10-10 心靈柯南心理電影沙龍

本書的作者奧康納不僅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治療師,他本人也曾是一個抑鬱症患者。因此,他對於抑鬱症有著超乎常人的深刻理解與感悟。在從業30年後,他通過這本書介紹了一套抑鬱自助項目,來幫助那些正經歷抑鬱的人。

我——一名全職心理諮詢師,也曾遭受抑鬱的折磨,那些抑鬱的體驗不僅促使我去學習關於抑鬱的知識,也獲得了一種態度:非評判、接納,還有希望。作為如羅洛.梅所說的「受過傷的治療者(the wounded healer)」,我誠邀正在經歷抑鬱的朋友一起來讀書交流,共同走出抑鬱!

學習書目:《走出抑鬱(第二版):讓藥物和心理治療更有效》,萬千心理,2014。

學習目標:了解抑鬱的識別、成因和治療等知識,理解抑鬱對情緒、工作和關係方面的影響,學習走出抑鬱的技巧和方法。

活動流程:(1)帶領者擬定每次活動的研討主題和內容;(2)小組成員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在當次活動時帶讀文本,並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疑問;(3)帶領者對當次主題內容進行解讀,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進行分享,並組織大家討論;(4)全體成員參與討論。

面向對象:正在經歷抑鬱的人,抑鬱患者的家人,想了解抑鬱知識的心理學愛好者,8-12人(滿8人開組)。

說明:如果您正處於抑鬱的急性發作期,請先接受正規治療和諮詢,本小組不代替治療和諮詢。

活動時間:每10次為一期,頻率為每周一次。每周六20:00-21:30,2020年7月11日開組。

活動方式:線上(矚目軟體)

收費標準:每次100元,按每期(每10次)繳費。

報名方式:微信添加段錦礦(13826059275)。

帶領人介紹:

段錦礦: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廣州帛石諮詢中心專職諮詢師,暨南大學外聘諮詢師,廣東省心理學會精神分析專委會委員,心理動力學取向客體關係流派。培訓經歷:2年制移情焦點治療(TFP)國際認證培訓和督導,4年4期中英克萊因學派培訓,5年5期中歐精神分析培訓。

第一期學習專題

第一部分 了解抑鬱症

1、 認識抑鬱症

2、 抑鬱的體驗和感受

3、 診斷抑鬱症

4、 闡釋抑鬱症

第二部分 學習新技巧

5、 抑鬱症的世界

6、 情緒

7、 行為

8、 思維

9、 壓力與抑鬱症

10、 人際關係

第二期學習專題

11、 身體

12、 自我

13、 藥物治療抑鬱症

14、 心理治療、自助及其他的康複方法

第三部分 應用技巧

15、 工作和使命感

16、 婚姻生活和單身生活

17、 兒童和青少年

18、 社會

第四部分 重新整合

19、 餘下的故事

20、 康復計劃、超越康復

一本好書,一個小組,

一起走出抑鬱!

長按以下圖片中的二維碼,可以回看

抑鬱知識系列講座:

廣州帛石心理

暖於布帛,安如磐石。

帛石心理諮詢中心地址:廣州市天河東路220號之一嘉寶華庭南塔2304(太古匯對面,炳勝前行50米,廣發銀行樓上)

預約電話:020-37362805

相關焦點

  • 抑鬱可防治,三招遠離它,「5125」生活理念學起來
    它的病因眾說紛紜:「心眼小」,「性格脆弱、敏感,惹不起」,「矯情,講兩句就這樣」……其實,抑鬱是情感障礙,需要我們共同面對並積極治療。快節奏的時代背景,壓力、交流、激素波動都會影響我們的情緒,那要怎麼做才能遠離抑鬱?
  • 暢銷書作家、抑鬱康復者馬特·海格:走出抑鬱,先學會面對
    有人說你想體驗真正的絕望,最低成本是患一場抑鬱。24歲的馬特·海格就不幸成為了抑鬱症患者,在最痛苦的時候,他差點走上懸崖結束自己的生命。13年後,他成功走出抑鬱,正常生活結婚生子,還寫了一本鼓舞了無數人的書《活下去的理由》。
  • 如何走出抑鬱焦慮
    其次我要感謝我現在的老婆,在我人生最困難的時候我遇到了她,她不但沒有因為我的病而嫌棄我,相反還給予了我無微不至的照顧,使我體會到了家的溫暖,她的體貼也是我走出人生低谷的不竭動力。另外我的姐姐和妹妹也給了我莫大的幫助,讓我體會到了那份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堅定了我走出抑鬱焦慮的信心。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心理諮詢師王老師,她精湛的專業技能使我認清了疾病的本質,同樣增強了我戰勝疾病的決心。
  • 一個人怎麼好端端就抑鬱了?抑鬱症全面成因分析
    為什麼當下這麼多中國人忽然「得上」了抑鬱症?1980年,當時湖南一所精神病院接待了361名病人,其中36%的人被診斷為「神經衰弱」,只有1%是抑鬱症,儘管他們的症狀差不多。根據數據來看,截至2019年12月:新浪微博「抑鬱」相關話題累計閱讀4.5億;百度「抑鬱」相關貼吧累計發帖2700萬;知乎「抑鬱」相關問題關注量82萬。
  • 一個人怎麼好端端就抑鬱了?抑鬱症全面成因分析與反思
    文/老K如果你了解歷史會發現,1980 年代前,中國幾乎沒聽說過「抑鬱症」患者。為什麼當下這麼多中國人忽然「得上」了抑鬱症?根據數據來看,截至2019年12月:新浪微博「抑鬱」相關話題累計閱讀4.5億;百度「抑鬱」相關貼吧累計發帖2700萬;知乎「抑鬱」相關問題關注量82萬。
  • 告別心靈上的感冒,從抑鬱走向自愈
    歡迎加入圈子:(未加入可搜索每日詩籤申請加入哦~)「詩詞美文」收錄各類型優美詩句「詩詞知識」收錄詩詞有關知識「詩詞創作」收錄各類型詩詞作品期待您的加入~1980 年代前,中國幾乎沒有「抑鬱症」患者。而如今,抑鬱症幾乎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時代病」。社會的高速運轉帶來了更多的煩惱和壓力,很多人突然發現,身邊得抑鬱症的人就像蘑菇,從世俗眼光的陰影裡一批批冒了出來。現代社會,「抑鬱」 is everywhere...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廣泛性焦慮障礙的主要臨床表現為: 對未來可能的危險或不幸的持續的過度擔心; 坐立不安,並且肌肉緊張; 出現心慌、氣急、胸悶、頭痛等由於自主神經功能亢進而導致的軀體不適; 「警覺性提高」帶來的易激惹、入睡難、注意力不集中等
  • 大部分走出抑鬱的人,Ta都做到了這兩點
    幻想抑鬱症可以用一些特殊的藥物來解決,但事實是,走出抑鬱症,無論是藥物還是自救,大多數都需要經歷無數次的試錯,而痛苦是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必須經歷的。  據觀察,抑鬱的朋友只要能有意識地改變自己,半年以上就可能康復。但是,如果有些病人想康復,又不願意配合做他們該做的事,時間可能超過一年,或兩年或更長。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 「我總感覺我抑鬱了」我是真抑鬱還是假抑鬱?
    撰文:CY主創源於生活 | 讓心理學不再神秘二十年前,「抑鬱」這個詞仿佛遙不可及,我們下意識將其與神經病關聯起來,覺得人們太脆弱,一點事就要尋死。現在隨著相關知識的普及,「抑鬱」已成一個標誌性心理學詞彙。大家在生活中對其不再避諱、不再恐懼、不再誤解。甚至有很多人在經歷情緒波動時,經常形容自己:「我感覺我抑鬱了。」 這種時候大家可能心裡有疑問:我是不是矯情?我是不是想博取他人的關注?我是不是為了得到同情?我是不是跟風抑鬱?我到底是不是真抑鬱?
  • 產後抑鬱究竟有多可怕?劉璇自曝曾經歷過產後抑鬱,看到刀就衝動
    產後抑鬱究竟有多可怕?我朋友老婆剛生不久,聽他說,他老婆每天對他發脾氣,一點點的雞毛蒜皮的事,也要和他爭吵半天,有時候聽到孩子的哭聲他老婆也會感到頭痛,還說出「早知道不生孩子了,把孩子送人」這種話。最後劉璇靠工作去轉移注意力,才最終走出產後抑鬱這個噩夢。
  • 直播回顧:如何走出抑鬱?
    直播過程中,翟醫生對於什麼是抑鬱?引起抑鬱障礙的原因?心情不好只能算是精神狀態不佳,怎麼就一下子變成了一種可怕的疾病了呢?我們怎樣才能判斷自己得抑鬱症了?抑鬱症的危害?抑鬱障礙這種疾病能不能治好呢?我們該怎樣預防抑鬱症呢?產後抑鬱有什麼不同?為什麼產婦會在分娩後六周內出現產後抑鬱呢?不是產後長時間心情不好就是得抑鬱症了吧?產後抑鬱在臨床上怎麼確定的呢?
  • 「科普時報」如何走出抑鬱的陰霾
    與抑鬱症關係密切的心理特質是病前性格特徵,如抑鬱氣質。成年期遭遇應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導致出現具有臨床意義的抑鬱發作的重要觸發條件。這些因素往往不是單獨起作用的,而是交互作用,程度和時間點在抑鬱症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 抑鬱症需要心理疏導。和各種情緒相關的心理障礙一樣,心理疏導可以幫助患者改善認知,客觀地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遭遇,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 走出抑鬱的能量淨化
    最終抑鬱成疾,鬱鬱寡歡,成為心病,也就是我們通常來說的抑鬱症。在抑鬱症來訪者的世界裡,沒有道理的生命匱乏,人生無奈,一切灰暗!他們開始進入一種生活的負面情緒,低落的情緒之中無法自拔。甚至有些人成為隱疾之後,對人生無望,沒有任何活下去的理由,而且在思想或是潛意識中「預謀死亡」。
  • 抑鬱嘗試自殺8次,卻用紋身治癒了抑鬱
    醫生說:「最近我們城裡來了一個特別幽默的人,已經在街上連續講了三天三夜的笑話,這幾天全城的人都特別開心,我建議你去找找他。」這個人說:「我就是那個特別幽默的人…」抑鬱等精神疾病的痛苦除了本身症狀帶來的痛苦外
  • 憂鬱厭世,走出抑鬱的方法是什麼
    走出抑鬱的方法,抑鬱這個詞,對於現代社會的我們,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詞,香港明星張國榮、歌手喬任梁都是因為抑鬱症而去世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已經有超過3億人是抑鬱症患者。在中國,每100個人裡面,幾乎就有4個抑鬱症患者。也就是說,不管是我們自己,還是我們身邊的人,都有可能經歷抑鬱症的折磨。
  • 從產後抑鬱簡單了解下為什麼得抑鬱症
    她剛來時,只是看虛汗的,聊著聊著,說到了產後抑鬱。當談到可以多找家人朋友聊聊,家人的陪伴很重要時,她很無奈的回答,像她大大咧咧的性格,說得了抑鬱症,他們只會覺得她矯情。其實,像這位寶媽這種情況有很多,不免讓人難過。今天我們繼續分享抑鬱症,多一些了解,就多一些懂得。
  • 事實上,抑鬱患者也會焦慮
    焦慮性抑鬱:不僅僅是焦慮+抑鬱  焦慮性抑鬱症是抑鬱症的一個亞型,臨床上通常會具有更加明顯的抑鬱症狀,且治療難度更大。相對於單一的抑鬱症,焦慮性抑鬱症的危害更為嚴重!  大部分的焦慮性抑鬱症患者通常具有抑鬱症的常見症狀,如睡眠障礙、精力不足、注意力難以集中、認知功能下降的症狀;同時焦慮障礙也會引起患者的迴避行為,患者為了迴避社會活動、躲避風險而曠工,而抑鬱症狀(興趣缺失、精力缺乏)將進一步加劇這些損害。  抑鬱症合併哪些症狀可被視為「伴焦慮性痛苦」?
  • 抑鬱復康者:堅持自我療法,有助於快速走出抑鬱
    抑鬱症的治療過程就是穿越「地獄」到「天堂」隧道的過程,深陷抑鬱泥潭猶如身處「地獄」,治癒之後便升華到了「天堂」,反差這麼大的兩種生活狀態決定了抑鬱症的治療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考驗著患友們的自勝力、意志力、持久力和耐受力!
  • 擺脫「抑鬱症」的汙名:你們真的了解抑鬱嗎?
    不,因為我們把所有形式的悲傷不分青紅皂白地混為一談,籠統地將之稱作「抑鬱」。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以及現代醫學在治療抑鬱症方面已是有所建樹,但獲得成就的同時,對於抑鬱症來說,我們確實丟失了一些重要的東西。憂鬱不僅僅是我們所謂的「抑鬱」。古人把憂鬱看作是上帝賜予的禮物,無論其是好或壞。
  • 你分得清抑鬱和焦慮嗎?
    因為顯著的「自殺新聞」,因此抑鬱症的知曉率和「危害性」較高,但其實焦慮症的「患病率」高於抑鬱症。焦慮症加權終生患病率高達7.6%,屬精神障礙之最,而抑鬱症在全球範圍內的患病率則為4.3%。為什麼抑鬱和焦慮難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