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性侵養女,北大女生被男友精神控制自殺,戀母情結太可怕

2020-12-20 一隻旅行的貓情感頻道

文/一隻旅行的貓

圖/網絡

這幾天,關於女生被害的案子接連傳來。

先是上市高管鮑毓明性侵養女三年,目前這個案子變得撲朔迷離,養女,養女母親和鮑毓明三方的說法各自不一樣,鮑毓明提供了戀愛版本,今日還曝出了一段電話錄音。

接著去年因為被男友精神控制而自殺的北大女生包麗,傳來了已經去世的消息。包麗帶著眷戀與遺憾離開,但是包麗男友牟林翰卻仍未對此付出代價,接下來是包麗母親的維權之路。

不管是高管性侵案,還是北大女生的自殺案,兩個都是悲劇的。性侵案目前鮑毓明提供了戀愛版本,認定兩人的關係為情侶關係;而包麗與男友,生前也是稱為情侶關係。

這樣的關係,是不正常的。性侵案中,明明是一個戀童癖把自己的猥瑣行為包裝成了所謂的愛情,試問一個十幾歲的女生,都健全的三觀都尚未建立好,與一個比自己年長三十多歲的人產生愛情,這樣的說辭,誰能相信

而在包麗的案子中,兩人是同學,這個時期的愛情,本應是美好的,充滿希望的。而由於男友牟林翰長期的精神控制,導致原本開朗自信的包麗變得敏感自卑,認為不是處女真的是自己的錯,需要自己付出生命的代價來「謝罪」。

這兩個原本是不相關的案子中,我卻看到了一個相似點,無論是鮑毓明,還是牟林翰,都一致表現出了戀母情結。

在南風窗的報導中提到:有時候鮑毓明會突然掀開李星星的衣服,撲到她懷中,說自己是寶寶,把李星星稱為媽媽。

而在包麗案中,從聊天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牟林翰也稱呼包麗為媽媽,在包麗自殺前的聊天記錄顯示,包麗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媽媽給你謝罪了!

我們見過情侶之間稱呼為寶貝,笨蛋,或者親愛的,老公老婆等等,但是互相稱呼為寶寶和媽媽的,應該是很少見了。

其實,這在心理學上,可以解釋為戀母情結。所謂的戀母情結是指男孩親母反父的複合情緒。後統指幼兒對異性父母的依戀、親近,而對同性父母的嫉妒和仇恨等複合情緒。

這其實最早來源於一則神話故事,在古希臘中,俄狄浦斯王子被神預言終有一天會殺死自己的父親,娶自己的母親為妻,雖然他一直都在極力避免,但是最終仍然沒有逃過,犯下了大罪。

在此要敲重點,戀母情結雖然是男孩成長過程中比較正常的現象,但是其實是不對的,這在最開始的產生源頭中,也是被當成罪惡的。

很多的小男孩,在成長階段,都會產生戀母情結,小的時候喜歡與媽媽在一起,甚至產生了長大以後要娶媽媽的想法。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霍思燕與杜江的兒子嗯哼了。很多人都知道,嗯哼是一個小暖男,從小就知道體貼媽媽。有一次霍思燕在微博上曬出嗯哼的話:媽媽,我想六歲買手機,八歲娶媽媽,兒子,你說的話,我想這句話我這輩子都忘不了,愛你。而杜江回應:先過了老子這關。

這句話在很多網友聽來簡直要酥到骨子裡,但是其實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嗯哼的這句話就是典型的戀母情結的表現。

不過杜江和霍思燕及時糾正,杜江對嗯哼說:媽媽是公主,我們倆是男子漢,要一起保護媽媽!

所以,有戀母情結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是比較正常的事情,但是作為父母一定要及時調整,否則孩子很容易誤入歧途。

孩子的性別觀念,其實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顯現出來了,異性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性別意識,不能再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

為什麼會產生戀母情結呢?一般有以下兩點原因:

第一,父親從小缺席孩子的成長,比如長期沒有生活在一起,或者是父母離異等,孩子長期和母親生活在一起,產生一種相依為命的感覺。

第二,父母感情不和,有個詞叫「孤兒寡母」,當家庭不和睦的時候,孩子和媽媽,大多時候是處於弱者的狀態,這兩方很容易抱團,互相取暖。

長期與媽媽的單獨相處,就很容易產生依賴的格局。

那麼當孩子產生了戀母情結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對孩子要有隱私意識,比如說洗澡,換衣服,上衛生間等等,一定要有隔離起來的隱蔽空間,千萬不要直接當著孩子的面,孩子大了也要和孩子分床睡了。

第二,讓孩子走出家庭,認識更多的人,孩子的成長環境,不能只有父親母親,也要有同齡小夥伴的參與,帶孩子多認識一些同齡的玩伴。

第三,父親一定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長,母親教會孩子愛,而父親教會孩子勇敢,兩者缺一不可,千萬不要讓孩子產生和母親相依為命的感覺,否則的話孩子很容易產生戀母情結。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如果引導不好,產生的後果就如同鮑毓明案和包麗案了。兩個案件都是很悲劇的。

當然,無論如何,戀母情結也無法為鮑毓明和牟林翰開脫,無論是道德層面還是感情層面,兩人必將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一個健康的完整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多麼重要!為人父母,是一件很重要的責任,不是生下來就好了,養孩子才是更重要,更考驗人的事情!一個小孩的成長,並非想像中那麼簡單,身體的成長和心理的成長一樣重要,而往往很多家長只關注到小孩的身體成長,而忽略了小孩的心理成長。

作者:一隻旅行的貓,用有限的經歷,和你領略無限的人生。更多精彩請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北大女生包麗死亡,生前疑遭男友精神控制,精神獨立才能活出人樣
    作者|貓眼日前據報導,北大女生包麗(化名死亡,在腦死亡幾個月後她依然還是離開了我們。幾個月前她服藥自殺,送醫救治期間被宣布腦死亡。一個北大的才女緣何自殺?也成了網友試圖解開的謎。事後,包麗家屬發布的包麗與男友聊天記錄顯示,包麗自殺前很可能遭受了男友的精神控制。包麗生前疑遭男友精神控制。包麗是北大的一名大學生,男友是一位學長,學長相貌俊朗,能力突出,任職於學校的學生會。
  • 「性侵養女案」,「北大包麗事件」背後揭示的真相是什麼?
    這段時間網上一直在熱議的關於高管「性侵養女案」事件。最讓人不可理解的是,48歲的鮑某是上市公司的高管不說,還是擁有高學歷的人,這樣的人,怎麼會有如此不堪入目的嘴臉。這樣有頭有臉的人,受了那麼高的教育,讀了那麼讀書,竟然會犯下這樣無恥的事情。這樣品德包裹下的靈魂要有多麼的不堪。
  • 北大自殺女生包麗去世,「曾被男友精神控制」
    4月12日,記者從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蘭和律師處獲悉,北大女生包麗(化名)於4月11日中午在醫院去世。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蘭和律師在微信朋友圈稱,「這位在重症監護室躺了半年多的女生,最終還是告別了這個她眷戀著的和眷戀著她的世界。」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男友仍未道歉!幼時不遇鮑毓明,成年不識牟林翰
    這幾天,小編一直在關注公司高管涉嫌性侵「養女」的新聞。在等待調查結果的時候,突然發現,「北大女生包麗去世」的消息,又上了熱搜。好好的網絡,兩三天內被鮑毓明、牟林翰這樣的惡魔弄得烏煙瘴氣,人性真的可以這麼不堪嗎?認知裡女孩是應該被好好保護的。
  • 北大女生因「非處女」而自殺:PUA是每個女生的噩夢
    好端端一個女大學生,居然因為被男友嫌棄「非處女」而折磨自殺!這都2019年了,怎麼還會發生這種荒謬的新聞,而案件背後牽扯出的「精神控制」細節,更讓人毛骨悚然!七哥就來聊聊這個女生的噩夢PUA。女生給男友的備註是「主人」,很多人以此認為是字母圈的(SM),也許只是表象而已,很多網友則認為這是高級PUA,或者認為的「精神控制法」。針對質疑,包麗男友回應:他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對包麗精神控制,「我不明白什麼是精神控制?」當然,根據媒體報導的事件細節,比如:拍一組包麗的裸照當做懲罰、不是處女就應該補償男友、不斷貶低包麗的價值和人格。
  • 被男友精神折磨自殺的北大女孩:醫學分析,被控制的愛情有多可怕
    一位北大女大學生在今年10月9日選擇自殺,目前已經被確認為腦死亡。其母親在調查自己女兒自殺原因時,發現她女兒與她男友的一篇聊天記錄,才發現女兒一直遭受男友的精神折磨。其男友一直嫌棄自己女兒不是處女,並為此來貶低、打壓、羞辱她,直到一步步逼她心死,最終崩潰自殺。
  • 北大自殺女生男友:「不明白什麼是精神控制」,警方已結案
    來源:經濟日報北大女生包麗(化名)自殺事件經媒體曝光後引發人們關注。據南方周末報導,包麗自殺前,其男友牟林翰向包麗提出過拍裸照、先懷孕再流產留下病歷單、做絕育手術等要求。針對上述指控,12月12日下午,牟林翰回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女友包麗自殺後,他接受過警方的問詢。「目前警方已經結案。」他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對包麗精神控制,「我不明白什麼是精神控制?」牟林翰稱,他和包麗在一起一年左右。包麗自殺後,他曾在北京和包麗的母親見面。
  • 北大女生被男友精神折磨後自殺,我們該如何對抗精神控制?
    相信這兩天大家都被#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
  • 可怕的PUA精神控制,北大女生包麗的遭遇,給我們的提醒
    在7月9日包麗母親在晚上發帖稱,6月份包麗大學裡所謂的男友牟某某被公安局拘捕了。涉嫌的罪名是虐待罪。當初了解到作為知名校園,北大,那是天之驕子云集的地方,可望而不可即。發生了2016級法學院女生包麗自殺的消息。我們也經常在網上聽到有的孩子,小學生,高中生,承受不住壓力跳樓的事件。
  • 北大女生自殺,精神虐待到底有多可怕?
    從韓國的N號房,到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再到北大女生自殺事件,讓人不禁察覺自己罵人的詞彙量過於貧瘠,以至於千言萬語也只能擠得出「人渣」二字。為了不引起更強烈的不適,在這裡僅僅對三起事件做簡單的概述:N號房—— 「人多」。它是一起大規模群體性質的性犯罪,對女性進行奴役。
  • 北大女生包麗走了,給我們留下了4點警示
    去年,北大法學院大三女生包麗10月9日服藥自殺後腦死亡。由此拉開包麗與男友的戀愛真相。從2018年到2019年10月9日,僅僅談了一年時間的戀愛,他們的感情就出現嚴重的問題。包麗曾是北京大學學生會文藝部部長,按道理說,這個女孩應該是一個性格開朗的文藝女青年,怎麼會如此想不開?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被指受「男友精神控制」,警方究竟怎樣結的案
    青鋒歷經半年重症監護室搶救,北大女生包麗仍然沒有從死神邊回到她母親身邊。據澎湃新聞報導,這個被指受「男友精神控制」自殺的女孩,於4月11日中午在醫院去世。女孩母親稱,「她不會放棄追究牟林翰法律上的責任」。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難以定罪的精神控制,究竟有多可怕?
    包麗自殺的半年多時間裡,他們一家除了最開始付了些治療費外,再無聯繫。牟林翰唯一受到的懲罰,也不過是被取消研究生免試資格。這與他親手摧毀的一切相比,輕若鴻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網際網路記憶是短暫的,或許等輿論徹底退潮後,他又可以頂著天之驕子的光環,在家人的扶持下,若無其事地迎接大好前程。最近,高管性侵養女案鬧得滿城風雨。
  • 性侵害中源於羞恥感引發的「精神控制」那些事兒!
    前兩天,中興高管鮑毓明性侵「養女」李星星事件在網絡發酵,引發了廣大網友對於性侵事件的討論,而對於性侵害,我們需要明確以下幾個問題:什麼是性侵害?性侵害的範圍界限在哪裡?性侵害的具體數據是多少?遭受性侵害的對象是誰?
  • 男友有戀母情結表現該怎麼辦
    生活中有很多女性吐槽自己的男朋友有戀母情結,甚至他寧可長期與母親居住在一起,也不會與自己同床共枕。戀母情結是什麼意思?戀母情結的根源還是來自於小時候的潛意識裡,人在小時候會本能的依賴大人,而且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光也是最多的,人都是感情動物,對母親的更多是依戀。在心理健康方面來說,戀母情結也算是一種心理疾病,那麼男友有戀母情結表現該怎麼辦?男友有戀母情結表現該怎麼辦?
  • 北大女生自殺:好女孩是如何被渣男控制一步步走向自殺的道路
    這兩天北大女生自殺的事情震驚了很多人的心,一遍遍的看著新聞,瀏覽事情的始末。對這個女孩的離去感到萬分的痛心,高學歷才女,卻被渣男給毀了。包麗北京大學2016級學生,與比她大一屆的男友牟林翰相戀,卻在2019年10月9日在旅館中服藥自殺。直到母親拿到女兒手機,看到女兒生前和男友的聊天記錄,才知道她在選擇自殺前受了渣男多少折磨。
  • 核查:「高管被指性侵養女」案十大疑點
    前言「高管涉嫌性侵養女」一案已在網絡熱議多時,但呈現在公眾面前的,依然是雙方各執一詞、針鋒相對,相互指責與揭露的同時少有實證,產生大量矛盾的信息點,如同羅生門般讓人無從判別真偽。財新特稿《高管性侵養女疑雲》雖因諸多爭議已撤稿,但因呈現了大量鮑某的陳述與其他信源提供的信息,我們仍將該文納入參考範圍之中。此外,多家媒體對案中人物皆使用了不同化名,為行文方便,本文採用「李星星」作為本案受害者的化名——這一化名來自最先報導此事的南風窗。
  • 北大自殺女生包麗男友牟某某涉嫌虐待罪被抓
    北大女生包麗(化名)自殺事件報導後,引發社會強烈關注。該事件昨日傳出重大進展,男友牟某某疑涉嫌「虐待罪」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這一消息最先由包麗母親於7月9日18時左右在網上發布。其發的網帖中稱,學校(指北京大學)老師告知,6月份牟某某被公安拘捕。
  • 「戀母情結」有多可怕,別再因為小孩喜歡你沾沾自喜了!
    「戀母情結」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媽媽們要注意了,孩子在3-6歲的時候,會出現戀母情結,但是這種戀母情結是一種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發生的人際關係,並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戀母情結的對象就會慢慢被同齡人替代,成為孩子開始友情和愛情的對象。
  • 高中男生的苦惱:我是不是有戀母情結?
    而班上那些女生,我好像對誰都沒有比較深刻的印象,也從沒想過多和她們來往。   我曾聽說有的人有嚴重的「戀母情結」,是不是就是我個樣子?「戀母情結」,是不是會影響我未來的生活?  然而,在有些家庭中,由於父親工作忙碌經常缺席孩子的成長過程,獨生子與母親單獨相處的時間太多,母親對孩子過分控制、依戀,孩子對母親過分依賴,母子相處過於親密,那麼孩子往往會表現出更明顯的戀母情結。什麼都有一個度,一旦過度了,再美好的詞也就變成了貶義。   小智他有一個非常優秀的母親,長期與母親共同生活,和父親的交流又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