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市農委辦、青島市委組織部、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青島市財政局聯合制定並發布了《青島市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根據《方案》,青島將從2020年起每年擇優選擇10個鎮(街道)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周期為三年。
示範區能做什麼?
5月9日舉行的鄉村振興攻勢推進情況質詢會議揭開了答案——「這個平臺上的產業要最強、農民要最富、農村要最美。通過示範區建設,打造一個城鄉融合、城鄉一體化的樣板區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先行區、美麗宜居的示範區、農村改革的實驗區。」
更重要的是,這場質詢會議中,三個關鍵詞的提出令「青島路徑」愈加清晰。
組織振興:闡釋「萊西經驗」的新內涵
青島市委副書記王魯明在5月9日的質詢會議上公開強調,組織振興是核心和關鍵。要進一步深化拓展「萊西經驗」。
如果說,30年前的一場「萊西會議」總結出農村基層黨建的「萊西經驗」,讓這座位於青島北部的農業大市以「先進」形象示人,也為青島的鄉村組織振興提供了可借鑑的樣板。
30年後,無論是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打造,還是青島瞄準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奮鬥目標,都對鄉村振興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
「我們在新的歷史時期回看萊西會議,應該要更好的繼承和發揚萊西會議精神,它的主要精神體現在秉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態度,才能解決某一個歷史階段、某一個改革時期的問題。」萊西市委書記莊增大曾表示。
去年以來,萊西市利用組織的力量、市場化的手段,有效整合農村分散資源,以實現與市場的對接。
其中,優化村莊建制,是萊西市針對當下農村實際情況所打造的組織振興樣板之一。
據介紹,萊西市共有861個行政村,數量多、規模小、實力弱並伴隨著農村空間建制散亂、基礎設施薄弱、公共服務欠缺等問題。萊西市將城鄉規劃建設等管理權限下放至鎮、街道,因地制宜設置功能性、片區型黨組織,更重要的是,在優化調整村莊建制的同時,產業優勢也得以放大。
以河頭店鎮為例,庫區搬遷後,居民統一在龍湖泉社區居住,而村莊合併後的土地又進行了土地流轉規模化經營和功能園區發展。
據介紹,自2019年3月底以來,萊西市用2個月時間將861個行政村就撤併村民委員會816個,新設立社區(新村)村民委員會112個,行政村數量減少到157個;截至2019年9月,萊西市107萬畝耕地流轉56萬畝。
在萊西市為「萊西經驗」加入新時代註解的同時,青島市委也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的總體思路,並將在今年通過黨組織引領、發揮鎮街作用、全面推進區域化黨建層面,加快組織振興的步伐。
青島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劉學俊還介紹說,今年已下發了一個文件,組織市南、市北、李滄的30個街道和其他區市涉農鎮街結對,互相學習,互動交流,取長補短,營造城鄉互動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農業振興:壯大基礎是為了更高水平的融合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而在一二三產業中,農業毫無疑問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產業。此次質詢會上,青島市委副書記王魯明也提到,鄉村振興的基礎在產業。
現代農業,正在成為青島鄉村振興中產業振興的關鍵所在。
據介紹,2019年,青島全年新錢億元以上農業項目16個,總投資達到258億元。以西海岸現代農業示範區為例,包括魯商鄉村振興示範區陽光綠洲田園綜合體、幸福村生態文化博覽園等在內的6個項目正在建設中,將為該區的現代農業注入強大的活力。
王魯明表示,青島要抓住疫情之後農業大發展的機遇,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龍頭企業和工商資本,提高農業規模化、工廠化、園區化、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建設更多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區。要持續提升糧食種植水平,擴大種植面積,加大科技推廣應用力度,提高「噸糧田」比重。農村電商前景廣闊,要因勢利導,大力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與發展平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據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由翠玉介紹,鄉村振興示範區的建設,正是青島市在鄉村振興中運用平臺思維的結果。更重要的是,現代農業並不是平臺建設的最終目的——更高水平的一二三產融合,將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由翠玉表示,利用平臺,青島市將大力推動改革,在「土地上做文章」,包括農村承包地改革、宅基地入市、集體建設用地入市。計劃在今年力爭突破5000畝。
此外,青島市還將完成土地規模經營工作。「今年我們推廣了10個鎮『一塊地』,為產業項目的介入打造平臺。今年還重點推廣支部領辦合作社,然後是鎮級土地流轉平臺+、項目+、產業整理+、產業鏈+、土地流轉等多種模式,示範區內力爭規模經營率達到70%。」
同時,青島市計劃6月份完成村莊布局調整規劃,將6015個行政村規劃布局調整為1017個新型社區,年內鄉村振興示範片區內全部完成組織融合,逐步實現居住融合,有序推進示範區人口向鎮駐地、園區、功能區集聚。
據介紹,平臺還可以實現農業大項目的最優化落地。青島目前鄉村振興大項目已有500多個、總投資1000億元。而建設好的示範片區,將按照標準化、片區化的要求,提升片區公共設施,達到美麗鄉村的「五美」標準。
人才振興:鄉村如何成為人才「起舞」的目的地?
此次質詢會議上,青島市人大代表,萊西市馬連莊鎮崔格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於樂美現場提問:我們在推進鄉村振興攻勢中,如何引進人才、留住人才?
近年來,城市間的發展力競爭正在逐漸演化為「人才的競爭」,青島市更是以多項人才政策,奔波於「人才爭奪戰」的前線。然而,相較於交通便捷、高樓林立的城市來說,鄉村不僅更需要人才來推動振興,更需要思考如何能為人才提供發揮才能的平臺。
青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胡義瑛也在質詢會現場表示,青島鄉村人才既有總量不足的問題,也有結構不優的問題,尤其是缺乏致富帶頭人、專家型人才、青年人才。
對此,青島也在積極探索解決路徑。
據介紹,青島市計劃到明年提前完成2022年鄉村人才總量41萬人的目標任務。如何實現?
胡義瑛表示,將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百千萬示範工程,組織針對退役軍人和返鄉農民工、大學生為重點的農村創業扶持;同時,加大涉農高層次人才和涉農高校畢業生的引進力度,組織植保專家、病蟲害防治專家、種苗專家、農機維修專家到農村、田頭進行現場指導。
此外,青島將強化本土人才的開發,特別是重點挖掘鄉本土中青年人才的培養,再認定一批具有一定技術特色的「土專家田秀才」;加強鄉村定向人才的培養,比如為鄉鎮培養免費的師範生、醫科生、農科生,另外在招募「三支一扶」大學生方面也安排一定比例。
更重要的是,青島還將在政策制度上發力,保證鄉村可以「吸納人才」,更能「留住人才」。
據介紹,青島正在試圖破除人才發展的制度束縛。胡義瑛介紹說,去年,青島在鄉村人才振興方面進行了職稱制度改革,實行了專業技術人才直評直聘和定向使用,在崗位設置特別是高級崗位的設置上給予一定傾斜,有748名基層人員直接受益。今年計劃啟動職業農民的職稱評審。
胡義瑛還提到,要把人才的評價交給市場主體企業。企業通過一定的評價標準認定後,待遇由企業來定。通過自主評價獲得的等級證書可作為享受政府培訓補貼和參評人才項目的重要依據。
此外,青島還將從薪酬方面激發活力。支持事業單位人員通過兼職為農村合作社提供服務,並取得合理報酬。鄉鎮事業單位可以靈活收入方式聘請高層次人才。此外,我們還提出,鄉鎮人才的收入要高於本區市機關同級水平;同時提升鄉村人才典型選樹,進一步增強人才的榮譽感和活力。
2020年,曾誕生了農村基層黨建「萊西經驗」的青島如今正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而隨著「青島路徑」的確立,青島鄉村振興攻勢目標也更加明確:以產業振興帶動全面振興,在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中再造一個「青島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