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兒著手機找工作」正成為萊西市人才配置的新亮點。大學畢業生李婷婷結婚生子後一直賦閒在家,從朋友圈了解到,通過平臺「萊西人才港」可以找到滿意的工作,她就關注了這個微信服務號。系統依託人才與崗位智能匹配功能,結合她的專業,給她推薦了10餘家企業,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
12月11日,青島市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推進暨「鄉村振興人才配置」現場會議在萊西舉行,實地觀摩「鄉村人才配置」試點情況,交流總結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下步重點任務。
會議現場,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市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專班辦公室副主任劉傳華和青島市技師總站站長周勇,共同為青島市技師總站萊西分站揭牌;與會人員在萊西市院上鎮毛家埠工業園觀摩了「青島市第十六屆職業技能大賽-首屆鄉土技藝技能大賽萊西賽區」比賽,參觀了萊西市水集街道辦事處產芝湖新村參觀「佰田智慧農業中心項目」和萊西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天天購全媒體產業中心項目」。
據介紹,青島市鄉村振興人才工作專班以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為目標,在萊西市試點搭建鄉村振興人才配置網絡平臺,促進人才與崗位、人才與項目、人才與技術的精準對接、充分對接,讓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展現身手、實現價值。
農業企業用工規模小、季節性強,而農村勞動力流動雜亂無序、人崗對接缺位錯位問題突出。針對此問題,萊西市自主開發了鄉村振興人才配置平臺(手機版),求職和招聘信息都可以通過手機上傳和查詢,從根本上改變鄉村人才配置中傳統的信息收集和傳遞方式,實現了人才與崗位集中匹配、精準匹配。
萊西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萊西市人社局局長張秀傑介紹,「平臺的投入使用,不但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而且能有效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問題。平臺全面運行後,萊西市將有1600餘家企業進行註冊,每年提供就業崗位10000餘個,完成人才與崗位匹配7000餘人次;每年解決農村靈活(季節)用工、求職15000餘人次。」
為促進本土人才與農業技術的融合發展,萊西市以技能培訓為抓手,使2500餘農民變身農業產業「綠領」工人;以培樹鄉村技藝示範基地、鄉村技藝工作室為牽引,促進葡萄種植、花樣饅頭等涉農技藝的廣泛傳承;以舉辦掃帚加工、無人機植保等鄉村技藝大賽為手段,助力鄉土人才創新創業;平臺促進和放大了「人才+技術」的效益,如通過平臺推廣泰國「甜玉米」專家在萊西試種成功的新玉米品種,每畝可為農戶增收1000餘元。
萊西市依託人才配置平臺,建立了以產業需求訂單式項目外包為模式的人才項目雙選機制,促進了人才和項目精準匹配。高新技術企業青島金媽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較大,但受區位等因素影響,經常遭遇「引才難」問題。平臺建立後,其通過在平臺發包項目,與青島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建立合作,在合作期間設立項目小組,定期組織學生到萊西開展實習實訓,在完成項目開發的同時,也完成了人才識別和人才引進工作。
萊西市採取「平臺+合伙人」的運營方式,吸收銀行、協會、律所等各類社會組織加盟平臺,為鄉村人才提供資本、政策、培訓、評價等多維賦能,加速人才價值轉換,為人才建功鄉村振興加油助力。
青島浩豐食品有限公司馬鐵民,近日通過人才貸獲得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該項資金專項用於「ET(數字)農業大腦」項目,目標是讓普通農民成為專家,讓手機成為新農具,讓直播成為新農活兒,讓數據成為新農資。這樣的結合,對加速鄉村振興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為讓鄉村人才享受政策賦能,萊西市與鄉村振興服務隊、企業服務隊、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等開展合作,通過購買服務、政策解讀、設置政策服務專員等,打通政策落實最後一公裡。青島金媽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培育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周玉忠,萊西市按照政策找企方式直接兌現獎勵130萬元,在企業中引起良好反響。
為滿足鄉村人才培訓需求,萊西吸納培訓機構作為平臺合伙人,線上收集培訓需求,因地制宜設置培訓項目,訂單定向、就近就地為鄉村留守的閒置人員開展手工藝品製作、掃帚加工、嬰幼兒照護、麵點製作等鄉村技藝培訓,在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時,還能足不出戶就能賺到買菜錢。參訓的老百姓說,「培訓不用四處找,平臺就是好學校」。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薄克國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