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清醒」大張偉說:「破圈就是上晚會。」
自家抖音為競品做廣告、沒有搶到央視春晚的清北網校,並沒有放過「借春晚出圈」的機會,選擇了遼寧衛視。
大年二十九,在線搶特價課,迷之操作引起網友迷惑。
一度被指「炒作清北名校,或涉虛假宣傳」,近來也因在線教育機構廣告亂象被點名,清北網校依然不遺餘力。
提到清北網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是清華北大辦的網校?」 然而,清北網校與清華北大沒有半毛錢關係。
公開信息顯示,清北網校成立於2018年4月,原名叫為「華羅庚網校」,在2018年12月份左右進行品牌升級,更名為「清北網校」,目前為字節跳動控股公司。
截至目前,清北網校真正與「清北」有所關聯也只是局限於2021年1月21日宣布與北大中文系達成戰略合作。除此之外,並無清北網校與北大其他院系及清華大學有任何合作的信息披露。
無股權關係、無品牌授權,清北網校也因此為指「碰瓷式營銷」,更被質疑虛假宣傳。
京師律師事務所智慧財產權律師衛若楠曾對媒體指出:如果該網校與清華北大沒有合作,這個名稱可能會使公眾誤認為是清華北大開辦的網校,誤認為該網校與清華北大存在特定關聯,存在「傍名牌」的意圖,至少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
「另外,因為在宣傳上一直突出的是『清北』二字,宣傳語是『清北一線名師教』,會讓很多消費者以為清北網校的老師都是清華北大的,但是如果只有部分老師是清華北大的,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構成虛假宣傳。」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學院副教授姚歡慶則指出,培訓機構使用清北標籤大肆宣傳其清北師資的做法,其實是在利用灰色地帶,打擦邊球。
在中國的教育觀念中,「名校情結」早已有之。正因如此,「清北名師」也早就成為在線教育最熱的「賣點」。2020年暑期,清北網校提出「年薪兩百萬,上不封頂」的待遇,跟誰學同時開展面向北大、清華等名校優秀畢業生的招聘與培養計劃;8月5日,網易有道發布2021年秋招,其中高中大班課主講教師起薪高達50萬元,相應學歷則要求在清華、北大、復旦、上交等頂尖學府。學而思網校也表示已籤約超過200位清北哈佛等名校的優秀畢業生。
相比於其他機構主打清北名師,清北網校直接將「清北」放到名字裡,可謂出格。
然而,「學得好」就能「教得好」嗎?實際上,「清華北大名師輔導」這劑良藥並不適用於所有學生。
有相關分析指出,針對參加理科競賽的同學,確實只有清北等有過競賽經歷的名校畢業生才能教。但報名參加這些培訓班的同學,本身的資質靠前。有些同學也不再需要老師講課來維持成績。對他們而言,參加培訓班的目的,更多是獲取衝刺競賽和清北的經驗。
而對於機構來說,過分追求「清北名師」光環,也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根據某教育產業數據研究顯示:近三年,清華、北大畢業生中,儘管從事教育行業的人數逐年增長,但大部分選擇了高等教育事業單位或中初教育事業單位任職,真正選擇入職教培機構或民辦學校的畢業生並不多。
正因為入職機構的清北畢業生數量稀少,導致各家機構競相爭搶,隨時可能跳槽、被挖走,師資質量穩定性難以保證。一旦後續招聘難以補位,這些靠「清北名師」打響招牌的機構,將迅速面臨生存困境。
另外,「清北名師」招牌,也在無形中提高了家長對於機構的要求,一旦發現課程內容、教學效果無法達到其要求,機構口碑將迅速下滑,而這也將直接影響續費率及後續招生。
以「清北」命名的背後,凸顯清北網校對「出圈」的焦慮。
最近幾年,在線教育公司在廣告方面的營銷大戰幾近瘋狂,從公交站、地鐵站等框架媒體,到抖音、微博等短視頻平臺,再到綜藝冠名、明星代言、晚會植入,可以說,學生家長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在線教育機構的兵家必爭之地,營銷手段也開始愈發「出格」。
1月18日,在線教育廣告代言教師「撞臉」一事登上熱搜,清北網校便是這四家機構其中之一。
清北網校曾做出明確回應。工作人員稱,經公司廣告、法務部門核實,網絡流傳關於「清北網校」廣告確實是他們投放的。工作人員表示,出鏡人只是個廣告演員,在廣告中扮演特定的角色,與演員在實際生活中的身份是無關的。然而在回復後,清北網校該廣告仍在持續投放中。
廣告亂象引發了監管關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登了《資本漩渦下的在線教育》一文,直指風口浪尖上的在線教育亂象與監管問題。斥其存在偏離教育規律本身的可能,「不是靠課程品質、教學效果等獲得市場的選擇和青睞,而是被資本逐步主導和影響」。
文章提到,為了搶奪流量和迅速擴大用戶規模,在線教育推出大量低價課程,已成為繼電商、遊戲之後,主流平臺的第三大廣告主,「在線教育監管是全新課題」。
作為追趕者,廣告的收緊似乎並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這意味著突圍難度在不斷加大。
清北網校是字節跳動做教育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字節跳動做教育,都是奉行簡單粗暴的瘋狂營銷、大力度廣告投放。
從此前的gogokid,到如今的瓜瓜龍,字節跳動的投放力度驚人。自上線以來,瓜瓜龍一直就是綜藝節目的常客,《乘風破浪的姐姐》、《妻子的浪漫旅行4》、《百變大咖秀》、《王牌對王牌》第六季等等。
除了流量節目,明星效應下的粉絲經濟字節跳動也並未放過。2月11日,瓜瓜龍宣布邀請章子怡作為其品牌代言人;2月22日,字節跳動旗下的大力智能作業燈宣布孫儷成為其代言人。
儘管力度空前,但經過教育行業大浪淘沙,字節跳動布局教育的成果卻並不理想。
2016年,字節跳動涉足知識問答與付費領域,上線悟空問答,先後推出20億補貼計劃,然而今年1月,悟空問答App宣布將停止運營。
同月,字節跳動旗下知識付費產品「好好學習」也向用戶發布通知,表示將於15天後停止運營、維護及相關服務。
而更令人不解的是,好好學習APP下線通知也明確表明「用戶可將好好學習帳號中未到期的相關服務遷至授權綁定的頭條帳號」。
這不禁使人產生疑問,「字節跳動做教育,是不是要為旗下資訊類產品導流。」
除了知識付費產品,曾以「純北美外教1V1直播教學」為主要賣點的字節跳動旗下教育產品gogoKid,於上線11個月後被傳出大規模裁員,被曝裁員比例或達70%-80%,僅銷售團隊就從近800人砍至200人。
而字節跳動旗下另一教育產品 aiKID上線不足4月也被曝出停止運營。
不過,雖然教育產品成績差強人意,字節跳動旗下短視頻平臺抖音卻因在線教育營銷大戰賺得盆滿缽滿。
隨著短視頻的火爆,抖音成為在線教育營銷大戰主戰場之一,有數據顯示,2018年底至2019上半年,包括數十家頭部公司在內的1500多家在線教育公司,開始在抖音集中投放信息流廣告。據新榜學院數據,抖音的教育廣告主數量月均增長達到325%,信息流廣告消耗月均增長達到762%。
然而教育公司如此密度的抖音廣告投放,卻很難搏得家長的歡心,「這些廣告情節很多包括孩子成績不好引發的家庭矛盾,看起來很壓抑很焦慮,感覺不給孩子報某個補課班就是多大的罪過」。
而抖音上銷售最火熱的「特價課」,也被投訴不斷,其中不乏字節跳動旗下教育產品。而用戶投訴的問題更多是「課程價格有問題」、「特價課無法正常上課」、「銷售人員電話騷擾」等。
對於教育,字節跳動一直沒有掩飾自己的野心。從知識付費到gogokid,再到瓜瓜龍、清北網校,一個又一個品牌,鋪天蓋地的廣告。浮躁的字節跳動,是否會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