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消費日報網
「博物館應該成為一節知識課堂,一個教育設施」。8月5日晚8點,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做客清北網校大師公開課時如是說到。在這場主題為《文化力量-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的公開課上,單霽翔表示,故宮不僅是一座文化寶庫,也是一個教育機構,當前故宮學院也正致力於培養學者,同時還會走進廣大學生群體開展眾多文化活動。
此次大師公開課主要面向清北網校的中小學生開講,在這堂特殊的公開課上,單霽翔重點從與故宮遊客交流的角度展開,講述自己多年來從事故宮文化遺產保護的經歷和啟發。直播課上,單霽翔去文留圖,用平實的語言帶領同學們深入故宮文化遺產保護一線工作,引發大家積極留言點讚。
本次課程以熱詞「故宮跑」打開了故宮文化遺產保護的歷史相冊,據單霽翔介紹,遊客跑向故宮爭看文物的「故宮跑」現象背後,是故宮對「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的重視和努力。經過近二十年的修繕翻新,如今人們進入故宮博物院可以有更多的遊覽路線選擇,觀看更加豐富多彩的文物展覽,充分感受文化遺產的魅力。
在談到「什麼是好的文物保護狀態」這個話題時,單霽翔認為,把文物鎖在庫房裡死看硬守顯然不是好的文物保護狀態,「而是應該把它們修復好,並讓他們回到人們的社會生活中」。通過運用修復前後照片對比的方式,單霽翔向同學們生動展示了文物保護狀態的演變,「過去的武英殿,修好了以後成為現在的陶瓷館」、「過去的慈寧宮修繕後現在是我們的雕塑館」。單霽翔的講述不僅帶領同學們探尋了故宮的最佳遊玩路線,還解密了故宮的許多文化知識點,比如「故宮最大的寢宮」、「故宮建築未開放前的原貌」等同學們好奇的問題,也都在直播課堂上得到了一一解答。
此前,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一上線便廣受全國人民喜愛,年輕人也因此更加熟知故宮文物修復工作。公開課上,單霽翔舉例河南上蔡郭莊楚墓出土升鼎、符望閣董誥山水畫貼落的修復過程,與同學們探究故宮「文物醫生」的高超技術。單霽翔同時提醒同學們:「我們很高興看到有很多年輕人因為紀錄片而喜愛故宮,願意到故宮修復文物,但是我們同學也需要認識到,這是一份默默無聞且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擇業要忠一生,工匠師傅們也是一生堅守並修復了無數個文物。」
最後單霽翔談到,一直以來故宮都非常注重中華傳統文化的普及和傳承,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資源開辦免費教育活動,「這是最值得的,因為讓同學們在博物館裡長大,將來你們也會是對博物館有感情的一代,是熱愛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一代」。故宮這一文化教育普惠理念,與清北網校致力於中小學生公益教育事業相契合,清北網校注重豐富學生的文化教育,在應用內開設了眾多免費文化公開課。
據悉,清北網校是字節跳動旗下專注於中小學課程的線上教學產品和服務平臺,基於產品技術優勢,清北網校能與教育部門、學校等機構快速對接直播大班課,支持名家大師、學校等直播授課或錄播授課,為中小學生提供了許多優質學習資源,滿足學生們的終身學習成長需要。
事實上,這並非清北網校首次舉辦大師公開課。今年以來,清北網校陸續邀請了蔣方舟、錢文忠、陳更、蒙曼等大師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免費講授公開課,內容涉及閱讀寫作、詩詞鑑賞等領域,旨在增強孩子們的學習能力。此次《暑期名師季:走出課本,打開世界》系列課程,清北網校還將邀約薛兆豐、方文山、酈波等各領域名家大師開講,覆蓋經濟學、國學、科學、藝術創作與文學等多方面,這些課程將把孩子們的學習場景從課堂引申到生活中,助其領略各個學科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