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寶寶說英語第9天

2020-12-11 雙語寶寶親子英語啟蒙

啟蒙基礎知識

眾多「前人」經驗告訴我們,越早英語啟蒙,寶寶越容易吸收成為母語。

我們管這叫第二母語。

有第二,就有第一,沒錯,漢語依舊是強勢母語。

幼齡寶寶英語啟蒙後,可以獲得和漢語一樣的母語效果,這是眾多專業的(各大學教授)、業餘的(成功啟蒙的寶爹寶媽)人們實踐出來的。

英語啟蒙的方法多種多樣:

1.繪本

2.音頻

3.動畫片

這些在網絡上,能找到豐富的資源,寶寶看五年都看不完的資源。

這種啟蒙方法有個名字:磨耳朵。

但是我們不推薦。

不是說一直不推薦,而是啟蒙初期不推薦,怎麼定義初期呢?

語言輸入階段,就是初期。

什麼叫語言輸入階段?

這就要清楚,語言系統是怎麼建立的。

寶寶在母腹裡,就能聽到外面的聲音了,他開始感知世界。

出生後,他的大腦以十倍天才的能力運轉,從周圍環境裡吸收聲音,然後加工分析,各種聲音有序處理,合理存儲,語言類的他會單獨放在一起,進一步加工,他能對收集的語言進行我們無法想像的處理,最後,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的語言體系,然後,他就開始輸出了,俗稱,說話。

這裡有個概念:收集語言。

要注意,不是所有的語言聲音,寶寶都能照收不誤的,那是不可能的。

一出生,爸爸媽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磨耳朵,英語音頻兒歌童謠大喇叭趕緊放,這是錯誤的。

小寶寶不會吸收,不僅不會吸收,她還會厭煩,煩的不要不要的。

如果不想把自己的娃逼瘋,建議不要這麼幹。

那怎麼辦呢?

跟寶寶說話。

沒錯,你,作為寶寶的爸爸或者媽媽,或者超強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請和寶寶說話。

不會說沒關係, 我們課程教你,你就跟著學,然後跟寶寶說就行。

下面來說一下,為什麼要跟寶寶說話。

科學研究表明,良好的語言環境,對孩子積極影響,而貧乏的語言環境則產生消極影響,有多消極呢?

語言環境過於貧乏的環境,直接影響孩子3歲時的智商。

同時,有研究表明,成長在豐富語言環境中的孩子,比貧乏語言環境中的孩子,能掌握更多的詞彙,邏輯思維能力也更強。

這裡的豐富,包括但不限於雙語啟蒙。

就是說,要和寶寶說大量的漢語,同時,還要和寶寶說大量的英語。

漢語的輸入時間要多於英語的,這是科學啟蒙的前提。

至於,同時接受兩種語言的孩子,說話晚,這個根本不用擔心,因為你需要理解輸出的原理:

語言輸出就和倒水一樣,裡的水倒滿了,自然就會流出來。

你的輸入達到一定量,自然就會輸出了。

寶寶說話早晚和語言有效輸入量有關係,還和各自的個體差異有關係,不是有三年不鳴,一鳴驚人麼?

爸爸媽媽切記,不要著急,慢慢來。(但是要區別於自閉症,說話晚表達不出來,和不願意表達是不一樣的。有表達欲望和沒有表達欲望是不一樣的,如果是自閉症,還請提早幹預)

一直在說有效輸入量,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寶寶能聽到,能感知,同時他的小腦袋能理解的語料。

給大家舉個例子:

親子互動場景1:

幾個月大的寶寶,活動空間有限,基本就是躺著。

但是他的好奇心十分旺盛,想要交流,想要互動,你只是單純摸摸他的小手小腳丫,寶寶都能開心好半天。 同樣的,如果幫助他感知和探索世界,他也是樂此不疲的。

可以進行如下對話:

This is your hands.

You can touch things with your hands.

Please touch daddy.

Touch daddy's nose.

Then touch your nose.

Which one is bigger?

Daddy's nose is bigger.

Ok.

Now touch daddy's ear.

Then touch your ear.

Which one is smaller.

Yes.Little baby's ear is smaller.

Now please touch daddy's shirt.

It is soft.

Then touch daddy's ring.

It is hard.

The ring is a circle.

You can put your finger through it,like this.(示範一下,手指插進戒指環裡。)

Yes,put your finger through it.

This is the way we wear our rings.

周身的東西都是即時可取的,隨手就可以感知,隨時可以和寶寶互動,說話。

還有一些感知,需要簡單準備一下,比如,準備三碗水(或者用一次性紙杯裝),三種不同溫度,冰,常溫,溫熱。

Now look at this.

This is a bowl.

There is water in the bowl.

Please dip your finger in the bowl.

Yes,dip your finger in the bowl to feel the water in it.

The water is cold and icy.

Yes,icy and cold.

Do you feel cold?

Ok,take your finger out.

Then put it in this bowl,yes,the second bowl.

Dip your finger in the bowl and feel the water in it.

It is not as cold as that one,right?

It feels much more comfortable to touch,right?

Yes.

Ok.Take out your fingers.

Then put it in the third bowl.

How do you feel?

It is warm,right?

Yes,warm.

It is not cold,it is warm.

親子互動場景2

小寶寶喜歡和爸爸媽媽交流,包括但不限於語言,還有肢體交流。最簡易可行的是kiss和hug和tickle.

也就親親抱抱撓痒痒。

人類的幼年期是很漫長的,12歲的孩子還有被拐走的,也就是說,如果家長夠細心的話,上初中前,最好都不要讓孩子離開視線。而在寶寶成長的漫長時間裡,需要無數的親親和抱抱,親親抱抱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她有足夠的安全感,她能從親親和抱抱裡,獲得可以終生受益的力量,性格趨於開朗樂觀。

(親親臉蛋和額頭,不要親嘴哦!)

可以進行如下對話:

Ok,daddy wants to kiss you.

Is that ok?(要徵求寶寶同意)

Ok.

One kiss on your forehead.

One kiss on your cheek.

One kiss on your left hand.

One kiss on your right hand.

Now daddy wants to give you a hug.

Is that ok?

Ok.

Let me hug you.(抱抱你)

Let me carry you up.

Daddy holds you in arms.

Please put your head on daddy's shoulder.

Yes.Put your head on the shoulder.

Daddy is gonna sway you around.(輕輕搖晃寶寶)

Do you like it?

Ok.

Now let daddy put you down on the bed.

Do you want to hug daddy?

Just put your arms around daddy's neck.(寶寶躺在床上,爸爸傾身,讓寶寶抱著爸爸的脖子)

Yes.Wrap your arms around daddy.

Good.

Ok,let go of daddy please.

Good boy.

Daddy is gonna tickle you.

Is that ok?

Ok.

Daddy tickles you on your sole.(撓腳心)

One,two,three.

Daddy scratches three times on your sole.

Ok,let's move on the other foot.

One,two,three.

Ok,how about your tummy?

Daddy gives a little tickle on your tummy.(小肚子)

Then a little tickle on your chin.(小下巴)

Do you like it?

Ok,one last tickle under your armpit.

注意:和小寶寶玩的時候,注意分寸,別太猛。越溫柔越好,tickle的時候更要注意,輕輕的撓兩下表示一下就行了,別來真格的,小娃娃們表示扛不住!

親子互動場景3

英語啟蒙的過程中,順便鍛鍊一下寶寶的其他能力,可以達到多全其美的效果。

今天和寶寶做一個精細動作,撿大米粒。如果覺得難度有點大,就換黃豆(soya beans)如果覺得還是有難度,就用花生。(玩的時候看住了,花生黃豆大米粒,一粒都不能少,千萬別掉地板上,寶寶趁你不注意再給吞了,人命關天的大事,請一定看住了。)

可以進行如下對話:

Look,what is it in the big bowl.

It is rice.

Feel it with your hands.

Yes,rice.

This is rice.

We almost eat rice everyday.

Oh,no,not you.

You are too young to eat rice.

You eat cereal.

You will eat rice like this in future.

Ok.

Now daddy scatters some rice on the floor.

Could you please pick it up and put it back in the bowl?

Pick it up and put it in the bowl,like this.(撿大米示範)

Yes,use your fingers.

Have a try.

Pinch it between your fingers like this.

Oh,you fail to pick it.

Please try again.

Grab it with your fingers.

Yes,just like that.

Oh,it slips off your fingers.(掉了)

That is ok.

Take your time.

You can do it.

Let's try one more time.

How about picking it and putting it in daddy's hand?

Daddy thinks it a good idea.

Yes.

Pick it up and put it here in daddy's palm.(這樣簡單點,寶寶只要撿起來,爸爸手趕緊伸過去接住,難度小點,寶寶容易成功,從而更喜歡玩)

Yes.

Drop it in daddy's palm.

Well done.

如果是花生,可以這麼和寶寶玩:

Here are some peanuts on the floor.

It is in a mess.

Could you help daddy put them away?

Let's put them in the bowl,ok?

Ok.

Pick it up and drop it in the bowl.

Oh.Please be gentle,or the peanut will bounce out of the bowl.

Pinch it with your thumb and forefinger.

Yes,just like this.

Well done.

Put it in the bowl.

Good job.

這就要浸潤式英語啟蒙了。

我們和寶寶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被他吸收,成為他語料庫的一部分。

這些全都是有效輸入,既容易理解,又好玩,寶寶覺得開心,沒有一點「學習」壓力。

音頻

今天課程音頻在這裡,想學習的爸爸媽媽可以點擊聽:

請注意,音頻是給爸爸媽媽用的,不是給寶寶用的,寶寶不喜歡機械音。

爸爸媽媽學會了,就可以給寶寶啟蒙啦。

歡迎掃碼關注,這是一個連續課程,總課程不少於500節課,通過浸潤式英語啟蒙,讓孩子在快樂的親子互動氛圍裡,不知不覺具備母語般的英語能力。

相關焦點

  • 和寶寶說英語第15天
    無論說漢語,還是說英語,音調不準沒關係,不是所有人說話都和播音員似的,但是一定要保證你這個音自始至終都是一個音,不要像嘴巴裡含塊糖一樣,這次清楚,下次不清楚,這會影響寶寶吸收。跟寶寶說英語的時候,就純粹說英語,不要翻譯,寶寶聽得懂!寶寶會有逆反期麼?
  • 每天和寶寶說英語第16天
    因為不知道自己說的話,寶寶究竟有沒有聽進去。剛啟蒙的時候,渾身勁,慢慢的,看寶寶也沒什麼反應,就開始懈怠,覺得多一天少一天無所謂。不要懈怠!哪怕每天陪寶寶玩半小時,也請用英語對話!因為再堅持一下下,就會發現,即使寶寶還不會說,但是他聽的懂了!給她簡單命令,她能照著做。
  • 和寶寶說英語(第45天)
    有朋友要說了,得不到就得不到,無所謂。有口吃的就行,開心最重要。有口吃的是行,但未必會開心。就算單身一人,也要面對醫療壓力,覺得自己年輕,不考慮這些遠慮,那近憂總是有的,自己的爹媽難道也不管麼?同理可證,現在選擇躺平,也替孩子做了選擇,讓他早早躺平。將來的日子是什麼樣呢?當父母的無法安享晚年,當子女的無法供養自己和父母,生活那才是真的掉進坑裡,爬不上來了。
  • 每天和寶寶說英語第17天
    80節課程後,會簡讀一些階梯讀物,150節課程後會有精讀課程(同一本書擴大詞彙量),感興趣就關注下~跟著我們循序漸進給寶寶最快樂最沒壓力,最有效的英語輸入~大貓牛津樹這些繪本,和寶寶看的時候,怎麼簡單怎麼讀,越簡單越好,因為,我們是培養寶寶的閱讀習慣,讓他習慣有書的陪伴,在這個階段不要精讀!
  • 每天和寶寶說英語第18天
    音的問題很好理解,咱們有笠翁對韻和聲律啟蒙,可以看出,音的重點是「押韻。」英語裡流傳百年的有「鵝媽媽「童謠,幾乎每首都押韻。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在小寶寶語言啟蒙的時候,都有大量的押韻「詩」,這就說明,押韻真的很重要,可以解決寶寶對「音」的吸收。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39天
    懂教育和懂教育的彼此還不一樣,因為大家「懂」的東西不一樣。有的家裡早早就給孩子誦讀古文,引經據典,唐詩宋詞輪著來了。甚至一歲內就開始認字的也不在少數。極少數人會給孩子英語啟蒙,給孩子英語啟蒙的人裡,極少數人會陪孩子說話嘮嗑做遊戲,一般就放個音頻,放個動畫片了事了。其中利弊,前面課程聊了幾萬字了不再贅述。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47天)
    英語啟蒙就是一個複雜問題。中國人的英語幾乎都是啞巴英語,即便是211,985大學畢業的,也有大把人說不流利,自己說都費勁,更不要提給孩子啟蒙了。看過前面課程的朋友必然知道,英語啟蒙到一定階段是有瓶頸期的。主要表現為孩子拒絕說英語。因為他的強勢母語是漢語,他說漢語更輕鬆自在,自然更愛說英語。一次徒步看到一對法國夫妻,在國內教英語,神奇的是,生源絡繹不絕。
  • 啞巴英語十幾年的我,和小房子說英語的第6天
    小墨個人微信:wslxm2019,歡迎來我朋友圈玩呀~《2020年寫不夠100篇,1萬元你們瓜分》文 | 李小墨今天是我和小房子說英語的第6天。啞巴英語怎麼才能開口和寶寶說英語?而且0-6歲的寶寶的生活所涉及到的詞彙是有限的,一點都不難學。剛開始可以從一個場景開始 ,從每天10分鐘,逐漸增加到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直到成為家裡那個專門和寶寶說英語的人。《你和寶寶說英語》這本書覆蓋了寶寶生活中最常見的30個生活場景比如叫醒、刷牙、洗臉、吃飯、洗澡、讀繪本等等,都是那個場景下現成的能用的句子。
  • 和孩子說英語第29天
    比如,孩子騎在爸爸肩膀上,笑的咯咯的,要跟孩子說,「因為騎高高,寶寶開心,所以哈哈笑。」為什麼要這麼早就讓孩子認識情緒呢,因為認識感知到認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需要逐漸理清「情緒」這個抽象詞,並和它和諧相處。一點點的,他就會趨於「理性」,最直觀表現是,不亂發脾氣。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46天)
    那時舅舅說:「這房子買了也不過是出租,就算你一年租一萬,也要三十年才能回本。你這不是糟蹋錢麼?」如今二十年過去了,不需要說,大家也都知道結果了。為什麼說這個事呢,因為這裡有個細節:舅舅是高級教師,正高級職稱,教了一輩子數學,他退休後,從來沒出去貼廣告,也從來沒主動喊人去補課,但前來補課的學生多的他想睡個午覺都不行。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54天)
    總有讀者問:一定要給寶寶讀英文書麼,一定要和寶寶說英語麼,一定不能放音頻麼,一定要漢語時間多過英語麼,以後英語基礎好了,漢語又有大環境,還不是一樣學麼?這些問題,在前面課程裡都解釋了很多遍了,所以不再贅述了。今天就說說別的。鋼琴可以說是「必備技藝」了。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40天
    還是鼓勵大夥多跟孩子說話,尤其是英語,孩子越小越好,國內外多項研究都表明,語言能力開發越早,越受益。但這個課程也確實不僅僅是說英語這麼簡單,會把培養各方面能力植入到語言裡去,一邊說話,一邊也順便培養了一些能力。爭取全方面培養寶寶,不遺漏。為什麼對這個階段的孩子,我們提倡多說話進行「教育」呢?
  • 和寶寶玩英語第10天
    聊一點啟蒙常識:給寶寶英語啟蒙有哪些奇妙的時刻?第一次寶寶用英語回應你的時候。小寶寶這時候還不會說長句子,他只會說幾個單詞,比如「I want this。」再簡單的就是yes,no,nope。效率非常高,節省寶寶的時間!沒錯,就是節省寶寶的時間,讓他用相對短的時間完成質量高的啟蒙,還不耽誤寶寶吃喝玩樂。如果你想和寶寶說英語,那我們的課程就很適合你了。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56天
    焦慮這個東西,無論你說不說,它都存在的.只是有的人很把它當個事,有的人不把它當個玩意.很多佛系的爹媽,看到別人家孩子拿了大提琴比賽大獎,會說:"又不是只有這一條路."看到別人考進名校說,"又不是只有這一條路."看到人家小小年紀就才藝通達,去各地參加比賽和表演就說:"又不是只有這一條路."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38天
    從小就懂得珍惜時間的孩子,將來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無趣的事和人上,在做選擇的時候更加理性客觀。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選擇。正如一歲內就選擇給孩子英語啟蒙的父母。短短幾年的時間,省了孩子將來多少的「努力」,孩子可以把「多出來」的時間用來看多少書,漲多少知識見識,提升多少思維能力。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56天)
    焦慮這個東西,無論你說不說,它都存在的.只是有的人很把它當個事,有的人不把它當個玩意.很多佛系的爹媽,看到別人家孩子拿了大提琴比賽大獎,會說:&34;看到別人考進名校說,&34;看到人家小小年紀就才藝通達,去各地參加比賽和表演就說:&34;看到別人家孩子小小年紀成才的路很多,並不只有一條路,這句話沒錯.但無論是走哪條路的,這些爹媽都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抽出大量的時間去陪孩子練習打基礎了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40天
    先聊點常識:這個課程最初是沒有課前小常識的,直接就是上乾貨,開始說英語。最早的課程連課程翻譯都沒有,只在前面或者後面解釋清楚這個場景是幹什麼的怎麼幹,然後就開始玩遊戲。一直認為翻譯會影響閱讀體驗,但是後來逐漸發現,儘管影響閱讀體驗,但是翻譯「很有必要」,很多人看到漢字就是「順眼。」說實話,大家更喜歡漢字部分,這並不是課程的初衷。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49天
    以後課程會有簡讀和精讀課的。很多人說,小學三年級是個分水嶺。沒有形成良好聽課能力、沒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的孩子,等早年提前學的知識儲備用光了,成績就開始下滑,而很多習慣好的孩子「後來者」居上。這裡面有一些細節問題,比如,提前學「知識儲備」的孩子,學前的時候就學了那麼多東西,上小學後家裡反而早早「放手」了麼,還是說,只重視填鴨式的教育,不注重習慣培養,捨本逐末了呢。今天不討論這個。今天咱們就說說,一歲內的英語啟蒙,會不會也出現「知識儲備」用光的那天。首先肯定的是,最後無論是中考或者高考,孩子的英語成績一定很好,但未必有「優勢。」
  • 親子互動說英語第20天
    先聊點啟蒙小常識吧:很多爸爸媽媽覺得自己的英語口音太「土」,不敢和寶寶說,怕寶寶也學個土味。這其實很沒必要。因為,普通話說標準的爸爸媽媽們並不多,孩子學的一口家鄉音也沒覺得難聽啊。。。語音的問題是最不需要擔心的,難道我們要送寶寶去當英語新聞播音員麼?不需要。哈利波特和冰與火,為什麼能在全球範圍內,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難道是因為全球說英語的人發音都標準麼,當然不是了。各地的口音千差萬別,有的地方音說出來,乍一聽,緩半天才分析出來這是英語!
  • 每天和寶寶說英語(第84天)
    漢語要買經典,英語也要買經典。但有個現實問題擺在眼前,很多英語繪本,和孩子讀,因為內容太抽象,孩子看不懂。有的甚至圖畫也很抽象,這個時候,可以買也可以放在那,讓孩子自己去讀,不建議共讀。那英語繪本裡最推薦的親子共讀是什麼呢,是階梯讀物。要注意,純漢語繪本(非譯本)是沒有階梯繪本的。咱們壓根就沒有階梯這類分級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