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46天)

2020-09-05 雙語寶寶親子英語啟蒙

很多人覺得聰明和智慧是一回事,其實兩者差得遠了。

舉個例子就明白了,一代大牛傑克馬就不聰明,三次高考數學成績1,19,79,顯然不是聰明娃;但他有大智慧,所以阿里一路走到今天。

給大夥講個自己家的故事。

起因呢就是投資,本息一直滾,動力呢就是膽子大,別人都停了還一直投,結果呢就是1999年,一口氣拿回了三十萬(本錢差不多十萬)。那個年代,大夥都知道,買房不是主流,一般人手裡突然有了這麼多錢,基本就是存銀行吃利息。但母親呢,力排眾議,頂著七大姑八大姨各種罵,不僅全花光了還借了外債,幾乎沒任何猶豫地買了一個鋪子。那時舅舅說:「這房子買了也不過是出租,就算你一年租一萬,也要三十年才能回本。你這不是糟蹋錢麼?」如今二十年過去了,不需要說,大家也都知道結果了。

為什麼說這個事呢,因為這裡有個細節:舅舅是高級教師,正高級職稱,教了一輩子數學,他退休後,從來沒出去貼廣告,也從來沒主動喊人去補課,但前來補課的學生多的他想睡個午覺都不行。全都是主動找上門的,後來年紀大了,嗓子不行了,不得不停課,不得不拒絕後來者。沒能上成課的孩子家長覺得吃虧了,還因此怨恨他。側面反映出舅舅教得很好,口碑代代傳,學生絡繹不絕。

舅舅必然是聰明的,當時他不建議母親買鋪子,母親彼時並不知道房租會漲房價會漲,但母親是這麼對舅舅說的:即便要三十年才能回本,但我還有個大鋪子立在那啊。鋪子是一直在那裡的啊。

受大環境影響,母親小學沒畢業。後來平反了,她早已經結婚生子塵埃落定了,一生的學歷定格在小學肄業。但她如今的日子,比許多當年的「工人階級」還好過點。

看到這裡,大家都覺得母親很有智慧吧。但是,當初給寶寶英語啟蒙的時候,她非常不贊同,覺得在瞎胡鬧,用她的話說:這不是在折磨孩子麼。她甚至色厲內荏地說:有點過了,過於望子成龍了,失了平常心。

我什麼都沒說,時間會檢驗一切的。

現如今她每天都可新奇了,來不來就讓寶寶教她英語,寶寶心情好了才去教她。。。。

故事到這裡才算講完了,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給孩子英語啟蒙是非常正確的事,但很多人意識不到這點,認知局限,再聰明再有智慧,也有很多人不以為然。

還是那句話, 沒條件,沒能力,陪孩子多看書也是一樣的;有條件,有能力,要給孩子英語啟蒙,因為他十歲以後都不用再背單詞了,也不用再「學」英語了。

好啦,今天就聊到這裡,繼續第46天的英語啟蒙吧~

課程音頻:

文字內容如下:

親子互動場景1(文中BABY替換成自家寶寶名)

周末是一定要出去玩的,看到什麼都和寶寶說。

可以進行如下對話:

It is the weekend today.今天周末

Let&39;s go.

How&39;s ok.

Baby can go there in a pram.可以坐你的嬰兒車哦

Sit in your pram,please.坐進去吧

Let daddy buckle the straps.爸爸給你扣好安全帶

Now it is safe to go.現在安全了

Here we are.到啦

We are at the park now.到公園了

There are lots of trees and plants here.有很多樹和植物

It is a leafy park.這是個枝繁葉茂的公園

There are lots of kids here.有好多小朋友

This boy is riding a bike.這個在騎自行車

That girl is riding a scooter.那個在騎滑板車

Look at the crowds.看那群

They are playing ball.在踢球

That boy is dribbling the ball.小朋友在帶球跑

Look at that girl.

She is shooting water with a water pistol.小姑娘在玩水槍

It is a toy gun.

We can also call it &34;.

Does Baby want a water gun?寶寶想不想玩水槍

If Baby behaves herself,daddy will buy her a toy gun.表現好就給你買哦

Look over there.

That boy is playing with a bow and arrow.那個小孩在玩弓箭

He is shooting arrows.在射箭呢

The arrow shoots really far.箭飛得真遠

Does Baby want to shoot an arrow?寶寶想不想射箭

When you are old enough,daddy will buy you one.等你再大點就給你買

Oh,someone is blowing bubbles.有人在吹泡泡

Those are giant bubbles.巨大的泡泡

They are so huge.

Those bubbles are bigger than baby&39;s daddy unbuckle your belts and get you out of your pram.解開安全帶,把你抱出來

Let&39;s all right.

Let&39;s pop this one.戳這個

Poke it.

Well done.

It bursts.

All the kids are playing with their toys.小朋友們都在玩玩具

Now let&39;s ball.這是你的球

It can bounce.它能彈起來

Just like this.像這樣

It hits on the ground and bounces.砸地上又彈起來

Does Baby want to bounce the ball?寶寶玩吧

Here you are.

Hurl it hard on the ground.使勁往地上砸

That&34;適應期&39;s ride the skateboard.玩滑板吧

Stand on the skateboard,please.站上去

Hold on tight to daddy&39;s go.

Daddy pushes the board slowly.推一下

Baby moves forward together with the skateboard.寶寶跟著滑板一起像前去了

Is it fun?

Yes,it is fun.

Now daddy pushes a little harder.爸爸再使勁點

Oh,baby wobbles.寶寶直晃

Baby almost falls down.差點摔了

That&39;s right.

Ok.

Now hold on tight to the edge of the board.抓住邊緣

Yes,grasp the rim of the board.

Good.

Now daddy will push the board again.爸爸推啦

Slowly,slowy,very very slowly.

Baby goes forward.寶寶向前動了

Then daddy pushes it fast.推快點

Oh,Baby goes so fast that he almost falls over.太快了,差點摔了

That&39;s chest.寶寶背靠著爸爸

Daddy will hug Baby tightly lest baby falls.爸爸緊緊抱著寶寶

Ready.

Set.

Go.

Daddy&39;s go forward.向前

Let's go backward.向後

This is so much fun.

Ok.Now please get off the board.好啦,下來吧

It is time to go home.該回家啦

注意:安全第一.速度別太快,摔一下就遭罪了.一定要抱住.

另外,這個滑板不分男女孩,都可以玩.

今天課程就到這裡了,下期見~

這是一個連續課程,感興趣就關注吧~

相關焦點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47天)
    英語啟蒙就是一個複雜問題。中國人的英語幾乎都是啞巴英語,即便是211,985大學畢業的,也有大把人說不流利,自己說都費勁,更不要提給孩子啟蒙了。看過前面課程的朋友必然知道,英語啟蒙到一定階段是有瓶頸期的。主要表現為孩子拒絕說英語。因為他的強勢母語是漢語,他說漢語更輕鬆自在,自然更愛說英語。一次徒步看到一對法國夫妻,在國內教英語,神奇的是,生源絡繹不絕。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54天)
    總有讀者問:一定要給寶寶讀英文書麼,一定要和寶寶說英語麼,一定不能放音頻麼,一定要漢語時間多過英語麼,以後英語基礎好了,漢語又有大環境,還不是一樣學麼?這些問題,在前面課程裡都解釋了很多遍了,所以不再贅述了。今天就說說別的。鋼琴可以說是「必備技藝」了。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39天
    剩下一種就是給孩子各種「教育」了。懂教育和懂教育的彼此還不一樣,因為大家「懂」的東西不一樣。有的家裡早早就給孩子誦讀古文,引經據典,唐詩宋詞輪著來了。甚至一歲內就開始認字的也不在少數。極少數人會給孩子英語啟蒙,給孩子英語啟蒙的人裡,極少數人會陪孩子說話嘮嗑做遊戲,一般就放個音頻,放個動畫片了事了。其中利弊,前面課程聊了幾萬字了不再贅述。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44天)
    上面說的是上學後的孩子,那麼學前呢?學前其實只有一件事要做,就是陪孩子玩。這個玩的範圍是很廣泛的,只要一心一意看著孩子,聽他說話,陪她嘮嗑,一起看書,都叫玩。昨天課程提到一句話:小孩子最好的玩具是大自然和爸爸媽媽。今天展開說一下,很多爹媽給娃娃買玩具,那真是怎麼都停不下來。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37天
    英語啟蒙,尤其是男寶,一定要早早抓起來,讓他無從反感英語,將來也就不會拖後腿。除此之外,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們十年寒窗學來的英語,實用性真的不強。本科讀完出來,有幾個人知道hiccup和burp的區別?什麼時候用strip,什麼時候用stripe?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40天
    先聊點常識:這個課程最初是沒有課前小常識的,直接就是上乾貨,開始說英語。最早的課程連課程翻譯都沒有,只在前面或者後面解釋清楚這個場景是幹什麼的怎麼幹,然後就開始玩遊戲。一直認為翻譯會影響閱讀體驗,但是後來逐漸發現,儘管影響閱讀體驗,但是翻譯「很有必要」,很多人看到漢字就是「順眼。」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54天)
    總有讀者問:一定要給寶寶讀英文書麼,一定要和寶寶說英語麼,一定不能放音頻麼,一定要漢語時間多過英語麼,以後英語基礎好了,漢語又有大環境,還不是一樣學麼?這些問題,在前面課程裡都解釋了很多遍了,所以不再贅述了。今天就說說別的。鋼琴可以說是「貧民必備技藝」了。有大把買不起學區房的,但都能學的起鋼琴,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到處可見學鋼琴的孩子。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36天
    這些書每天時不時陪孩子看幾頁,照著讀就可以了。不需要拓展太多,沒有必要,一本書能順利讀下來,孩子能集中注意力從頭看到尾,需要很多次的鍛鍊。所以,簡單照著讀就可以了。接下來聊下一個問題:跟爸爸媽媽互動遊戲和看書,孩子更喜歡哪個呢?當然是互動啦!書的內容再有趣,孩子也get不到「笑點」。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40天
    先聊點常識:這個課程最初是沒有課前小常識的,直接就是上乾貨,開始說英語。最早的課程連課程翻譯都沒有,只在前面或者後面解釋清楚這個場景是幹什麼的怎麼幹,然後就開始玩遊戲。一直認為翻譯會影響閱讀體驗,但是後來逐漸發現,儘管影響閱讀體驗,但是翻譯「很有必要」,很多人看到漢字就是「順眼。」說實話,大家更喜歡漢字部分,這並不是課程的初衷。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56天)
    焦慮這個東西,無論你說不說,它都存在的.只是有的人很把它當個事,有的人不把它當個玩意.很多佛系的爹媽,看到別人家孩子拿了大提琴比賽大獎,會說:&34;看到別人考進名校說,&34;看到人家小小年紀就才藝通達,去各地參加比賽和表演就說:&34;看到別人家孩子小小年紀成才的路很多,並不只有一條路,這句話沒錯.但無論是走哪條路的,這些爹媽都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抽出大量的時間去陪孩子練習打基礎了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38天
    從小就懂得珍惜時間的孩子,將來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無趣的事和人上,在做選擇的時候更加理性客觀。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選擇。正如一歲內就選擇給孩子英語啟蒙的父母。短短幾年的時間,省了孩子將來多少的「努力」,孩子可以把「多出來」的時間用來看多少書,漲多少知識見識,提升多少思維能力。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56天
    焦慮這個東西,無論你說不說,它都存在的.只是有的人很把它當個事,有的人不把它當個玩意.很多佛系的爹媽,看到別人家孩子拿了大提琴比賽大獎,會說:"又不是只有這一條路."看到別人考進名校說,"又不是只有這一條路."看到人家小小年紀就才藝通達,去各地參加比賽和表演就說:"又不是只有這一條路."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49天
    以後課程會有簡讀和精讀課的。很多人說,小學三年級是個分水嶺。沒有形成良好聽課能力、沒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的孩子,等早年提前學的知識儲備用光了,成績就開始下滑,而很多習慣好的孩子「後來者」居上。這裡面有一些細節問題,比如,提前學「知識儲備」的孩子,學前的時候就學了那麼多東西,上小學後家裡反而早早「放手」了麼,還是說,只重視填鴨式的教育,不注重習慣培養,捨本逐末了呢。今天不討論這個。今天咱們就說說,一歲內的英語啟蒙,會不會也出現「知識儲備」用光的那天。首先肯定的是,最後無論是中考或者高考,孩子的英語成績一定很好,但未必有「優勢。」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44天)
    上面說的是上學後的孩子,那麼學前呢?學前其實只有一件事要做,就是陪孩子玩。這個玩的範圍是很廣泛的,只要一心一意看著孩子,聽他說話,陪她嘮嗑,一起看書,都叫玩。昨天課程提到一句話:小孩子最好的玩具是大自然和爸爸媽媽。今天展開說一下,很多爹媽給娃娃買玩具,那真是怎麼都停不下來。覺得這個也好,那個也贊。這個能培養邏輯能力,那個能鍛鍊動手能力。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42天
    在養孩子成本不高的情況下,人們會選擇多生多養,總有一個能登科;但在大城市裡,金錢成本暫且不論,單說時間精力成本就耗費不起,所以少子化可以說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至於養孩子最終的成果,一般獨生子女家庭,爹媽們會認為都是「家庭教育」的結果。而多子女家庭,爹媽們會承認個體差異在孩子成長中的潛在作用,淡化家庭背景的影響。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67天
    不是說求助別人不對,是討論這個思維模式。很小的一個瑣事,總要問問才能行動。因為長久以來,形成習慣了,不會自己動腦思考,剛開始可能確實不懂,後來慢慢就變成懶,再後來就形成習慣了。如果不想自己的孩子將來用瑣事麻煩自己,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幫他養成習慣吧。凡事讓他自己先想想,再動手,而不是直接告訴他要怎麼做。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48天)
    管了兒女又管孫女的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他們老了究竟有沒有人管,不好說;隨著生活成本醫療成本的提高,家有一老究竟還是不是一寶,也不好說了。過去養老和未來養老,成本是不一樣的。醫療水平高了,送進ICU沒準能救回來,送還是不送?送,十萬十萬的,幾年的辛苦錢眨眼就沒了;不送,能不能過去自己心裡那層「道德」的檻。
  • 每天和孩子說英語(第69天)
    孩子有麼?這是早早要教會孩子的,做人就要頂天立地,無論男孩女孩。當然這個事情裡,女孩不敢反抗,顧慮重重,能受威脅,很大一個原因是「觀念」問題。失節,這個罪名,古今中外,都將最大的惡意施加在女孩身上。但失節並不是女孩的錯,不止這個女孩,任何一個被強姦了的女孩都是如此!
  • 每天和寶寶說英語第16天
    因為不知道自己說的話,寶寶究竟有沒有聽進去。剛啟蒙的時候,渾身勁,慢慢的,看寶寶也沒什麼反應,就開始懈怠,覺得多一天少一天無所謂。不要懈怠!哪怕每天陪寶寶玩半小時,也請用英語對話!因為再堅持一下下,就會發現,即使寶寶還不會說,但是他聽的懂了!給她簡單命令,她能照著做。
  • 每天和寶寶說英語(第85天)
    打個比方:家裡呢,媽媽要給孩子英語啟蒙,因為媽媽英語好,能聲情並茂和孩子說英語,孩子能聽懂還能理解,必然能在未來說一口流利英語。而奶奶呢,文化水平高,覺得古典漢語更重要,理所當然的要讓孩子學古詩、三字文、弟子規。媽媽也喜歡古典文學,但無論你承認與否,古典文學就是一門嶄新的語言,和漢語是不一樣的,你甚至可以把它和日語等價,它們都有漢語元素,但是我們都看不懂,也聽不懂。奶奶願意教,固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