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鄉:麥穗做文章 走上致富路

2020-12-13 豫見你我他

「我計劃明年再收購500畝小麥,帶領更多的鄉親共同致富。」2020年12月3日,記者在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塔鋪街道萬全莊村採訪時,王廣強信心滿滿地說。

普通的麥穗做成裝飾花,並且賣出了高價。萬全莊村村民王廣強藉助普通小麥做出了大文章。

王廣強本來和妻子在新鄉市裡開了家花店,他頭腦活泛,容易接受新鮮事物。2018年,王廣強開始接觸「麥穗花」生意,投放市場後,效果非常好。商店開業、商家搞活動都喜歡用「麥穗花」裝點門面,一時「麥穗花」供不應求。為滿足花店的需求,王廣強開始自己嘗試著做「麥穗花」,原材料分別來自浙江、河北等地。為了擴大規模,2019年他回到家鄉萬全莊村,收購了40畝小麥製作「麥穗花」,收穫頗豐。今年年初,王廣強又收購了約100畝小麥,並成立了「麥穗花」製作公司,帶領村民一起致富。

「麥穗花」的製作是在小麥揚花期後、成籽期前進行。延津小麥高低整齊,麥穗飽滿,製作「麥穗花」品相喜人。王廣強採取「公司+農戶」的方式,召集村裡閒散人員和貧困戶前來務工,讓他們負責麥稈的摘葉和打束環節,按件計酬。公司負責漂白、上色和銷售。據了解,一畝小麥可加工出3500束「麥穗花」,2019年每束賣到18元。今年每束的價格徘徊在7元左右,但市場需求量很大,收益可觀,今年公司營業額達到了110萬元。萬全莊村及附近村莊的貧困戶通過加工「麥穗花」,有了較為穩定的收入。(新鄉日報記者 陳榮霞)

(原載於2020年12月4日《新鄉日報》2版)

相關焦點

  •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2020-12-23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告別泥巴路 走上致富路
    「我們村的路修好了,水果收購商進村方便了。」河村村主任黃若景說,2011年他從廣東回到家鄉後種植砂糖橘。那幾年,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泥巴路,種植的砂糖橘口感雖好,但只能用摩託車一筐一筐地拉到鎮上去賣,費時費力。近幾年,在中石化廣西石油梧州分公司駐村扶貧隊員的接力幫扶下,黃若景家門口通向果園的泥巴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砂糖橘種植面積也從10多畝擴大到30多畝。
  • 漁民「變身」電商,走上「致富路」
    市海洋局供圖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記者 林燕萍為了幫助漁(農)民轉產轉業,順利走上電商 " 致富路 ",12 月 9 日上午,由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主辦,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承辦的《網際網路 + 漁業》電商(直播帶貨)培訓班在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順利開班,助力漁(農)民探索新型網絡營銷模式。
  • 同安農民變導遊 走上綠色致富路
    去年以來, 同安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圍繞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立足「富美同安」發展定位,扣緊「三個轉型」,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藉助鄉村旅遊讓農民轉產轉業,開發綠色經濟,走上綠色致富道路。
  • 南花樓村黨員張建髮帶領村民走上芬芳致富路
    南花樓村黨員張建髮帶領村民走上芬芳致富路 室外乍暖還寒,開原市慶雲堡鎮南花樓村村民張建發家的鮮花大棚裡卻暖意融融,美麗的太陽花絢爛綻放。張建發擁有6個鮮花大棚,年收入30餘萬元。他也是一名有著7年黨齡的黨員,致富不忘鄉親,帶領20多戶村民走上芬芳致富路。
  • 關於麥穗魚怎麼養?給大家介紹一些麥穗魚的養殖技術
    麥穗魚是一種分布比較廣泛的淡水魚類,在江河和湖泊中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之前人們對麥穗魚的研究比較少,覺得麥穗魚的經濟價值不高,所以養殖麥穗魚的人非常少,而如今麥穗魚已經成為了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麥穗魚也走上了人們的餐桌,麥穗魚作為優質餌料魚,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價格也就越來越高。
  • 河南新鄉醫學院創新扶貧助農新渠道——大學生直播售貨助力「帶貧...
    原標題:河南新鄉醫學院創新扶貧助農新渠道——大學生直播售貨助力「帶貧企業」扶貧「低速研磨,低溫加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小麥中的蛋白質、麵筋質、磷、鐵等營養物質。我們的麵粉也沒有任何添加劑,煮麵的時候,麵湯顏色呈淡黃色,而其他含有添加劑的麵粉麵湯顏色呈白色。」
  • 西峽縣田關鎮:產業扶貧拔窮根 村民走上致富路
    改善村容村貌,建設產業基地,發展光伏產業……一項項扶貧舉措使西峽縣田關鎮牛角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如今,村民生活幸福指數提高了,在奔小康的路上更有信心了。2016年4月,西峽縣殘聯駐村工作隊進駐以來,通過深入貧困戶走訪調研,與村民代表交流座談,從結對幫扶、培育產業、改善環境、文化惠民四方面入手,帶領牛角村村民走上致富路。原來,牛角村村莊面貌髒、亂、差,土坯房多,通村公路尚未硬化,組組通道路多為土路,基礎設施相對落後。
  • 青島開發區海產品創品牌漁民走上致富路
    至此,青島開發區漁民已經創出「老尹家」海參、「薛家島」海珍品、「甘水灣」海參、「竹岔島」鮑、「魚鳴嘴」等眾多海產品品牌,轉產漁民創海產品品牌在青島開發區正逐漸成為時尚,在這些創品牌領頭羊的帶領下,大批漁民一起走上了致富路。
  • 2021年,吉星高照,運勢逆襲,轉鴻運發橫財,走上致富路的4星座
    不僅自己的事業成功,財源滾滾,還能給家庭和子女帶來無盡的好運和福氣,那麼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2021年,吉星高照,運勢逆襲,轉鴻運發橫財,走上致富路的4星座。金牛座金牛座為人踏實勤奮,他們任勞任怨,在職場當中摸爬滾打,因為自己不懂得阿諛奉承,很多年都會被埋在底層,但是到了2021年以後,時來運轉,吉星高照,運勢成功大逆襲,憑藉自己優秀的能力和技術,最終必能走向光明,事業蒸蒸日上,轉鴻運、發橫財,成功走上致富路,對於他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堅持。
  • 阿壩松潘:中藥材原漿蜂蜜引領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阿壩松潘:中藥材原漿蜂蜜引領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時間:2017-05-05 22:45:56 來源:中國網 編輯:張林 然而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該地盛產各類中藥材,白羊鄉吳家梁村第一書記吳貴霖,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帶領村民,將中藥材種植與蜜蜂養殖有機融合,引導貧困群眾走上了一條甜蜜的致富路。  吳家梁村,共有42戶120人,貧困戶8戶17人,以群眾外出務工為主要收入,是一個典型的「空殼村」。
  • 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
    一家四口有三個殘疾人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楊英義和妻子在養雞場勞作。雖然肢體殘疾,但不影響她做這些工作。和妻子分工不同,楊英義騎上電動三輪車出門了,他要挨家挨戶地去給客戶送預定的雞蛋和土雞。晨曦微露,夫婦倆簡單忙碌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電動三輪車的轟鳴聲漸行漸遠,楊英義的身影也隨之消失在蜿蜒崎嶇的水泥路盡頭。
  • 河南新鄉旅遊景點推薦,新鄉好玩地方介紹,新鄉旅遊必去五個景點
    河南新鄉歷史悠久,是詩經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新鄉有哪些好玩 地方,新鄉旅遊必去的五個景點介紹。一:萬仙山景區(新鄉市輝縣市沙窯鄉),風景還是挺好的,爬到上面的風景,往下看,真的很美,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海拔較高,夏季氣溫較低,來到萬仙山,沿著掛壁公路上山,穿越山間隧道,很是驚險刺激,一路欣賞到了山間峭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值得推薦。
  • 借力十裡水果長廊 三水區南山鎮天橋村走上致富路
    近年來,隨著南山鎮不斷擦亮十裡水果長廊品牌,不少天橋村村民乘著東風,發展起水果採摘旅遊業務,走上致富路。在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推動下,村子越發乾淨整潔,村民住得越來越舒心,日子越過越紅火。隨著十裡水果長廊名氣越來越響亮,不少天橋村村民開始走上致富路,過上小康生活。不少村民開始種起了富硒水果,還在果園搞起水果採摘活動,吸引了廣州、肇慶、清遠等地遊客聞香而來。漫江社區居委會黨委副書記伍桂添說,在十裡水果長廊的影響下,村民人均年收入從10年前的1萬元,突破到如今的2萬元,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 河南日報今日關注:「綠纖」在新鄉成長的背後……
    河南日報今日關注:「綠纖」在新鄉成長的背後…… 2020-11-11 11:51:37 來源:河南日報新鄉觀察
  • 河南新鄉的詩經與美食
    每天陪你酒話連篇的大羅言酒全文字數:1514字閱讀時間:3分鐘緊鄰河南省會鄭州的新鄉木桶水滑肉新鄉木桶水滑肉,肉片滑軟,配料豐富,口味清爽,可謂老少皆宜。這道菜很適合做給家人吃,是當地熱門的特色菜之一。新鄉燒雞「新鄉燒雞」由滑縣道口鎮傳入新鄉市已有60餘年。
  • 博湖小夥養殖4萬羽鵪鶉走上致富路
    「我從小就喜歡鵪鶉,一是它和其它家禽相比很可愛,造型呆萌;二是因為它能幫村民致富。」陳盼說,今年他打算擴大養殖規模到10萬羽,並組建鵪鶉養殖合作社,打響博湖縣鵪鶉品牌,幫助更多鄉親從事鵪鶉養殖。妻子宋玉玲同意讓他試試後,當年,陳繩觀跑遍了河南、陝西、四川等地,將1萬羽鵪鶉苗帶回了博湖縣,「剛開始以為養鵪鶉跟養雞差不多,但養起來才知道完全不是一回事。」陳繩觀說,鵪鶉雛苗只有大拇指那麼大,前腳剛放進籠子裡,後腳它就「撲通」掉在了地上,有的當場死了,有的拍著翅膀在地上掙扎。陳繩觀買回窗紗鋪在籠子裡,這才讓初來乍到的小鵪鶉有了窩。
  • 內蒙古杭錦旗:穿沙公路讓牧民走上致富路
    車輛行駛在G242臨河黃河大橋至公其日嘎段公路,道路兩側是為護路所建設的沙柳網格。新華社發(貝赫 攝)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13日電(記者朱文哲、貝赫)地處內蒙古自治區的庫布其沙漠曾被稱為「死亡之海」,讓當地牧民飽受封閉、貧窮之困。
  • 本溪:掌握養鹿技術 帶動農民走上致富路
    不僅自己過上了好日子,還幫助縣裡十幾家農民靠養鹿走上致富路。據周永剛介紹,發展養殖業,首先要掌握養殖技術,有了養殖技術才能養好鹿。其次要有市場預測的前瞻性,養殖業並不是每年都能掙大錢,只有掌握市場規律,才能賺大錢。
  • 紅燈籠「照亮」致富路
    新華社照片,邢臺(河北),2020年12月14日 紅燈籠「照亮」致富路 12月14日,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東三召鄉西任城西隊村村民在製作燈籠。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東三召鄉依託燈籠製作傳統手工技藝,積極發展植絨燈籠、拉絲燈籠、傳統宮燈等燈籠製作,產品銷往山西、河南等地,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新華社發(張馳 攝)新華社照片,邢臺(河北),2020年12月14日 紅燈籠「照亮」致富路 12月14日,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東三召鄉西任城西隊村村民在製作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