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全文→

2020-12-25 澎湃新聞

關心奉賢大小事,關注「上海奉賢」一手掌握!

11月27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的實施明確了家庭農場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法律地位,將為本市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近年來,上海在探索實踐中不斷規範完善家庭農場發展路徑,取得了生產發展、農民增收、生態改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顯著成效。截至2019年末,上海共有家庭農場4347戶,家庭農場經營面積63.7萬畝,其中從事糧食生產的家庭農場4110戶,戶均水稻種植面積144.6畝。全市家庭農場水稻種植總面積59.4萬畝,佔全市水稻種植面積的一半。家庭農場主平均年齡51歲,50歲以下佔41.0%。

促進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發展都市綠色生態農業的重要路徑。為了進一步規範和強化家庭農場管理和發展,上海在全國率先啟動家庭農場地方立法工作。作為一部特色鮮明的促進法,《條例》將本市在促進家庭農場發展中好的經驗做法用法律的形式予以總結固化,在體例上不求大而全,以家庭農場名錄管理制度為基礎,從土地經營權獲取、財政支持、融資擔保、科技支持、人才培訓等多方面強化政府對家庭農場發展的扶持、指導、服務與規範。

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

第一條 為了保障本市家庭農場健康發展,維護家庭農場合法權益,發揮家庭農場的農業經營主體作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以及相應的扶持、指導、服務與規範等活動。

本條例所稱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家庭為基本經營單元,從事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的主體。

第三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支持家庭農場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制定政策措施,促進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和高質量發展。

農業農村部門是本市家庭農場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涉及家庭農場相關政策的擬定和協調落實,承擔家庭農場發展的扶持、指導、服務、規範等相關工作。

發展改革、財政、市場監管、規劃資源、商務、金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綠化市容(林業)、科技、文化旅遊、生態環境、水務、氣象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相關工作。

鎮(鄉)人民政府負責對家庭農場生產經營的服務指導和規範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四條 本市實行家庭農場名錄製度。家庭農場可以按照規定納入名錄庫享受相關扶持政策,也可以根據經營情況退出名錄庫。

市農業農村部門制定本市家庭農場納入名錄庫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可以包括主要經營者的成員條件、技能水平、勞動力結構,以及土地經營權獲取、經營範圍與規模等事項。

區農業農村部門可以根據市農業農村部門的基本要求,結合當地資源條件、行業特徵、農產品品種特點等實際,對本區納入家庭農場名錄庫的具體要求作出細化規定。

市、區農業農村部門應當將家庭農場納入名錄庫的相關要求、扶持措施及入庫的家庭農場名錄向社會公開,並實行動態更新。

第五條 家庭農場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家庭農場依法可以享受國家和本市的直接補貼和項目支持。對國家和本市財政直接補助形成的生產經營資產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並可以按照規定進行處分。

第六條 本市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維護農村土地承包權益,保障農村土地經營權向家庭農場有序流轉。

市、區農業農村部門應當優化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健全農村土地經營權公開流轉平臺,並做好相關政策諮詢、信息發布、價格指導等工作。

鎮(鄉)人民政府應當按照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原則,結合合理利用土地、農作物生長特點和保持土地經營權流轉關係相對穩定等需求確定流轉期限,流轉期限原則上不低於三年。

市、區農業農村部門應當健全完善農村土地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有效化解土地經營權流轉糾紛。

第七條 家庭農場應當通過農村土地經營權公開流轉平臺獲取農村土地經營權,並籤訂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明確流轉期限、土地用途、流轉價格等內容。推廣使用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示範文本。

家庭農場依法取得流轉期限為五年以上土地經營權的,可以持取得土地經營權的相關材料以及其他必要材料申請土地經營權首次登記。

第八條 區、鎮(鄉)人民政府應當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農業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對家庭農場用於倉儲、晾曬、冷藏保鮮、農機放置、農產品初加工等設施用地給予統籌支持和合理安排。

鎮(鄉)人民政府應當通過資源統籌等方式幫助家庭農場解決烘乾晾曬、貯藏保鮮、農機服務以及相關設施、設備的保障和更新等問題。

第九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引導其開展面向家庭農場的病蟲害統防統治、肥料統配統施、機械化生產、灌溉排水、貯藏保鮮等服務。

第十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通過財政補助、貸款貼息、先建後補等方式,重點用於支持家庭農場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生產設施建設、質量標準認證、市場營銷、技術創新與推廣、人員培訓等事項。

第十一條 金融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國家要求推進普惠金融發展,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增加對家庭農場的信貸支持力度。

鼓勵金融機構建立適合家庭農場特點的授信制度,開展與農業生產經營周期相匹配的流動資金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業務,簡化貸款審批流程。

通過設立的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資金、創業擔保貸款擔保資金,將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納入政策性融資擔保政策的覆蓋範圍,完善風險補償機制。

第十二條 市、區農業農村部門應當為家庭農場提供政策性保險,引導家庭農場參加各類農業保險,增強家庭農場抵禦風險的能力。

鼓勵保險機構加強對家庭農場的綜合保險服務,建立健全包括農作物生產和農產品運輸、儲存、加工、銷售等全流程風險保障體系,擴大農業保險覆蓋範圍。

第十三條 市、區科技、農業農村部門應當指導和支持家庭農場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藝,支持有條件的家庭農場建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參與實施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活動。

農業科研、農技推廣等機構應當組織農業科研人員、農技推廣人員,通過技術培訓、定向幫扶等方式,為家庭農場提供先進適用技術。

第十四條 家庭農場經營者可以自主決定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申請登記。符合條件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受理並準予登記。

第十五條 市、區商務、農業農村部門應當採取措施,推動家庭農場和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建立合作關係,拓寬農產品流通渠道。

鼓勵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通過降低入駐門檻和促銷費用等方式,支持家庭農場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第十六條 支持家庭農場開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推動品牌建設。

市、區農業農村部門應當對家庭農場開展品牌建設,給予指導和服務。

第十七條 家庭農場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的,執行本市農業生產電價,並可以參照農民專業合作社執行農業分時電價。

第十八條 家庭農場經營者應當提高從事農業生產管理的能力,參加相關技能培訓,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農業農村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農業職業培訓制度,完善新型職業農民、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村實用人才等培育計劃,提高家庭農場技術、管理等水平。

鼓勵涉農院校、科研院所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採取田間教學等形式為家庭農場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服務。

鼓勵家庭農場經營者通過多種形式參加職業培訓,取得專業技術職稱、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者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第十九條 本市戶籍人員在家庭農場就業期間,經協商一致,可以通過集體參保方式,參照本市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完善家庭農場經營者參加社會保險的相關政策,擴大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

第二十條 市農業農村部門應當建立統一的信息服務管理平臺,開展家庭農場數據採集、運行分析等工作,收集、匯總、發布、更新國家和本市有關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措施、行業動態等信息,為家庭農場提供個性化服務,並為公眾提供查詢服務。

第二十一條 本市開展家庭農場示範建設,發揮示範家庭農場在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應用先進技術、實施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等方面的示範作用。

市、區農業農村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和完善市、區兩級示範家庭農場認定標準並組織評審。對經評審認定為示範家庭農場的,市、區農業農村部門應當進行定期監測和動態調整,並給予相關政策扶持。

第二十二條 家庭農場可以與相關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在資金、技術和市場等方面加強合作,形成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提高農業經營效益。鼓勵家庭農場發起或者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

鼓勵家庭農場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產業、休閒農業、創意農業,拓展網際網路銷售模式,加強與文化旅遊等二三產業融合,促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

區農業農村部門和鎮(鄉)人民政府應當為家庭農場對外合作、產業延伸等提供指導和服務。

第二十三條 家庭農場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應當遵守農村土地用途管制、耕地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等相關規定,使用並維護好農田水利、林網等基礎設施,不得從事以下行為:

(一)擅自將流轉經營土地再流轉給第三方;

(二)損害農田水利、林網等基礎設施;

(三)從事掠奪性經營,損害土地、其他農業資源和環境;

(四)擅自改變流轉經營土地的農業用途;

(五)採取弄虛作假、隱瞞真實情況等手段,套取政府扶持項目和資金;

(六)違反法律、法規的其他行為。

家庭農場有前款第一項至第五項所列行為之一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區農業農村部門應當將其移出家庭農場名錄庫。

第二十四條 侵犯家庭農場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促進家庭農場發展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違法行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本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來源:上海三農

原標題:《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全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個家庭農場法規!《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全文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55號《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已由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於2020年11月27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20年11月27日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2020年11月27日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
  • 《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表決通過,鼓勵更多家庭農場種出...
    《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表決通過,鼓勵更多家庭農場種出產業好「錢景」 2020-11-27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首部針對家庭農場的創製性立法來啦!明年1月1日起實施
    11月底,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表決通過《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這是全國首部針對家庭農場的創製性立法。所以,松江興起的家庭農場規模適度,符合中國國情。只有讓農民種自己的地、打自己的糧,他們才會盡心盡力。這些年來,家庭農場在全市推廣,經營方式不斷創新、規模不斷擴大、效益不斷提高,成為上海市現代農業發展和促進鄉村振興的新型經營主體。一批像李春風這樣的家庭農場經營者在田間地頭譜寫新時代農業之歌,土壤肥沃了,稻穀飄香,生態好了,蛙聲一片。
  • 《雲南省普洱城市管理條例》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日前,普洱市發布消息,稱《雲南省普洱城市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雲南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並將於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張國營)相關負責人就《條例》有關問題現場答疑問:《雲南省普洱城市管理條例》制定和實施的目的、意義是什麼?答:城市是人類文明與進步的標誌,是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城市管理是否規範有序直接關係群眾的生活幸福。
  • 這個《條例》明年3月1日起施行!
    這個《條例》明年3月1日起施行!王慧 攝12月9日下午,記者從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呼和浩特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明年3月1日起施行。據介紹,《條例》共五章36條,對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的部門、經費、文明行為基本規範、倡導和鼓勵、實施與保障等方面進行了規範。
  • 《鶴壁市淇河保護條例》獲批 將於明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鶴壁市淇河保護條例》獲批 將於明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20-11-29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將於2021年5月1日起實施
    》已由湖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於2021年1月22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21年1月22日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第二章  政府推進第三章  學校指導第四章  家庭實施第五章  社會協同第六章  法律責任第七章
  • 《六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1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些行為將被處罰!
    》(以下簡稱《條例》)已於2020年7月24日經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並報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查批准,將於2020年11月1日正式施行。《條例》全文共六章四十條,在治理隨地吐痰、不文明養犬、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的同時,戴口罩、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等一系列疫情防控中的好做法、好習慣均被納入《條例》,以法律「硬制度
  • 明年1月1日起實施!《紹興市物業管理條例》全文公布
    小布了解到,11月27日經浙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批准,《紹興市物業管理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據悉,這是我市獲地方立法權以來作出的第11部地方性法規,也是一部高度契合百姓關心關注熱點、難點的地方法規。
  • 《昆明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明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
    12月11日,昆明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昆明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是一部綜合性的大氣汙染防治管理的地方性法規,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共六章、六十七條,對大氣汙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大氣汙染防治措施、重點區域大氣汙染聯合防治和汙染天氣應對等進行了全面系統規定。
  • 《甘肅省水汙染防治條例》明年1月1日起施行
    原標題:《甘肅省水汙染防治條例》明年1月1日起施行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設排汙口最高面臨百萬元罰單  《甘肅省水汙染防治條例》已由省十三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於12月3日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明年1月1日起,邢臺市養犬條例實施!
    《邢臺市養犬管理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在邢臺養犬應遵守哪些行為規範?養犬登記如何辦理?《邢臺市養犬管理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目前,條例實施前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現向社會公布有關事項:一、養犬重點管理區的劃定2020年11月18日,經市政府批准,邢臺市主城區內東華路、七裡河南岸觀光路
  • 【市民雲服務】2021年1月這些新規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4、上海為公共文化服務「立規矩」《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與促進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明確,上海的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體育場館、各類文化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設施應當向公眾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 美國版數字報-《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今年7月1日起實施
    從7月1日起,個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可罰5萬元。上海黨政機關內部辦公場所不得使用一次性杯具,旅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日用品,餐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  本報訊 (首席記者 姚麗萍)贊成818票,反對5票,棄權11票。昨天下午,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高票通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今年7月1日起實施。
  • 《福建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10月1日起施行,家庭教育將有法可依
    臺海網7月26日訊(海峽導報駐福州記者林芹)根據省婦聯調查的數據顯示,我省84.55%的家長對如何教育子女感到困惑焦慮,近八成家長缺乏相關知識和經驗借鑑,家庭教育問題日益凸顯。24日,省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福建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條例自10月1日起施行。條例從家庭盡責、學校指導、政府推動、社會協同等方面對我省家庭教育事業進行了規範。
  •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正式施行
    2020年7月31日,安徽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了《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於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和本地家長的實際生活究竟有什麼關係?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哪些規定值得家長重點關注?家長自身需要做到哪些?家長今後又將獲得哪些支持及幫助?
  • 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法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法律常識: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法   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松江區農業農村委:「家庭農場」有法可依,農業再譜新篇章
    (上海基層黨建網)2020年末收官之際,辛勤一年的家庭農場主們迎來一大喜訊——國內首部關於家庭農場的地方立法《上海市促進家庭農場發展條例》出臺,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上海為家庭農場立法,是促進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堅實基礎,也為松江農業發展「保駕護航」。探索家庭農場,創造「松江模式」作為國內最早開展家庭農場試點的地域,早在2007年,松江區開始探索家庭農場經營模式,多次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肯定。2013年,松江的家庭農場模式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 《深圳經濟特區排水條例》明年1月1日起施行
    亂排汙水的違法成本較低、市民將洗衣機放在生活陽臺,洗衣的廢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網對河道水環境造成汙染……針對這些情況,《深圳經濟特區排水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應運而生,《條例》經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五次會議於2020年10月29日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甘肅省中小學校安全條例》明年3月1日起施行
    校內校外「兩手抓」築牢校園安全網《甘肅省中小學校安全條例》明年3月1日起施行每日甘肅網12月4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學校安全是教育事業發展、學生成長成才的基礎和保障,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安寧幸福與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