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
會計雅苑-會計審計資訊平臺。微信公眾號:CHNCPAS,歡迎關注。
會計雅苑轉載之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本文來自普華永道微信公眾號。
隨著中國經濟穩步發展,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和優質教育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與教育行業龐大的市場需求相比,中國教育機構在A股資本市場的影響力還相對較弱,無論是上市公司數量或市值,都未能和行業整體規模相匹配,教育行業在資本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自2006年新東方作為首家中國上市教育企業登陸美國紐交所以來,已有超過50家中國教育企業成功上市,上市地主要集中在美國和香港市場。由於政策限制,在A股上市的教育機構數量較少,在2020年以前登陸A股的教育企業中,主要是通過借殼或者併購重組上市,較少是通過IPO實現上市。2020年11月19日,傳智播客深交所中小板成功過會,成為自2016年東方時尚IPO上市以來第二家以IPO方式A股上市的教育企業,重新激活這個行業登陸A股資本市場的熱情。
A股上市現狀及未來
截至目前,包括已經過會的傳智播客在內,以教育為主營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9家,業務主要集中在K12培訓和職業培訓等領域,其中東方時尚和傳智播客系通過IPO上市,其餘教育企業均為通過借殼或併購重組上市。
K12培訓、語言培訓、職業培訓的頭部教育企業在香港和美國市場上均受到較好的認可。未來幾年,隨著A股註冊制改革的實施和不斷推進及外圍市場變化,更多教育機構預計會選擇A股上市。傳智播客在A股成功過會的經驗,也體現政府及監管部門對於培訓類教育企業從社會公開募集資金的支持,預示此類教育機構將迎來更多A股上市機遇。
A股上市關注重點及應對
上市是一項複雜的系統性工作,A股上市核查從廣度、深度和細緻程度上都有更高要求,教育企業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提前做好各方面準備工作。普華永道教育審計團隊基於多年教育行業經驗,結合A股上市要求,總結以下培訓類教育企業需特別關注的問題:
(一)
收入核查
對於任何IPO企業,收入核查,特別是收入真實性核查都是重中之重。
教育企業在上市前往往會經歷一輪業務飛速發展和機構融資時期,以用戶和市場增長導向的銷售政策和激勵機制為收入舞弊創造了動機和壓力。另一方面,以個人為主的客戶群體、多樣性結算方式以及高額獲客成本也給收入舞弊創造了機會。再者,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及教育題材受到更多追捧,使教育機構紛紛加碼線上業務,進一步增加收入確認的複雜性,這些因素都使收入真實性的風險及核查難度大大增加。
基於以上情況,審計師、保薦人等中介機構針對培訓教育企業的收入審計核查重點在以下兩個方面:
銷售數據分析
通過對銷售數據多維度分析,識別異常交易和收入舞弊的跡象,例如:
合同籤訂方、付款人、客戶、發票開具方,四方不一致的情況;
單筆金額異常、某時段繳費金額總額的異常情況,識別「刷單」跡象;
對集中退費、付費與退費間隔期間等數據進行統計,並檢索學員報名、退費次數,識別異常退費、「刷單」退費的情況;
對註冊用戶數量、註冊時間進行統計、分析,查找異常交易或趨勢;
識別單筆金額低於底價或遠高於標準價的情況。
客戶調查
為配合IPO過程中的收入核查,教育企業應提前梳理與銷售收入相關流程,使之規範化、統一化,確保申報業績期間銷售數據的完整性和業財數據的統一性。同時,教育企業還應儘可能保留申報業績期間能夠證明收入真實性的資料,例如學生報名登記表、學生身份信息、銷課記錄或籤到表、課堂影像資料、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作業交流記錄等。此外,對於從事線上教育或通過線上渠道實現銷售的企業,收入核查需要結合信息系統核查程序完成。
(二)
信息系統核查
近幾年來,教育企業信息化、科技化的趨勢日趨明顯,特別是新冠疫情爆發後,線上教育成為大部分教育機構不可或缺的業態,即使是傳統的純線下培訓機構,也紛紛開闢線上方式,以適應客戶需求和增強企業自身抗風險能力。
根據《首發業務若干問題解答》第53條規定,「對於業務主要通過網際網路開展,報告期任意一期通過網際網路取得的營業收入佔比或毛利佔比超過30%的企業,原則上,保薦機構和申報會計師應對該類企業通過網際網路開展業務的信息系統可靠性分別進行專項核查並發表明確核查意見」。因此,未來A股IPO的培訓教育企業,大多繞不過信息系統核查。對於該類企業系統核查主要關注以下方面:
經營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是否存在被篡改的風險,與財務數據是否一致;
用戶真實性與變動合理性,包括新增用戶的地域分布與數量、留存用戶數量、活躍用戶數量、月活用戶數量、單次訪問時長與訪問時間段等,系統數據與第三方統計平臺數據是否一致;
用戶行為核查,重點用戶充值或消費是否合理;
系統收款或交易金額與第三方支付渠道交易金額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自充值或刷單情況;
平均用戶收入、平均付費用戶收入等數值的變動趨勢是否合理;
業務系統記錄與計算虛擬錢包(如有)的充值、消費數據是否準確;
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或帶寬費用的核查情況,與訪問量是否匹配;
獲客成本、獲客渠道是否合理,變動是否存在異常。
為應對信息系統核查,教育企業應確保申報業績期內信息系統建設和運行的規範性與可靠性、業財數據的一致性以及信息系統歷史數據保存的完整性。
(三)
資金流水核查
A股IPO對資金流水的核查也異常嚴格。這種核查不僅限於針對公司的銀行帳戶流水,還延伸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管及關鍵崗位人員個人的銀行帳戶。核查主要目的是為發現發行人是否與相關人員之間存在未披露的關聯交易或潛在利益輸送,發行人是否存在未入帳的成本、費用或收入。
為應對資金流水核查,培訓教育企業應注意在申報業績期內將公司資金收支和個人資金收支完全劃分清楚,避免通過個人帳戶收取學費或通過個人帳戶支付員工報酬、獲客成本等支出,並且儘量減少公司與股東、實際控制人等相關人員之間的資金往來。同時,還應建立和健全與貨幣資金相關的內部控制,保證核查所需資料、數據保存完整。
(四)
合規性
儘管培訓教育相比於學歷教育受到的法規政策限制較少,但相關教育機構仍需關注資質方面的合規性。特別是2018年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規範K12校外培訓的措施,針對這類培訓機構的資質提出了明確要求。例如,校外培訓機構必須經審批取得辦學許可證;培訓機構必須有符合安全條件的固定場所;校外機構從事文化課教育培訓的教師應具有相應教師資格等。《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要求從事線上教育的機構須取得網際網路經營許可。
此外,IPO企業普遍存在的員工社保計提繳納不足、少繳欠繳稅款等問題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解決這些事項的時間成本和經濟代價可能較高。
(五)
財務核算
培訓教育企業比較有代表性的財務核算問題包括以下方面:
收入確認
培訓教育市場競爭激烈,業務模式層出不窮,不同業務模式下的收入確認方法可能沒有想像中簡單,特別是新的收入準則實施後,對於一些業務的收入確認方式可能與以往不同。例如,直播課和錄播課的收入確認方法、贈課和重修權力的確認、到期未上完的課程收入確認、退費及延期的會計處理等問題,都需要基於業務模式和合同條款進行仔細分析,按照會計準則確定相應的處理方法。培訓教育企業收入確認的核心問題或是收入確認時點和分期,如果存在判斷和處理錯誤,將導致經營業績在不同年度或期間內的劃分不正確,從而影響對企業增長趨勢和上市條件的判斷。
合併報表範圍
會計準則要求將企業能夠實施控制並從而獲得可變回報的主體納入合併報表。很多企業並未準確理解控制及可變回報的含義,因而導致對合併範圍判斷錯誤。例如:一些教育品牌採用加盟經營模式,品牌方與合作方的管理方式和收費方式可能使品牌方對加盟學校形成控制並可獲取可變回報,從而需要合併其報表,儘管這可能並不是品牌方的初衷。此外,由於章程協議的某些條款約定,使得持股比例超過50%的主體不能合併報表,或者持股比例未達到50%而應當合併報表的情況也並不罕見。
準確界定合併報表範圍對上市計劃至關重要,因此企業應從會計準則的角度審慎評估合資、合作協議、投資協議,公司章程等文件,避免事後出現狀況。
研發費用
培訓教育企業在課件開發、信息系統建設等方面的研發費用支出通常較大。企業需要判斷研發費用是否同時滿足《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中關於資本化的相關條件。在實際操作中,企業的研發活動何時進入開發階段並滿足研發費用資本化條件是審核關注的重點。如果教育企業具備較強的科創屬性並將科創板定為上市目標,研發費用將成為一項重要的考量指標,甚至是上市條件之一。此時研發費用核算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將變得尤為關鍵,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以滿足相關核算要求。此外,培訓教育機構的課件內容通常代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些內容有可能是通過自行開發或者外購取得,企業還應注意相關智慧財產權的權屬合法合規性。
新租賃準則
在新租賃準則下,作為經營租賃的承租人需要按照類似融資租賃的模式,對未來期間需支付的租金按照折現值確認使用權資產及相關負債(僅對少數符合條件的情況例外),租金費用將分別以使用權資產攤銷和財務費用的形式計入損益表。對於培訓教育公司,經營和辦公場所大多是通過經營性租賃獲得,新租賃準則的實施可能會對這些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產生較大影響,例如導致資產負債率升高,此外對租賃期內的費用分布也會產生一定影響。企業應在這方面提早進行評估並制訂應對措施。
上市前融資與股權激勵
培訓教育企業在上市前通常會經歷若干輪融資,這些融資可能包括對賭條款、否決權、反稀釋、非現金購買、優先認購權等,往往屬於混合金融工具,會計處理較為複雜。此外,培訓教育企業還可能在上市前實施股權激勵計劃。這些事項通常需要對相關工具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可能對於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企業應在實施相關計劃之前對會計處理和財務影響進行評估。此外,根據《首發業務若干問題解答》第五條的規定,對於特定的對賭協議,發行人應當在申報前進行清理。
綜上所述,傳智播客破冰之後,未來將有更多教育企業,特別是培訓類教育企業選擇A股IPO。這些教育企業需要對A股IPO的要求,特別是與美國和香港市場的差異化要求有充分了解和準備,及早引入有經驗的專業機構幫助管理層進行梳理和診斷,完善財務、內控相關人員的配備,儘可能在上市申報業績期開始前完成主要問題的整改,並積極做好各項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