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關注9類學生和班主任,中山發布通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2020-12-14 瀟湘晨報

5月2日,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面向各鎮區文體教育局(教育事務指導中心),市直屬學校,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確保返校師生身心健康的通知》,提出重點關注9類學生群體和高度關注班主任的心理疏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幫助師生順利適應新學期。

通知提出:

一、明確主體、壓實責任。學校是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校長是第一責任人,校長要親自抓,並安排1名校領導具體負責,德育部門負責統籌協調,以德育幹部、心理教師、班主任為骨幹,動員所有科任教師共同參與。

二、強化統籌、加強指導。市鎮教育和衛健部門要加強統籌指導,推動建立「家校醫聯動」機制。教育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落實管理;衛健部門要組織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對接各學校,為學校提供心理評估、幹預等服務;學校要發揮好衛生健康副校長、駐校醫生和社區社工專業力量,進一步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三、突出重點、開展排查。學校要對今年3月已完成的對全體學生心理健康排查篩選出的重點對象加強分析研判,精準制定綜合性的幹預措施。對有嚴重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的學生特別是抑鬱症患者,應建議家長儘快轉介至專業機構或專科醫院接受相關治療,並注意留存相關通話錄音或通話記錄。學校應根據醫生診斷結果,謹慎評估學生返校的適應情況,並與家長、學生協商,如確定返校,應與家長籤訂書面責任承諾書,對不能返校的學生要持續關注跟蹤。

要重點關注以下9類學生個人或群體:

(1)來自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學生;

(2)家屬或自身患有新冠肺炎的學生;

(3)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子女;

(4)畢業班學生;

(5)患精神疾病的學生;

(6)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

(7)明顯性格偏差的學生;

(8)離異家庭、單親家庭、貧困家庭、父母關係緊張家庭的學生;

(9)親子關係緊張的學生。

四、掌握動態、健全檔案。通過學生群、學生朋友圈、QQ空間等,以及「一普訪五多訪」家訪制度,密切家校溝通,在學生返校前後摸清學生思想近況。結合最新摸排情況動態調整重點關注對象名單,建好心理檔案,並由學校統一安排責任人提供幹預性心理輔導。

五、張弛有度、氛圍寬鬆。學校要通過開展心理講座、心理健康教育課、同伴互助、團體輔導等活動,幫助學生掌握簡便有效、易於操作的心理調適方法。學生返校後,不對學生過分強調學業要求,要以幫助孩子調適復學情緒,適應學校生活為主。

為營造寬鬆的學習、生活氛圍,市教體局鼓勵各學校,可在日常教育活動中穿插組織包括課前喚醒頭腦鼓舞操、午睡後正念冥想喚醒操、睡覺前輕鬆心情助眠操、周未早上起床五分鐘喚醒頭腦鼓舞操等集體活動(活動詳情請關注市教體局官網),並每天安排戶外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幫助師生緩解過度緊張及適應不良等情況。

六、建立小組、互幫互助。學校要在疫情防控總體背景下,創新學生管理方式。以學生的心理狀態、興趣愛好、學習情況、生活安排等為依據,把若干名學生編排成相對固定互助小組,形成「生活·行為·學習·心理」四位一體,充分發揮同伴互助力量。各小組設組長1人,要及時向老師反饋組員狀況。

圖片

杜絕形式主義,為行政管理人員減壓

通知還針對不同人群分類施策,確保安全:

為行政管理人員減壓。學校各級行政部門要在落實疫情防控總體要求的前提下,加強統籌協調,合理安排各種檢查、督導、驗收工作,杜絕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避免增加基層壓力。

為全體教職工減壓。充分依靠市鎮心理衛生專家的專業力量,對重點人員群體開展心理團康活動,提供心理援助;切實關心全體教職工的心理健康,高度關注班主任教師的心理疏導,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組織形式多樣的體藝活動,開展心理講座、團康活動,鼓勵教師自主調節情緒,建立積極的生活觀和工作觀。

落實教師培訓。學生返校前,各學校要組織開展《中山市中小學疫情防控下返校心理建設指引》的教師培訓,幫助教師適應疫情背景下的工作,幫助教師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和自我關懷。提醒教師及時轉向「管理+教育+教學+守護」四維工作模式。市教育體育局已錄製《用心育人、用責守護》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視頻,連結:https://pan.baidu.com/s/1Kdk0S1tH93IuCSrQmy33cg 提取碼:rudu ,各學校可下載學習。

上好「復學第一課」。學生返校前,要組織開展生命教育為主題的班會課。各學校合理採取線上、線下形式,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班會課素材可選用「中山心理」公眾號的微課視頻或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中心的心理防疫心理微課。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給全國中小學校新學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建議
    要注重結合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徵與個性差異開展工作,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鼓勵他們用遊戲的方式表達,學會識別情緒並加以調節;對於初中階段的學生,鼓勵他們加強人際交往,通過溝通表達情緒、情感,提升積極心理品質;對於高中階段的學生,採用班隊會等多種形式,宣傳在疫情中出現的先進事跡,進行生命教育和生涯教育。
  • 安徽宿州: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培養青少年陽光心理
    2020年以來,針對疫情下的青少年群體容易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安徽省宿州市積極創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網絡體系,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青少年學生具有陽光心理,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 彭州市九尺小學開展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生命是神聖的,是應該得到敬畏和尊重的。為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確保學生生命安全9月18日,四川省彭州市九尺小學開展了「關愛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加強生命安全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正確調適心理問題,積極面對新學期。
  • 教育部:給全國中小學校新學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建議
    為更好幫助各地師生順利適應新學期,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開學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和校園學習,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向全國中小學校提出如下指導建議。要注重結合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徵與個性差異開展工作,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鼓勵他們用遊戲的方式表達,學會識別情緒並加以調節;對於初中階段的學生,鼓勵他們加強人際交往,通過溝通表達情緒、情感,提升積極心理品質;對於高中階段的學生,採用班隊會等多種形式,宣傳在疫情中出現的先進事跡,進行生命教育和生涯教育。
  • 新學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10條指導建議來了
    為更好幫助各地師生順利適應新學期,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向全國中小學校提出10條指導建議。隨教育小微一起來看↓↓↓給全國中小學校新學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建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疫情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有效控制,各地中小學積極推進開學複課工作。
  • 百官小學切實關注後疫情時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近日,百官小學心理危機工作小組組織全校4至6年級班主任教師參加關於「心理高危學生篩查和幹預」的專題培訓會議,引導班主任教師進一步認識了解和紮實推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測評等工作。會後第一時間,25位班主任就回班面向各自班級學生開展了心理健康動態觀察,重點關注受疫情影響的八類心理高危學生,包括來自重點疫區的學生,家屬或自身曾患新冠肺炎的學生,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子女,六年級畢業班學生,特殊家庭(如離異家庭、單親家庭、貧困家庭、父母關係不良家庭等)存在親子關係不良問題的學生等,重點專注和了解學生近期的學習情況與情緒波動情況以及親子關係。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實施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爭創計劃的通知
    一、目標任務  通過特色學校爭創計劃,樹立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典型,推動廣大中小學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各項要求,明確學校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方面的義務和責任,規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時間和必要的活動場地,豐富課程內容,建立穩定的專業化教師隊伍,形成全體教師關心關愛每一個學生心靈成長的良好氛圍
  • 深圳加強返校複課後學生心理建設:加強家校互動 守護心理健康
    原標題 深圳加強返校複課後學生心理建設:加強家校互動 守護心理健康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1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韓文嘉)「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下午好,心靈下午茶,單周星期五與你相約。」
  • 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體檢,把關注學生心理健康落到實處
    方案要求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出現這一問題,與個體對抑鬱症的認知有關,很多人覺得這不是什麼問題,更不會將其和疾病聯繫起來,同時也與缺乏相關就診條件有關。要幫助青少年擺脫抑鬱等情緒障礙困擾,當前最為重要的力量來自學校。學校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常識教育,讓學生懂得基本的心理常識,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同時,學校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師(醫生)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心理諮詢、治療。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進行普查,也是重要的內容。
  • 關於加強我市中小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及答覆
    教師始終生活在學生之中,教師有責任和義務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學過程中參與心理指導,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心理,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三)學校廣泛開展心理諮詢活動。心理諮詢活動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 關注心理健康  助力學生成長
    結合本校實際,堅持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探索,大膽實踐,以實效為標準,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關注教師心理需求,改善家庭教育氛圍,為提高學生整體素質、提升教師人文素養、轉變家長教育觀念奠定了堅實基礎,從而也全面地促進了學校的和諧發展。
  •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 教基〔2002〕14號   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我部制定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現印發給你們。
  • 關於學生秋季學期開學,教育局發布官方通知,家長和學生重點關注
    關於學生秋季學期開學,教育局發布官方通知,家長和學生重點關注2020年初的時候,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所以學生們的開學經歷了很多波折,特別是中小學生,不少低年級的學生,一整個春季學期都是在家裡度過的,雖然大部分地區的中小學春季學期還是開了學,但放假的時間還是和往年一樣,匆匆忙忙地結束了春季學期。
  • 西安龍門補習學校班主任心理培訓:因異而教與個別關注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升班主任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危機幹預能力,幫助龍門學生適應校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西安龍門補習學校蓮湖校區於10月30日下午組織了一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由心理健康教育老師李丹主講,高考部校長張東川、高考部促學主任薛昌利、高考部教學副主任劉衛寧、蓮湖校區中考部校長李浩、中考部促學主任吳勇,高考部、中考部、新業務部各班主任均參加了培訓。
  • 錦州出臺《強化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實施方案》
    為加強我市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學生生命安全,切實把我市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工程落到實處,11月26日,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制定的《強化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實施方案》出臺。
  • 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淺釋
    切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廣大學校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共同的緊迫任務。大家知道,心理健康的基本含義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國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學德育大綱中已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 教育部發布最新通知!重點關注這兩類學生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切實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通知》,就指導推動各地各高校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作出部署安排。《通知》要求對於受疫情或洪澇災害影響較重等特殊困難學生予以重點關注,主動摸排、提前掌握學生有關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溝通、幫扶工作。
  •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的通知
    要立足教育和發展,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挖掘他們的心理潛能,注重預防和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心理行為問題,在應急和突發事件中及時進行危機幹預。——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和關注個別差異相結合。全體教師都要樹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注重教育方式方法,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需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堅持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
  • 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家校形成合力
    年輕的生命還沒有來得及享受生活和事業的美好,生命之花還沒有來得及綻放,就沒有經得起風雨的考驗,過早地凋謝了。一個個青少年自殺的悲劇提醒人們,加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造成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原因,既有來處學校教育方面的,也有來自家庭和社會方面的。因此,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僅靠學校和教師不行,需要家校形成合力。
  •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印發《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
    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一,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規範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服務,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需求,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義和利、群和己、成和敗、得和失,培育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