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全國中小學校!新學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10條指導建議來了

2020-12-14 微言教育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中小學積極推進開學複課工作。為更好幫助各地師生順利適應新學期,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向全國中小學校提出10條指導建議。隨教育小微一起來看↓↓↓

給全國中小學校新學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建議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疫情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有效控制,各地中小學積極推進開學複課工作。為更好幫助各地師生順利適應新學期,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開學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和校園學習,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向全國中小學校提出如下指導建議。

建議1:

開展開學複課銜接工作,提升學生的學習生活適應能力

對於入學後學生可能存在的適應不良問題,學校要提前預判,在教學安排上預留調整適應期,可提前發布開學後的教學計劃安排和作息時間表,讓學生早知情、早安心、早準備。引導學生提前做好迎接開學的行動準備,通過準備返校物品、制定復學計劃等方式提升對新學期的期待和信心。上好「復學第一課」,平穩度過開學第一周,通過開展疫情防控、生命安全、衛生健康等主題班會,積極引導學生分享、總結居家學習生活期間學習體會和成長感悟。課堂教學可延續線上教學時的一些有效方法,幫助學生實現從在線學習到課堂的平穩過渡。對於學習上確實存在困難的學生,及時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給予個別化指導和幫助,引導其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

建議2:

做好師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疫情對師生心理健康會產生一定負面影響,學校在開學前後要及時進行師生身心健康狀況摸底,根據師生的反饋信息,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開學前通過在線調查和線上溝通,充分了解全體師生受疫情影響的情況。開學後通過師生自我報告、日常觀察、專業心理評估等方式,掌握困擾師生的具體壓力來源和情緒行為問題。同時,要關注疫情對師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可能存在長期性和隱蔽性,有些心理應激症狀會延遲出現,國外疫情形勢發展也可能給師生帶來心理困擾,進行師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時要注意定期、多次、全面掌握。

建議3:

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活動,幫助學生做好心理調適

針對疫情期間學生可能的心理困擾(如過度焦慮、緊張、恐懼、心情低落、挫敗感、失眠少覺等)和行為問題(如注意力不集中,作息不規律、長時間玩遊戲等)開展心理講座、心理健康教育課、同伴互助、團體輔導等活動,幫助學生掌握簡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調適方法。要注重結合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徵與個性差異開展工作,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鼓勵他們用遊戲的方式表達,學會識別情緒並加以調節;對於初中階段的學生,鼓勵他們加強人際交往,通過溝通表達情緒、情感,提升積極心理品質;對於高中階段的學生,採用班隊會等多種形式,宣傳在疫情中出現的先進事跡,進行生命教育和生涯教育。

建議4:

針對心理困擾較大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個體心理輔導

關注和重視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學生,對其提供充足的情感、生活和學業支持,開展有效心理輔導,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應對、及時上報。特別關注在疫情前就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開展追蹤評估,結合以往輔導記錄,提供預防性心理輔導,協助其維持心理健康水平。特別關注來自重點疫區或身邊有親人感染新冠病毒並對此感受到焦慮和壓力的學生,提供支持性心理輔導,積極改善其周邊人際環境,減少可能的排斥和歧視。特別關注在疫情期間出現明顯情緒問題、沉迷電子產品或行為偏差等情況的學生,提供幹預性心理輔導,開展行為矯正,協助其回歸正常學習生活。特別關注情緒波動較大的學生,提供陪伴性心理輔導,建立同伴互助小組,協助其接納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促進其轉變認知、優化心態。

建議5:

通過多種方式緩解教師職業壓力,指導教職員工有序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新學期開學,教師面臨調整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了解掌握學生學習進展情況、參與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幫助學生做好居家學習與在校學習銜接等任務,工作壓力較大。學校要統籌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合理安排教職員工的疫情防控、線上和線下授課、班級管理等工作量,讓班主任和學科教師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班級管理和授課中。要切實關心教職員工心理健康,幫助他們解決教學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給予心理支持。組織形式適宜的教師活動,鼓勵教師自主調整情緒,建立積極的生活觀和工作觀,提高生活滿意度和職業幸福感,也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榜樣示範作用。

建議6:

針對受疫情影響產生嚴重心理問題的個別師生,提供長期專業心理幹預、轉介和支持服務

持續關注和追蹤心理問題較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影響正常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師生,並聯合家庭、班主任和社區共同制定心理危機幹預方案。要向師生推介社會心理服務官方資源,掌握向專業的醫療機構和心理援助機構尋求專業支持的方法,提高師生尋求社會支持的能力。對於存在嚴重心理和行為問題以及精神疾患的師生,學校應做好隱私保護,設立標準化處置流程,及時將有關情況反饋給家長或親屬,並轉介到專業的醫療機構和心理援助機構,聯合家庭、社區及醫療機構將各項流程措施落實到位。

建議7:

為畢業年級學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協助學生以自信平穩的心態積極備考

學校應對面臨疫情、考試和升學多重壓力的初三、高三年級學生提供教育、教學和心理的全方位支持。學校要及時向教師、學生和家長解讀考試延期帶來的複習、考試、志願填報和錄取招生等安排的變化,解答師生、家長的典型問題。如志願填報和錄取工作整體可能延遲、新生秋季入學時間可能會發生變化、暑假時間也可能相應調整等。公布學校相應的應對措施,提醒師生和家長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教師要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工作,及時分析學情,及時調整教學進度,指導學生制定合理的複習規劃。學校要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提供考前情緒指導,開展適當的文體活動和團體心理輔導,引導學生調節身心狀態,樹立信心,積極備考。

建議8:

加強權威信息推介和宣傳引導,增強師生心理正能量

學校要高度重視疫情期間大量信息傳播對師生產生的心理和觀念衝擊,及時向全校學生、家長及教職員工傳遞權威政策信息,避免教師、學生和家長的猜測,提高信息辨別和獨立思考能力,降低焦慮情緒。可通過推廣校內外志願服務活動、學習疫情期間身邊優秀榜樣事跡、抗疫鬥爭中各戰線表現突出人員尤其是90後、00後臨危不懼、最美逆行的故事等,面向師生用小切口展現大視野,以小事件體現大情懷,幫助師生汲取正能量,引導思考平凡與偉大、個人與集體、生命與健康的關係,塑造積極向上的成長型思維,增強集體榮譽感、自信心和凝聚力。

建議9:

注重疫情防控與學校文化活動相結合,營造平安健康文明校園

疫情防控工作是中小學開學後較長一段時間的重要工作。中小學校要重視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公開透明,定期向全體師生、家長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公布相關工作進展。提供有效溝通渠道,聽取師生和家長對於學校疫情防控的意見建議。出現特殊事件時,要以「及時、真誠、負責」為原則做好說明並付諸行動,積極爭取師生對開學後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降低師生對復學的不安全感,避免因疫情防控而造成的人際隔閡。在符合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創新學校文化活動形式,可通過網絡平臺、微博、微信群、廣播、主題講座、宣傳欄、讀書角、角色扮演、心理劇等形式,促進師生交流和共同探索,營造溫馨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

建議10:

加強家校溝通,指導家庭教育,協助家長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良好的家校溝通對於平穩復學非常重要。學校要指導班主任和各科教師做好家校溝通,細化溝通內容、溝通頻率、溝通形式,完善溝通流程。要及時向家長通報教育教學安排,緩解家長焦慮情緒,爭取家長理解和支持。要定期開展線上家長學校活動,就困擾家長的典型問題開展專題講座,例如,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自學能力,如何控制電子產品使用,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等,提高家長科學育兒和開展家庭教育的能力,緩解疫情期間家庭矛盾,協助家長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要對特殊群體,如醫護人員子女、流動和留守兒童等給予重點關注,對家長提出的家庭教育問題多傾聽、多理解,主動答疑解惑,幫助家長尋找解決之道。

相關焦點

  • 給全國中小學校新學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建議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疫情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有效控制,各地中小學積極推進開學複課工作。為更好幫助各地師生順利適應新學期,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開學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和校園學習,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向全國中小學校提出如下指導建議。
  • 教育部:給全國中小學校新學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建議
    中國日報4月24日電(記者 鄒碩)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疫情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有效控制,各地中小學積極推進開學複課工作。為更好幫助各地師生順利適應新學期,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開學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和校園學習,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向全國中小學校提出如下指導建議。
  • 給全國中小學校!10條指導建議來了
    給全國中小學校新學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建議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疫情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有效控制,各地中小學積極推進開學複課工作。為更好幫助各地師生順利適應新學期,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開學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和校園學習,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向全國中小學校提出如下指導建議。
  • 關於加強我市中小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及答覆
    關於加強我市中小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 提案人:鄭曉非二、因此建議(一)全社會都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教育工作者改變觀念,要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要敢於面對現實,勇於承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 @全省中小學,如何幫助師生順利適應新學期,教育部給出了10條指導建議
    @全省中小學,如何幫助師生順利適應新學期,教育部給出了10條指導建議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中小學積極推進開學複課工作。為更好幫助各地師生順利適應新學期,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向全國中小學校提出10條指導建議。
  • 民政部對「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的答覆
    民函〔2019〕718號司富春代表:您提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收悉。您在建議中提出的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建議,對推進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 心理健康的「動態」與實用建議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建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疫情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有效控制,各地中小學積極推進開學複課工作。為更好幫助各地師生順利適應新學期,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開學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和校園學習,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向全國中小學校提出如下指導建議。
  • 教育部:新學期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主要做好八個方面
    在這個過程當中,廣大中小學生也經受了鍛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在秋季學期即將全面、正常、安全開學之際,我代表基礎教育司向中小學校、幼兒園的廣大師生表示問候和祝賀,為做好新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教育部將指導各地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工作。
  • 鄂爾多斯市開展復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鄂爾多斯市開展復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2020-04-25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人大代表楊傑:建議加大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離家出走的學生日益增多、「空心病」人釀造的悲劇不斷發生、校園欺凌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現象……當前,學校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心理安全危機。全國人大代表、宿州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楊傑建議,必須大張旗鼓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育者、家長、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大學校心理健康諮詢室建設,建設一支專業化較強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
  • 給全國家長!疫情防控期間指導孩子居家學習生活10條建議來了
    在這段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間家長應該如何陪伴孩子如何緩解和調節情緒如何與孩子們共度有意義的親子時光如何藉助疫情給孩子上一堂生動的社會生活課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針對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
  • 惠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給家長、孩子的心態調適建議
    健康心理成就健康人生。在全國上下復工復產復學之際,惠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分別為家長、學生分享了調適心態的十條建議。讓我們的心靈灑滿陽光,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吧。
  • 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時期學校要怎麼進行,學生才能接受?
    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學校對孩子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也在提升。近日,教育部出臺了相關指導規定,為孩子有個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心態,提出了具體的方向。有心的家長,可以積極配合老師,引導學生做學習生活總結,把上一個階段的學習成果進行整理,指導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能派上用場。
  • 代俊參加重點提案《關於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辦理情況...
    匯報指出,近年來,國、省、市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臺了系列政策文件;市委、市政府多次專題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明確黨委、政府和部門職責,夯實心育基礎保障,研究解決推進心育工作中的困難與問題;市人大、市政協關心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代表、委員們積極獻言獻策,為我市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 關於加強我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
    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心理健康科普工作亟待加強,社區居民大多缺乏心理健康知識,對心理健康服務的有效性、專業性認識不夠,忽視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歧視心理行為問題人群和精神障礙患者的情況較為普遍,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還不完善,專業人員嚴重不足,絕大多數家長教育觀念陳舊,仍然停留在「唯分數」、「高考定終身」,忽視德育教育、人格培養。
  • 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共同努力
    花都區教育局開展心理義診活動。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中,「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內容之一。廣州市、區教育部門,各中小學校高度重視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此前,孩子們在長時間在家上課之後返校復學,他們的心理健康也受到更多重視。如今,新學期開學在即,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將繼續開展起來。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謝澤楷今年上半年,廣州市不少中小學在返校復學前後,因應各自學校和學生的不同情況,或製作推出各有特色的心理課,或舉辦各種心理健康主題教育活動,以此為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 海南將逐步實現所有中小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其中,各級各類學校建立心理服務平臺或依託校醫等人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各中小學校應建立心理輔導室或心理諮詢室,並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機構要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所有學校與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建立學生心理危機轉介「綠色通道」。50%的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 教育部:對因疫情產生嚴重心理問題師生提供長期心理幹預
    中新網4月24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24日發布給全國中小學校新學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建議。建議指出,針對受疫情影響產生嚴重心理問題的個別師生,提供長期專業心理幹預、轉介和支持服務。
  • 權威發布|教育部:進一步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助力健康中國
    近日,教育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469號建議中提到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公共衛生安全教育的建議」做出答覆。答覆全文如下: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469號建議的答覆您提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公共衛生安全教育的建議」收悉,經商中央文明辦、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科協,現答覆如下:公共衛生安全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國家安全的「體溫計」和「防洪壩」,中小學生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
  • 建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切實加強中小學校督導工作
    目前,全國有一半以上的縣(市、區)建立了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制度,湖南、重慶和山東濰坊已經在本地全面實行了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需要對各地在實踐中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及時總結和提升各地的成功經驗,使之形成科學、規範的制度,更好地指導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的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