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961字,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文 | 胡長春
圖 | 網絡
前情提要:
上周我們為大家分析了國內「老年抑鬱症」的現狀以及「老年抑鬱症」逐年增多的原因,本周帶大家重點關注,如何治療「老年抑鬱症」!
(點擊上方文字查看上篇文章)
為什麼老年抑鬱情緒得不到重視呢?
這與老年人抑鬱情緒的特點有關,老年抑鬱和年輕人抑鬱的症狀不同。
1.情緒方面:
老年人對憂傷情緒往往不能準確表達,多數患者有突出的焦慮煩躁症狀,如坐臥不安、憂心忡忡、緊張害怕、易哭等。
2.認知方面:
有更明顯的反應遲緩、思考問題困難、計算力困難、判斷能力下降及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回憶不愉快的往事,常因小事自責、自卑,甚至絕望。
3.意志行為方面:
積極性和主動性下降,依賴性強,精力缺乏,迴避社會交往,嚴重時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4.軀體症狀明顯:
老年患者常主訴許多軀體症狀,如疼痛、胸悶、心悸、胃腹不適、便秘、口乾、手顫、出汗、周身乏力等。
約80%的患者有睡眠障礙,可有入睡困難和噩夢,典型的是早醒,醒後即陷入今天如何過的痛苦絕望中。
由於老年人情緒症狀不突出或不善表達,而軀體症狀突出,所以比較容易誤診。
老年人很少出現非常的悲傷,流眼淚,心情極度的不好,而是表現為沒有力氣,消瘦,睡眠不好,各種疼痛,以及胸悶、心慌,頭昏,胃部說不出的難過等症狀。
由於老年人本來就有各種慢性軀體疾病,所以這時候老人和家屬不可能認識到老年抑鬱的問題,有時我們也把這種抑鬱稱之為「隱匿性抑鬱」。
病例分析
比如我曾經會診過一位老幹部,主要是消瘦和吃不下飯和睡眠差,2個月瘦了近20斤,家人懷疑是不是腫瘤,先到消化科住院,進行胃腸鏡等各項檢查,輔助結果基本正常,於是轉到幹部病房休養調理,但是病情越來越重,老人話也少了,記性也差了,不想活了,要跳樓。
我們會診以後發現這位老幹部也是空巢,雖有保姆照料生活,但是沒有社會交往和家人的陪伴。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會發現老年抑鬱的第二個特點,記性變差,也就是認知功能減退,有時一些老年抑鬱被誤認為是老年痴呆,但是如果抑鬱改善了,他們的記性會恢復如初,而老年痴呆則是不可逆轉的,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有一個名稱叫「假性痴呆」。
病例分析
我們曾經治療過一個老年人,第一次來門診的時候是坐著輪椅由家人陪伴來的,反應非常的遲鈍,也不講話,晚上不睡覺。
開始我們考慮痴呆可能性比較大,痴呆量表檢查完全符合,同時頭顱磁共振檢查也有多發腔隙性腦梗塞表現。
但是經過住院抗抑鬱治療之後,患者完全變了另一種狀態,講話交流自如,出院以後門診複診都是自己一個人,對自己的服藥情況以及生活情況對答如流,所以這位老人當時就是一種「假性痴呆」的表現。
另外老年抑鬱自殺率比較高,近年來,老年人自殺事件逐漸增多。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自殺和自殺企圖者中的50%~70%繼發於抑鬱障礙,並且其抑鬱自殺率是其他抑鬱群體的4~5倍。
其中那些性格內向、伴有軀體疾病、喪偶、經濟拮据、獨居、文化程度低以及剛剛離退休的老人,其自殺成功率更高。
那麼如何預防老年抑鬱呢?
01
保持一定社會關係和社會活動
比如參加老年大學的活動,參加社區活動感受社會價值。
02
培養和保持一定的興趣愛好
培養和保持一定的興趣愛好,尤其是運動類的,比如比較流行的跳廣場舞等,琴棋書畫既可以提高自身修養又能預防心理問題。
每次早晨經過西湖邊的時候都能看到一群群的老年人進行各種健身活動,有的打太極拳,有的邊騎輪滑邊跳舞,有的用大型毛筆在石板地面揮灑墨寶,這些老人數十年如一日,既鍛鍊了身體,也改善了心理健康。
曾經遇到一位106歲的老人,每日的生活就是從打鐵關坐公交車到西湖邊,散步,聊天,看別人打太極和唱越劇,吃飯的時候再坐公交回家。
但是有些老人退休後沒有興趣愛好,沒有什麼朋友圈,也不願意出門,每日要麼看看電視,要麼躺著睡覺,這種老人即使未有嚴重軀體疾病也會經常和醫院打交道,或者沉浸於養生或保健品之中,多數還是逃不掉心理問題的折磨。
03
家人要多陪伴老人,多溝通聊天,或者養寵物
家人陪伴的話題前面已經講了很多,現在說一說養寵物的問題,其實寵物治療心理疾病最初是在兒童之中,在美國很多兒童心理疾病都有寵物進行輔助康復。
實踐也證明,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有一些空巢的老人養了狗狗之後,心情就好了很多,其實寵物作為一個生命,填補了家庭成員的缺失。
老人通過照料寵物獲得了生活的存在感,同時和寵物建立了社會感情。
04
早發現早就醫,不要諱疾忌醫
很多家屬或患者出於對抑鬱症表現的誤解,一般很少主動就醫。
老年抑鬱的患者由於認知功能下降,以及自己的偏見,拒絕到精神科就醫。
所以臨床上很多老年抑鬱症都是經過長期的多個科室就診後才到精神科診治,或者等到患者自殺等重大行為後才到醫院就診。
05
藥物治療
如果診斷抑鬱症,藥物治療目前還是公認的首選有效治療,因為這是疾病,依靠自己的意志力是無法抗衡的,是病就要儘早治療,早期治療很關鍵,越早用藥劑量越小,療程越短。
另外就是要遵醫囑服藥,因為目前的抗抑鬱藥物起效時間需要2周左右,但是噁心不想吃飯的副反應服藥後就會出現,並且會持續一周。
這就導致很多人誤認為藥物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加重病情,一旦挺過了最難的頭一周,後面就沒什麼不良反應了,治療效果也出來了。
另外一旦症狀改善,很多人就自行停藥,這就導致病情復發,因為藥物治療是有療程的,一般都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時間不夠,雖然好了但是停藥後還是容易復發。
總之,老年人心理健康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社會問題,須加強社會宣傳,增強社會各界、家庭成員對老年人的人文關懷,督促老年人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培養興趣,正確看待生老病死。
讓更多的老年抑鬱障礙患者保持較高的生活質量和較好的社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