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老年人,關注老年抑鬱症

2020-11-05 胡長春心理驛站

本文共1961字,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文 | 胡長春

圖 | 網絡

前情提要:

上周我們為大家分析了國內「老年抑鬱症」的現狀以及「老年抑鬱症」逐年增多的原因,本周帶大家重點關注,如何治療「老年抑鬱症」!

(點擊上方文字查看上篇文章)


為什麼老年抑鬱情緒得不到重視呢?

這與老年人抑鬱情緒的特點有關,老年抑鬱和年輕人抑鬱的症狀不同。

1.情緒方面:

老年人對憂傷情緒往往不能準確表達,多數患者有突出的焦慮煩躁症狀,如坐臥不安、憂心忡忡、緊張害怕、易哭等。

2.認知方面:

有更明顯的反應遲緩、思考問題困難、計算力困難、判斷能力下降及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回憶不愉快的往事,常因小事自責、自卑,甚至絕望。

3.意志行為方面:

積極性和主動性下降,依賴性強,精力缺乏,迴避社會交往,嚴重時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4.軀體症狀明顯:

老年患者常主訴許多軀體症狀,如疼痛、胸悶、心悸、胃腹不適、便秘、口乾、手顫、出汗、周身乏力等。

約80%的患者有睡眠障礙,可有入睡困難和噩夢,典型的是早醒,醒後即陷入今天如何過的痛苦絕望中。

由於老年人情緒症狀不突出或不善表達,而軀體症狀突出,所以比較容易誤診。

老年人很少出現非常的悲傷,流眼淚,心情極度的不好,而是表現為沒有力氣,消瘦,睡眠不好,各種疼痛,以及胸悶、心慌,頭昏,胃部說不出的難過等症狀。

由於老年人本來就有各種慢性軀體疾病,所以這時候老人和家屬不可能認識到老年抑鬱的問題,有時我們也把這種抑鬱稱之為「隱匿性抑鬱」

病例分析

比如我曾經會診過一位老幹部,主要是消瘦和吃不下飯和睡眠差,2個月瘦了近20斤,家人懷疑是不是腫瘤,先到消化科住院,進行胃腸鏡等各項檢查,輔助結果基本正常,於是轉到幹部病房休養調理,但是病情越來越重,老人話也少了,記性也差了,不想活了,要跳樓。

我們會診以後發現這位老幹部也是空巢,雖有保姆照料生活,但是沒有社會交往和家人的陪伴。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會發現老年抑鬱的第二個特點,記性變差,也就是認知功能減退,有時一些老年抑鬱被誤認為是老年痴呆,但是如果抑鬱改善了,他們的記性會恢復如初,而老年痴呆則是不可逆轉的,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有一個名稱叫「假性痴呆」

病例分析

我們曾經治療過一個老年人,第一次來門診的時候是坐著輪椅由家人陪伴來的,反應非常的遲鈍,也不講話,晚上不睡覺。

開始我們考慮痴呆可能性比較大,痴呆量表檢查完全符合,同時頭顱磁共振檢查也有多發腔隙性腦梗塞表現。

但是經過住院抗抑鬱治療之後,患者完全變了另一種狀態,講話交流自如,出院以後門診複診都是自己一個人,對自己的服藥情況以及生活情況對答如流,所以這位老人當時就是一種「假性痴呆」的表現。

另外老年抑鬱自殺率比較高,近年來,老年人自殺事件逐漸增多。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自殺和自殺企圖者中的50%~70%繼發於抑鬱障礙,並且其抑鬱自殺率是其他抑鬱群體的4~5倍。

其中那些性格內向、伴有軀體疾病、喪偶、經濟拮据、獨居、文化程度低以及剛剛離退休的老人,其自殺成功率更高。


那麼如何預防老年抑鬱呢?


01

保持一定社會關係和社會活動

比如參加老年大學的活動,參加社區活動感受社會價值。

02

培養和保持一定的興趣愛好

培養和保持一定的興趣愛好,尤其是運動類的,比如比較流行的跳廣場舞等,琴棋書畫既可以提高自身修養又能預防心理問題。

每次早晨經過西湖邊的時候都能看到一群群的老年人進行各種健身活動,有的打太極拳,有的邊騎輪滑邊跳舞,有的用大型毛筆在石板地面揮灑墨寶,這些老人數十年如一日,既鍛鍊了身體,也改善了心理健康。

曾經遇到一位106歲的老人,每日的生活就是從打鐵關坐公交車到西湖邊,散步,聊天,看別人打太極和唱越劇,吃飯的時候再坐公交回家。

但是有些老人退休後沒有興趣愛好,沒有什麼朋友圈,也不願意出門,每日要麼看看電視,要麼躺著睡覺,這種老人即使未有嚴重軀體疾病也會經常和醫院打交道,或者沉浸於養生或保健品之中,多數還是逃不掉心理問題的折磨。

03

家人要多陪伴老人,多溝通聊天,或者養寵物

家人陪伴的話題前面已經講了很多,現在說一說養寵物的問題,其實寵物治療心理疾病最初是在兒童之中,在美國很多兒童心理疾病都有寵物進行輔助康復。

實踐也證明,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有一些空巢的老人養了狗狗之後,心情就好了很多,其實寵物作為一個生命,填補了家庭成員的缺失。

老人通過照料寵物獲得了生活的存在感,同時和寵物建立了社會感情。

04

早發現早就醫,不要諱疾忌醫

很多家屬或患者出於對抑鬱症表現的誤解,一般很少主動就醫。

老年抑鬱的患者由於認知功能下降,以及自己的偏見,拒絕到精神科就醫。

所以臨床上很多老年抑鬱症都是經過長期的多個科室就診後才到精神科診治,或者等到患者自殺等重大行為後才到醫院就診。

05

藥物治療

如果診斷抑鬱症,藥物治療目前還是公認的首選有效治療,因為這是疾病,依靠自己的意志力是無法抗衡的,是病就要儘早治療,早期治療很關鍵,越早用藥劑量越小,療程越短。

另外就是要遵醫囑服藥,因為目前的抗抑鬱藥物起效時間需要2周左右,但是噁心不想吃飯的副反應服藥後就會出現,並且會持續一周。

這就導致很多人誤認為藥物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加重病情,一旦挺過了最難的頭一周,後面就沒什麼不良反應了,治療效果也出來了。

另外一旦症狀改善,很多人就自行停藥,這就導致病情復發,因為藥物治療是有療程的,一般都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時間不夠,雖然好了但是停藥後還是容易復發。

總之,老年人心理健康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社會問題,須加強社會宣傳,增強社會各界、家庭成員對老年人的人文關懷,督促老年人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培養興趣,正確看待生老病死

讓更多的老年抑鬱障礙患者保持較高的生活質量和較好的社會功能。

相關焦點

  • 關愛老年抑鬱症,老年人出現這些症狀時需要警惕了
    中科院調查數據顯示,老年抑鬱症為老年人常見疾病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抑鬱症發病率高達15%,且老年抑鬱者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自殺情況。專家提示:老年抑鬱症高發導致老年人成為自殺的高風險人群。老年抑鬱症的症狀老年抑鬱症易與一些其它症狀相混淆,若普通門診檢測不出病因,應去精神疾病科。
  • 頤養天年,謹防老年抑鬱症
    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中,將老年人列為抑鬱症幹預的重點人群之一,並提出心理健康服務措施。這說明,抑鬱症已嚴重危害著老年人的健康,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老年抑鬱症有哪些表現?又會青睞哪些老年人?患有老年抑鬱症後該如何治療?
  • 老年人為什麼這麼容易得抑鬱症?
    這個表雖然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娛樂性更強,但是仍然可以指向現代社會的一個現象—現在人們特別是老年人比十幾年前更加孤獨。孤獨是一種不愉快的感覺,長期孤獨容易導致抑鬱。一項調查報告說老年人抑鬱檢出率在15%以上。《老年天地》「專家說健康」,今天和大家聊聊老年人為什麼這麼容易得抑鬱症?有什麼表現?哪些情況出現需要警惕容易患焦慮抑鬱症?
  • 「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亟需關注的老年人娛樂需求
    (健康時報記者 郝倩玉/文 牛宏超/圖)「關愛、關心老人可以換換思路,不要總是買吃的、買各種保健品,也可以買老年玩具給老人玩。」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店主宋德龍表示。一提到玩玩具,大家總會認為那是小孩子的最愛,似乎與老年人沾不上邊。然而在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楊莊路的一家名為「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裡,前來光顧的老年人們絡繹不絕。
  • 關愛老年心理,關注老年抑鬱
    隨著社會逐漸老齡化,老年心理健康愈發受到廣泛關注。其中,老年抑鬱障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精神心理障礙,嚴重影響老年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據統計,老年抑鬱障礙患病率約為5%-15%。老年抑鬱發作的臨床症狀常不太典型,與青壯年期患者存在一些差別,認知功能損害和軀體不適的主訴較為多見,情緒症狀常被其它主訴掩蓋。同時,老年抑鬱障礙還存在著自殺風險高、社會心理因素多、人格缺陷/人格改變問題突出、軀體合併症和合併用藥多等特點。老年期抑鬱障礙,及早發現、規範治療,是有治癒可能的,但復發率較高。
  • 女兒失戀母親抑鬱 老年人患上抑鬱症怎麼辦
    不,老年人也會患上抑鬱症。女兒失戀母親抑鬱,常常睡不好幹什麼事都心不在焉。老年人患上抑鬱症該怎麼辦?  近日,吉大一院和長春市心理醫院的心理診室多了一些老年人。其中有位62歲的阿姨,因為31歲的女兒第7次戀愛失敗,跟著她著急上火,一下子抑鬱了。
  • 重陽敬老日,WHO倡導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登高賞秋的同時,老年人的健康也非常值得我們關注。如今,人們的期望壽命已經比前幾代人更長,壽命年數的增加使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愛的人在一起,也讓我們有機會從事更多新的活動,比如進一步求學、開啟新職業,或者從事之前被忽視的愛好等。老年人同樣也可以用多種方式對家庭和社會做出貢獻。然而這些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一個因素:健康。
  • 法援送溫情 關愛老年人
    「法治西青」關注我們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美德,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愛老年人的良好氛圍,10月19日上午,西青區法律援助中心與西營門司法所聯合,走進龍福宮老人院,開展「法援送溫情 關愛老年人」專題敬老活動,為廣大老年群眾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知識宣傳服務
  • 「心理門診」老年人也患抑鬱症
    【心理門診】老年人也患抑鬱症毛周林許多人固執地以為,抑鬱症與老年人無關,抑鬱症是中青年人的事情。他們的理由是,年輕人工作辛苦,生活壓力大,大多上有老,下有小,在社會中,他們受委屈的比例也大,患上抑鬱症的機率也大,這樣分析的確沒錯,然而,抑鬱症卻並不是中青年人的專利,事實與研究證明,近年來,老年人患抑鬱症的人數在不斷增加。那麼,如何辨別老年抑鬱症呢?
  • 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及老年心理保健的方法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來臨,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正日益凸顯,故社會各界均須重視和關注老年群體的心理健康。睡眠障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心身疾病之一。2)老年抑鬱症通常表現為情緒低落或抑鬱,對生活失去興趣,日常生活沒有快樂,睡眠不佳,慢性疼痛,記憶減退,甚至持續產生死亡念頭,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老年人自殺。慢性軀體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等)患者常伴有抑鬱症狀。
  • 老年抑鬱症,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不要以為很正常
    不容忽視老年人是抑鬱症患者中一個極大的群體,曾經有個大型社區流行病學做過調研,結果表明,65歲以上的人群中,患有中度或重度抑鬱症的人就有1%至5%,而70至85歲的老年人,抑鬱症的患病率則增加一倍。老年抑鬱症並不少見,尤其是近幾年接收的抑鬱症患者中,老年人明顯增多,老年抑鬱症不容忽視。
  • 易被忽視的老年抑鬱症,僅靠自己無法化解,需要全家人的關懷
    她指出:老年抑鬱症好發於50-70歲的老年人中,臨床以持久的抑鬱症候群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精神障礙。主要的臨床特徵是以心境低落、焦慮、遲滯、和繁多的軀體不適為主且不能歸因於軀體疾病和腦器質性疾病;老年抑鬱症的病程一般較長,病程特點具有緩解和複雜化的傾向,總體上預後較好,但部分預後不良,嚴重的導致自殺。
  • 商丘市文化街道辦事處開展老年心理關愛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尚海東 通訊員 梁潔 孟傑)為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提升老年人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2月15日,商丘市文化街道辦事處在商都社區開展老年心理關愛活動,通過座談等方式為社區老年人現場答疑,宣傳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識,為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並為現場老年人贈送了禮品。
  • 關注老年人精神需求,為「老年玩具店」點讚
    關注老年人精神需求,為「老年玩具店」點讚時間:2020-12-09 22:59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北京市通州區一家專為老年人設計的玩具店於日前營業,自開業以來,這裡就吸引了不少附近老人前來解悶。
  • 關愛女性心理健康,預防老年痴呆、老年跌倒
    2 / 9 「60%的疾病是由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所導致」「跌倒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因傷致死的首要原因」,12月11日,全國婦聯婦女發展部在隴南市西和縣十裡鎮十裡中學開展「關愛女性心理健康、關愛老人」主題宣講。
  • 心理測評系統:心理健康至上,關注抑鬱症的篩查和評估
    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形勢下,焦慮、抑鬱等常見精神心理問題備受關注。作為「健康中國2030」行動中規定的15個專項行動之一,「實施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明確指出要正確認識、識別、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特別是抑鬱症、焦慮症。
  • 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全世界人口快速老齡化問題已日趨加重,而我國老年人口佔世界老年人口的 1/5,預計到2050年,超過60歲的人數將從9億增加到20億。根據2016年1月22日人社部新聞發布的統計數據,中國已經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截止2014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1億,佔總人口的比例15.5%,2.1億的人裡有將近4000萬人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有關部門預測,到203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數量會進一步增多。關注老年人群的健康狀況已是一項社會及國家需要面對的問題。
  • 老年綜合評估科學界定老年人生活能力
    然而,老年人由於生理病理的特殊性,一般的查體、化驗、影像學等醫學輔助檢查,常常不能完全發現老年人潛在的異常功能狀態。事實上,有一種可以綜合判斷老年人生活能力功能性指標的「體檢」方法,很多人並不了解,即老年綜合評估。
  • 超4成老年人患抑鬱症,應對老齡化,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何為老年抑鬱症?抑鬱症,這個詞大家很熟悉,但這個病好像更多出現在青少年、婦女,壓力大的演藝人群上,好像和安享晚年的老年人不該有一點關係,但事實上並非這樣。根據相關調查,從年齡來看,老年群體抑鬱症患病率更高,從性別來看,全球女性抑鬱症患病率要高於男性。
  • 老年抑鬱症高發!60歲後有7個預兆,要多做5件事防抑鬱
    我國老年人越來越多。他們大多退休在家,如果他們獨居一角,生活環境變化迅速,社會和家庭發生變化等因素,很容易產生很多負面情緒。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老年人的情感和精神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有句話說,老年人的抑鬱和老年人的感冒一樣普遍。雖然這個比喻有些誇張,但足以說明抑鬱症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