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你們有問過孩子的夢想嗎?
有問過的家長一定能夠感受到孩子的思維真的是無比跳躍並且有著很多的奇奇怪怪的想法,他們的夢想中有想要成為太空人的,有想要成為老師的,有想要成為外星人的,還有想要成為宇宙超人的......
關於孩子的夢想,你是不屑一顧,敷衍了事的說著他的夢想是如何的難以實現?還是會真正尊重他的想法,相信他,鼓勵他呢?
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從能夠感知世界那一刻就開始產生了無數的夢想,在他們的眼中,職業並沒有什麼差別,一樣的有趣,一樣的有吸引力,可是大人們卻總是有著種種的價值評判,用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孩子的夢想。
在泰國,有一個很厲害的小女孩,她4歲開始學化妝,5歲成網紅,11歲成為國際化妝師,12歲就買了寶馬車,小小年紀就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這位小女孩名叫娜塔納。
娜塔納和所有的小女孩一樣,特別地愛美,從小就表現出了化妝的天賦。
3歲的時候,她就已經對媽媽的化妝品感到了一種不可思議的興趣,經常把媽媽的化妝品拿來亂塗亂畫。
剛開始的時候,媽媽覺得這樣太浪費了,就把化妝品偷偷藏了起來。但是娜塔納並沒有放棄對化妝品的喜愛,天天翻遍家裡,找不到化妝品,臉色都會掛著一幅鬱悶的表情。
媽媽看到女兒這樣的行為,在了解了女兒不開心的原因後,並沒有去說服女兒放棄對化妝品的喜愛,更沒有指責女兒不應該這麼小年齡就玩化妝品,而是決定把化妝品全部都拿出來,並且親自教女兒怎麼使用這些化妝品。看到女兒非常認真地學習化妝,媽媽就默許了女兒娜塔納將來要走「化妝師」這條路,並開始有意引導女兒。
娜塔納到了4歲的時候,開始在網絡上自學化妝;5歲的時候,開始在各種網絡平臺播出自己化妝的視頻,慢慢成為了一名小有名氣的網紅。網絡信息是開放的,伴隨著娜塔納的走紅,也引來了很多人對她的非議,她甚至也遭受到了很多網絡暴力的攻擊。
對於一位5歲的小女孩來講,娜塔納並不知道什麼是網絡暴力,在媽媽後期的處理下,娜塔納有了一個很好的環境,不僅得到了媽媽的保護,更使得她能安心地堅持著自己對化妝的喜愛和追求。
然而,當娜塔納慢慢長大後,她逐漸對網絡暴力有了一定的認識,從網絡上看到了一些鍵盤俠對自己的惡意攻擊,她總是會常常獨自流淚,甚至也想放棄當化妝師的夢想。這個時候,媽媽已經完全地支持女兒,鼓勵女兒不能放棄。不僅如此,媽媽還給娜塔納報名參加更多的學習班,以提升審美能力和化妝水平。
有媽媽這樣強大的後盾支持,娜塔納開始明白了自己要成為化妝師的夢想,她變得越來越堅強,也越來越自信,更加刻苦地學習化妝技術。
在9歲那年,很多人來找娜塔納化妝,她也因此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化妝師。隨著客戶的增多,娜塔納的化妝技術也不斷進步,她的媽媽這時做了一個更加大膽的決定,把娜塔納送到曼谷拜師學藝。
在曼谷,娜塔納憑藉自己的聰明和努力,得到了老師們的喜愛。老師們都希望她能繼續深造下去,並為她爭取到「時裝周化妝師」的機會,可以為模特化妝。
就這樣,11歲的娜塔納成為了國際化妝師,出現在各大媒體雜誌上,大放異彩。12歲的時候,娜塔納買了一輛寶馬車送給自己作為生日禮物,向實現夢想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這是大多數同齡人都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
夢想真的有這麼大的能量嗎?都說童年是每一個孩子夢開始的地方,對於生活天馬行空的幻想,往往會容易為孩子今後的人生打下根基。
因此作為父母應該在這個時候更好地呵護孩子的夢想,只有得到父母的呵護與支持,孩子的夢想才能夠在心中生根發芽,最終變成蒼天大樹。那麼,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實現他們的夢想呢?
父母幫助孩子實現夢想最關鍵的一點自然是要先了解孩子的夢想是什麼。
但對於有的孩子來說,&34;&34;就是他們最大的夢想。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也不用強迫孩子們去做出改變。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從生活中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來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從而讓孩子來正視自己的喜好,將這些喜好演變成為他們奮鬥的動力。
孩子對於夢想的追求,本質上是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積極有意義,但在日常生活中,對於這種抽象的概念,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通過家長的暗示就能達到效果。
因此,家長應該以憧憬未來為輔,更主要的還是為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做好放大夢想大致的規劃。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能夠很好的減少孩子遇到的挫折,也讓他們的生活更加明朗。
很多父母總是立志於鑽研某種教育方式,往往都忽視了對於自己行為的改變。
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最經常接觸的人莫過於自己的家人了,而父母的一些行為習慣也會對孩子造成非常明顯的影響。所以,想要幫助孩子實現他們的夢想,父母也需要為自己建立起一個夢想,並且去努力實現它。
這個夢想不用什麼雄心壯志,可以是一個比較短期且好實現的目標。這樣能夠讓孩子清楚的明白,只要積極進取,夢想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實現的。而父母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給孩子樹立起一個好的榜樣,來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夢想,在有些父母看來不過只是孩子的「胡言亂語」,根本不值得一提。但在孩子的眼中,夢想其實就是代表著他們對未來一種美好的憧憬,以及對於未來生活的希望。
所以,當家長學會去巧妙地運用&34;,來呵護孩子的夢想,將它融入教育之中,你會發現孩子會不斷突破自我,出現一個質的飛躍。
夢想對於每個人而言都非常的重要,它會給人前進的動力。對於孩子也是一樣,也許他們的夢想並不像成年人一樣飽含意義富有動力,但是他們的夢想背後卻有著無限的未來。
別偷走孩子的未來,每一個夢想,都有閃閃發光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