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90後」青年身殘志堅 當新農人走致富路

2020-12-23 華聲在線

朱柱在打包稱重豆芽。楊源 攝

華聲在線6月2日訊(記者 李昆勵 通訊員 楊源)「家人們,這些綠色有機的豆芽菜都是自己在家裡種出來的,歡迎大家購買。」近日,在長沙縣青山鋪綠普農業公司,創始人朱柱正在用手機直播自己的產品,不時還拿起放置在一旁的豆芽菜向觀眾展示。這個個子不大、行動不便的90後青年,現在不僅是有名的豆芽菜種植能手,還成為了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朱柱家住青山鋪鎮賽頭村,家庭條件不好,患有侏儒症,行動只能依靠小自行車。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朱柱初中畢業後就開始闖蕩社會,當修鞋匠、騎三輪車攬客、開漁具店、滷菜店……2014年,他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鎮上扶貧辦與他進行扶貧產業項目對接時,一條新路子在他腦中逐漸清晰:豆芽菜種植綠色環保,是一個可行的產業方向。於是,鎮扶貧站協助朱柱對接各種資源,縣扶貧辦、農業創客項目先後提供了12萬元為他的創業項目「輸血」,朱柱又找親朋借了些錢,湊齊15萬元,在自己家裡創辦了長沙綠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始種植豆芽菜。

為了能更好掌握種植技術,經鎮扶貧站牽線,朱柱和妻子又前往農科院學習豆芽菜種植技術。如今,他已是豆芽菜種植的半個專家,除了直播過程中會教人種植,對於周邊群眾上門求教的,他也會一一講解。現在,他的豆芽每天可賣數百斤,每斤賣七八元,一年下來,純利潤能達到五萬元。

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他的產品也對接了多個電商平臺,由於電商平臺訂單數據每天晚上11點才出來且第二天需要配送到位,朱柱常常需要收割、打包忙碌到凌晨一、兩點,第二天還要自己開車配送產品。同時,他的工廠還吸納了一些周邊貧困戶前來幫工,從幫扶對象變成了幫扶人。「平時沒事可以到這裡來幹點零活,有一份收入能補貼家用。」貧困戶劉淑期表示。

2019年,開始了解到網際網路強大力量的朱柱,在網絡平臺註冊了自己的網店,在網上賣起了豆芽,同時也創立了抖音號開始搞起直播,如今發布的視頻直播點讚人數都有近百萬。「我選擇的方向就是農業,希望能繼續深耕下去,繼續用好目前的直播帶貨平臺,幫助更多有需要的農戶賣出更多農產品。」朱柱說。

除了銷售豆芽菜,眼下,他還承包了幾十畝水田,鑽研「稻魚」生態養殖產業,最近,他又新孵化了幾百羽雞苗打算進一步拓展產業方向發展養殖業,並在自家周邊圈起了一片山地準備新建養雞場,致富的路子正在他勤勞的創造下越走越寬闊。

「只要挺直腰板直視前方,就不會總覺得比別人矮。」這是朱柱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

相關焦點

  • 90後小媳婦,手工「鏊」出一條致富路
    90後小媳婦,手工「鏊」出一條致富路王亞菲(左)和婆婆製作鏊乾糧。在高臺縣宣化鎮,有一位90後小媳婦,面對家庭困難,不抱怨不放棄,用小手藝蹚出致富路,嫩肩膀扛起持家擔,與婆婆一起照顧失智的丈夫、年幼的孩子,用柴火灶做手工饃,傳承勤勞致富的家風。
  • 身殘志堅謀出路,農信助力奔致富
    「哆哆哆,哆哆哆……」楊榮登佝僂著身子從雞舍裡走出來,不停地向雞群裡拋撒著飼料。「楊哥,我們來看看您的養殖基地。」安龍農商銀行龍廣支行負責人李豔朝著他大喊了一聲,忙碌著的楊榮登這才發現了我們的到來。
  • 身殘志堅!宜春這位「追夢人」種下「致富果」!
    身殘志堅!宜春這位「追夢人」種下「致富果」!2014年,李高成被赤岸鎮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幹部了解到他家庭的實際情況和不甘沉淪的脫貧志向後,經常向他宣傳扶貧政策,鼓勵他利用赤岸鎮山口萬畝獼猴桃基地這一優勢,搭上種植獼猴桃脫貧致富的快車。在幫扶幹部、愛心人士和親朋好友的共同幫助下,2015年,李高成種上了市場銷售前景較好的優質獼猴桃,種植面積達25畝。
  • 雲南省新農人創新創業學院掛牌成立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自建麗 通訊員 楊筱瑩)日前,雲南省新農人創新創業學院掛牌儀式在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學院將為青年農業農村人才培養搭建一個嶄新的平臺,為服務農村地區產業發展和服務青年創新創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 鄉村振興,青春建功——雲南省新農人創新創業學院正式掛牌成立
    雲南省新農人創新創業學院按照「多元、融合、開放、創新、聚焦」的理念,依託雲南省農業職業教育培訓中心、雲農職·慧農時邦產教聯盟總部進行組建,由雲南省青年創業協會、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參與籌建,是一個致力於「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面向新青年、新農人、新階層開展技能培訓、生產指導、產業服務的綜合性教育教學機構和青年創業者服務組織。
  • 身殘志堅00後—花仙境直播達人原產地創業當老闆
    身殘志堅的00後創業者——黃長洪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安裝假肢後,他不能再從事體力勞動,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黯晦消沉,而是平靜地接受自己已經殘疾的事實,勇敢地走出了家門,踏入社會四處闖蕩。生活本就不易,對於一個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來說,謀生必定更加艱難。黃長洪在找工作的途中處處碰壁,好不容易在一家工廠找到了一份做手工的工作,卻因為殘疾的原因受到歧視,拿著比常人低得多的薪水。
  • 鄉村振興在「路」上 | 長沙縣:城鄉公交一體化 一路風景一路歌
    行駛在道路上的星通5路公交車。  近年來,長沙縣圍繞公交優先、普惠民生的交通發展目標,以組建公交集團為重點,以「公車公營」改革為突破口,改革城鄉二元客運模式,實行2元一票制。使全縣90餘萬城鄉居民實現了「出門走油路,抬腳上公交」的夢想。  「在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之前,縣裡有城市公交和城鄉客運兩種公交模式,而城鄉客運又由不同的客運企業承包,線路較分散,居民們乘車不方便而且價格也高一些。」
  • 【雙千榜樣】趙亞奇:小蜜蜂築就致富路
    【雙千榜樣】趙亞奇:小蜜蜂築就致富路 2020-12-10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劉忠群:身殘志堅的致富能人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劉忠群:身殘志堅的致富能人2020-06-03 14:0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受傷後得到的賠償費都用來治療手了,不能正常工作的她,沒有收入,對生活一籌莫展,一度以為後半生毀了,在家人的悉心照料和不斷開導下,才慢慢走出了那段陰暗的時光。想通了之後,她意識到在家休養、「坐吃山空」只會荒度時間,讓自己越來越「頹廢」,只有重新振作,才能夠改變艱難的現狀。思來想去,她選擇創業,當看到了村委會關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展示圖和鄉村振興發展藍圖後,她立即萌生了開園林休閒農莊的想法。
  • 90後「青年之星」列車長的暑運路 每天要走20000多步
    您的車廂是在6號車廂,你往前走3節車廂就到了。」像這樣的旅客詢問車廂位置的問題,他每天要回答無數次。面帶微笑為旅客查詢、指引車廂所在位置,既是他作為列車長的工作,也是他熱情服務旅客的體現。列車啟動後,李文航立即開始對全列進行巡視。同時,他帶班組乘務員對車內旅客行李進行二次查危及安全提示,並對旅客座席進行核對,遇到旅客詢問時他就駐足回答。在他對列車進行巡視時,發現一位老人家一直在搬動自己的座椅靠背,他隨即趕過去幫助該旅客對座椅靠背進行調節,耐心細緻地服務讓旅客倍感暖心。
  • 全國優秀共青團幹部範軍華:紮根黃土地 帶領村民共走致富路
    圖片由本人提供  五四青年節剛過,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名全國優秀共青團青年代表在首都齊聚一堂,現場聆聽「不忘初心跟黨走」五四主題報告。在這其中就有一位來自河南省唯一的優秀共青團代表——尉氏縣新營種植專業合作社團支部書記範軍華。  作為全省唯一受邀的2016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幹部代表,範軍華告訴記者自己深感榮幸。
  • 【素材積累】2020年廣東省考申論資料:發揮榜樣力量,做有為青年
    案例2:李慧:打造支教團隊新名片   李慧研究生畢業後,放棄更好的就業機會,回到家鄉沂蒙老區,選擇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後,下決心要幹出一番事業,把鄉親們帶上小康路。面對米河村地處山區,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收入有限,外出打工人員多,老人和孩子留守嚴重。李慧從基礎工作做起。
  • 90年代廣州深圳打工者們,後來如何?發財者少之又少,致富路走不遠
    90年代是一個平凡與不平凡夾雜的年代。平凡是說它與千千萬萬個年代一樣都是十年,不平凡則是它這十年裡所帶來的驚喜。在九十年代這個平凡的年代,發生了很多不平凡的事情。儘管都是一樣的十年時間,但每一個十年都有其獨特的時代特徵,而90年代的打工者們也算是那一時期獨一無二的時代產物。雨果曾經說過「進步,意味著目標不斷前移,階段不斷更新,它的視野總是不斷變化的」。
  • 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劉金源
    ,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評選活動共評選出「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318名、標兵10名。河北省榮獲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9名、標兵1名」。」為傳播致富帶頭人事跡,弘揚青春正能量「,「創業河北」特開設「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河北專欄,帶你走進帶頭人的創業致富故事。劉金源,男,漢族,1989年4月3日出生,中共黨員,專科學歷,主營業務肉豬養殖,現為鹽山六邦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長。
  • 青年電影:《隱形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身殘志堅、勇敢向上的少女
    青年電影:《隱形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身殘志堅、勇敢向上的少女現實主義是19世紀以來的文學傳統和藝術傳統,在經歷了20世紀的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衝擊之後,現實主義卻依舊在不同形式的藝術中不斷地彰顯著其經久不衰的魅力,而在電影藝術中尤為如此。
  • 「走孩子的路,讓孩子無路可走!」90後家長提倡新型教育,很有趣
    拍攝的寶媽笑壞了,我也看得忍俊不禁,感慨現在的90後真了不得,難怪都說年輕家長們不一樣了,現在都流行「走孩子的路,讓孩子無路可走!」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新型教育方法,比起孩子鬧人撒潑,家長們已經開始「先哭為敬」了。雖然也有老一輩站出來表示反對,認為這種父不父子不子的教育模式就是在胡鬧,年輕家長應當反省。但作為養兒十幾年的過來人,我卻看到了這種新型教育的優點,很有趣。
  • 下一個中國致富路?一年收入1600萬,有行動力的年輕人已獲利
    下一個中國致富路?一年收入1600萬,有行動力的年輕人已獲利。相信這些年,農民外出打工,受盡了背井離鄉的苦楚,不過沒辦法,大多只能無奈離鄉打工。原因就是在農村沒法發展,找尋各種出路卻大多是走不通。不過這並非代表農民放棄了想在家鄉致富的夢想,可是不知道路如何走,背後的責任實在是太大,很多時候不敢這麼走。外出賺錢,很多人也因為見識不夠或者文化不夠錯過了我國很多致富機會。不過下面的農村小夥致富路,也許就是我國的下一個致富路。
  • 80後年輕小夥「土裡刨金」 種植板藍根尋到致富路
    7月29日,筆者來到位於神木縣大保當鎮高海畔村的板藍根種植基地,還未見板藍根,就遠遠地聞到了一陣陣板藍根花沁人心脾的花香,而這片板藍根基地的主人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80後年輕小夥——段君奇,一株株嫩綠的板藍根在他的管護下茁壯成長。
  • 長沙縣即將開通X213路公交線路
    長沙縣星沙公交即將開通X213路公交車,從東升路公交首末站到望城坡南,X213路從東升路公交首末站(星沙)發車,途經特立路、星沙大道、星沙聯絡線、北二環、西二環到望城坡南(汽車西站)折返,主要停靠東升路公交首末站、縣鄉鎮企業局、特立公園、長沙師範、茶葉市場西、星沙自來水廠、松雅湖金岸
  • 致富經!普通農民張明柱 賺錢不走尋常路
    致富經!普通農民張明柱 賺錢不走尋常路 2020-08-09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