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觀察】四川蒲江明月村

2021-02-17 自然實踐 NATUREUS

【鄉土觀察】

與鄉土有關的項目,需要在土地上尋找答案,因此我們將更多的精力從電腦轉移到土地上,【鄉土觀察】是我們一步一腳走出來的考察筆記,記錄下了我們對涉農項目的直觀感受和沉澱後有態度的思考。

更新頻率1篇/周,內容以真實所見為主,不求全面,但求真實。

關注重心:鄉村旅遊、鄉土景觀營造、自然教育、農場運營、社區營造。

歡迎推薦您認為好的項目資源,也歡迎朋友們登門拜訪與我們交流。

聯繫方式:劉劍18610682819;王健庭18618328647

——作者介紹——



夏莉莉

鄉土景觀所顧問,社區營造研究者與實踐者


王健庭

愛生活的設計師,自然教育與鄉土景觀的研究者

明月國際陶藝村項目簡介

明月國際陶藝村位於唐宋茶馬古驛蒲江縣甘溪鎮,依託明月村8千畝雷竹、3千畝生態茶園,4口古窯等資源,以陶文化為主題,以明月國際陶藝手工產業文創園區為核心,打造集陶藝生產銷售、文化展示、創意體驗、休閒運動、禪修養生、田園度假於一體的人文生態度假村落。項目於2013年4月啟動,擬用5年時間,依託本土陶藝文化,引進當代先進陶瓷設備和技術,致力發展具有濃鬱四川特色和國際設計品味的陶瓷創意品牌,打造西部第一、國內外知名的「陶藝村」;同時,以旅遊合作社為主體,以文創產業為支撐,以鄉村旅遊為載體,實現文化傳承、生態保護、農民增收、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和諧統一,形成特色鮮明的文化創意產業與鄉村旅遊互動、產村一體、共創共享發展新模式,成為成都新型知名鄉村旅遊目的地和成都新農村建設示範。

第一期:2014—2015年,遊客中心、停車場、文化廣場建成並投入使用;完成蜀山窯工作室、遠遠的陽光房、蜀山小築、農場薈、諶塝塝微村落等項目建設並投入使用,引進10個文創項目。成立旅遊合作社,首期5個示範項目建成運營。

明月村印象


我們有多名朋友參與了明月村項目,一直通過網絡保持關注,2015年11月18日終於赴蒲江進行實地考察,並觀摩了2015年11月20日舉行的明月國際陶藝村開村儀式。

本次考察,我們與項目負責人「奇村長」、新、老村民等都進行過深入的交流,住過土坯泥牆的「遠遠的陽光房」(公共藝術空間、示範項目)和川西民居風格的明月新村家庭旅館(合作社成員),在「諶塝塝」(以村民為主體的舊村落改造和村民創業項目微村落)品嘗了「豆花飯」(合作社成員)和「諶家大院土灶柴火雞」(合作社成員)用餐,也在設計師扎堆的「農創薈」參加了鄉村晚宴。

以下是明月村印象。

自駕車從都江堰出發2小時後抵達蒲江縣甘溪鎮,在鎮上看見明月窯指示牌拐入明月村

見到明月村石碑很興奮,然而卻屢次在這裡迷路,轉了幾圈也不知道遠遠的陽光房在哪裡

熱心的村民為我們指路,但口音太重,沒聽懂,經過一番聯繫,村長請我們先去「石頭房子」

明月村旅遊接待中心

原來,我們在甘溪鎮路邊看到的,在一大片茶田裡特別顯眼的建築,就是「石頭房子」,一進門,就看到新村民們的肖像


開幕式當天,石頭房子很熱鬧

遠遠的陽光房

我們在接待中心碰到正在布展的寒山,跟隨他走向通往陽光房的小路

改建後的院子很明亮

過去的堂屋變成展廳

廚房也改造得更適合現代人的生活保留下來的柴火灶讓煮飯顯得有儀式感

幾乎每個房間都開了大窗,可以舒適地飽覽美景

睡在使用亮瓦增加採光之後的臥室可以享受「被黎明叫醒」的morning call服務

陽光房的清晨


陽光房的夜晚

微村落諶塝塝

入口處有自行車租賃,屋主是合作社成員

每戶人家的房前屋後都經過整理

公共環境也很整潔

荷塘上有個烘焙茶舍



沙坑邊上有陶藝作坊

制陶人加入了合作社

微村落引進了一些藝術項目,這是其中一處,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李清的「蜀山小築」,村民稱「茅草房子」

由合作社成員經營的竹林柴火雞

明月村最著名的諶塝塝豆花飯,門口的自製招牌出自寒山學生之手,她家也加入了合作社

豆花飯家的小天井很可愛

農創薈

精心設計過的院子


過去的豬圈被改建成充滿現代感的鄉村餐廳

躺在院子的天井裡能看到高大的松樹


明月新村

從入口處小丘上遠眺明月新村,是四川地區常見的新農村集中居住模式

新村的居民們正在學習垃圾分類

一樓一底的別墅洋樓,房前屋後有自留地可以種菜


合作社成員利用富餘房屋就地經營的家庭旅館

明月村大量使用了陶器和陶瓷碎片、竹子、松枝等當地材料對公共環境進行營造,重點突出了「松林、竹海、茶山、橘樹、明月窯」的鄉土原風景五要素,營造出乾淨整潔而有特色的村落氛圍,與此同時,由藝術家、設計師、返鄉青年等共同構成的新村民也在陸續進駐,伴隨著這些新村民的進駐,明月村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國際藝術村落的雛形。

因時間、專業、興趣等條件所限,本報告僅試圖從「明月村的鄉土原風景及如何延續」和「基於社區營造的藝術村落形成機制」兩個方面分享觀點並提出建議。

以明月村為例,淺析基於社區營造的藝術村落形成機制

明月國際陶藝村項目自2013年4月啟動,用短短兩年半時間就初具藝術村落的雛形,除了明月村自身深厚的歷史積澱趕上如火如荼的文創熱潮之外,還有一個「不走尋常路」的地方政府在「5·12」和「蘆山」兩次地震的災後重建土地整理中整合特色鎮建設、新農村建設的多項政策給明月村提供了巨大的產業轉型升級空間。

一般而言,社區營造主要有三股力量:政府(公權力)、專業者(規劃師、建築師)、新老村民。在明月村,這三股力量從不同層次、不同側面互相呼應、相互補充,整合起來發揮了作用,形成了今天的明月村。

一個良好的運行機制的內涵是「在正視事物各個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協調各個部分之間關係以更好地發揮作用的具體運行方式」,基於社區營造的藝術村落機制構建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各項體制和制度的改革與完善不是孤立的,明月村之所以能在兩年半時間初步形成一個藝術村落的格局,固然是得益於該鎮整合災後重建、新農村建設、特色鎮建設等各類政策,但是,導致其實施成功的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引導了新、老村民和市場主體共同參與明月村的各項建設。

因此,本報告將略去政府和專業者,著重分析明月村在以藝術村落為切入點實踐社區營造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村民。

1) 讓智力精英把控項目

(陳奇講解項目概況)

明月村項目負責人陳奇,1999年畢業於蒲江中學(省級重點高中),川大文化產業運作與管理專業研究生畢業後進入成都文旅集團,參與西來古鎮的策劃、運營及西嶺雪山項目的策劃,2014年因「3+2讀書薈」志願者身份來到明月村並與之結緣,隨後以蒲江城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身份進入明月村,成為新、老村民口中的「奇村長」。

在我們看來,「奇村長」是一名鄉村精英。按照清華同衡鄉土景觀所所長劉劍博士的觀點,鄉村精英主要有體制精英(公務員)、經濟精英(成功商人)、傳統精英(民間老手藝人)三種,但以「奇村長」川大文化產業運作與管理專業研究生的學歷和參與過成都文旅集團兩個重大項目工作的經歷,使她有別於前三種常見的鄉村精英,姑且在這裡將其定性為智力精英

在《明日·快一周》記者的眼中,這位懷抱愛鄉之情的智力精英長這樣:

她是村長,也是村民,是運營者,也是兼職導遊,她負責向前來考察的人介紹明月村,每天在村裡各個點位來回奔走,見不同的人。從普通家庭遊客、藝術家,到政府的工作人員以及做城鄉發展研究的專家。她學會在不同語境中快速切換,給眾人介紹過去的明月村和未來的明月村。她對自己的說辭爛熟於心,並迅速在普通話和蒲江方言間自如切換。

這也是陳奇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在成都文旅集團歷練過的陳奇,既像一名社會活動家,又有策展人的審美和把控力,對媒體和文藝界人士非常熱情,正好具備一個藝術村落負責人所應有的,整合資源、把握調性、宣傳推廣這三方面的能力。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是藝術村落保證項目的效率和質量的關鍵,而且,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蒲江人,她從故鄉走出去又迴轉頭,負責明月國際陶藝村項目,還帶有返鄉青年在地實踐的意味,令外界好奇和期待,加上她的個人微信儼然已經成為明月村半官方性質的自媒體,這種整體性,也有助於項目的對外推廣。


2) 引進具有明星效應的新村民

寧遠是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得主,也是作家和服裝設計師,近期又成為話劇《情書》女主角,其創立的服裝品牌「遠遠的陽光房」因材質天然穿著舒適,深受文藝青年喜愛,新浪微博粉絲19萬,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遠遠的陽光房」(以下簡稱陽光房)是寧遠的新浪博客名,因故鄉米易陽光充沛而得名,後來在成都三聖鄉開辦的農家樂、由她自主設計的服裝都沿用此品牌,開設有同名淘寶店,店裡除了賣服裝,還賣生態農產品和手工小零食、茶器、花器,目前等級為四皇冠,銷售額突破千萬。

寧遠作為優秀人才被引進到明月村後,租下村裡一戶院子對其進行設計和改造,施工結束後的陽光房成為明月村的公共藝術空間之一,除了作為服飾展示空間外還開展藝術家駐村計劃。

(遠遠的陽光房前正晾曬著寒山的手染布)

在第一期計劃中,寒山來到明月村。寒山是一名畫家,我們曾在四川崇州凡樸農場見過正在圍牆上作畫的他。寒山通過一次活動認識寧遠,後因喜愛明月村的松樹和明月,到明月村駐村。每天清晨,他背著背簍在村裡四處遊走,認識足下的土地和身邊的村民,回來畫畫和潛心研究草木染。

駐村一個月後,寒山在明月村的開村儀式上奉獻了名為《明月松間照》的主題水墨畫展。寒山的到來,使明月村這個古老的村子在網絡時代更顯出空谷藏幽蘭的詩意,也為陽光房今後的出品更加豐富和具有「在地性」,更重要的是他成為了一位小村民的繪畫老師,直接影響著明月村的下一代。

(明月村村民在欣賞寒山畫展)

除寧遠、寒山之外,已經進入明月村的新村民還有二十餘位,都身懷各異又渴望歸田園居,明月村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悠久的歷史積澱吸引他們到來,並用獨特的風土人情滋養著他們的藝術生命,同時,他們也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這片土地上進行著不同形式的藝術創造。對於一個藝術村落的形成而言,除了項目所在地的地理與人文的先天優勢而外,為藝術家提供一個可以長期駐紮的軟、硬環境,應該是項目負責人最重要的工作——因為人是一切生產資料中最寶貴的,而藝術家又是這最寶貴的資產中最寶貴的一部分,他們當之無愧地應該被「奇村長」和她背後的力量所尊重和珍視。


3) 整合資源建立公共教育基地

明月書館由甘溪鎮龍泉社區書屋和新民村、明月村農家書屋合建而成。首批徵書3000冊,全部由社會捐贈。設在明月村遊客接待中心內,由3+2讀書薈(NGO)、愛思青年(NGO)和明月新村民聯合託管,免費向新老村民和遊客開放,推出明月講堂和明月畫室公益活動。明月書館作為明月村公共藝術教育基地,整合資源開展各類教育活動,不僅可以極大地豐富本地區居民精神生活,也為培育本地區未來的藝術人才起到重要作用,更為明月村持續地進行社區營造提供內在動力。

(明月書館內有專門的兒童圖書角)

4) 成立以本地青年村民為骨幹的合作社

明月鄉村旅遊合作社目前有25名社員,我們在三天之內遇到了4名:明月新村家庭旅館小王,諶塝塝微村落裡的豆花飯爺爺和竹林柴火雞小吳還有尚不知其姓名的陶藝爺爺。

小王家因遭遇兩次地震搬遷到明月新村,把小洋樓多餘的房間整理出來為遊客提供方便;豆花飯兔爺爺和竹林柴火雞小吳都在諶塝塝微村落裡,兩家是隔壁,都開飯館,生意都好,陶藝爺爺在貨櫃房子裡教來明月村玩的人做陶。

除了合作社社員之外,我們在明月村遇見的村民基本上每個人的精神狀態都很好,穿著打扮也很洋氣,對話交流也很順暢,我想除了明月窯讓他們自豪而外,年收入基本保持在人均3萬也讓他們有足夠的底氣去與時俱進。

現在的明月村正在朝著一個國際化的藝術村落發展,名人和藝術家們接踵而至,他們和他們背後所代表的消費力量,已經讓合作社的社員們嘗到了在地創業的甜頭,也讓其他村民心中燃起了就地增收的希望。

(合作社成員小吳是一名返鄉青年,利用自家小院經營竹林土灶柴火雞)

2015年11月20日的開村儀式只是一個開始,為了讓明月村能實現以藝術村落項目帶動整個區域社區營造,通過新、老村民持續不斷的努力建設出一個真正的新故鄉,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運營機制。明月村作為一個為特定目的所設置的單位,最好能具有獨立運作的行政體系與完整的藝術家徵選機制、駐村計劃等,在兼顧藝術家創作功能與藝術教育推廣功能的基礎之上,要求藝術家與當地的生產關係、節奏相結合,定期與合作社聯合舉辦、推出創作展演、工作室開放等功能性活動,在地方上形成節日或傳統。當一個機構獲得生命並具有造血機能,自然就會實現「自生長」和「自發展」,建議明月村參考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的組織運營和工作方法。


最後,我想結合明月村的實際情況,節選夏鑄九教授在建築策劃專委會(APA)2015秋季峰會上的部分演講內容與各位分享:

「在重新定義城市的社會與空間劇變過程中,新型城鎮化的過程,必須同時成為經濟發展的引擎,不然,發展中國家習見的過度都市化陷阱將難以治理……怎麼辦?文化必須主動化、主體化、成為反領導權的表意實踐。文化必須經歷對殖民現代性(colonial modernity)的反身性思考,成為對抗殖民的力量。地方智慧(local wisdom),由風水到營造,由山水大地的形勢、與天地應和的聚落與街道布局、建築的類型、服從社會空間的建築結構、到工匠營造的模式…,經由反身性思考過程的檢驗之後,這些營造的措詞(building rhetoric)是有反省性的空間表徵與再現,積累為地方創造(place making)的智慧。作為對抗性領導權計劃的一部分,規劃必須一反由上而下的理性,轉身為小區取向的(community-oriented)、使用者取向的(user-oriented)、市民取向的(citizen-oriented)。參與取向的規劃與設計才有可能在由「地方」(local)到「都市」(urban)的轉變過程中,發揮歷史的作用,朝向市民城市的營造。因此,規劃與設計的關鍵在過程(process),因此人才是專業服務的重點,物,僅僅是媒介,這不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意義嗎?不然,規劃與設計的專業者很難避免形式主義的致命吸引力。專業者面對分化的社會,規劃與設計的專業者必須具備與使用者溝通的能力,用口語、書寫、圖繪、影像、計算等媒介,發揮溝通的作用,這才是專業學院培育專業能力的核心能力。最後,專業者需要的是有響應能力的溫暖的心,推動地方諮詢、小區溝通、使用者參與。經由這樣的過程,營造空間才能具備精氣神,地方才能活化,城市才會具有靈魂。不然,實質物理的空間,即使被賦予神聖的想像,崇高的美學意涵,只是古董,是死亡的軀殼,即,殭屍。而建築與規劃的專業者難道僅是送行者?只是殯儀館的化妝師?最後,城市文化的關鍵是營造過程中非物質的(intangible)部份,這是生命。文化的核心在於人,不在於物,物是意義的象徵表現。建築是文化的花朵,是空間的文化形式,是其象徵表現。換句話說,實質物理的空間是非物質的寄託物,是其表現的媒介,一如工匠技藝存在於工匠的手上、身上、心上。這樣,莊子庖丁解牛,才有可能由技升華為道,這也就是營造之常道(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

夏鑄九教授是臺灣建築與城市研究學家,曾任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讀過夏教授這篇文章(《都市文化作為異託邦的領導權計劃》)後,我想我們每一個社區營造的實踐與研究者,必須更加重視在社區營造中人的價值社區營造過程本身的價值

無論城市還是鄉村,社區文化的關鍵是營造過程中非物質的部份,而社區文化的核心在於人,只有通過對自己的社區抱有熱情的人們的共同參與,經由他們的生活把社區的營造繼續下去,才可以保護自然環境,接續地方歷史,因此,無論是規劃還是建築或是文藝活動,只有獲得居民們的認同,容納居民的想像,才能獲得在地的生命。畢竟,他們的記憶與鄉愁,是由他們自己構建的。

明月村的鄉土原風景與如何延續鄉土原風景


一、明月村的鄉土原風景

1、鄉土的概念與鄉土的形成

鄉土是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體所構成的地域綜合體。它是複雜的自然過程和人類的價值觀在大地上的投影,是當地人在生活中採取的對自然過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間及格局的適應方式,造就了獨具魅力的地域景觀和地方文化。


2、明月村鄉土原風景的構成與成因分析

明月村空間格局表現為散布的自然林盤村落與小農耕作方式,鄉土原風景由淺丘地貌上的松林、竹海、茶山、橘樹為主體的自然元素與明月窯為代表的人文元素構成,兩種元素伴隨生活展開,相互促進,互相補充,最終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明月村風景體系的五要素。


明月村鄉土原風景

明月村鄉土原風景構成分析

可以說,明月村的風景與物產是與生產、生活密切關聯的,是源於這片土地的——岷江以西,邛崍山脈之下的明月村盛產可用於制陶的高嶺土,南北朝時期「邛窯」興起,為了給明月窯提供燃料,大量種植竹與松(傳統的燒窯燃料),高嶺土偏酸,加上該地的淺丘地貌、氣候溼潤,適宜種植茶葉與柑橘類果樹,松林、竹海、茶山、橘樹之間形成了良好的生物互動關係後,「香茶、甜橘、嫩竹筍」自然成為明月村的特色農產品,而「茶杯、陶罐、大鬥碗」也為這個茶馬古驛延續著不老的生命。


3、明月村的改變

隨著明月村逐漸蛻變成為明月國際陶藝村,新村民、新業態的引入,正在慢慢改變明月村的社會結構和原住民固有的生活生產方式,尤其是作為農事生產主力的村民們從林盤中的散居搬入明月新村集中居住後,居住的空間格局、鄰裡的距離、生活與生產的距離、人與自然的距離這幾個保持明月村鄉土原風景的關鍵因素都已經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假如不加引導、任其發展,後果會很難預料。

這塊土地上特有的農業生產方式所孕育出的鄉土景觀和人文歷史是明月村無可取代的核心資源,因此,將來明月村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就在於從明月村到明月國際陶藝村的改變過程中,要花大力氣甚至刻意去保持經千百年而形成的生產方式——因為只有通過保持生產方式才能延續鄉土原風景。


二、 如何延續明月村的鄉土原風景

伴隨著幾個示範項目的落成和接待中心的開幕以及藝術家開始駐村,明月國際陶藝村作為一個藝術村落,已經初具雛形,在這塊土地上,改變已經發生,可以預見在將來的三到五年之間,會有一個飛速發展期,因此,作為明月村主要建設者的新、老村民更需要增強交流,互相適應,共同探索出一條延續明月村鄉土原風景的道路。

1、讓新、老村民重新認識明月村

原住民和新村民首先要做的是重新認識這片土地。新村民群體大多有更開闊的視野和更完整的知識結構,可以從更為科學的視角來梳理這片土地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一方面有利於本地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開發,另一方面可以逐漸幫助當地人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與歷史,增強地域認同感與自豪感。

建議新村民的文創活動可以更多的結合本地自然人文資源來開展,關注當地人的生活,創作更多有當地元素的作品,如整理本地老人的口述歷史後到文化館開明月故事會,紀錄本地村民生活並舉辦反映明月生活的攝影展覽等。

通過一系列活動,讓新、老村民認識明月村,了解「我是誰?」「我從哪裡來?」並思考「我要到哪裡去?」,用認識「天、地、人」的方式,完善明月村人的價值觀,形成延續鄉土的內在動力。


2、讓農民留下來種田保持鄉土格局

讓農民留下來種田是保持鄉土格局的最基本要素,明月村具有強烈地域特色的小農經濟造就了明月村的鄉土原風景,加上明月村土地整理的原則是村民「搬遷自願,離屋不離田」,因此以竹筍、茶葉、柑橘為主的經濟作物可以繼續保障實現村民年均收入約3萬元。

生活的富裕,使人能追求品質,所以明月村有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基礎,但是,和中國大部分農村一樣,化學農藥在村內仍使用廣泛,給明月村的環境造成了較大影響,需要逐步引導村民轉型為環境友好型的循環農業、有機農業。

新村民可以在兩個方面幫助當地的農業,一是利用技術、資源的優勢幫助原住民完成從化學農業到有機農業的轉變;二是新村民可以用文創的方式和自己的影響力在銷售渠道上給當地農業以支持,幫助原住民在土地上得到體面收益,讓他們願意繼續留在土地上從事農業。

隨著新村民的進駐和旅遊業的興起,村莊原有的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已無法滿足需求,需要引入更多的生活服務類業態,如小型超市、理髮店、生活餐館、小型農貿市場、村內物流、管家服務等。結合旅遊產業與新村民的需求,原住民可以選擇用剩餘的勞動力和農閒間隔來從事服務業,分享新村發展的紅利。


3、創造兼具新村民的視野和原住民對故鄉的熱愛的「新主人」

新村民的引入,讓原住民有機會擁有更多的教育資源,這裡提到的教育並不是學校教育,而是指新村民的閱歷、視野、專長對原住民的分享。駐村藝術家寒山常利用閒暇時間教本地的小孩畫畫,這種潛移默化的陪伴成長,是新村民帶給原住民最寶貴的資源。這一點對於正在成長的一代明月村民尤為重要,他們將兼具新村民的視野和原住民對故鄉的熱愛,因為唯有他們才是明月村未來的主人,也唯有他們才能夠讓明月村的鄉土原風景得以延續。

三、 新村民可成立明月基金反哺「三農」

一個地方要取得永續發展,離不開做事的人和做事的錢,明月村應以新村民、政府為主導創辦用於推動針對本地三農發展「明月基金會」,號召所有從這塊土地上收穫過的人都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淨化和維護土地。以下是我們行建議的基金使用方向,僅供參考。

農村:本地自然資源的調研和保護;本地歷史資料的挖掘和整理

農業:當地循環農業和有機農業的研究與推廣,農產品的文創與市場

農民:推動原住民教育,繁榮本地文化生活


明月村基本信息

成都至明月村行車路線:

(一)成雅高速

1、在"成佳"收費站出口駛出,(過蒲江石象湖出口的下一個出口)拐往"大興"方向行駛。

2、大興方向行駛約2公裡,看到路牌提示左拐駛入"甘溪"方向。(這個路口很容易錯過,注意看路牌提示!)

3、前行8公裡左右至丁字路口左拐駛入甘溪鎮。(路口會看到一顆樹在路中間)

4、沿108國道進入甘溪鎮,約2公裡可到明月村。

(二)成溫邛高速

1、走成溫邛高速於「桑園」出口駛出高速路口。(過「王泗」的下一個出口);

2、沿出口108國道直走約11公裡左右看見印有邛崍路牌的「Y「字形路口,注意靠邛崍方向駛入「長安大道」。(全程路況很好,電子眼較多,限速70km/h);

3、沿」長安大道「直走約10公裡達到臥龍鎮;過臥龍鎮便進入蒲江分界,沿此路(108國道)直走約12公裡即可達到甘溪鎮;

4、沿108國道進入甘溪鎮,約2公裡可到明月村。

已考察項目:

(詳見「清華同衡鄉土景觀」公眾號歷史消息)

1、成都翔生大地有機農場

2、成都24味有機餐廳

3、成都樸寶園與番薯藤有機綜合體

4、成都翔升崇義有機農場

5、北京尚莊度假村

6、北京龍灣國際露營公園

7、成都三聖鄉「子曰書院」

8、尚緣會所——青城派掌門的道家教育民宿

9、都江堰「柳街薅秧歌」的原風景

10、成都花見書棧

11、杭州江洋畈生態公園

12、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13、北京安妮農莊

14、北京超級小螞蟻兒童拓展俱樂部

15、長島北隍城島

16、成都凡樸農場

17、北京金叵羅村

18、莫幹山

19、四川蒲江明月村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我們,

或查找微信公眾號「清華同衡鄉土景觀」




本文節選自夏莉莉個人微信公眾號「夏寂書苑」

《三人行農場報告||003四川蒲江明月村》

在此鳴謝顧問夏莉莉的無私分享!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版文章

相關焦點

  • 成都蒲江明月村驚現「阿凡達」
    成都蒲江明月村,「藍染」手藝人寒山因為日復一日接觸靛藍膏,一雙手也像染布一樣,泛著深淺不一的藍。其實,小編去年在北京宋莊小堡村藝術工廠區的國染館曾採訪過一位天然染手藝人,第一反應也是嚇壞了……若是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老街的房子上大多刻有姓氏或商家堂號,牌樓上五行八卦、花瓶等圖案樣式細緻精巧,既美觀又飽含寓意。
  • 2019明月村中秋詩歌音樂會唱響明月家鄉
    9月12日晚,在蒲江縣委宣傳部、蒲江縣文體旅局、甘溪鎮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由甘溪鎮明月村村民委員會主辦的「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2019明月村中秋詩歌音樂會在明月村春筍廣場隆重舉行
  • 四川農業大學建城學院教學實踐基地落地落戶蒲江明月村
    1月5日,四川農業大學建城學院「教學實踐合作基地」落戶蒲江縣明月村,助力鄉村振興。明月村2020年被命名為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示範村。建城學院與成都明月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在明月國際陶藝村黨群服務中心籤訂了「教學實踐合作基地協議書」,並對「教學實踐合作基地」進行授牌。
  • 成都民宿預訂.蒲江邂逅別舍民宿-玻璃房婚禮是小姐姐們的最愛!
    成都民宿.蒲江邂逅別舍被很多人喜歡,最大原因竟然是它的玻璃房,通透有開闊的視野。還能享受陽光,有如滋養一顆不完整的心,在玻璃房裡漸漸的變得溫暖且完整!這就是蒲江邂逅別舍民宿。穿過竹林佇立著一棟現代的玻璃房建築它簡約又不失法式浪漫四周環繞大面積草坪像是不小心闖入了森林仙子的住處。
  • 由一顆醜橘串起的田園新生活 成都蒲江首屆醜美生活節舉行
    「我們希望用一顆蒲江家家戶戶安身立命的醜橘,掀起一場恢復生態、生活、生產及生命之美的鄉村系統變革,在城鄉共創的合力之下,共建和諧、生態、美麗的新田園生活。」相關負責人說。醜美生活節發布日活動現場,曾為中國最美鄉村明月村做鄉村規劃的海歸建築師、鐵牛村總規劃師施國平,分享了他關於鄉村振興規劃的研究與實踐,發布了田園生活度假社區創建計劃,四川醜美生活將與西來鎮政府合作,通過引進高校、企業等共創方,集聚多方資源共同在西來鎮創建中國首個田園生活度假社區。
  •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蒲江卷之歷史事件發生地
    經普查,蒲江古鹽井遺址主要集中分布在長秋山脈的北麓,有朝陽湖鎮窯埂村鹽井溝大王井,鶴山街道金花村金釜井、蒲硯村茅池井、六合村百家井,壽安街道絲慄村大鹽井,另有五面山脈的壽安街道松華社區小王井等處遺址。  張陵創設「主簿山治」  順帝漢安元年(142年),道教創始人張陵在蒲江設「主簿山治」。蒲江縣長秋山是道教發源地之一。
  • 蒲江邀你一起開啟新年第一站,3款定製路線總有一款適合您!
    不妨找個美麗浪漫的地方從2017到2018開啟新的一年而蒲江這裡正好……下面就為大家精彩奉上,蒲江旅遊元旦攻略,還沒規劃好假期的小夥伴們,趕緊收下吧!讓我們在蒲江開啟新年第一站!>線路:縣城 20km 明月村 15km 成佳茶鄉明月村明月村是一處幽靜村落,如果你想渡過一個舒適安靜的元旦假期,不如就來這裡,享受這散漫的時光。
  • 蒲江文廟——承載蒲江學子記憶與夢想
    蒲江文廟 一處坐落於蒲江城區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蒲江文廟,這座以暗紅為底色的建築,以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內蘊 中國古時候的文廟多為「學廟」,蒲江文廟也不例外。經歷了三百多年歷史風雨,TA始終陪伴著蒲江學子,承載著蒲江學子的記憶與夢想。 引言
  • 四川多地發布暴雨橙色及紅色預警 包括蒲江邛崍大邑
    8月30日夜晚,四川多個市州再次遭受強降雨襲擊。截至23時00分,宜賓市屏山縣、筠連縣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生效中。全國24小時累計降水排行榜上,截至8月30日22時,前十個席位全部歸屬四川,上榜氣象站依次為雅安、天全、樂山、邛崍、蘆山、蒲江、眉山、都江堰、丹稜、青神。
  • 農民畫村:陶醉在濃鬱的鄉土色彩中
    農民畫村:陶醉在濃鬱的鄉土色彩中 日期:2018-11-14 【 來源 : 新民周刊 】 閱讀數:0
  • 「央廣助農中國行」項目走進四川蒲江 助農直播為獼猴桃打開銷路
    近日,「央廣助農中國行」項目走進四川蒲江,聯手合肥廣電988電臺和電商平臺微店進行了一場助農直播。作為大型助農惠民項目,「央廣助農中國行」已幫助眾多區域農貨銷往全國,助力打造了一批優質的區域農產品牌,並帶動越來越多消費者通過參與助農直播等形式加入到消費助農的行動中。
  • 喜達屋成都蒲江花樣年福朋喜來登度假酒店開業
    喜達屋酒店與度假酒店國際集團亞太區品牌管理高級總監王為申(Vincent Ong)說,「成都蒲江花樣年福朋喜來登度假酒店,為旅客提供現代、舒適的入住環境和優質的服務,不斷滿足賓客在旅途中的切實需求,也將成為四川旅遊服務業的又一顆新星。」
  • SMART鄉創學院課程回顧|明月村,一個理想的村落,一種嚮往的生活方式
    明月村是四川乃至全國文創田園樣板村,獲評「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 、「四川省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和「四川省第一批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等多項榮譽稱號。而2017年的4月10號,明月村的村民鄉村建築師楊大哥,在搞事情小酒館裡問陳奇,隨即自己回答了他提出的問題——你理想中的明月村是什麼樣子?楊大哥說:明月村的未來是每一戶村民家都開滿了鮮花,每一個客人來了都可以隨意得走進每一戶人家的院子,都能夠吃到可口放心的飯菜。當時我就意識到雪山與明月,正在努力地追尋同一個目標,做著同樣的事情。
  • 基金會啟動「鄉土村小: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計劃」
    為了提升鄉村小學教學質量、提升鄉村勞動人口素質,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貴州省正安縣教育局、田字格公益機構聯合在正安縣啟動「鄉土村小: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升計劃」(以下稱「鄉土村小」)。2020年8月21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方晉與貴州省正安縣教育局局長陳浩、田字格興隆實驗小學校長肖詩堅進行項目籤約。
  • 傳承鄉土文化是鄉村教育的使命
    隆冬季節,記者走訪了四川閬中多所鄉村學校,發現在這些平房矮牆的校園裡,處處閃耀著師生們自己動手建設學校的智慧:可樂瓶子栽花、一根麻繩健體、校園裡種地……層出不窮的「土辦法」,被師生們創造出來,不但節省了大量資金,更激發出蓬勃的教育活力。閬中樸素而幸福的鄉村教育實踐,也許正在醞釀著中國鄉土教育的一條新路。
  • 四川8個村成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01 四川8個村成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11月13日,農業農村部網站公示了2019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經地方推薦和專家審核,擬推介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六渡河村等260個村落為2019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