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地球為碳基,孕育生命需空氣。光合作用下茁壯成長的生物,吐故納新繁衍延續的生命體都離不開空氣。乾淨清潔時的它時刻存在又慣性被忽視,唯有傲嬌地發起脾氣、出現問題,才能怒刷一波「存在感」。
為了管控大氣質量,汽車顆粒物排放首當其衝挨了一刀,不管是切中要害還是無辜躺槍,車主們還是非常配合「宏觀調控」,積極遵守限行政策,不給地球綠肺添堵;不論你是朝九晚五打卡上下班,還是為的「996」福報殫精竭慮,為了空氣流通、淨化呼吸,室內辦公區換上新風系統就是為了伏案碼字的你有一口暢順呼吸。
愈發快節奏、巨擁堵的交通環境下,車也成為自駕通勤族的「第二個家」。自然而然,「車內空氣品質」的矛頭轉向汽車廠商。但是部分消費者被片面孤立、有失偏頗的測量結果和失實報導弄得人心惶惶。空氣品質成為除了機械素質、內裝配置外,購車必要考評項無可厚非,但一定要切中要點,不能因噎廢食,甚至敏感過度。
一、車內空氣品質的認知誤區
1.有異味≠有害
很多用戶針對車內氣味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無可厚非,但認為「有異味就等於有害」、「有異味就是車輛品質有問題」則過于謹小慎微又小題大做了。實際上,車內異味其實時使消費者產生抱怨的氣味綜合體,來源多種多樣:比如車企為滿足消費者對車內飾美觀舒適的需求以及汽車節能輕量化需求,在內飾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非金屬材料,比如聚丙烯,聚氨酯,PVC,真皮,TPV,橡膠,ABS,織物等。
這些內飾由於本身材料的特性及在生產過程中添加的各種添加劑、助劑等,在消費者後期用車生活中,會持續釋放一些具有氣味的揮發性物質,車內部分異味由此而來。
與此同時,部分消費者購買新車時,出於美觀舒適性的追求,額外加裝件比如腳墊,座椅坐墊和小裝飾品等,因為其類目產品目前沒有非常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可能會產生刺鼻、不悅的氣味,進而影響駕乘人員的主觀感受,使得車廂為附加「異味」背了鍋。
2.車內空氣品質檢測≠室內空氣品質檢測
慣性思維驅使下,用戶容易將「車內空氣品質檢測」和「室內空氣品質檢測」混為一談,並順理成章沿用室內空氣檢測的手段和設備,對車內空氣品質進行評定。事實上,兩者在遵循的評價標準、採樣環境要求、採樣方法以及使用設備方面不完全相同,評測體系更是天差地別。
二、車內空氣品質的實質根本
車內空氣品質管控=氣味管控+VOC管控,有異味不等於有害。
車內空氣品質並不單純指氣味,而是由氣味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組成。針對車內空氣品質的管控,也包括了對氣味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雙重管控。
1.氣味與主觀感覺
氣味指的是揮發性的物質刺激動物嗅覺神經而在中樞神經引起的一種主觀感覺,其具有複雜性、差異性和適應性等特徵。複雜性是指地球上的化合物中約有20%具有獨特氣味,迄今憑人的嗅覺即可感覺到的氣味物質有4000多種;差異性是指氣味受個體差異影響很大,不同的人對同樣的氣味,存在不同的體驗感受;適應性是指長時間處於同一氣味範圍,會對氣味的感受產生惰性。
2.門類繁多的VOC
VOC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縮寫,泛指在常壓下,沸點在 50~260℃的各種有機化合物。VOC種類很多,按其化學結構,可以分為:烷類、芳烴類、 烯類、 滷烴類、 酯類、 醛類、 酮類及其他等。
與汽車領域相關的,VOC狹義上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類物質。
三、大浪淘沙,哪個豪華品牌真金不怕火煉?
奧迪和它的A4L
6月20日,中汽中心在杭州正式發布中國生態汽車評價(C-ECAP)2019年度第一批評價結果。奧迪A4L以95.11分的成績,成為唯一獲得白金認證的豪華車型。在關乎車內乘員用車安全及健康方面,更是在「車內空氣品質評價」維度表現出眾,八項揮發性有機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測量值均在國標限值之內,其中甲醛、苯測量值僅為國標限值五分之一,不僅優於豪華品牌平均表現,甚至優於擬修訂國家標準中更嚴苛的限值。
四、好空氣言之有據,更行之有理
白金認證離不開質保團隊的鞍前馬後。一汽-大眾擁有一整套從研發、生產到售後,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全員全過程」的嚴苛質保體系。作為國內最早介入到車內空氣品質管控的主機廠之一,一汽-大眾的技術積澱和管控經驗,依託國內最高水準的儀器設備、最專業的主管評測團隊,打造了覆蓋產品開發、車型生產、售後監測全流程的車內空氣品質保證體系,每一輛出廠的奧迪車型,車內空氣品質都符合國家標準和德國奧迪的標準要求。
1.專業氣味實驗室
一汽-大眾是國內最早建立專業氣味實驗室的汽車企業,依託頂尖設備,對材料和零件進行嚴苛測試,確保符合國家標準和德國大眾的要求。目前,一汽-大眾五大生產基地在氣味管控方面的設備達到270臺左右,總投資7300萬,其中99%為進口設備。
一汽-大眾在五大基地均擁有專業的整車氣味實驗艙,可同時進行8臺整車的氣味實驗。2018年,一汽-大眾整車實驗艙獲得CNAS認證,是目前豪華車品牌中唯一獲得該項權威認證的企業。
2.產品開發階段:選用低氣味、低散發材料
在材料的選取上,一汽-大眾首選低氣味、低散發的材料。一汽-大眾生產的所有車型頂棚複合膠、門板插件粘接膠,PVC表面漆等均採用水性材料,氣味低且對人體健康無害。
3.嚴苛認證防患未然
在零件的認可過程中,一汽-大眾通過多次審核檢驗,保障供應商生產的零件氣味能夠合格。在零件氣味檢測合格之後,一汽-大眾會進行共計8輪的氣味抽檢,保證零件氣味的合格性。同時,在零件氣味穩定達到合格之後,固化其生產工藝參數,並制定後續的批量抽檢頻次嚴加監控。
4.真車「火」煉無懼酷暑
炎炎夏日,高溫暴曬也是最常見的用車場景。針對這一工況下的整車氣味監控方面,其中一個方式是高溫整車評價,即在65攝氏度的高溫下,對車輛密閉加熱24小時後再進行氣味評價。
5.讓有機揮發物提前「揮發」
車內揮發性有機物(VOC)檢測的第一步,需要將車輛所有的後裝飾件全部拆除後,在限定溫度和溼度的整車實驗艙內,打開所有車門車窗,靜置通風6個小時,以加速車內VOC的散發。
6.經德國奧迪認證與審核的「金鼻子」主觀評價團隊
金字招牌代表著領域內頂尖水準, 一汽-大眾擁有15人規模的「金鼻子」評價團隊,其挑選和培訓均遵循著嚴苛的標準和流程。
在培訓方面,成員每年需接受200多次氣味評價培訓、77種方向評價培訓,評分誤差需小於0.5,混合氣體辨別能力要大於5種。與此同時,所有成員均經過德國奧迪認證,並且每年會接受德國奧迪的對標審核,做到「雙」標一致。
一汽-大眾對材料、零件和整車進行系統全面的氣味控制,並經過德國認證的「金鼻子」氣味團隊進行主觀評價。主客觀嚴格認證後,車輛方可準許批量生產。
6.車內空氣成分,科學採集分析
車輛在整車實驗艙內密閉靜置16小時後,通過氣體採樣泵採集車內氣體,以便進行下一步分析。
7.氣味改善,優化加強
從整車氣味倉中採集到車內氣體後,一汽-大眾使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多項先進設備,進行各項揮發性物質的檢測分析。
利用袋子法等多層級的氣味評價方式,結合洋蔥分析法,一汽-大眾成立了氣味改善小組,全面提升零件的氣味質量,從而保障整車氣味質量最優。
質量把關,銷量回報
車內空氣品質的「嚴把關」下了血本,所幸付出終有回報。一汽-大眾奧迪2019年6月完成銷量58788輛,同比勁增22.5%;上半年銷量311871輛,同比增長2.1%更是創歷史新高。國產車型中,奧迪A4L依舊是豪華品牌B級車市場標杆,6月銷量14256輛;奧迪Q5L 6月銷量14194輛,同比增長64.7%。全新奧迪Q2L與全新奧迪A6L也均有穩定的銷量輸出。我們看到的是奧迪銷量的多點開花,不能忘記的是一汽-大眾質保體系的躬耕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