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在評價一件書法作品的時候,往往喜歡用氣韻、神韻等等詞彙來形容,但是這對於初學者來講,是很難把握這一點的。
書法作品有其獨特的技術內核,不懂書法技術,對於書法的理解,就很可能只能停留在美術字的審美水平上。但是也有一些作品,即便你不懂技法,不懂一些欣賞技巧,只要細細品味,也能發現其獨特的精神內涵。
比如,縱然你不知道蘇東坡在經歷「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之後,在第三年的一個悽風苦雨的寒食節中寫下了《寒食帖》的話,你也能從字形和整體的章法中讀出抑鬱之氣,縱然你不知道王羲之在「先墓被荼毒」之後,在痛徹心扉的境遇中寫下了《喪亂帖》,你也能通過《喪亂帖》中字組與墨色的濃淡讀出通篇的憤慨之情。
這就是優秀書法作品的內核,能夠在某種程度上達到跟每個人都心神契合的狀態,足以呈現它的一個豐富性。
這一類作品在書法史上並不多見,也就僅有寥寥數篇而已。
我們今天就介紹一件經典作品——顏真卿的《爭座位帖》。
這件作品在專業書法家的眼中自然無需多言,但是對於一些初學者可能對此作還不太了解,這件作品的歷史地位雖不比《顏值文稿》,但是從書法的技術層面卻猶有過之,是學習顏真卿行草書的必臨法帖。顏真卿這幅字比《祭侄文稿》還要好,氣勢充沛,充滿了「英雄氣」,看完令人肅然起敬!
顏真卿的這件《爭座位帖》本是一件書信作品,內容是顏真卿因為不滿權奸藐視禮儀,諂媚宦官所抒發的一些議論,通篇剛烈之氣,用筆渾厚敦實,此作已經距今1000多年了,至今看到這件作品仍舊令世人拍手叫絕。
《爭座位帖》是顏真卿平生最為重要的行草書之一,其實我們從中國書法史行草書體系簡單來概括的話,基本可以分為「二王」一派,另外顏真卿的行草書從藝術成就上實際不亞於「二王」。
而「二王」的字不能放大來寫,如果你將閣帖或者二王手札放大些,你會發現,字變得面目全非,沒有一點勢能,所以將「二王」的字放大來寫,你需要兼收並蓄。顏真卿的行草書完全經得起放大,原因就是筆筆中鋒,通篇用篆籀筆法寫就,所以我們看顏體的大字作品極有氣勢,而二王的字單純放大來寫,就有些柔媚了。
米芾在《書史》中說:
「《爭座位帖》有篆籀氣,為顏書第一。字相連屬,詭異飛動得於意外。」
米芾對顏真卿是不太欣賞的,他甚至說顏真卿的字是醜書,但是他對這件《爭座位帖》卻絲毫不乏溢美之詞,他任何《爭座位帖》乃是顏真卿書法第一,全篇天然之氣,非學而能之。
當年蘇軾講到這件作品的真跡之後評價此作:
「此比公他書猶為奇特,信手自書,動有姿態。」
能得到兩位大書法家如此讚美,可見這件作品的藝術成就之高。
這件《爭座位帖》存世僅有刻本傳世,原石在西安碑林。
操作存世翻刻有12種之多。我們將其中最經典的一件拓本《啟功題跋之妙鑑齋宋拓藏本》進行1:1的復刻,還原出最接近真跡的作品。
許多人說這幅字有些斑駁,其實乃是拓本所致,對於臨帖無絲毫影響。
欲購此《爭座位帖》長卷,清點下面惠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