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間的神性聯繫——靈魂如何選擇要投生的家庭?

2020-08-28 太傻之愛


文 | Ramon Stevens

主編:Claire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聯繫是最神聖的。當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與尊重時,父母對孩子散發出的是一個溫暖、可以安全去探索的磁場。


要療愈我們的地球,必須從建立親子間的神性連結、培養快樂有活力的孩子開始!



01 靈魂如何選擇要投生的家庭?


要投生的靈魂在選擇家庭時,最重要的考慮就是是母親的靈性狀態。


這裡所指的靈性狀態,並不是指一個人對宗教的熱忱、信仰的虔誠或是出席教堂的次數,而是她內在的思想意識,以及靈魂頻率振動的質量。


每一個人散發出來的頻率就像磁鐵一樣,會吸引到頻率相近或具有共同業力的人。頻率的振動與一般人的差距不遠、在社會中表現正常的女人,能夠提供給孩子一個穩定的成長環境。


情緒能量如火山爆發般容易激動、狂躁焦慮、或狀況頻頻的女性,給孩子的是一個大起大落的環境。這些孩子在這種不穩定的環境中,可能會發展出高度的創作靈感,也可能因為情緒封閉、發出冷漠的磁場。


身心支離破碎的、頻率較低的女性,例如有毒癮或討厭孩子的女人,將會帶給孩子一個情感匱乏的童年。


每一個人都不斷地從頭部向外散發能量。當一個不具有形體,即還在精神世界中的存在,把焦點放在有形體的生命上時,可以偵測出彼此間頻率上的共振模式。


因此,你們會看到很多家庭,父母與子女基本上有著相同頻率。有創造力的父母,培養出有創造力的孩子;苛刻冷漠的父母所帶大的孩子,是一個情緒表現非常壓抑的孩子。


然而,你們也會看到一些人,儘管童年的經歷非常痛苦,卻奇蹟似的發展成一個充滿愛與信任的健全個體。他們在投生轉世時,刻意選擇一對頻率振動較低的父母和一個較艱難的環境,這樣反而更加速靈魂的成長。


孩子如果能在缺憾的童年中成長,脫穎而出,成為一個情感豐富、活躍、創造力十足的成年人, 這個靈魂的成長是無可限量的。


相反的,一對情緒穩定充滿愛心的父母,也可能會有一個讓他們傷透腦筋的孩子。這個原始而混沌未開的靈魂,無法與頻率較高的父母相互輝映。


儘管這個情況看起來不太符合物以類聚的法則,但這是父母與子女在投生前所共同協議好的。父母選擇在孩子的粗野、冷酷與無情的掙扎中,透過付出無條件的愛,來獲得自我的成長;而這原始的靈魂,也能在愛中引發最高的情緒潛能。



02 靈魂體驗的目標,是在不斷的挑戰中獲得成長


人類生命的目的,是經過不斷的挑戰而獲得成長。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就是建立在不斷給予彼此挑戰與成長機會的基礎上。


看著一個叛逆或有身心障礙的孩子,能夠發展出他們的潛能,感受到父母對孩子無限的溫柔,都是非常令人感動的。


父母與孩子的連結,是在出生之前就已經決定好的。如果這中間有因果的關係,我們就要去想,這個母親當時的頻率模式,是否能提供這個靈魂在這一生中的成長目標。


如果沒有因果關係,表示這連結是基於靈魂自身的需要。他們有的需要在一個情感封閉、冷漠的逆境中成長;有的需要在一個安詳的搖籃中, 孕育他們那卓越、不同凡響的光輝。


人類生命的四大本質是身體、情緒、理性與靈性。每一個人把自己生命的焦點放在其中的一個主體上, 其它部分則是配角。運動員與舞蹈家選擇把焦點放在身體運作上;有人選擇以家人和朋友的快樂為情緒的焦點;學者、教育家、作家以及無可救藥的書蟲透過心識理念(Mind)來過濾他們的生命。


僅有少數將生命焦點在精神與靈性上的人,能夠享受內在心靈和平的真正喜悅,不執著於世間的權力、金錢和名利, 完全生活在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之中。



03 引導孩子滿足父母的期望,會剝奪孩子的生命目的


每一個孩子的出生都帶著他們生命的目標,帶著一張靈魂的藍圖,渴望一種完整的成長經驗,並熱切期望在歲月中激起層層浪花。


為人父母的,經常在自己的頭腦中,為孩子規劃一個理想周密的未來,而這些內容往往是父母自己年輕時未能完成的理想。


有些人希望孩子乖巧聽話、聽從管教、成績優良、進入最高學府,那樣才符合他們的理想,才有資格獲得他們的愛。


但生命本身的設計,本來就夠讓一個孩子以個人的經驗和價值,在父母及社會的架構中編織出一幅美麗而豐富多彩的畫面。


幼小孩子的心靈與大自然的脈動相通,他們還沒有感受到經濟上的壓力,因此他們都是用身體來表達內在的思想感受。他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建立在遊戲、歌唱,以及與別人的交流中。


父母的職責,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有保障的探索環境,提供遊戲所需的物質,並支持他們,解答他們的疑問,然後站到一旁。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靈魂,有他們自己生命的目標。他們靈魂中蘊藏的能力,會指引他們踏上成長的路。


引導孩子去滿足父母期望的意圖,會剝奪孩子的生命目的。


我們並不是建議父母不去教導孩子基本常識、禮貌與品德。我們指的是,不需要硬去改變孩子的本性、 個性氣質,也不需要用學術、運動等競爭結果來衡量孩子的成就,扼殺孩子的靈性成長。



04 磁場之間的交流沒有秘密


每一個人的頻率中都散發出自身的信息,包括個人的因果與儲存的記憶、未來的潛能,以及反映你們內在生命的文化體系。與他人接近的時候,磁場便會與他人的磁場溝通,靠得越近,交流則越真實。


兩個人經歷一段時間分離,彼此給對方一個深長的擁抱,能在頻率層面上交換許多訊息。


在這個時候,你們之間沒有任何秘密,也沒有任何壓抑的情感,赤裸裸的真情在兩人的磁場之間交流。


因此,就算有人以矯飾的謊言來為自己畫一幅玫瑰色的圖畫,在較深層面上,這些接近你們的人,知道你們所做的,也知道你們在想什麼。



05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與關愛


新生嬰兒最需要的,是穩穩紮下這一世人生的根基。他們經常在睡眠中回顧前世的生活,以及投生之前的計劃。當他們醒來時,常哭著希望有人能把他們抱在懷裡,尤其是希望能在母親懷中重新感受母親的特質、思想,以及她的文化。


缺乏愛的嬰兒,即使充分給予他們身體所需的營養,他們還是會常常表現出無力的感覺,無法成長與成熟。牛乳只是嬰兒所需的一部分,充分的愛撫與情感,才能激發孩子情緒、理性與靈性的層面。


現代的孩子們所得到的愛撫與呵護,遠遠少於他們所需要的。因此,他們不但沒有學到如何與別人聯繫、溝通, 如何給予別人溫暖;反而學到的是疏離、孤獨與冷漠。


在許多文明中,嬰兒與母親之間的接觸是非常密切的。母親們在做家事時,仍然把孩子背在身上,這是原始的智慧中最高表現。一個嬰兒如果能擁有一天二十四小時穩定的感情接觸,是最理想的狀況。


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嬰兒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照顧他們的人就以自己的知識限制他們的發展,使得孩子的靈性逐漸萎縮,無法在完整的脈動中豐富自己生命的動力,也沒有辦法綻放出出他們生命本來所蘊藏的光輝,一生都活在陰霾晦暗的感受之中。


這樣的傷害對男孩子影響最大。一般人認為,真實表達自己的情感,或在別人懷中哭泣,是有損男子氣概的作為。男孩子被認定應該把焦點放在物質理性的世界中;女孩子才去關心精神和靈性。


事實上,為了得到平衡,應該讓男孩子避免將焦點過於集中在物質理性的層面上,而是將他們靈性本質中「陰性」的那一面全部引發出來。


唯有當一個男孩子經常被擁抱、愛撫,並且從不曾被「男孩子不可以哭」或「要像 個男人」等話語所傷害時,才能得到良好的平衡。


最有效的能量交換方式,是和孩子一起睡。讓他們與父母睡一個晚上或一起睡個午覺。在睡眠中,焦點從身體上轉移,你們成為你們真實的自己,靈氣磁場上訊息的交換便會更快速進行。


我們文明社會中常會看到一些問題,如成年人的孤寂;年輕人對性愛的混淆,無法與性產生真正的聯繫;人與大自然的疏離、殘忍暴力的運動;為了個人權益而犧牲群體的利益等現象。這些很多都是因為這些人在嬰兒時期,沒有獲得充足的擁抱,或者在想哭時被阻止的緣故。


當你們放眼世界,質疑世界怎麼會變得這樣,開始產生對一切疑惑時,只要看看許多嬰兒與成年人之間,因為感情的疏離,造成日後溝通與聯繫上的障礙,人格不成熟以及愛的匱乏所造成的永久性傷害,就會知道原因。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聯繫是最神聖的。當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與尊重時,父母對孩子散發出的是一個溫暖、可以安全去探索的磁場。


要治癒你們的世界,治癒你們的地球,就必須從培養快樂充滿活力的孩子們開始,讓他們對大自然與人類有安全感,讓他們有愛的能力以及完整的感覺。


新一代的孩子,自然會創造出你們所渴望的理想世界。


END

☟☟☟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太傻之愛

與你一起探索靈性,回歸內在,活出生命的燦爛

謝謝你,祝福你,我愛你

相關焦點

  • 靈性科幻:本我與高我,星際靈魂投生與地球遊戲試煉
    靈性知識要靠超越頭腦思維的內在本我去聆聽和感受、感悟。我們的意識是我們的本體投射出的一縷細絲。這一縷靈魂是我們合一本我的全息投影。我們也同時「存在於」我們的本體中。因此,大家都有「高我靈魂」。這種科幻的解釋適用所有星際靈魂。
  • 靈魂覺醒—從生命課題中綻放出神性
    我們的靈魂很勇敢,他們需要體驗人世間的煩惱、糾葛和誘惑,並且要從這個大染缸中抽離出來。這是我們的靈魂自己選擇的人生課題!而有一些靈魂來到這個人世間之後,在這個巨大染缸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他們執著於夢中的一切,不願意醒來,他們忘記了他們本有的尊貴和高尚,被人世間的貪、嗔、痴、慢、疑,以及名利,地位,金錢,情感所迷惑。
  • 「陽光親子營」打通聯繫家庭「最後一米」
    每到周末,麒麟街道婦聯聯合南京市太陽花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的社工們都要為轄區孩子們開設「陽光親子營」,鼓勵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參加豐富多彩的親子家庭教育活動,麒麟街道婦聯主席王素蓉感嘆:「每次群裡發布活動,活動名額都被秒殺,通過專業人士設計的活動,讓家長們學會了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進行家庭教育,他們真正能受益,自然積極性特別高。」
  • 靈魂的進化:人類靈魂的來歷與目的!
    因為神本身是愛,因此這遊戲也在學習無條件的愛與憐憫,不論存有選擇扮演的角色是顯化正向或是負向,所有的靈魂均被給予這工具。一旦足夠多靈魂完成這工作,這個行星將轉移到下一個次元,並影響所有星球,使之更接近神。每個宇宙、銀河、星群、太陽系、行星、靈魂均有它要完全的神性計劃,並被對應的天使監看幫助。
  • 獸性、人性、聖性和神性
    人之所以不再是獸類而變成智慧的人,關鍵是有了靈魂。人的真正的意義就是靈魂。沒有靈魂,或靈魂散亂的人,要麼是傻子,要麼就是瘋子。那種人類若不是有了人性的關懷,得到照顧,他在自然界,與其他動物無異,也易死亡。那人類的靈魂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很明顯,只能來自神的安排。那個神,你可以看作是超智慧的外星人,也可看作宇宙中的超級智慧。
  • 在虛數與實數建構的複數空間中,體驗至高無上的神性
    她還提到,星光層也是當人類的肉體死亡後,靈魂得以休息的地方。但是除星光層之外,還有心智層、因果層、和以太層,這些都是靈魂的外衣。她所教導的是與至高無上的神性做聯結。至高無上的神性/靈性,或者說,至高無上的自性,都是在講同一件事情,也就是靈魂本來的屬性。不同的宗教也都是在闡述同一個道理,而因為意識成長的階段不同(振動的頻率不同),對於同一個道理有著不同側面的解讀。
  • 增加家庭與學校間的互動聯繫才能真正做好「家校共育」
    「教育者」,認為這兩者「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家庭和學校是每個人學習成長曆程中最重要的兩塊「根據地」,「生在家庭、長在學校」也是教育活動必須直面應對的最大挑戰。那麼,應該如何協調處理好家庭與學校之間關於「家校共育」共同輔助孩子學習成長的問題呢?
  • 【詳解】神性蛻變點數機制
    (網圖,侵刪)王謝圻:神性蛻變點數機制大家不要光看抽獎,我放段原文:這1500點耐力補足了缺口,自己只要再拿出一部分自由屬性點扔進耐力屬性,便能超過1w5的大關,以後每次進階都能多得到一個神性蛻變點數。
  • ADD孩子的家長要具備「神性」而非「人性」
    我認為,ADD孩子的家長需要具備「神性」而非「人性」。
  • 親子間交流有障礙?要拉近親子距離,破解孩子「隱表達」是關鍵
    親子間的溝通可謂是一座橋梁連接著父母與孩子的兩扇心門。親子間的溝通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許多家長都知道溝通很重要,努力的想要走向孩子的心門。但是卻發現這座橋沒有的終點是緊緊鎖著的。鄰居孩子葉葉小時候熱情開朗,整天像只小鳥一樣"嘰嘰喳喳"的,特別喜歡表達自己。葉葉媽媽卻是個文靜的個性,對於兒子的多話能忽視就忽視,偶爾有點正事才給予回應。
  • 人類圖解析親子關係:人生角色6/3的孩子,勇敢的靈魂如何活出自己?——東方解答親子問題(六)
    作者:東方編輯:久久人類圖課程是基礎, 輪迴交叉課程是如何活出天賦, 親子教育課程將指明這一切的來源       人類圖對親子教育的重大意義——只有認清每個孩子的天賦,知道孩子與父母是不一樣的,與別的孩子是不一樣的,才有可能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少走彎路,以及不走無法挽回的道路。
  • 《大魚海棠》:從湫的角色淺析影片中的人性與神性
    為了報恩,椿用一半壽命,換回了有著少年人類靈魂的魚,養在海底,卻為族人帶來了災難。除了男女主人公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角色,那就是湫,他在椿的生命中有不可磨滅的地位。本文將重點從「湫」的角色出發,探討他身上乃至整部影片的人性和神性。
  • 神性人類與飲光食氣
    這種神奇的引力,讓星球之間互相吸引,它是宇宙最基本的力,它聚合了現在無所不在的一切,人一旦失去了這種引力,就會開始表現得無主、無助、無主心骨、好像失去了靈魂,被抽離了,失去了活著的理由?活著的意義,就是要不斷的尋找、增強這種引力,它存在於大自然磁場互動中!他的引力讓一個真正光之子與太陽之間蠢蠢欲動,相互吸引。
  • 什麼是親子關係疏遠的徵兆?如何讓家庭變得溫暖?
    心理學家John Rosemond曾經經過研究發現,很多家庭在孩子出生後,把孩子的成長、學習,自己的事業和前途放在首位,卻忘記了「家」應該有的樣子。最終導致夫妻越來越陌生,親子關係慢慢疏遠,親人間的口角日漸出現、矛盾越來越多,最後,「家」變成了一個冰冷的地方。
  • 親子間如何相處?揭秘媽媽與孩子的相處秘訣,讓親情和愛共存
    前言:總有家長詢問,親子間該如何相處,好像這些年親子矛盾總是屢有發生。在父母的心中,自己不管做什麼,始終都是為了孩子;但是在孩子心中,貌似不管自己做什麼,總是會被父母所限制。好像親子間總是存在著不可跨越的鴻溝,然後為此爆發了很多「悲劇」。
  • 靈魂投生的10項使命,你是屬於哪一種?|亞蒂絲摘錄《這一生為何而來》
    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是,靈魂投生的十項使命,在閱讀過程中,你可以觀察自己的使命,同時也能觀察你身邊親朋好友的使命。有些人的使命只有一項,但也有些人使命是多重的,主要使命:深厚長遠持續的影響在你周遭、非常明顯。次要使命:偏向內在也會跟著變動。
  • 各國家庭如何進行親子閱讀?
    每天早晨九點上課之後,一年級三個班的孩子就會全部打亂,根據不同的閱讀組,到不同的老師班上去進行一個小時左右的英文學習和讀書時間,選擇適合你水平的讀物閱讀。「比如果果每天早晨第一個小時都不是在自己教室跟老師上課,而是帶著學習用品去了隔壁班,10點半的時候再回來。這期間,每天都有家長義工在每個教室門口幫助孩子挨個進行「自然閱讀」的輔導和訓練。
  • 如何給兒童選擇親子早教中心的課程?
    原標題:如何給兒童選擇親子早教中心的課程?在給兒童選擇親子早教課程,很多家長都很困擾,由於目前兒童早教市場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兒童早教課程,有的早教課程側重於各種運動,有的早教課程側重於知識記憶,有的早教課程側重於音樂。
  • 佛教:神識投生,與父母有4種緣,愛不重不生娑婆
    根性的意思,打個比喻比較好理解,比如一個家庭的小孩,他的行為談吐,有的比較像母親,有的像父親,民間常說這就是遺傳,其實這就是一個人無始劫的習氣,和父母習氣相投。小孩來投生一定是和父母投緣的,因此有些習氣就相投。至於一個人的容貌、體質,這和「念頭」有關係。佛在經上講,神識來投生,與父母有4種緣,下面我們分別會講到。如果沒有「緣」不會成為一家人。
  • 神性的溫柔泰戈爾
    神性的溫柔泰戈爾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吉檀迦利》,《神性的溫柔》,鄭振鐸譯《飛鳥集》,馮唐譯《飛鳥集》。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生長在印度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和諧交融的書香門第,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神童兼富二代,歷史向來不缺乏這樣的天才。1913年,泰戈爾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