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間的溝通可謂是一座橋梁連接著父母與孩子的兩扇心門。親子間的溝通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許多家長都知道溝通很重要,努力的想要走向孩子的心門。但是卻發現這座橋沒有的終點是緊緊鎖著的。
鄰居孩子葉葉小時候熱情開朗,整天像只小鳥一樣"嘰嘰喳喳"的,特別喜歡表達自己。葉葉媽媽卻是個文靜的個性,對於兒子的多話能忽視就忽視,偶爾有點正事才給予回應。
葉葉總是說媽媽不願意傾聽他分享的趣事,葉葉媽媽不以為意。等葉葉逐漸步入青春期,葉葉媽媽發現葉葉逐漸變得內斂少話,日常的溝通都很少有。這讓葉葉媽媽意識到,孩子似乎什麼心裡話都不和她說了。
每次主動找葉葉溝通時就說:"你這孩子怎麼回事,小時候不讓你說,你說個不停,長大了讓你說,你又沉默不語。"母子間的交流少之又少。
正如《正面管教》中說道:父母不願意傾聽、理解孩子最終可能會喪失傾聽的機會,到最後孩子什麼都不願意和父母說了。
許多家庭都存在孩子不願意和家長溝通,家長採取的溝通方法讓親子間的交流越發不暢。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拒絕和家長溝通,多是由於家長的溝通方式讓他們感受到不適,更加敏感的關上了心門。孩子拒絕和家長溝通交流,將真實想法埋藏內心深處的行為在心理學上被歸屬於"隱表達"。
隱表達是指:孩子將某一些讓其困擾不已的事情、敏感負面的情緒、不想被探究的秘密等隱藏在內心深處,獨自守護。
許多家長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孩子為何會存在"隱表達",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孩子的性格和成長期的發育特徵在影響,但是家長仍佔據很大的影響比重。
因此,當家長發現自己與孩子之間交流已經存在"障礙"的時候,那麼很可能就是家長平時中的某些行為,促使孩子開始進行"隱表達"。
1、家長沒有發現孩子的特異性
對於上述的葉葉的情況,葉葉喜歡表達,葉葉媽媽卻視若無睹。反而讓活潑好動的葉葉去學習下棋書法,想讓孩子性格沉穩一些。
對於孩子的特異性沒有關注,不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家長只是憑藉自己的意志安排孩子,就很可能會造成孩子的隱表達。
2、家長長期錯誤的溝通交流
家長對待親子間溝通交流應該從孩子小時候開始重視。這樣就可以在一個長期的環境中尋找哪一種方式是最有效,最能讓孩子接受的溝通方式。
而並非認為孩子年幼,沒有溝通的必要,就刪除親子溝通這一必要環節。像葉葉媽媽就漠視孩子釋放的交流信號,以冷處理的方式對待親子交流。造成的後果就是,當你真正想傾聽孩子時,孩子同樣予以拒絕。
3、家長過於嚴苛的教育模式
許多家長對於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苛求孩子盡善盡美。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採取簡單而又粗暴的責罰、打罵時 ,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對父母失去信任感,
所以習慣性的封閉自己,蜷縮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將真實想法、願望都隱藏在內心。
此時,家長們如果想重新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就要學會用正確的方式來破除孩子的"隱表達"。
第一步:採用溫和又有技巧的溝通方式
卡耐基曾說過:"如果你是對的,就要試著溫和地、技巧地讓對方同意你;如果你錯了,就要迅速而熱誠地承認。這要比為自己爭辯有效和有趣得多。"
由此可見,有效的溝通更應該注重溫和的態度和恰當的技巧。生活中,許多家長奉行著"羞辱式教育"方式,往往和孩子交流時,諷刺、挖苦性的語言遠多於鼓勵性的言語。這不僅不能磨鍊孩子堅強的心,還會讓孩子失去信心。
近期熱播劇《隱秘的角落》中"壞孩子"朱朝陽就是從小在母親刻薄的語言下成長的。對於親子間的溝通,朱朝陽的母親多是選擇惡語相向和拒絕溝通,這造就了劍拔弩張的親子關係和孩子性格缺陷。
當家長用溫和的態度和口吻,孩子會感覺很放鬆。並向孩子表達自己只是想更多的了解一些,並沒有想要窺探他秘密的想法。告訴孩子有任何想要和父母分享的事情都可以,無論喜怒哀樂、大事小事。讓孩子感知自己是被重視和愛護的,孩子會逐漸願意傾訴。
第二步:適當放手,給孩子獨立空間
戴爾·卡耐基曾說過:"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須學習自立,剷除埋伏各處的障礙,在家庭要教養他,使他具有為人所認可的獨立人格。"
當孩子成長發育到了一定階段,孩子必然有自我獨立意識。家長應當適當放手,孩子能夠獨立的解決一些事情。同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家長不必事無巨細的探究。在和孩子溝通中,讓孩子感知到你尊重他的獨立人格。
傾聽孩子從來就不是要知道孩子的一切,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明確孩子的需要和個人意志,更好的引導他成長。
第三步:不是為了滿足"自我傾聽"而去傾聽
在傾聽的過程中,我們是配合孩子,以一個聆聽者的"配角"身份。不是扮演一個軍師,但凡孩子說出一件事,家長就迫不及待的出謀劃策。這會在很大程度打消孩子的傾訴欲。
家長要擺出和孩子同一陣線,並且平等的姿態。偶爾插入一些自己的相關趣事,和孩子產生情感連接,孩子就會感知自己是被理解和被尊重的。
溝通的第一步往往是學會傾聽,如果孩子都不願意和家長分享自己的事情,那麼何來有效的溝通。
親子間缺乏溝通的現象實屬常見,說明很多家長沒有掌握有效溝通的方法。家長應該先反思自己是否在溝通的某一環節中存在偏差。給予孩子尊重,採用溫和有技巧的方式。給孩子足夠的關懷,相信孩子一定會為你敞開溝通的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