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仇親期」,與父母漸行漸遠?找對方法輕鬆拉近親子距離

2020-09-04 影媽媽育兒經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種競爭都在增加,導致父母的生活壓力和孩子的學習壓力都在不斷增大。於是孩子叛逆越來越嚴重,喜歡和父母反著來,對父母有不禮貌的行為,甚至很討厭父母,與父母漸行漸遠,這些現象都表明孩子進入了&34;,需要家長引起重視。

什麼是&34;?

仇親期,指當孩子到了十三四歲的時候,產生了嚴重的逆反心理,總和父母對著幹,對父母表現得疏離又淡漠。這種時期能持續2-3年,被精神分析理論學家稱為&34;。

許多父母認為自己全心全意地為孩子好,事無巨細地為孩子安排好一切,給了孩子無微不至的愛,但孩子的&34;現象還是很嚴重。

孩子為何會進入&34;?

1、 環境影響孩子的思想

孩子的年齡越大,社交圈子就會越來越廣,身邊難免會有家庭不和諧的朋友。朋友們對自己家庭的負面情緒會傳遞給他,一些孩子們抱怨的現象會引起他的共鳴,使他對自己的父母產生不滿。

2、 父母的傳統思想導致管教方式出了問題

在很多父母心中,自己比孩子多了很多年的閱歷,在事情的處理上一定是比孩子成熟理智的。這樣的父母會強迫孩子無條件接受自己的指令,認為父母的話對孩子來說就是權威,不能違背。

但是孩子是有獨立思想的個體,如果父母總是強加一些他不喜歡的想法或是指令給他,就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3、父母與子女缺乏交流,產生隔閡

孩子到了青春期,開始叛逆,容易急躁,與父母之間難免產生意見分歧。這時候,父母想找孩子進行交流,孩子就會產生牴觸,不願意溝通。缺乏交流會使親子之間產生隔閡,慢慢地變成親子之間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

孩子在&34;時與父母的關係程度,會給以後人生的親子關係帶來極大的影響。所以,要想有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父母應該在孩子&34;時,採取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度過情緒難關。

父母如何幫孩子順利度過&34;?

  • 首先,父母給予孩子更多自主選擇權。

當孩子能夠自己做決定了,他們會覺得自己在家裡是有一定地位的,是被尊重的,就更願意也更想和父母進行交流分享。父母也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給出建議。

父母在做出某項選擇時,可以先詢問一下孩子的意見,並在最終決定時,適當採納孩子的意見。當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擁有話語權的,心裡會認可父母對自己的需要,可以有效減輕孩子對家庭的敵對心理。

  • 其次,與孩子進行溫和的交流與溝通。

印度的《摩奴法典》裡有這樣一句話:&34;在家庭日常交流中,如果父母總是採用命令式的口吻與孩子說話,就會使孩子的逆反心理越來越嚴重,沒有人會想要進行一場不平等的談話。

此外,父母也應該在與孩子溝通時,把握好力度。很多溝通變成激烈的爭吵都是因為在激動之下口出不遜。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應善於觀察,如果發現孩子情緒越來越激動,說明你說的話觸到他的逆鱗了,這時父母應及時收手,下次再談,或是轉換一下溫和的語氣安撫孩子的情緒。

  • 最後,給孩子多一點獨立成長的空間。

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家庭關係裡,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要有一個度,給予對方適當的關心,太少了會使對方感受不到被尊重,太多了又會使對方牴觸,學會留白,使雙方既能感受到對方的關心又不至於冒犯。有時候給予孩子太多的愛,只會讓他覺得這份愛太沉重,他接受不來。

允許孩子有比較多的獨處時間,讓他獨立思考,獨立成長,給予安排自己生活空間的自由,讓他覺得在家庭生活裡是自由且溫馨的。

小結

親子關係不是父母親與孩子之間的彼此佔有,而是親子們來到這世間擁有的最妙不可及的緣分。我們要給孩子我們最珍貴的愛,但更要給他自由且溫暖的愛。我們應該考慮到太多的愛是否就是孩子需要的。家長們應該反思自己是否愛得太滿,忘了留白,過度的關心和掌控只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找對了方法才能輕鬆拉近親子距離,幫孩子順利度過&34;。


我是,想了解更多育兒經驗,可以關注我,每天為您輸出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以下跡象表明,你家孩子已經進入「仇親期」,現在不管將來不孝順
    ▶孩子進入「仇親期」,是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父母養育孩子,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好好的孩子不知道怎麼了,突然變得易暴易怒,家裡人說不得,也管不了,親子之間的關係,見了面就像是「仇人」一樣尷尬。有的父母心比較大,認為這只是孩子成長的正常變化,大部分孩子都會經歷,等孩子長大就好了。但是,事實並非這麼簡單。
  • 家長氣個半死,孩子「仇親期」應這樣面對
    ,也就是「仇親期」,但大多數的家長卻不知仇親期這個概念。「仇親期」當孩子到了13、14歲時,總要和父母頂撞、對著幹,這種情況被心理學家稱為「仇親期」。而孩子就算心裡有事,也不會選擇跟家長說,久而久之,孩子就憋在心裡,親子關係漸行漸遠。當親子關係疏遠後,孩子很可能會結認一些狐朋狗友,從而不走正道。
  • 漸行漸遠的修行
    孩子之於我們是漸行漸遠的修行 早上送兒子上學,快到學校門口時,兒子說:「媽媽,你不用送到門口了,我現在都六年級了「,我一想就十幾米了 聽到這一句話,突然發現兒子又長大了,其實想一想,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一場與父母漸行漸遠的修行,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總有一天會展開有力的翅膀飛上更向更遠的藍天。 記得你第一次去幼兒園,不放開我的手,更不願意離開我的懷抱,但做為你的媽媽,我知道對你好就是讓你開始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狠心推開你,聽著裡面的你哭著找媽媽,你可知道,媽媽也正在垂淚。
  • 孩子進入「仇親期」,容易挑戰父母底線,處理不好將來越來越叛逆
    這段時間隨著孩子身體以及心理的發育變化,孩子覺得自己成年了,希望能夠被家人平等對待。但是孩子又不知道怎麼去表達,只能通過反抗以及和家長對著幹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青春期」因此也被很多人稱為「仇親期」。一、孩子進入「仇親期」會有哪些表現1、盲目自信,看不起父母。
  • 心理專家: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會進入「仇親期」,父母別犯3個禁忌
    孩子開始試著宣誓自己的主權,視父母如仇人一樣。有的父母開始疑惑,孩子為什麼變成這樣,是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嗎?心理專家指出:孩子在13~14歲左右會進入「仇親期」。媽媽就發現,圖圖最近越來越不聽話了,總是和父母對著幹。天冷不穿厚衣服,寧願凍著。頭髮長了也不剪,任它在風中凌亂。爸爸媽媽也有點苦惱,孩子不知怎麼就變得像一頭犟牛,啥都說不通了。喜歡和父母唱反調,是孩子進入「仇親期」最重要的標誌,父母這時候就需要注意了。
  • 3點跡象表明孩子進入「仇親期」,如不早管教,很可能不孝順
    許多父母其實都面臨和阿偉父母同樣的問題,孩子上初中後,喜歡反抗父母,行為叛逆,表現得很不耐煩。那如何判斷孩子是正常青春期叛逆,還是進入了「仇親期」呢?而進入「仇親期」的孩子,幾乎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有負面情緒就會向身邊人發洩,比如和父母頂嘴,辱罵父母,和同學吵架,無視老師等等。種種惡劣行為,都會在「仇親期」集中爆發。
  •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會出現4種表現,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說明進入「仇親期」了1、嫌棄自己的父母當孩子進入仇親期之後,會經常頂撞父母,不服從管教,除此之外,還會嫌棄自己的父母,比如父母去學校接孩子,孩子會覺得父母的穿衣打扮很難看,不願意告訴同學們這是自己的父母。
  • 漸行漸遠的背影,是父母亦是故鄉……
    但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卻又似乎成為不舍的辜負。  入取通知書送你去到想見識的世界裡,追尋你想要的理想與遠方。這也意味著,你會在餘生與父母漸行漸遠,與故鄉漸行漸遠。走到他鄉的你,不知歸期何年……就像你可以體會到的:「從此,不見父母老去,故鄉只剩回憶,確實只剩寒暑沒有春秋了」。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進入「仇親期」,父母要重視起來
    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這些特殊時期,如"仇親期""叛逆期",這是必經過程,如果沒有認真地對待和引導,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在這些特殊時期,孩子的行為舉動都會出現"變異",特別是以下3種表現,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家長要多重視。
  •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排斥父母討厭家人,家長巧用三招輕鬆度過
    父母問她一些學校的情況,她都是愛答不理,或者直接給父母甩臉色,看到父母多問自己一句,就非常不耐煩,好像父母是「仇人」似的,後來表姐在小區裡跟其他同齡人交流,發現這個年齡的小孩都是這樣的,大家紛紛感慨,這孩子是到「仇親期」了。
  • 父母與子女是漸行漸遠的緣分
    「兒女是父母的心頭肉」,說出了每一個為人父母的心裡話,真的是養兒方知父母恩。看到女兒不小心割破了手指,摔了跤,腿破了……心是那個痛啊,此時此刻,真恨不得受傷的是我。但表現出無比堅強的樣子,笑著說:沒啥大不了的,離「心」大老遠呢。心到底有多痛,只有自己最清楚。父母,尤其是中國式的父母,最見不得孩子受苦,最害怕他有個三長兩短,是恨不得一切都能給他。
  • 孩子與父母的緣分,是終究走向漸行漸遠的必然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曾經聽朋友說,父母與孩子最親密的時光也就從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這三年,之後都是看著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當時還沒有孩子,感受不到,如今我才發現真的很現實
  • 四個反常舉動,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正確引導讓娃少走彎路
    「仇親期」第一次聽到「仇親期」這個概念,是在一次飯局上,親戚在誇自己海歸博士兒子的時候,順帶著說了一句:「這孩子哪兒都好,就是仇親期太長了。而仇親期,則特指13~15歲這段時間:在這2~3年的時間內,孩子異常叛逆,總是和父母唱反調,因此精神分析理論學家將這段時間特別定義為仇親期。從時間線上來看,青春期涵蓋了仇親期,仇親期是青春期的一部分。
  • 所謂父母子女,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緣分
    不覺想起龍應臺的《目送》: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用在那時那刻竟是該死的妥帖。晚上8點左右,兒子用寥寥幾個字微我:到了,不打電話了。
  • 孩子到了「仇親期」,排斥父母討厭家人怎麼辦?
    1、 影響了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孩子進入仇親期,對於父母死後不相信的,總是很容易和父母吵架,甚至出言中傷父母。3、 影響孩子人生觀的形成孩子在仇親期是不理智的,對於一些事情的看法是很不正確的,甚至是會偏執的。
  • 孩子到了「仇親期」,排斥父母討厭家人?用這幾招可輕鬆度過!
    這個時期是孩子成長中會經歷是階段,一旦孩子進入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狀況和行為就會發生變化,父母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關注。孩子仇親期的行為對父母不禮貌孩子在以前是很禮貌,對於父母都是很尊敬的,但是在某一天,孩子卻是對父母出言不遜,對父母很不禮貌的,說的話也是很不禮貌的。
  • 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多半是進入「仇親期」,家長別「硬碰硬」
    孩子進入「仇親期」,「硬碰硬」沒有效果,父母要學會化敵為友。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也讓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甚至孩子很小就出現了「焦慮」等負面情緒。而有些孩子則過早地進入了「青春期」,也就是「仇親期」。如果家長在這段時間,沒有引導好孩子,那麼與孩子的關係就會變得異常脆弱。
  • 如果孩子有3個特徵,預示著他進入「仇親期」了,要做好心理準備
    心理專家指出:孩子在13~14歲左右會進入「仇親期」。這段特殊時期,孩子需要父母細心的引導,不該犯的禁忌不要犯。3個特徵,預示孩子進入「仇親期」,爸爸媽媽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哦!爸爸媽媽也有點苦惱,孩子不知怎麼就變得像一頭犟牛,啥都說不通了。喜歡和父母唱反調,是孩子進入「仇親期」最重要的標誌,父母這時候就需要注意了。②「瞧不起」自己的父母。
  • 出現這三種跡象,說明孩子進入「仇親期」,現在不管將來不孝
    執筆:歐陽比文老話說得好,「不養兒不知父母恩」,90後的一代直到自己當上了父母,才開始理解父母的為難之處。貼心照顧孩子,生怕有個閃失,可是孩子漸漸長大卻越來越不聽話。難道自己養了一個「白眼狼」嗎?先別急著下結論,「仇親期」了解一下!
  • 開學季即將到來,父母與孩子是一場漸行漸遠的修行,請準備好
    開學季即將到來,父母與孩子是一場漸行漸遠的修行,請準備好。「我慢慢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不斷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