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點跡象表明孩子進入「仇親期」,如不早管教,很可能不孝順

2020-11-08 小魚奶爸日記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凌晨三點,阿偉爸爸找遍了家附近所有的娛樂場所,最後在一家網吧看到了孩子。

此時阿偉滿身酒氣、專注於屏幕上的遊戲,看到爸爸就表現出不耐煩,隨後開始大吼:你來幹什麼,趕緊滾,看到你就心煩。

是什麼樣的仇怨,才讓孩子這麼對爸爸說話?

原來他和妻子四十歲才有了阿偉,老來得子,兩人都對孩子非常寵愛。可自從孩子上初中後,開始變得很反常,經常向父母發脾氣,甚至大聲吼叫。

開始父母以為阿偉進入青春期,情緒波動大,這都屬於正常反應。

直到後來與老師溝通才了解,學校有人嘲笑阿偉,說他父母年紀大,都可以當爺爺奶奶了,而且總愛拿這事開玩笑,阿偉憤怒又自卑,也就是那時起,成績開始直線下降。

其實,阿偉的這些表現並不完全是內心敏感造成的,是孩子進入了「仇親期」,家長如果不早管教,將來很可能不孝順

許多父母其實都面臨和阿偉父母同樣的問題,孩子上初中後,喜歡反抗父母,行為叛逆,表現得很不耐煩。

那如何判斷孩子是正常青春期叛逆,還是進入了「仇親期」呢?

3點跡象表明孩子進入「仇親期」

1)和父母頂嘴,不顧慮別人感受

上學的孩子,大多是乖巧的,他們聽老師、家長的話,能夠克制自己的脾氣和負面情緒。而進入「仇親期」的孩子,幾乎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有負面情緒就會向身邊人發洩,

比如和父母頂嘴,辱罵父母,和同學吵架,無視老師等等。種種惡劣行為,都會在「仇親期」集中爆發。

2)和父母交流,經常不耐煩

隨著孩子長大,和父母溝通的時間會慢慢變少,這是正常現象。

可如果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時,他總是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並且對父母的建議表現出反抗,這就是「仇親期」孩子的表現。

3)盲目自信,全盤否定父母

因為對外界的惡意很大,所以總是更願意相信自己。對於父母的建議基本上不聽,他們認為父母說的全部不對,陷入盲目自信的狀態。

孩子進入「仇親期」,並不一定是壞事

其實,「仇親期」也意味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是正在慢慢長大的表現,迫切希望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價值

如果父母不重視孩子的這種變化,沒有及時和進行溝通,以後再想要扭轉孩子的思想,就會相當困難了,

即使因為「仇親期」的孩子表現感到受傷,父母還是要幫孩子度過這一階段,這樣才能回暖親子關係。

如不早管教,等孩子自己走彎路,或者性格定型了,將來很可能不孝順。

父母應該如何幫孩子度過「仇親期」?

1)學會放手,和孩子平等相處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很難遵循別人的意見生活。即使父母善意相勸,孩子也根本聽不進去。

此時父母要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尊重他們意見,只要他們不犯大錯就行。和孩子平等交流,傾聽他們的想法,才能減少孩子的「敵視」。

2)包容孩子,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仇親期」孩子不僅無視父母,還經常對父母大吼大叫,很多父母都受不了。

可畢竟是自家孩子,需要多一份包容心,諒解他們的行為。和孩子發生矛盾時,儘量忍住脾氣,避免讓矛盾升級。如果因為沒控制脾氣,失手打孩子,孩子可能會記一輩子。

寫在最後

孩子進入「仇親期」,父母都是非常傷心的,但一定要學會包容,幫孩子解決心裡的問題,讓他們順利度過這一階段,才能邁向更美好的人生。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

相關焦點

  • 以下跡象表明,你家孩子已經進入「仇親期」,現在不管將來不孝順
    據我觀察,現在很多家長養育孩子,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飲食作息上,比如孩子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睡得足不足等等,但是卻很少關注孩子的成長發展特點,以至於孩子進入「仇親期」都不知道。孩子對父母出現仇視心理,心理學會把這段特殊的表現稱為「仇親期」。「仇親期」的出現,主要和孩子慢慢長大,自我意識逐漸覺醒,想要對外表現出自我的價值有關,如果父母放任不管,不和孩子一起共同度過,親子之間的關係,可能會日益尷尬,滋生出更深的隔閡,孩子長大就很難孝順了。
  • 有以下幾種跡象的孩子,多半已進入「仇親期」,家長應趁早管教
    當青少年13-14歲時,會有2-3年的仇親期。他們總是會覺得,只要孩子聽自己的話,好好學習,就是好的。但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有一段「仇親期」的。如果說,家長沒有重視起來這個階段的話,那孩子長大以後就很容易成為一個「不孝子」。
  • 出現這三種跡象,說明孩子進入「仇親期」,現在不管將來不孝
    你聽過「仇親期」嗎?執筆:歐陽比文老話說得好,「不養兒不知父母恩」,90後的一代直到自己當上了父母,才開始理解父母的為難之處。貼心照顧孩子,生怕有個閃失,可是孩子漸漸長大卻越來越不聽話。難道自己養了一個「白眼狼」嗎?先別急著下結論,「仇親期」了解一下!
  • 心理專家: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會進入「仇親期」,父母別犯3個禁忌
    孩子開始試著宣誓自己的主權,視父母如仇人一樣。有的父母開始疑惑,孩子為什麼變成這樣,是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嗎?心理專家指出:孩子在13~14歲左右會進入「仇親期」。這段特殊時期,孩子需要父母細心的引導,不該犯的禁忌不要犯。3個特徵,預示孩子進入「仇親期」,爸爸媽媽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哦!①孩子試圖挑戰父母的權威。圖圖媽媽說:「天氣預報說了,今天大風降溫,你要換一件厚的棉服。」
  • 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多半是進入「仇親期」,家長別「硬碰硬」
    孩子進入「仇親期」,「硬碰硬」沒有效果,父母要學會化敵為友。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也讓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甚至孩子很小就出現了「焦慮」等負面情緒。而有些孩子則過早地進入了「青春期」,也就是「仇親期」。如果家長在這段時間,沒有引導好孩子,那麼與孩子的關係就會變得異常脆弱。
  • 如果孩子有3個特徵,預示著他進入「仇親期」了,要做好心理準備
    孩子開始試著宣誓自己的主權,視父母如仇人一樣。心理專家指出:孩子在13~14歲左右會進入「仇親期」。這段特殊時期,孩子需要父母細心的引導,不該犯的禁忌不要犯。3個特徵,預示孩子進入「仇親期」,爸爸媽媽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哦!
  • 孩子叛逆、頂嘴,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家長要重視起來
    當今社會,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只不過有很多家長的關注重心僅僅放在孩子日常飲食作息上,卻很少會關注孩子真正的發展狀況,以至於孩子到了「仇親期」都不知道。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反常」行為,孩子今後不但會怨恨父母,同時與父母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差。「仇親期」的出現,並非是偶發現象,不少孩子身上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的身影。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進入「仇親期」,父母要重視起來
    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這些特殊時期,如"仇親期""叛逆期",這是必經過程,如果沒有認真地對待和引導,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在這些特殊時期,孩子的行為舉動都會出現"變異",特別是以下3種表現,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家長要多重視。
  •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會出現4種表現,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有些父母看到10多歲的孩子不聽話,認為孩子是進入了青春期,十分叛逆,是正常現象,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會經歷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叫「仇親期」。當孩子進入「仇親期」之後,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跟父母對著幹,父母越是讓孩子幹什麼,孩子就偏不幹什麼。
  • 孩子進入「仇親期」,叛逆、頂撞長輩、說髒話,家長可以這樣應對
    「仇親期」是孩子自我意識強烈發展的重要階段仇親期,是指當孩子進入十三四歲時,不但不聽話,還總和父母對著幹,這一階段大概持續2-3年,精神分析理論學家把這段青少年時期稱之為「仇親期」。在這個時期,家長可別不把孩子的這種行為當回事,因為寶爸寶媽的漠視可能會導致他們走上歪路,而強勢的語言更會將孩子越推越遠。此時,父母要多些耐心,結合他們的特徵與變化,加以正確引導。
  • 「仇親期」是啥?孩子有什麼特徵?這3點禁忌爸媽千萬要「忍」
    孩子發生這樣的變化,其實是到了「仇親期」,如果說孩子已經進入了仇親期的話,我們家長應該要做的是對孩子多些關心和疼愛,而不是選擇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去教訓孩子。那麼要怎樣才能夠看得出來孩子到底有沒有進入仇親期呢?
  • 孩子進入「仇親期」,說教、打罵都不管用?以下方式或許更合適
    表姐跟同齡人交流,發現家裡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轉變,於是紛紛感慨,孩子們是到「仇親期」了。「仇親期」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那麼,什麼是「仇親期」呢?字面解釋,就是看見親人就跟看見仇人似的。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孩子長大了,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識更加強烈,不再願意乖乖聽父母的話了,甚至還會故意做一些事情挑戰家長的權威。
  • 孩子進入「仇親期」,容易挑戰父母底線,處理不好將來越來越叛逆
    這段時間隨著孩子身體以及心理的發育變化,孩子覺得自己成年了,希望能夠被家人平等對待。但是孩子又不知道怎麼去表達,只能通過反抗以及和家長對著幹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青春期」因此也被很多人稱為「仇親期」。一、孩子進入「仇親期」會有哪些表現1、盲目自信,看不起父母。
  • 孩子突然由乖巧變得叛逆,可能正處在「仇親期」,父母須做這些事
    心理學家將孩子從兒童到成人過渡時期所特有的表現稱之為「仇親期」。具體指的是青少年十三四歲時,總和父母對著幹,這種情況大概會持續兩三年。3、懶得跟父母交流處在「仇親期」的孩子非常自我,他們覺得自己的思想較為潮流
  • 你知道「仇親期」是幾歲嗎?孩子三大特徵是信號,不引導容易不孝
    但父母若是放任孩子發展下去,沒有正視孩子的「仇親期」,不僅親子關係會變差,還會使隔閡越來越深,孩子長大後與父母的感情疏遠,很難孝順父母。你知道「仇親期」是幾歲嗎?孩子往往會採取一些過激的方式,發洩內心的不滿,或者表達對大人的牴觸與反感,根本不在意是否會給別人帶來傷害,這都是孩子「仇親期」的一種表現。
  • 四個反常舉動,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正確引導讓娃少走彎路
    「仇親期」第一次聽到「仇親期」這個概念,是在一次飯局上,親戚在誇自己海歸博士兒子的時候,順帶著說了一句:「這孩子哪兒都好,就是仇親期太長了。而仇親期,則特指13~15歲這段時間:在這2~3年的時間內,孩子異常叛逆,總是和父母唱反調,因此精神分析理論學家將這段時間特別定義為仇親期。從時間線上來看,青春期涵蓋了仇親期,仇親期是青春期的一部分。
  • 孩子有這4種行為,暗示進入「仇親期」,家長千萬別「硬碰硬」
    孩子之所以會突然秉性大變,其實是因為他們進入了一個非常特殊且關鍵的時期——仇親期。這一個時期對於孩子們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家長的處理方式,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發展。那麼孩子到底有沒有進入仇親期,我們應該要怎樣來作出判斷呢?
  • 家長氣個半死,孩子「仇親期」應這樣面對
    ,也就是「仇親期」,但大多數的家長卻不知仇親期這個概念。壯壯長期被母親管控,不願再忍受,再加上剛步入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強烈,兩者相碰撞,導致了孩子出現「仇親期」。「仇親期」當孩子到了13、14歲時,總要和父母頂撞、對著幹,這種情況被心理學家稱為「仇親期」。
  • 「仇親期」的孩子開始排斥爸媽厭惡家人?家長用好3招,安全度過
    現在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經歷很多時期的,這些時期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父母都要重視孩子的這些時期的。一旦父母不重視或者是忽視了,那麼孩子的成長就會亮紅燈,甚至是有時候對父母的教育表現出他們的仇恨,對父母懷著仇恨和抱怨的心靈,心理專家說這種情況屬於「仇親期」,也屬於叛逆的一種。
  • 孩子到了「仇親期」,排斥父母討厭家人怎麼辦?
    1、 影響了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孩子進入仇親期,對於父母死後不相信的,總是很容易和父母吵架,甚至出言中傷父母。3、 影響孩子人生觀的形成孩子在仇親期是不理智的,對於一些事情的看法是很不正確的,甚至是會偏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