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反常舉動,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正確引導讓娃少走彎路

2020-11-14 孕育島

『仇親期』指的是兒童到成人的一段過渡期,在這個時期內,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佔領高地,經常做出一些標新立異的事,讓父母難以理解。

編輯:邱寫寫

進入中學時代的孩子,總是會捅出一些「么蛾子」來,不是學習成績忽高忽低,就是早戀、打架,讓爸媽操碎了心。

很多人把孩子的這段叛逆時期,統稱為青春期,其實在青春期的早幾年,也就是孩子13~15歲這個階段,還有一個專屬的名詞,叫做「仇親期」

四個反常舉動,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

第一次聽到「仇親期」這個概念,是在一次飯局上,親戚在誇自己海歸博士兒子的時候,順帶著說了一句:「這孩子哪兒都好,就是仇親期太長了。

被誇的兒子一開始還滿面春風,聽到這樣的話,臉色立刻變得不太好看了。親戚趕緊打圓場說:「都是小時候不懂事,現在早就過去了!」

飯後,我跟這位小哥聊了一會,才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在他14歲剛準備中考的時候,父親就嚴格命令他出國留學,並且必須和當時的小女友分手。

「我爸當時話把說得特別難聽,說什麼我們是兩個世界的人,因為這事我跟他冷戰了三年,沒說一句話。」小哥苦笑著搖了搖頭。

雖然父親的話確實說得重了一些,但為此冷戰三年,確實是有些太長了,只不過在當時年少輕狂的心態下,很多少年都難以做出冷靜的選擇。

「仇親期」不是「青春期」

仇親期這個概念,一開始我也不是很理解,因為其發生在青春期當中,很容易被人給搞混淆了。

青春期指的是兒童逐漸發展為成年人的過渡期,年齡段一般是在11~20歲之間。

而仇親期,則特指13~15歲這段時間:

在這2~3年的時間內,孩子異常叛逆,總是和父母唱反調,因此精神分析理論學家將這段時間特別定義為仇親期。

從時間線上來看,青春期涵蓋了仇親期,仇親期是青春期的一部分。

孩子進入「仇親期」的四個反常表現

如果你的孩子在13~15歲左右,出現以下四種反常舉動,多半是進入仇親期的信號。

1. 跟父母唱反調

孩子一般從2歲開始萌生強烈的自我意識,這種意識在13~15歲會進入一段高潮。

步入仇親期的孩子,往往為了證明自己而頂撞父母。其實他們並沒有惡意,只是想證明自己的不同,因此經常會跟你唱反調。

2. 對父母缺乏耐心

處於仇親期內的孩子,內心往往有自己的小世界,執著於自己的想法,因此對父母缺乏溝通的耐心,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也挺讓人無奈的。

3. 不信任父母

這個階段的孩子涉世未深,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架勢,過度相信自己,反而對父母的依賴和信任都在直線下降。別傷心,這是孩子正在長大的標誌。

4. 說話帶有「硝煙的味道」

不少孩子在這個階段開始學會抽菸、喝酒,甚至經常說髒話、模仿「古惑仔」耍酷、惹是生非。

如果你的孩子開始出現這些叛逆行為,先別認定孩子學壞了,這只是成長路上的一段正常反應,爸媽們正確引導,給孩子指引方向,才能讓孩子少走彎路。

正確引導讓娃少走彎路

進入仇親期,父母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走在光明的直路上?

◆ 尊重孩子

用尊重來交換對方的尊重,這一點不僅在社會上有效,在親子相處中也非常有效。

避免採用封建大家長頤指氣使的態度來命令孩子,孩子也是一個人格獨立的個體,學會尊重孩子,適當放權。

◆ 耐心教導

仇親期的孩子缺乏耐心,父母更要拿出120%的耐心來引導孩子。

在聽孩子講話的時候,耐心聽完,站在孩子的角度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議,不要中途打斷,更不要用老一套的規則來指指點點。

◆ 凡事徵求孩子的意見

孩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有發表意見和做決策的權利,在面對家庭大事的時候,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有參與感,我們才能真正和孩子成為推心置腹的朋友。

這本《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我看過之後受益匪淺,也推薦給了不少跟我一樣愁教育的寶媽。大家的反饋出奇地一致:「原來要這樣跟孩子說話,一直以來我們都做錯了!」

這本書針對親子相處、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等多方面,都給出了實操性建議,已經幫助不少寶媽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方向,希望也可以幫到你。

小島今日話題:你家孩子進入「仇親期」了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

相關焦點

  • 孩子叛逆、頂嘴,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家長要重視起來
    當今社會,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只不過有很多家長的關注重心僅僅放在孩子日常飲食作息上,卻很少會關注孩子真正的發展狀況,以至於孩子到了「仇親期」都不知道。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反常」行為,孩子今後不但會怨恨父母,同時與父母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差。「仇親期」的出現,並非是偶發現象,不少孩子身上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的身影。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進入「仇親期」,父母要重視起來
    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這些特殊時期,如"仇親期""叛逆期",這是必經過程,如果沒有認真地對待和引導,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在這些特殊時期,孩子的行為舉動都會出現"變異",特別是以下3種表現,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家長要多重視。
  • 出現這三種跡象,說明孩子進入「仇親期」,現在不管將來不孝
    你聽過「仇親期」嗎?貼心照顧孩子,生怕有個閃失,可是孩子漸漸長大卻越來越不聽話。難道自己養了一個「白眼狼」嗎?先別急著下結論,「仇親期」了解一下!「仇親期」所謂「仇親期」,就是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爆棚,把和父母頂嘴當成了一種樂趣,進而引發種種「反常表現」的時期。
  • 3點跡象表明孩子進入「仇親期」,如不早管教,很可能不孝順
    許多父母其實都面臨和阿偉父母同樣的問題,孩子上初中後,喜歡反抗父母,行為叛逆,表現得很不耐煩。那如何判斷孩子是正常青春期叛逆,還是進入了「仇親期」呢?而進入「仇親期」的孩子,幾乎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有負面情緒就會向身邊人發洩,比如和父母頂嘴,辱罵父母,和同學吵架,無視老師等等。種種惡劣行為,都會在「仇親期」集中爆發。
  • 孩子進入「仇親期」,容易挑戰父母底線,處理不好將來越來越叛逆
    這段時間隨著孩子身體以及心理的發育變化,孩子覺得自己成年了,希望能夠被家人平等對待。但是孩子又不知道怎麼去表達,只能通過反抗以及和家長對著幹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青春期」因此也被很多人稱為「仇親期」。一、孩子進入「仇親期」會有哪些表現1、盲目自信,看不起父母。
  • 家長氣個半死,孩子「仇親期」應這樣面對
    ,也就是「仇親期」,但大多數的家長卻不知仇親期這個概念。「仇親期」當孩子到了13、14歲時,總要和父母頂撞、對著幹,這種情況被心理學家稱為「仇親期」。的孩子,父母不及時引導會有什麼後果?孩子這種反常的表現,一般會持續2-3年左右,其實孩子成長中的正常現象,家長無需過於焦慮,但也需要父母及時並正確地去引導,如果選擇無視,很可能會造成不良後果。
  • 孩子進入「仇親期」,叛逆、頂撞長輩、說髒話,家長可以這樣應對
    尤其是對於十幾歲剛剛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那個曾經的小可愛,不知怎麼就變成了另外一副模樣,仿佛像陌生人,甚至像養了個「仇人」一樣。「仇親期」是孩子自我意識強烈發展的重要階段仇親期,是指當孩子進入十三四歲時,不但不聽話,還總和父母對著幹,這一階段大概持續2-3年,精神分析理論學家把這段青少年時期稱之為「仇親期」。
  • 你知道「仇親期」是幾歲嗎?孩子三大特徵是信號,不引導容易不孝
    但父母若是放任孩子發展下去,沒有正視孩子的「仇親期」,不僅親子關係會變差,還會使隔閡越來越深,孩子長大後與父母的感情疏遠,很難孝順父母。你知道「仇親期」是幾歲嗎?比如,天氣冷了,父母會好心提醒孩子多穿一件衣服,孩子就會很厭煩,可能會用言語懟父母,或者摔打東西,說明孩子進入了「仇親期」。
  • 有以下幾種跡象的孩子,多半已進入「仇親期」,家長應趁早管教
    究其原因,其實是家長在「仇親期」時,太少給予孩子心靈上的關懷了。這個時候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需要被父母尊重,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多半已進入「仇親期」:1.可如果說,孩子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總是有明顯的不耐煩,總是無法冷靜且十分暴躁的話,那孩子就很可能是進入了「仇親期」,就算是面對家長的好意,他們也會曲解。
  • 心理專家: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會進入「仇親期」,父母別犯3個禁忌
    孩子開始試著宣誓自己的主權,視父母如仇人一樣。有的父母開始疑惑,孩子為什麼變成這樣,是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嗎?心理專家指出:孩子在13~14歲左右會進入「仇親期」。這段特殊時期,孩子需要父母細心的引導,不該犯的禁忌不要犯。3個特徵,預示孩子進入「仇親期」,爸爸媽媽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哦!①孩子試圖挑戰父母的權威。圖圖媽媽說:「天氣預報說了,今天大風降溫,你要換一件厚的棉服。」
  • 孩子有這4種行為,暗示進入「仇親期」,家長千萬別「硬碰硬」
    孩子之所以會突然秉性大變,其實是因為他們進入了一個非常特殊且關鍵的時期——仇親期。這一個時期對於孩子們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家長的處理方式,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發展。那麼孩子到底有沒有進入仇親期,我們應該要怎樣來作出判斷呢?
  •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會出現4種表現,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有些父母看到10多歲的孩子不聽話,認為孩子是進入了青春期,十分叛逆,是正常現象,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會經歷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叫「仇親期」。當孩子進入「仇親期」之後,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跟父母對著幹,父母越是讓孩子幹什麼,孩子就偏不幹什麼。
  • 如果孩子有3個特徵,預示著他進入「仇親期」了,要做好心理準備
    心理專家指出:孩子在13~14歲左右會進入「仇親期」。這段特殊時期,孩子需要父母細心的引導,不該犯的禁忌不要犯。3個特徵,預示孩子進入「仇親期」,爸爸媽媽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哦!爸爸媽媽也有點苦惱,孩子不知怎麼就變得像一頭犟牛,啥都說不通了。喜歡和父母唱反調,是孩子進入「仇親期」最重要的標誌,父母這時候就需要注意了。②「瞧不起」自己的父母。
  • 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多半是進入「仇親期」,家長別「硬碰硬」
    孩子進入「仇親期」,「硬碰硬」沒有效果,父母要學會化敵為友。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也讓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甚至孩子很小就出現了「焦慮」等負面情緒。而有些孩子則過早地進入了「青春期」,也就是「仇親期」。如果家長在這段時間,沒有引導好孩子,那麼與孩子的關係就會變得異常脆弱。
  • 以下跡象表明,你家孩子已經進入「仇親期」,現在不管將來不孝順
    據我觀察,現在很多家長養育孩子,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飲食作息上,比如孩子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睡得足不足等等,但是卻很少關注孩子的成長發展特點,以至於孩子進入「仇親期」都不知道。▶孩子進入「仇親期」的跡象隨著孩子的長大,他不會再對父母言聽計從,而是開始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這一點和「仇親期」有相似之處。很多父母都覺得這是正常的,錯過了幫助孩子度過「仇親期」的最佳時期。
  • 孩子性格叛逆、說髒話?可能是「仇親期」到了,父母要耐心引導
    聽到兒子這樣的話,媽媽直接愣住了,孩子小小年紀性格也會這麼叛逆?其實,這只是孩子進入「仇親期」而已。一、孩子進入「仇親期」,會有什麼表現呢?那樣的話,周圍的人好像在說,如果你不說就「好像不進入這個圈子」,渴望融入集體,孩子會自然地學習這些話。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性格叛逆、說髒話,先不要著急,而是要耐心引導孩子。
  • 孩子進入「仇親期」,說教、打罵都不管用?以下方式或許更合適
    表姐跟同齡人交流,發現家裡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轉變,於是紛紛感慨,孩子們是到「仇親期」了。「仇親期」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那麼,什麼是「仇親期」呢?字面解釋,就是看見親人就跟看見仇人似的。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孩子長大了,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識更加強烈,不再願意乖乖聽父母的話了,甚至還會故意做一些事情挑戰家長的權威。
  • 「仇親期」是啥?孩子有什麼特徵?這3點禁忌爸媽千萬要「忍」
    孩子發生這樣的變化,其實是到了「仇親期」,如果說孩子已經進入了仇親期的話,我們家長應該要做的是對孩子多些關心和疼愛,而不是選擇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去教訓孩子。那麼要怎樣才能夠看得出來孩子到底有沒有進入仇親期呢?
  • 孩子到了「仇親期」,排斥父母討厭家人怎麼辦?
    1、 影響了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孩子進入仇親期,對於父母死後不相信的,總是很容易和父母吵架,甚至出言中傷父母。3、 影響孩子人生觀的形成孩子在仇親期是不理智的,對於一些事情的看法是很不正確的,甚至是會偏執的。
  • 孩子突然由乖巧變得叛逆,可能正處在「仇親期」,父母須做這些事
    心理學家將孩子從兒童到成人過渡時期所特有的表現稱之為「仇親期」。具體指的是青少年十三四歲時,總和父母對著幹,這種情況大概會持續兩三年。1、脾氣差、沒耐心或許是因為進入青春期,受到體內激素變化的影響,孩子的脾氣會變得異常火爆,一點就燃,稍有不順就要發脾氣,尤其是父母不能理解自己時,只好將火氣發洩在最親近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