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有3個特徵,預示著他進入「仇親期」了,要做好心理準備

2020-12-15 啞鈴媽媽

小時候,孩子喜歡黏人,跟在媽媽身邊,「媽媽——媽媽」地叫個不停,就像一條甩不掉的小尾巴。

可是,我們這條「小尾巴」慢慢地長大了,他們漸漸喜歡獨自待著,房門反鎖,有事也不願意告訴父母了。

有的孩子還學會了專門和父母對著幹,你說東,我就偏要向西。孩子開始試著宣誓自己的主權,視父母如仇人一樣。

有的父母開始疑惑,孩子為什麼變成這樣,是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嗎?

心理專家指出:孩子在13~14歲左右會進入「仇親期」。這段特殊時期,孩子需要父母細心的引導,不該犯的禁忌不要犯。

3個特徵,預示孩子進入「仇親期」,爸爸媽媽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哦!

①孩子試圖挑戰父母的權威。

圖圖媽媽說:「天氣預報說了,今天大風降溫,你要換一件厚的棉服。」

圖圖把媽媽遞過來的衣服,一把扔在沙發上,穿著單衣頭也不回地走了,還說:「我又不是小孩子,不怕冷!」

好傢夥,才14歲,就不是小孩子了。媽媽就發現,圖圖最近越來越不聽話了,總是和父母對著幹。

天冷不穿厚衣服,寧願凍著。頭髮長了也不剪,任它在風中凌亂。爸爸媽媽也有點苦惱,孩子不知怎麼就變得像一頭犟牛,啥都說不通了。

喜歡和父母唱反調,是孩子進入「仇親期」最重要的標誌,父母這時候就需要注意了。

②「瞧不起」自己的父母。

兒不嫌母醜,孩子小時候,父母就是他們心目中無所不能的大英雄。當我們發現孩子有時候會嫌棄父母,就會覺得很傷心。

「我媽啥都不懂!哪個明星那麼火,她都不認識!」

「媽,你就穿這個出門嗎?太土了吧!我們還是不要走在一起了。」

當孩子漸漸長大,進入「仇親期」。孩子對父母的意見不屑一顧,看不上父母穿衣品味落後,開始認為父母哪裡都不如自己。

神神秘秘,不讓父母過問自己的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的房門總是鎖上的。跟父母要錢,也不讓你問做什麼用。孩子有了自己的「隱私權」,很多事不讓父母過問。

③孩子脾氣變得暴躁。

孩子進入「仇親期」,體內仿佛住著一隻「野獸」,脾氣變得大起來。我們只要稍微不合他的心意,脾氣就像二踢腳,馬上就點著了。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已經進入仇親期,記住這些事一定不要做。

第一件不要做:批評孩子不講究場合方式。

大家還記得那個跳橋的男孩嗎?花一樣的年紀,真的讓人痛心疾首。

孩子進入「仇親期」,跟父母總有觀點上的分歧,父母批評教育孩子也要講究方式和方法了。

父母不要認為,我都是為了孩子好,怎麼做都不過分。父母一說話就有天然的優越感,一副「大家長」的姿態。

孩子長大了,我們當眾批評孩子、批評孩子太苛刻,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更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第二件事不要做:嘮叨孩子。

「作業寫完了嗎?」

「這次考試,你班上的第一名,又是李明吧!」

「你一定要把數學成績提上去!」

「都是同一個老師,同一間教室,你怎麼就總是考不過同桌呢?」

上課要認真聽講,作業要認真完成,又給你報了一個課外的奧數班……

許多父母跟孩子的對話,三句話離不開學習。父母總是不停地嘮叨,大道理一套又一套,不管孩子是已經點頭贊同,還是沉默不語,都不能讓父母停止,所以有點孩子就只能憤然走人了。

第三件事不要做:孩子的事,父母事事插手。

鄰居家的女孩然然15歲了,她有一次問我:「我媽什麼事情都要對我提要求,可她自己都做到了嗎?」

孩子漸漸長大了,就會試圖擺脫父母的束縛。如果孩子的事情,父母還總是認為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事事想要插手或者代替孩子,就會矛盾不斷。

孩子對父母產生牴觸情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種情緒不能用正確的方式發洩出來。父母需要耐心地引導孩子,畢竟孩子的心智發育還不夠成熟。

父母在這個階段可以做的,就是培養民主平等的親子關係。

如果你的孩子考試考砸了,你會怎麼做?

可能大部分的父母會是生氣、批評、還有的會把孩子的試卷給撕了。

父母發脾氣,只是和自己的情緒在對話,除了給孩子帶來驚嚇,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

孩子也願意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和孩子站在一起,平心靜氣地交流,更容易找出學習上的漏洞和提高學習成績的方法。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然後才是我們的孩子。我們不要整天對著孩子板起臉,說話總是訓斥的語氣。這樣會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

父母尊重孩子,試著和孩子做做朋友,和孩子進行平等和諧的溝通,孩子才會對我們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給孩子一點自由空間。孩子長大了,需要一些自己的小秘密,需要自己獨立的見解和想法。所以,父母管教孩子的過程也應該是一個由緊到松的過程。

孩子越大,我們管得越少,是很自然的事情。爸爸媽媽不要事事都要替孩子做決定,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的獨立思考。

父母教育孩子如果能有一個平和的心態,會發現,孩子並不難管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心理專家: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會進入「仇親期」,父母別犯3個禁忌
    孩子開始試著宣誓自己的主權,視父母如仇人一樣。有的父母開始疑惑,孩子為什麼變成這樣,是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嗎?心理專家指出:孩子在13~14歲左右會進入「仇親期」。這段特殊時期,孩子需要父母細心的引導,不該犯的禁忌不要犯。3個特徵,預示孩子進入「仇親期」,爸爸媽媽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哦!①孩子試圖挑戰父母的權威。圖圖媽媽說:「天氣預報說了,今天大風降溫,你要換一件厚的棉服。」
  • 「仇親期」是啥?孩子有什麼特徵?這3點禁忌爸媽千萬要「忍」
    但是家長的這種做法真的有用嗎?其實只會適得其反。孩子發生這樣的變化,其實是到了「仇親期」,如果說孩子已經進入了仇親期的話,我們家長應該要做的是對孩子多些關心和疼愛,而不是選擇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去教訓孩子。那麼要怎樣才能夠看得出來孩子到底有沒有進入仇親期呢?
  •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會出現4種表現,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正常情況下,當孩子到了13歲左右時,就會進入仇親期,大概會持續兩三年,要比青春期短一些,不過孩子此時的叛逆心理卻一點都不比青春期弱。孩子在「仇親期」做出的一些表現,其實和叛逆是不同的,如果父母仔細觀察,會發現孩子有一些特殊的表現,此時要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
  • 孩子叛逆、頂嘴,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家長要重視起來
    當今社會,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只不過有很多家長的關注重心僅僅放在孩子日常飲食作息上,卻很少會關注孩子真正的發展狀況,以至於孩子到了「仇親期」都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仇親期」?具體有以下三個原因。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進入「仇親期」,父母要重視起來
    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這些特殊時期,如"仇親期""叛逆期",這是必經過程,如果沒有認真地對待和引導,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在這些特殊時期,孩子的行為舉動都會出現"變異",特別是以下3種表現,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家長要多重視。
  • 孩子進入「仇親期」,叛逆、頂撞長輩、說髒話,家長可以這樣應對
    「仇親期」是孩子自我意識強烈發展的重要階段仇親期,是指當孩子進入十三四歲時,不但不聽話,還總和父母對著幹,這一階段大概持續2-3年,精神分析理論學家把這段青少年時期稱之為「仇親期」。孩子進入「仇親期」以後會出現哪些特徵1) 叛逆、喜歡頂撞長輩、愛說髒話首先孩子們表現出來的是不聽父母管教,喜歡挑戰權威,並喜歡用說髒話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看起來更「像個成年人」。
  • 3點跡象表明孩子進入「仇親期」,如不早管教,很可能不孝順
    原來他和妻子四十歲才有了阿偉,老來得子,兩人都對孩子非常寵愛。可自從孩子上初中後,開始變得很反常,經常向父母發脾氣,甚至大聲吼叫。開始父母以為阿偉進入青春期,情緒波動大,這都屬於正常反應。3點跡象表明孩子進入「仇親期」1)和父母頂嘴,不顧慮別人感受上學的孩子,大多是乖巧的,他們聽老師、家長的話,能夠克制自己的脾氣和負面情緒。
  • 孩子進入「仇親期」,說教、打罵都不管用?以下方式或許更合適
    表姐跟同齡人交流,發現家裡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轉變,於是紛紛感慨,孩子們是到「仇親期」了。「仇親期」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那麼,什麼是「仇親期」呢?字面解釋,就是看見親人就跟看見仇人似的。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孩子長大了,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識更加強烈,不再願意乖乖聽父母的話了,甚至還會故意做一些事情挑戰家長的權威。
  • 四個反常舉動,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正確引導讓娃少走彎路
    ,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第一次聽到「仇親期」這個概念,是在一次飯局上,親戚在誇自己海歸博士兒子的時候,順帶著說了一句:「這孩子哪兒都好,就是仇親期太長了。在他14歲剛準備中考的時候,父親就嚴格命令他出國留學,並且必須和當時的小女友分手。「我爸當時話把說得特別難聽,說什麼我們是兩個世界的人,因為這事我跟他冷戰了三年,沒說一句話。」小哥苦笑著搖了搖頭。
  • 你知道「仇親期」是幾歲嗎?孩子三大特徵是信號,不引導容易不孝
    孩子三大特徵是信號,不引導容易不孝1、孩子會有一些不良習慣孩子小時候想要聽到大人的誇獎,都很聽話,但長大後自我意識覺醒,就會暴露本性,從而出現說髒話、罵人或者與大人頂嘴等現象。比如,天氣冷了,父母會好心提醒孩子多穿一件衣服,孩子就會很厭煩,可能會用言語懟父母,或者摔打東西,說明孩子進入了「仇親期」。
  • 以下跡象表明,你家孩子已經進入「仇親期」,現在不管將來不孝順
    孩子對父母出現仇視心理,心理學會把這段特殊的表現稱為「仇親期」。「仇親期」的出現,主要和孩子慢慢長大,自我意識逐漸覺醒,想要對外表現出自我的價值有關,如果父母放任不管,不和孩子一起共同度過,親子之間的關係,可能會日益尷尬,滋生出更深的隔閡,孩子長大就很難孝順了。
  • 有以下幾種跡象的孩子,多半已進入「仇親期」,家長應趁早管教
    當青少年13-14歲時,會有2-3年的仇親期。他們總是會覺得,只要孩子聽自己的話,好好學習,就是好的。但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有一段「仇親期」的。如果說,家長沒有重視起來這個階段的話,那孩子長大以後就很容易成為一個「不孝子」。
  • 出現這三種跡象,說明孩子進入「仇親期」,現在不管將來不孝
    貼心照顧孩子,生怕有個閃失,可是孩子漸漸長大卻越來越不聽話。難道自己養了一個「白眼狼」嗎?先別急著下結論,「仇親期」了解一下!「仇親期」所謂「仇親期」,就是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爆棚,把和父母頂嘴當成了一種樂趣,進而引發種種「反常表現」的時期。
  • 孩子常說這4句話,預示將進入「仇親期」,父母學會「化敵為友」
    」還有些距離,可以視為「青春期的前奏」,兒童期的尾巴,又被稱為「仇親期」。執筆:歐陽比文和一年級的小豆包不同,當孩子進入到小學高年級,就會出現一股「叛逆」的小暗流,開始變得有主見,和父母頂嘴,缺乏禮貌,情緒上波動較大。事實上,有不少「早熟」的孩子,此時已經進入了青春期,但對於大多數同齡人來說,還介於兒童期和青春期之間,顯得十分不穩定。
  • 孩子有這4種行為,暗示進入「仇親期」,家長千萬別「硬碰硬」
    孩子之所以會突然秉性大變,其實是因為他們進入了一個非常特殊且關鍵的時期——仇親期。這一個時期對於孩子們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家長的處理方式,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發展。那麼孩子到底有沒有進入仇親期,我們應該要怎樣來作出判斷呢?
  •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排斥父母討厭家人,家長巧用三招輕鬆度過
    簡單而言,孩子慢慢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把跟父母頂嘴當做一種樂趣了,甚至還會沒事找事的找一些藉口跟家長吵一架。一般「仇親期」都有哪些典型的特徵呢?脾氣變得暴躁,沒有耐心,自控能力差這個階段的孩子,脾氣性格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他們一夜之間覺得自己長大了,感覺自己可以掌握主動權了,家長說他一句,他就會有十句等著來反駁你,而且讓他做一些家務活,他們會非常沒有耐心,所以很多青春期的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每天像吃了槍藥一樣
  •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家長們怕了嗎?試下這幾個方式或許更適合
    簡單而言,孩子慢慢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把跟父母頂嘴當做一種樂趣了,甚至還會沒事找事的找一些藉口跟家長吵一架。一般「仇親期」都有哪些典型的特徵呢?脾氣變得暴躁,沒有耐心,自控能力差這個階段的孩子,脾氣性格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他們一夜之間覺得自己長大了,感覺自己可以掌握主動權了,家長說他一句,他就會有十句等著來反駁你,而且讓他做一些家務活,他們會非常沒有耐心,所以很多青春期的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每天像吃了槍藥一樣
  • 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多半是進入「仇親期」,家長別「硬碰硬」
    孩子進入「仇親期」,「硬碰硬」沒有效果,父母要學會化敵為友。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也讓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甚至孩子很小就出現了「焦慮」等負面情緒。而有些孩子則過早地進入了「青春期」,也就是「仇親期」。如果家長在這段時間,沒有引導好孩子,那麼與孩子的關係就會變得異常脆弱。
  • 孩子到了「仇親期」,排斥父母討厭家人怎麼辦?
    1、 影響了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孩子進入仇親期,對於父母死後不相信的,總是很容易和父母吵架,甚至出言中傷父母。要是孩子的仇親期沒有好好的應對的話,孩子的人生觀是受到影響的,讓孩子形成不好的人生觀。孩子的人生觀是會關係到孩子以後的發展,在這仇親期,孩子是很容易形成錯誤的人生觀。這孩子仇親期的到來是有原因的,父母要尋找這原因,讓孩子的仇親期儘早過去。雖然說這仇親期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必然階段,但是這仇親期的到來是有誘因的,而且這仇親期的嚴重與否是跟這原因掛鈎的。
  • 「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說教打罵管用
    孩子有這些表現,可能是進入了「仇親期」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自我意識變得非常強烈,對家人的話不再言聽計從,甚至還會做一些違逆父母意願的事,具體有以下幾種表現:1、喜歡跟家長唱反調這個時期的孩子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跟家長對著幹,父母讓他做什麼,他偏不做,不讓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