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仇親期」的孩子,家長們怕了嗎?試下這幾個方式或許更適合

2020-09-17 群美育兒

引言:90後的我們,在沒有生孩子之前,體會不到養育孩子的艱辛,現在自己當了媽媽,才能體會到做媽媽的辛苦

孩子小的時候,家裡的幾個大人需要貼心的照顧,孩子大了,上學了,開始要操心他們的學習,在遇上他們青春叛逆期的時候,還要時刻關注他們的情緒波動,真是每一個階段都處得小心翼翼。

生活小案例:這不,表姐這兩天就開始跟我們抱怨了,她女兒剛上初中,每天放學回家就像個「憤怒的小鳥」,父母說她一句,她不是一言不發,就是各種回嘴,原先是個乖乖女形象,突然一下子變得非常叛逆。

父母問她一些學校的情況,她都是愛答不理,或者直接給父母甩臉色,看到父母多問自己一句,就非常不耐煩,好像父母是「仇人」似的,後來表姐在小區裡跟其他同齡人交流,發現這個年齡的小孩都是這樣的,大家紛紛感慨,這孩子是到「仇親期」了。

「仇親期」是什麼意思?

簡單而言,孩子慢慢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把跟父母頂嘴當做一種樂趣了,甚至還會沒事找事的找一些藉口跟家長吵一架

一般「仇親期」都有哪些典型的特徵呢?

脾氣變得暴躁,沒有耐心,自控能力差

這個階段的孩子,脾氣性格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他們一夜之間覺得自己長大了,感覺自己可以掌握主動權了,家長說他一句,他就會有十句等著來反駁你,而且讓他做一些家務活,他們會非常沒有耐心,所以很多青春期的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每天像吃了槍藥一樣,說不上兩句話就要發火。

再也不聽家長的安排,讓他往東,他偏要往南

青春期的孩子,最明顯的就是喜歡跟家長唱反調,你安排他去做某樣事情,他偏偏不做,找各種理由拒絕,這個時候的孩子,自我意識也是非常強,不在認可家長對他們生活和學習的安排,總感覺自己永遠是對的。

覺得家長思想落伍,跟不上潮流

「仇親期」的孩子,總覺得自己懂得比別人的多,感覺家長的思想已經跟不上自己的節奏,看不上家長的老古板觀點,遇上逢年過節,甚至不願意跟家長一起出門,在家也只願意躲在自己房間裡玩手機或者打遊戲。

注意,大人的這些行為,最容易引起孩子的「仇親」心理!

在陌生人面前指責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都很強,知道害羞和要面子,但是,家長還沒有意識到,覺得他還小,可以隨意把他的缺點拿出來說,或者當著外人的面批評他,所以,這樣就會讓孩子特別反感家長,時間久了,他們會對父母對自己的「揭短」很仇視。

不願意和孩子多溝通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覺得自己長大了,希望家長也把自己當大人看,希望獲得尊重,但是家長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希望孩子只聽自己的,考慮問題只站在自己的角度,這樣也會讓孩子不願意跟父母多說話,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說了也得不到同意。

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中國大部分的家庭,在為孩子做選擇時,都愛說:我這麼做還不是為了他好,但是,父母是否想過,孩子是否能接受這樣的安排,所以,如果家長總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孩子勉強接受後也不會開心,時間久了只會越來越反感家裡人安排,慢慢也會越來越缺少溝通。

想跟孩子「化敵為友」,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保護孩子的個人隱私,給足他們面子

孩子大了以後,家長要改掉在陌生人面前說孩子不好的習慣,孩子是自己的,如果要教育,也最好是回自己家關上門好好溝通,這樣,孩子就會覺得父母理解自己,慢慢的,孩子也會願意跟家長敞開心扉的。

及時和孩子溝通,尊重孩子的意見和選擇

「仇親期」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尊重,希望家長做任何決定能跟自己溝通,尊重自己的意見,家長也要投其所好,遇到問題跟孩子好好溝通,這樣就不容易激化矛盾,少用命令口吻,多用商量的語氣,這樣孩子也會比較好接受。也不會排斥跟父母交流了。

多給孩子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每個時期的孩子都愛面子,尤其是「仇親期」的時候,那家長就多給他們可以表現自己的機會,比如,去親戚家做客,讓孩子也可以對某件事情發表自己的觀點,讓孩子有了被認可的感覺,這樣孩子就不會動不動發脾氣了,而且這樣也能很好的鍛鍊孩子的溝通能力。

結語:「仇親期」其實很常見,這是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階段,家長注意跟孩子多溝通,相信每個孩子都會儘快度過這個過渡期的。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群美育兒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

相關焦點

  • 孩子進入「仇親期」,說教、打罵都不管用?以下方式或許更合適
    表姐跟同齡人交流,發現家裡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轉變,於是紛紛感慨,孩子們是到「仇親期」了。「仇親期」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那麼,什麼是「仇親期」呢?字面解釋,就是看見親人就跟看見仇人似的。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孩子長大了,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識更加強烈,不再願意乖乖聽父母的話了,甚至還會故意做一些事情挑戰家長的權威。
  • 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多半是進入「仇親期」,家長別「硬碰硬」
    孩子進入「仇親期」,「硬碰硬」沒有效果,父母要學會化敵為友。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也讓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甚至孩子很小就出現了「焦慮」等負面情緒。而有些孩子則過早地進入了「青春期」,也就是「仇親期」。如果家長在這段時間,沒有引導好孩子,那麼與孩子的關係就會變得異常脆弱。
  • 孩子進入「仇親期」,叛逆、頂撞長輩、說髒話,家長可以這樣應對
    「仇親期」是孩子自我意識強烈發展的重要階段仇親期,是指當孩子進入十三四歲時,不但不聽話,還總和父母對著幹,這一階段大概持續2-3年,精神分析理論學家把這段青少年時期稱之為「仇親期」。孩子進入「仇親期」以後會出現哪些特徵1) 叛逆、喜歡頂撞長輩、愛說髒話首先孩子們表現出來的是不聽父母管教,喜歡挑戰權威,並喜歡用說髒話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看起來更「像個成年人」。
  • 孩子有這4種行為,暗示進入「仇親期」,家長千萬別「硬碰硬」
    孩子之所以會突然秉性大變,其實是因為他們進入了一個非常特殊且關鍵的時期——仇親期。這一個時期對於孩子們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家長的處理方式,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發展。那麼孩子到底有沒有進入仇親期,我們應該要怎樣來作出判斷呢?
  • 孩子叛逆、頂嘴,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家長要重視起來
    當今社會,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只不過有很多家長的關注重心僅僅放在孩子日常飲食作息上,卻很少會關注孩子真正的發展狀況,以至於孩子到了「仇親期」都不知道。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反常」行為,孩子今後不但會怨恨父母,同時與父母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差。「仇親期」的出現,並非是偶發現象,不少孩子身上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的身影。
  • 有以下幾種跡象的孩子,多半已進入「仇親期」,家長應趁早管教
    但是這並不代表孩子就是打心眼裡信服家長的,那些沒有表現出來的孩子,可能會更可怕。,多半已進入「仇親期」:1.可如果說,孩子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總是有明顯的不耐煩,總是無法冷靜且十分暴躁的話,那孩子就很可能是進入了「仇親期」,就算是面對家長的好意,他們也會曲解。
  •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排斥父母討厭家人,家長巧用三招輕鬆度過
    父母問她一些學校的情況,她都是愛答不理,或者直接給父母甩臉色,看到父母多問自己一句,就非常不耐煩,好像父母是「仇人」似的,後來表姐在小區裡跟其他同齡人交流,發現這個年齡的小孩都是這樣的,大家紛紛感慨,這孩子是到「仇親期」了。
  • 出現這三種跡象,說明孩子進入「仇親期」,現在不管將來不孝
    你聽過「仇親期」嗎?貼心照顧孩子,生怕有個閃失,可是孩子漸漸長大卻越來越不聽話。難道自己養了一個「白眼狼」嗎?先別急著下結論,「仇親期」了解一下!,說明孩子進入「仇親期」所謂「仇親期」,就是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爆棚,把和父母頂嘴當成了一種樂趣,進而引發種種「反常表現」的時期。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進入「仇親期」,父母要重視起來
    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這些特殊時期,如"仇親期""叛逆期",這是必經過程,如果沒有認真地對待和引導,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在這些特殊時期,孩子的行為舉動都會出現"變異",特別是以下3種表現,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家長要多重視。
  • 「仇親期」是啥?孩子有什麼特徵?這3點禁忌爸媽千萬要「忍」
    但是家長的這種做法真的有用嗎?其實只會適得其反。孩子發生這樣的變化,其實是到了「仇親期」,如果說孩子已經進入了仇親期的話,我們家長應該要做的是對孩子多些關心和疼愛,而不是選擇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去教訓孩子。那麼要怎樣才能夠看得出來孩子到底有沒有進入仇親期呢?
  • 孩子進入「仇親期」,容易挑戰父母底線,處理不好將來越來越叛逆
    果果爸媽看著孩子睡著後的樣子,關上房門兩人唉聲嘆氣的說:「這還是以前那個乖巧的女兒嗎?」說完不由得陷入了沉思。這段時間隨著孩子身體以及心理的發育變化,孩子覺得自己成年了,希望能夠被家人平等對待。但是孩子又不知道怎麼去表達,只能通過反抗以及和家長對著幹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青春期」因此也被很多人稱為「仇親期」。一、孩子進入「仇親期」會有哪些表現1、盲目自信,看不起父母。
  • 以下跡象表明,你家孩子已經進入「仇親期」,現在不管將來不孝順
    據我觀察,現在很多家長養育孩子,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飲食作息上,比如孩子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睡得足不足等等,但是卻很少關注孩子的成長發展特點,以至於孩子進入「仇親期」都不知道。▶孩子進入「仇親期」,是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父母養育孩子,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好好的孩子不知道怎麼了,突然變得易暴易怒,家裡人說不得,也管不了,親子之間的關係,見了面就像是「仇人」一樣尷尬。有的父母心比較大,認為這只是孩子成長的正常變化,大部分孩子都會經歷,等孩子長大就好了。但是,事實並非這麼簡單。
  • 3點跡象表明孩子進入「仇親期」,如不早管教,很可能不孝順
    「仇親期」,家長如果不早管教,將來很可能不孝順。3點跡象表明孩子進入「仇親期」1)和父母頂嘴,不顧慮別人感受上學的孩子,大多是乖巧的,他們聽老師、家長的話,能夠克制自己的脾氣和負面情緒。可如果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時,他總是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並且對父母的建議表現出反抗,這就是「仇親期」孩子的表現。3)盲目自信,全盤否定父母因為對外界的惡意很大,所以總是更願意相信自己。對於父母的建議基本上不聽,他們認為父母說的全部不對,陷入盲目自信的狀態。
  • 四個反常舉動,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正確引導讓娃少走彎路
    很多人把孩子的這段叛逆時期,統稱為青春期,其實在青春期的早幾年,也就是孩子13~15歲這個階段,還有一個專屬的名詞,叫做「仇親期」。「仇親期」第一次聽到「仇親期」這個概念,是在一次飯局上,親戚在誇自己海歸博士兒子的時候,順帶著說了一句:「這孩子哪兒都好,就是仇親期太長了。
  • 「仇親期」的孩子開始排斥爸媽厭惡家人?家長用好3招,安全度過
    這個時期是孩子成長中會經歷的階段,一旦孩子進入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狀況和行為就會發生變化,父母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關注。孩子為什麼在「仇親期」的變化如此之大呢?當你從一個自己非常熟悉的環境中脫離開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你沒了熟悉親近的朋友,沒了了解的老師,你會感到焦慮不安,你會怕交不到好的朋友,怕自己不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怕自己掉隊。
  •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會出現4種表現,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仇親期」你了解嗎?正常情況下,當孩子到了13歲左右時,就會進入仇親期,大概會持續兩三年,要比青春期短一些,不過孩子此時的叛逆心理卻一點都不比青春期弱。孩子在「仇親期」做出的一些表現,其實和叛逆是不同的,如果父母仔細觀察,會發現孩子有一些特殊的表現,此時要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
  • 你知道「仇親期」是幾歲嗎?孩子三大特徵是信號,不引導容易不孝
    一些父母認為: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正常的「叛逆」現象,並沒有重視。殊不知,這是孩子「仇親期」的表現,若是不妥善處理好這個非常時期的親子關係,一旦親子關係發生裂痕,孩子將來容易不孝。但父母若是放任孩子發展下去,沒有正視孩子的「仇親期」,不僅親子關係會變差,還會使隔閡越來越深,孩子長大後與父母的感情疏遠,很難孝順父母。你知道「仇親期」是幾歲嗎?
  • 心理專家: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會進入「仇親期」,父母別犯3個禁忌
    孩子開始試著宣誓自己的主權,視父母如仇人一樣。有的父母開始疑惑,孩子為什麼變成這樣,是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嗎?心理專家指出:孩子在13~14歲左右會進入「仇親期」。這段特殊時期,孩子需要父母細心的引導,不該犯的禁忌不要犯。3個特徵,預示孩子進入「仇親期」,爸爸媽媽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哦!①孩子試圖挑戰父母的權威。圖圖媽媽說:「天氣預報說了,今天大風降溫,你要換一件厚的棉服。」
  • 如果孩子有3個特徵,預示著他進入「仇親期」了,要做好心理準備
    ,是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嗎?心理專家指出:孩子在13~14歲左右會進入「仇親期」。這段特殊時期,孩子需要父母細心的引導,不該犯的禁忌不要犯。3個特徵,預示孩子進入「仇親期」,爸爸媽媽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哦!爸爸媽媽也有點苦惱,孩子不知怎麼就變得像一頭犟牛,啥都說不通了。喜歡和父母唱反調,是孩子進入「仇親期」最重要的標誌,父母這時候就需要注意了。②「瞧不起」自己的父母。
  • 家長氣個半死,孩子「仇親期」應這樣面對
    ,也就是「仇親期」,但大多數的家長卻不知仇親期這個概念。壯壯長期被母親管控,不願再忍受,再加上剛步入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強烈,兩者相碰撞,導致了孩子出現「仇親期」。,說明孩子踏入「仇親期」當孩子到了13、14歲時,總要和父母頂撞、對著幹,這種情況被心理學家稱為「仇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