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親期」的孩子,多有以下表現,父母做好三點,比說教打罵管用

2020-09-15 母嬰參考

執筆:張蒙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孩子到了某一個階段,會變得特別「仇視」親人,不愛跟父母長輩講話,幾句話不耐煩就甩臉色,說重說輕都不行。

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父母為此也感到煩惱不已,平時不僅要操心孩子的吃喝拉撒和學習成績,還要關注他們在每個時期的小情緒,要是沒照顧好,娃不樂意家長也頭痛。

孩子有這些表現,可能是進入了「仇親期」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自我意識變得非常強烈,對家人的話不再言聽計從,甚至還會做一些違逆父母意願的事,具體有以下幾種表現:

1、喜歡跟家長唱反調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跟家長對著幹,父母讓他做什麼,他偏不做,不讓做的事,卻非得去試試。

因為孩子在青春的自我認同感十分強烈,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一貫堅持自己的做事原則,對父母認同感較差,不願意被家長左右。

2、脾氣很大

他們平時就像吃了槍藥,一點就著,遇到任何不順心的事情,就有可能大發雷霆,父母說一句恨不得回十句。

此時家長會感到很無奈,根本沒辦法跟孩子好好溝通,說不到兩句就著急上火。

3、「嫌棄」父母

孩子上了初高中之後,知識和想法得到明顯提升,獨立意識又很強,經常會覺得家長思想落後,觀念老套,跟不上時代。

所以有時候會對父母表現出非常「嫌棄」的態度,出門時甚至想跟他們劃清界限,裝作不認識。

孩子的「仇親」心理,多半是家長這幾個行為激起的

1、不尊重孩子

有些家長習慣性地喜歡使喚孩子,需要他們做什麼事就直接給他們下命令,事先不溝通好,也不過問孩子的意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孩子在青春期是有較強自我意識的,這種武斷的行為只會讓他們感到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反而激發了內心的「仇親」心理。

2、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家長總喜歡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但有時候父母希望的,且並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當他們為了不忤逆父母的意思,不讓爸媽失望,可能會勉強接受,久而久之,這種被迫無奈的感覺卻讓內心充滿了反感,從而變得叛逆。

3、喜歡貶低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是一個有自己思想的「大人」了,他們知道要面子,會害羞,但有些家長卻沒有意識到,還是像小時候那樣,經常在外人面前開孩子的玩笑。

次數多了,孩子當然會覺得沒面子,傷了自尊,因此會反感父母的這種行為,認為他們揭了自己短處。

避免孩子「仇視」家長,父母應注意這幾點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性格比較叛逆,越是用暴力、說教的方式對他們越不管用,最重要的還是應該心平氣和地溝通:

1、尊重孩子

既然孩子有了自尊心,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家長不妨投其所好,好好跟孩子溝通交流,尊重孩子的想法,避免矛盾激化。

家長應用平等的態度去和孩子交流,說話語氣放好一點,少命令,多商量,這樣他們才更容易接受。

2、滿足孩子的「虛榮心」

孩子不希望別「揭短」,那麼家長平時就要多給他們表現的機會,讓孩子在家庭聚會、朋友出遊中有被肯定、被誇贊的契機。

他們受到大人的認同之後,內心會感到十分高興和滿足,就不會覺得只有自我認同感了,對家長親戚的態度也會好很多。

3、保護孩子隱私

為了給孩子足夠的面子和尊嚴,家長最好注意不要拿他們曾經犯下的錯或鬧出的烏龍事件當笑話到處傳播,孩子已經長大,有保護自己隱私的意識。

平時生活中多注意保護好孩子的隱私,維護好他們的面子,也能減少父母與娃之間的隔閡,避免被「仇視」。

總而言之,孩子進入青春期,出現「仇親」現象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家長還是應以溝通交流為主,尊重並關愛這個時期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孩子進入「仇親期」,說教、打罵都不管用?以下方式或許更合適
    很討厭跟父母說話,看見父母就甩臉色,好像父母是「仇人」似的。表姐跟同齡人交流,發現家裡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轉變,於是紛紛感慨,孩子們是到「仇親期」了。「仇親期」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那麼,什麼是「仇親期」呢?字面解釋,就是看見親人就跟看見仇人似的。
  • 「仇親期」是啥?孩子有什麼特徵?這3點禁忌爸媽千萬要「忍」
    文|全文共2120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孩子的成長過程會有很多個不同的階段,他們的脾氣和秉性也會表現的各有不同。小寶寶的時候,爸爸媽媽看到寶寶萌萌的樣子就會感覺好溫暖,而等到孩子慢慢長大,上學之後,見識的多了,交的朋友廣了,往往就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脾氣了。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進入「仇親期」,父母要重視起來
    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這些特殊時期,如"仇親期""叛逆期",這是必經過程,如果沒有認真地對待和引導,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在這些特殊時期,孩子的行為舉動都會出現"變異",特別是以下3種表現,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家長要多重視。
  •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會出現4種表現,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有些父母看到10多歲的孩子不聽話,認為孩子是進入了青春期,十分叛逆,是正常現象,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會經歷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叫「仇親期」。當孩子進入「仇親期」之後,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跟父母對著幹,父母越是讓孩子幹什麼,孩子就偏不幹什麼。
  • 頂嘴、叛逆、排斥家人,「仇親期」孩子怎麼管?這三招比打罵有用
    而且當家長想要溝通時,他們也拒絕開口,嚴重的還會表現的非常過分,跟家人頂撞,而這些表現就是所謂的「仇親期」。「仇親期」的孩子有什麼表現?1、喜歡跟家長唱反調 孩子到了「仇親期」,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非常喜歡跟家長持有不同的意見。
  • 孩子到了「仇親期」,排斥父母討厭家人怎麼辦?
    要是孩子的仇親期沒有好好的應對的話,孩子的人生觀是受到影響的,讓孩子形成不好的人生觀。孩子的人生觀是會關係到孩子以後的發展,在這仇親期,孩子是很容易形成錯誤的人生觀。這孩子仇親期的到來是有原因的,父母要尋找這原因,讓孩子的仇親期儘早過去。雖然說這仇親期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必然階段,但是這仇親期的到來是有誘因的,而且這仇親期的嚴重與否是跟這原因掛鈎的。
  • 以下跡象表明,你家孩子已經進入「仇親期」,現在不管將來不孝順
    孩子對父母出現仇視心理,心理學會把這段特殊的表現稱為「仇親期」。「仇親期」的出現,主要和孩子慢慢長大,自我意識逐漸覺醒,想要對外表現出自我的價值有關,如果父母放任不管,不和孩子一起共同度過,親子之間的關係,可能會日益尷尬,滋生出更深的隔閡,孩子長大就很難孝順了。
  • 有以下幾種跡象的孩子,多半已進入「仇親期」,家長應趁早管教
    而其中原因多是因為這些家長忽視了孩子「仇親期」的教育。通常,在孩子13-14歲之間的時候,孩子是會有2-3年的「仇親期」的,這個期間的孩子,會特別喜歡和父母對著幹。當然,有些家教嚴格的家庭,孩子也不會對家長這樣。
  • 3點跡象表明孩子進入「仇親期」,如不早管教,很可能不孝順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凌晨三點,阿偉爸爸找遍了家附近所有的娛樂場所,最後在一家網吧看到了孩子。此時阿偉滿身酒氣、專注於屏幕上的遊戲,看到爸爸就表現出不耐煩,隨後開始大吼:你來幹什麼,趕緊滾,看到你就心煩。
  • 孩子進入「仇親期」,叛逆、頂撞長輩、說髒話,家長可以這樣應對
    許多爸爸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自己全身心地為孩子付出,每天也很辛苦,可不管再怎麼努力,孩子就是不領情,甚至叛逆起來還會故意跟家長唱反調。面對這種情況,有些父母被氣得大聲吼叫,有些父母則開始動手打罵孩子,但最終無濟於事,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 孩子突然由乖巧變得叛逆,可能正處在「仇親期」,父母須做這些事
    心理學家將孩子從兒童到成人過渡時期所特有的表現稱之為「仇親期」。具體指的是青少年十三四歲時,總和父母對著幹,這種情況大概會持續兩三年。處在「仇親期」的孩子需要正確的方法管教,如果家長任由其發展,可能叛逆成性,或者沾染不好的習慣,變得自甘墮落或者不思進取,對往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會造成影響,那麼父母到底該咋辦呢?
  • 進入「仇親期」的孩子,排斥父母討厭家人,家長巧用三招輕鬆度過
    父母問她一些學校的情況,她都是愛答不理,或者直接給父母甩臉色,看到父母多問自己一句,就非常不耐煩,好像父母是「仇人」似的,後來表姐在小區裡跟其他同齡人交流,發現這個年齡的小孩都是這樣的,大家紛紛感慨,這孩子是到「仇親期」了。
  • 孩子到了「仇親期」,排斥父母討厭家人?用這幾招可輕鬆度過!
    仇親期對孩子的影響孩子進入仇親期,對於父母死後不相信的,總是很容易和父母吵架,甚至出言中傷父母。孩子的人生觀是會關係到孩子以後的發展,在這仇親期,孩子是很容易形成錯誤的人生觀。這孩子仇親期的到來是有原因的,父母要尋找這原因,讓孩子的仇親期儘早過去。雖然說這仇親期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必然階段,但是這仇親期的到來是有誘因的,而且這仇親期的嚴重與否是跟這原因掛鈎的。
  • 如果孩子有3個特徵,預示著他進入「仇親期」了,要做好心理準備
    心理專家指出:孩子在13~14歲左右會進入「仇親期」。這段特殊時期,孩子需要父母細心的引導,不該犯的禁忌不要犯。3個特徵,預示孩子進入「仇親期」,爸爸媽媽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哦!爸爸媽媽也有點苦惱,孩子不知怎麼就變得像一頭犟牛,啥都說不通了。喜歡和父母唱反調,是孩子進入「仇親期」最重要的標誌,父母這時候就需要注意了。②「瞧不起」自己的父母。
  • 孩子有這4種行為,暗示進入「仇親期」,家長千萬別「硬碰硬」
    甚至於有時候孩子還會做出一些非常偏激的行為,似乎父母成為了自己的仇人,這讓父母開始有些接受不了。面對孩子的這一做法,有很多家長其實都是無法接受的,一時間有不少家長也是不知道要怎麼處理才好。孩子之所以會突然秉性大變,其實是因為他們進入了一個非常特殊且關鍵的時期——仇親期。
  • 孩子叛逆、頂嘴,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家長要重視起來
    當今社會,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只不過有很多家長的關注重心僅僅放在孩子日常飲食作息上,卻很少會關注孩子真正的發展狀況,以至於孩子到了「仇親期」都不知道。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反常」行為,孩子今後不但會怨恨父母,同時與父母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差。「仇親期」的出現,並非是偶發現象,不少孩子身上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的身影。
  • 孩子進入「仇親期」,容易挑戰父母底線,處理不好將來越來越叛逆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父母有更多的時間來關注孩子。然而,孩子的表現往往讓父母扎心。那個經常趴在自己膝蓋上,問自己十萬個為什麼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卻仿佛變成了一個陌生人,孩子叛逆、不禮貌甚至是討厭自己的一系列行為,都讓父母異常的苦惱。
  • 心理專家: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會進入「仇親期」,父母別犯3個禁忌
    這段特殊時期,孩子需要父母細心的引導,不該犯的禁忌不要犯。3個特徵,預示孩子進入「仇親期」,爸爸媽媽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哦!①孩子試圖挑戰父母的權威。圖圖媽媽說:「天氣預報說了,今天大風降溫,你要換一件厚的棉服。」
  • 四個反常舉動,意味著孩子進入「仇親期」,正確引導讓娃少走彎路
    「仇親期」第一次聽到「仇親期」這個概念,是在一次飯局上,親戚在誇自己海歸博士兒子的時候,順帶著說了一句:「這孩子哪兒都好,就是仇親期太長了。而仇親期,則特指13~15歲這段時間:在這2~3年的時間內,孩子異常叛逆,總是和父母唱反調,因此精神分析理論學家將這段時間特別定義為仇親期。從時間線上來看,青春期涵蓋了仇親期,仇親期是青春期的一部分。
  • 你知道「仇親期」是幾歲嗎?孩子三大特徵是信號,不引導容易不孝
    一些父母認為: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正常的「叛逆」現象,並沒有重視。殊不知,這是孩子「仇親期」的表現,若是不妥善處理好這個非常時期的親子關係,一旦親子關係發生裂痕,孩子將來容易不孝。但父母若是放任孩子發展下去,沒有正視孩子的「仇親期」,不僅親子關係會變差,還會使隔閡越來越深,孩子長大後與父母的感情疏遠,很難孝順父母。你知道「仇親期」是幾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