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不退課堂,92歲的葉連平老人依舊綻放「螢火蟲之光」
螢火蟲之光在筆者的印象中,一般教師退休以後要麼是享受晚年的退休生活,運動鍛鍊身體,要麼是幫忙兒女帶孫子女、外孫子女,開啟帶娃時代,要麼是趁著有空閒的時光,和自己的愛人去世界各地旅遊但不得不否認,今天談到的這位92歲高齡的葉連平老人,卻讓筆者感動,因為他雖然退休了但卻沒有離開課堂,免費給留守兒童補課,堪稱教師楷模。
-
七旬老人退休10年偷寫自傳 稱為留給後代保存學習 (圖)
「釀過酒,寫過詩,扛過槍,受過傷」 老人希望晚輩們記住「激情燃燒的歲月」 孫女講給同學聽,大家說這個爺爺不但經歷豐富,還相當「有才」 讀者王鴻來電:新鄭路七旬老人薛召才瞞著子女,用10年時間偷偷寫出一本自傳,自傳印刷出來,孫女的同學都說這個爺爺真有才。
-
蛋殼上的歡樂世界:七旬老人10多年創2500餘蛋殼畫
王亞東 攝 上海有位七旬老人把經典、可愛的迪士尼動畫形象「搬」上了小小的雞蛋殼。這些作品色彩明豔,靈動傳神,令人愛不釋「眼」。 王亞東 攝 中新網上海10月7日電 題:蛋殼上的迪士尼歡樂世界 上海七旬老人10餘年創逾2500蛋殼畫 作者 王亞東 陳靜 誰說只能在樂園和動畫片裡感受迪士尼?在光滑易碎的雞蛋殼上,也可以有迪士尼的歡樂世界。米老鼠、唐老鴨、高飛狗、白雪公主……上海有位七旬老人把經典、可愛的迪士尼動畫形象「搬」上了小小的雞蛋殼。
-
退休教師馮壽繞:「七旬翁」卻是「四有人」
中國江蘇網9月8日連雲港訊 他,身材不高,卻蓄滿了能量,成天腳步匆匆,做事風風火火;不是啥官,手頭的事卻不少,文化體育、支部黨務、關心下一代工作……他叫馮壽繞,小學退休教師,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有作為,退休不退志。
-
小夥為七旬老人讓座 老人現場畫速寫肖像答謝(圖)
洛陽小夥子為七旬老人讓座 老人現畫速寫肖像答謝趙青在為市民畫像核心提示丨「前幾天,我坐公交車遇到一件事情,覺得挺感動。」【講述】小夥讓座,老人贈畫,溫暖一車乘客11月28日,王女士乘坐101路公交車去澗西區辦事,「當天乘車的人比較多,車上已經沒有空位了」。當公交車行駛至東周王城廣場站時,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大爺顫巍巍地上了車,王女士說:「當時我注意到,我身旁不遠處坐著的一位小夥子看到老人後連忙起身讓座,把老人扶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老人連聲感謝,小夥子也微笑回應了一下。」
-
65歲自學衝床,七旬老人退休鼓搗小發明
在陽江,喜歡將奇思妙想付諸實踐的民間發明家也不少,住在市區馬曹路的譚伯就是其中一位。對常見的生活用品添加創意並動手改造,是譚伯退休後的一大樂趣,也是他熱愛生活、熱愛思考的表現。發明家譚伯今年74歲,雖然頭上綴滿了銀絲,思維和動作卻依然利落。退休前,譚伯在陽江國營漆器工藝廠擔任技術工人,和同事一起參與了腰果漆的改良。這段經歷讓譚伯養成了研究和動手的習慣。
-
王玉嶺:七旬老人牽頭組建「威風大鼓隊」
文/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孟彤暉 通訊員 劉婧 在濟陽,有這樣一位老人:他身材魁梧,臉膛黑紅,雖年屆七旬,但說話乾脆有力,做事乾淨利落,典型的山東大漢形象;他雖然看上去有點「粗線條」,但頭腦靈光,心細且柔軟;他攻堅克難組建大鼓隊,帶領團隊傳承濟陽大鼓藝術,為群眾義務演出,全力擂響鼓鈸送歡樂;他被人們熱情地稱讚為「陽光老人」「最美老幹部」。
-
香港一名七旬老人首次浮潛溺水昏迷 送醫搶救不治
原標題:香港一名七旬老人首次浮潛溺水昏迷 送醫搶救不治 中新網7月9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8日,香港一名七旬老人卓某於荃灣汀九近水灣附近海面,首次浮潛時疑似溺水昏迷,其他泳友合力將他救起送醫,搶救後不治。
-
品文庫 愛貴州 薦書臺|《大定府志》:林則徐唯一作序的地方志書
特色亮點 清代名臣林則徐唯一作序盛讚的一部地方志書,梁啓超稱其為「方志中,經名儒精心結撰則可稱者」。 作者簡介 黃宅中,字惺齋,河曲舊縣城人。20歲為廩生,尤喜讀宋五子書。
-
七旬退休老教師10年寫歌300餘首 曾自學吉他(圖)
七旬退休老教師10年寫歌300餘首 曾自學吉他(圖) 2014-09-16 14:41:18 中新網鄭州9月16日電(關濤 韓章雲)在各類神曲火爆網絡和民間的時候,現年77歲的退休老音樂教師代作明也埋頭創作著自己的歌曲,每個周末,他就在公園裡教那些同樣熱愛音樂的老人們唱歌
-
長沙七旬老人高燒不退性情狂躁,原來肺裡「住進了」2顆桂圓核
七旬老人高燒不退,用最好的抗生素都不管用,是新冠肺炎、肺結核,還是肺部腫瘤?誰能想到,老人蹊蹺的肺部感染,罪魁禍首竟然是2顆桂圓核。入院後,何翠娥副主任醫師、諶彥副主任醫師等對老人的病情展開討論。何醫師憑藉多年臨床經驗判斷,不排除進食嗆咳等導致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性,於是反覆向老人和家屬詢問是否有進食嗆咳史,老人給予否認,再三表示沒有咳嗽、咯血等症狀。只有儘快找到肺部阻塞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消除炎症,於是醫生決定為老人進行支氣管纖維鏡檢查。
-
品文庫 愛貴州薦書臺|《大定府志》:林則徐唯一作序的地方志書
特色亮點清代名臣林則徐唯一作序盛讚的一部地方志書,梁啓超稱其為「方志中,經名儒精心結撰則可稱者」。作者簡介黃宅中,字惺齋,河曲舊縣城人。20歲為廩生,尤喜讀宋五子書。鄒漢勳,字績叔,新化縣人,鹹豐元年舉人。精天算輿地、文字音韻之學,曾興修《寶慶府志》,入黔後又參修《貴陽府志》《興義府志》《大定府志》《安順府志》。於黔中文獻貢獻良多,著有《鄒叔子遺書》七種傳世。
-
邯鄲七旬老人愛根雕
鞏慶華雖然年過七旬、鬚髮花白,但很健談開朗。鞏慶華自幼喜歡手工製作、刻刻畫畫,雖然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和老師的指導,但他通過不懈鑽研,鼓搗出了近百件根雕藝術作品,成為十裡八鄉有名的「萬能手」。如今雖年已七旬,他還經常跟著老夥計們騎單車到各地「採風」,看到有模有樣的廢樹枝就撿回來,經過巧妙構思,去朽存精,就變成了靈動鮮活的根雕工藝品。有一次,他在村裡的 一個廠子裡發現了一個廢棄的椿樹根,酷似一個龍鳳組合。更為難得的是,由於長年受磚石擠壓,該樹枝底部形成了一個長方形的「刻字板」。
-
七旬老人除夕夜趕火車:兒子的車為何坐不下兩個老人?
青鋒在杭州火車站,有人發現除夕夜有一對七旬老人乘車回安徽蚌埠。當被問及怎麼這麼晚才回老家過年時,兩位七旬老人的話讓人頗感意外。兩位七旬老人是從安徽老家到杭州照看孫子的。兩位老人之所以除夕夜趕火車,是因為他們兒子的車坐不下。看到這裡,青鋒心裡可謂五味雜陳,一時不知道說什麼為好。俗話說,「百善孝為先」。這被稱之為中華民族各種美德中最重要的千年古訓,難道在這對七旬老人孩子心裡一點都沒有?
-
【創文進行時】七旬老人義務種樹三百餘棵 巴河邊多了一片綠
【創文進行時】七旬老人義務種樹三百餘棵 巴河邊多了一片綠 2020-08-17 1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退職不退志,離崗不離心 桐廬縣建立村社幹部榮譽退休八項制度
-
新化縣「教師之家」創立了「獎學基金會」
新化縣金鳳鄉劉國仲和戴毓林夫婦都是年逾古稀的退休教師,兒女中兩個女兒是大學教師,他們這個家庭,可謂「教師之家」。退休後,劉國仲夫婦舉全家之力承包了鄉集體茶場,做出了自己的茶葉品牌,經營得風生水起。(劉國仲夫婦和他們的兒女)(劉國仲夫婦在品茶)退休夫妻晚年創業承包茶場劉國仲老人現年72歲,曾在當地的金鳳中學當過30年的校長,是一名德高望重的鄉村中學教師。
-
七旬老人被稱活字典 為保持記憶力背寫整本字典
七旬老人被稱活字典 為保持記憶力背寫整本字典時間:2016-03-10 19:31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74歲老人被稱活字典 《新華字典》11157個字倒背如流來源:鳳凰網 74歲活字典隨便點個頁碼他能寫出所有字 在吉林市,有位七旬老人也酷愛背字典,1992年的《新華字典
-
七旬老人患病喪失行為能力 妻子女兒上演監護權爭奪戰
七旬老人突發疾病後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再婚妻子和親生女兒在法庭上演監護權爭奪戰。近日,忠縣法院對該案作出判決,宣告七旬老人秦某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並指定其再婚妻子黃某為其監護人。 秦某是忠縣忠州街道人,今年71歲。
-
年逾七旬的羅殿群——助老人實現「微心願」樂此不疲
南陽晚報幫他搭建起為空巢老人服務的平臺,年逾七旬的羅殿群——助老人實現「微心願」樂此不疲閱讀晚報是每天最愜意的事記者 陳向陽 文/圖「讀晚報讓我每天的生活簡單而有意義12月13日,家住市城區漢冶東路鴻源小區的羅殿群師傅談及自己退休後的這兩大愛好,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幫助他人,快樂自己」,讓我很充實羅殿群出生於1948年,淅川縣人,退休前是淅川縣化肥廠電工車間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