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9月8日連雲港訊 他,身材不高,卻蓄滿了能量,成天腳步匆匆,做事風風火火;不是啥官,手頭的事卻不少,文化體育、支部黨務、關心下一代工作……他叫馮壽繞,小學退休教師,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
有作為,退休不退志。2009年,從教四十的馮壽繞退休後,不改初心,情系校園,主動承擔起編撰白塔埠中心小學校史的任務。他不辭辛苦,不計報酬,調查走訪,查閱資料,統計審核,數次易稿,歷經數月,為學校建起校史室。同時,多次參加鎮人代會材料、白塔埠鎮志和東海縣誌部分內容的編撰工作。
馮壽繞熱衷社會公益事業,分別在鎮籃球協會、象棋協會、詩書畫協會、鎮關工委、老科協等機構或團體兼職。每次籃球、象棋、圍棋、桌球、書畫展覽等活動,總能看到他忙前忙後的身影。騎著電動車東奔西跑,策劃、宣傳、聯繫贊助、布置場地、制訂規則、編排賽程、列印秩序冊等全是他一人「承包」。
每逢中央、省、市縣重大主題教育活動,他都主動牽頭組成「五老」義務宣講團,深入企業、醫院、村莊、大棚等地,用方言鄉音,說實在話,講身邊事,讓黨的方針政策通俗易懂,便於人民群眾理解領會。
此外,馮壽繞還利用鎮青少年校外輔導站、詩詞書畫協會等陣地,開辦少兒暑期書法、象棋、閱讀等免費培訓班,發展培養新生文體力量。在他的穿針引線、傾心組織下,白塔埠鎮已連續舉辦兩屆少兒象棋圍棋比賽、五次「黨員志願者義務送春聯」活動、十屆成人象棋比賽、十六屆「三對三」男子籃球比賽,成為聞名全縣的傳統文體項目。
有愛心,關心下一代。馮壽繞時刻不忘青少年的成長,千方百計打造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平臺。他組織十幾位退休老黨員、老教師志願者,創辦白塔埠鎮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當時閒置的大樓內,灰塵遍布,走廊、陽臺上雜物成堆,部分房間牆皮脫落,房間門鎖損壞,衛生間無法使用,樓頂雜草叢生,雨天滲漏嚴重。對此,馮壽繞不退縮,無怨言,自備水桶、抹布、三輪車、吸塵器等,不怕髒不嫌累,清除垃圾,拖擦地面,擦洗桌凳、門窗、樓梯等。打掃衛生樓裡沒有水,他便從外面住戶家的井裡打水抬上二樓三樓;沒有電,他便與鄰近的商戶商議,借用私人家電源。辦公用品買來了,馮壽繞帶領老同志們不顧年老體弱,齊心協力將課桌凳、書畫桌、辦公桌椅、書櫥、圖書、櫃櫥、沙發、茶几、飲水機、電風扇、桌球桌等搬到各個活動室。
馮壽繞能省則省、勤儉辦事,不僅當搬運工,還「一兼多職」,幹起維修工、油漆工、水電工和圖書管理員。他動手裝門鎖、換玻璃、修桌凳、漆門窗、掛標牌、貼標語、安裝電風扇、組裝桌球臺;他不顧惡臭,清理便池和下水道,協助水電工整修水電線路及密封樓頂;他對圖書進行科學分類,按要求註冊登記,規範擺上書架。
經過一番收拾整理,輔導站終於有了安定的「窩」。馮壽繞將輔導站充分利用起來,除了維持老同志正常的學習和活動,還利用暑期、寒假辦起各類義務培訓班,除課程學習外,還有書法、象棋、圍棋、繪畫等興趣班。在此基礎上,他還積極組織舉辦成人象棋、少兒圍棋等比賽。圍繞青少年文明養成,專門開設思想品德教育課,引領孩子們逐步形成「愛黨愛國、立德樹人」意識;他還注意利用傳統節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推廣全民閱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朗誦經典紅色故事。
有孝道,傳承好家風。在外面,馮壽繞熱心勤快,是個受人尊重「工頭」、實幹家。在家裡,馮壽繞孝順仁厚,是個好兒子、好父親。2012年春,他的父親多種疾病並發,生活不能自理。身為長子的馮壽繞擔起了照顧父親的擔子,洗臉洗腳、餵水餵飯、端屎端尿。秋後,父親病情加重,住院期間,他和弟弟晝夜看護,飢一頓飽一頓,沒睡過一個安穩覺。老父去世後,馮壽繞將年近九旬的老母親接到家裡照顧,每天衣食住行細心照顧,一日三餐精心調理,四季八節添置衣服,床鋪被褥定期換洗,可口點心水果送到床前。他的妻子更是一口一個「俺媽」叫得親熱,噓寒問暖時時刻刻,如同親生母親般侍奉。他的孝心令親朋好友讚不絕口,都說馮家有孝順的好兒子和好兒媳婦。
2017年,妻子遭遇車禍遇難,馮壽繞悲痛欲絕,可想到年邁老母和嶽父嶽母要人照料,就告誡自己咬緊牙關不能倒下,兩個人的擔子一人挑,壓力再大,困難再多,但孝心不減。為保持母親的好心情,他想方設法讓母親開心,白天送母親去熱鬧處玩耍散心,晚上替母親洗腳,服侍休息,夜裡還要起來幾遍看看母親。每天調理可口的飯菜、水果、點心,讓母親吃好喝好。他不嫌髒臭、不怕麻煩端倒尿盆,定期給母親洗頭、修剪指甲,盡力為母親營造舒心快樂的生活環境。現在老人家已九十八歲高齡,仍耳聰目明,生活自理。
馮壽繞的孝愛舉動潛移默化著兒孫們,他們學著孝敬老人家,孫媳、孫女給奶奶添置新衣服,購買可口的水果點心補品。重孫、重孫女、外孫女回到家都要給太奶奶問個好,不時逗太奶奶開心。對於均已耄耋之年嶽父嶽母,馮壽繞問寒問暖不間斷,還時常抽出時間帶上禮物前去看望。
有激情,「疫」心做奉獻。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馮壽繞響應號召身宅在家裡,卻心繫群眾健康,主動作為。身為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盡已所能,守護青少年的健康安全,把疫情防控作為關愛全鎮青少年的首要工作來抓。每天,他都要戴上老花鏡,利用關工委微信群,及時轉發有關疫情防控的最新權威信息。接到上級不得舉辦群體性活動的通知,他馬上通過發微信、打電話等方式轉發,取消春節期間關工委組織的一系列文體活動,並做好解釋,贏得理解。安頓好了這一切,馮壽繞不忘布置落實各基層輔導站工作任務,要求積極參與所在單位的疫情防控,管好自己和家人,不給防疫工作添麻煩,不散布恐慌信息,不傳播小道消息。
在此基礎上,馮壽繞跟蹤了解、掌握各基層輔導站反饋的信息,歸納總結,形成宣傳材料,向上級匯報,向媒體投稿。他還頻頻發出告知書,引導全鎮少年兒童及家長科學防控,多看多聽國家正規渠道的信息,做到心態平穩,不偏信盲從。他在微信群中一次次諄諄告誡:金山銀山,不如平平安安;大富大貴,不如健康寶貴。
馮壽繞有填詞寫詩習書法的愛好,此時此刻也派上了用場。他先後吟誦完成《戰瘟神》、《同舟共濟戰疫魔》等詩作,繼而一鼓作氣,揮毫寫就同題書法作品,在各微信群廣為流傳、轉發,為全鎮幹部群眾戰勝疫情鼓舞了鬥志,增添了信心。他說:「抗擊疫情,匹夫有責。即便是宅在家裡,我也要為疫情防控做貢獻!」
有人問,您天天這麼忙,累不累?馮壽繞笑著回答,做點力所能及的事,讓自己動起來,快樂又自在!(徐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