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山日報
欄目:新聞
在中山市大湧鎮,有這樣一位年近八旬的退休教師,不僅花費14餘年協助鎮政府撰寫《大湧鎮志》,更是10年如一日堅持在大湧鎮校外教育輔導站進行書法教學,此外,他還每年開展學雷鋒、做好事、尊敬長輩等愛國主義教育,幫助新時代青年學子成長成才。
退休在家,仍將教書育人視為己任
9月9日上午10時,在大湧鎮鎮政府,記者見到了這位78歲的老人林達強,只見他肩背黑色公文包,手拿一疊A4紙,看起來身材消瘦卻精神矍鑠。
據了解,2002年9月,林達強從大湧鎮卓山中學退休,退休後就開始參與《大湧鎮志》的撰寫工作,到了2010年,林達強又積極響應號召,參加了關工委的工作,並擔任大湧鎮關工委委員兼鎮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站長,與輔導站的同事一道,堅持每年利用周六時間,為思想、學習、生活有困難的「三困生」開辦思想道德、語數英、書法等輔導班,10年共開展輔導班20期,輔導學生1200餘人次。
「對於我來說,雖然已經退休十餘年了,但以德樹人、教書育人卻始終是我的責任。」按林達強的話來說,品德教育是孩子們成長生活中的重要一環,所以給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林達強將《毛主席語錄》、《雷鋒日記》等名人名言書籍作為書法班的學習教材,在教學授課中幫助學生修身養性、洗滌心靈。
「這個就是我們新學期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學生名單,一共有62個。」順著林達強手指的方向,白色A4紙上手寫的姓名、年級、電話赫然映入眼帘,而在課程安排日期上,黑色墨團也顯得十分突兀。據林達強介紹,按照以往慣例,今年的2月22日就該開展第21期的校外教育中心輔導課,但由於疫情原因,原本計劃的開課時間不得不延期,而隨著中小學的開學,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也於近期正式開班,一經開班就招收了62名學生。
教書習字,時刻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大湧鎮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位於大湧鎮黨群服務中心裏面,而林達強的家卻住在西區,在這10餘年裡,每逢輔導站有課,林達強總是騎著摩託車,趕1個多小時的路過來上課。此外,每次上完課,他總是最後一個離開輔導站,等到最後一個小孩讓家長接走後,他才會安心收拾教材回家。
「一撇一捺寫個人,一生一世學做人。」在林達強的書法教學中,特別要求學生領會的就是「人」字的寫法。「你看這個人字,一撇一捺,昂首挺胸,頂天立地,我也希望學生們在學習「人」字寫法的過程中,端端正正地做個好人。」據林達強介紹,在每次書法課教學前,他都會擬定一個主題,並以此為基準開始延伸,而每次選定的主題,不是「做人求實,做事求精」的生活領悟,就是「學習雷鋒釘子精神」的思想覺悟。
此外,作為輔導站站長,林達強還堅持立德樹人,注重孩子們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僅開展「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老少共築中國夢.齊做中山文明人」等主題教育,還組織心得交流、雷鋒日記背誦比賽、「中國夢.他的夢」、手工製作比賽、歌唱表演等活動,並免費組織學生到廣東省古村落安堂社區參觀古街道、安堂文武館、民俗文化館等教育基地,讓孩子們在實踐體驗中收穫愛國主義教育。
「我也年過七旬了,不知道還能在教師這個崗位堅持多久,但只要身體狀況允許,我就會在這個崗位繼續堅持下去,盡心盡力輔導青少年,讓孩子們健康茁壯地成長。」林達強說。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文+/見習記者 王蔚然
◆圖+2/見習記者 王蔚然
◆編輯:藍運良
◆編審:嶽才瑛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