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師林達強:書法育人,十年輔導千餘學生

2020-09-10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中山日報

欄目:新聞

在中山市大湧鎮,有這樣一位年近八旬的退休教師,不僅花費14餘年協助鎮政府撰寫《大湧鎮志》,更是10年如一日堅持在大湧鎮校外教育輔導站進行書法教學,此外,他還每年開展學雷鋒、做好事、尊敬長輩等愛國主義教育,幫助新時代青年學子成長成才。

退休在家,仍將教書育人視為己任

9月9日上午10時,在大湧鎮鎮政府,記者見到了這位78歲的老人林達強,只見他肩背黑色公文包,手拿一疊A4紙,看起來身材消瘦卻精神矍鑠。

據了解,2002年9月,林達強從大湧鎮卓山中學退休,退休後就開始參與《大湧鎮志》的撰寫工作,到了2010年,林達強又積極響應號召,參加了關工委的工作,並擔任大湧鎮關工委委員兼鎮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站長,與輔導站的同事一道,堅持每年利用周六時間,為思想、學習、生活有困難的「三困生」開辦思想道德、語數英、書法等輔導班,10年共開展輔導班20期,輔導學生1200餘人次。

「對於我來說,雖然已經退休十餘年了,但以德樹人、教書育人卻始終是我的責任。」按林達強的話來說,品德教育是孩子們成長生活中的重要一環,所以給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林達強將《毛主席語錄》、《雷鋒日記》等名人名言書籍作為書法班的學習教材,在教學授課中幫助學生修身養性、洗滌心靈。

「這個就是我們新學期校外教育輔導站的學生名單,一共有62個。」順著林達強手指的方向,白色A4紙上手寫的姓名、年級、電話赫然映入眼帘,而在課程安排日期上,黑色墨團也顯得十分突兀。據林達強介紹,按照以往慣例,今年的2月22日就該開展第21期的校外教育中心輔導課,但由於疫情原因,原本計劃的開課時間不得不延期,而隨著中小學的開學,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也於近期正式開班,一經開班就招收了62名學生。

教書習字,時刻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大湧鎮校外教育中心輔導站位於大湧鎮黨群服務中心裏面,而林達強的家卻住在西區,在這10餘年裡,每逢輔導站有課,林達強總是騎著摩託車,趕1個多小時的路過來上課。此外,每次上完課,他總是最後一個離開輔導站,等到最後一個小孩讓家長接走後,他才會安心收拾教材回家。

「一撇一捺寫個人,一生一世學做人。」在林達強的書法教學中,特別要求學生領會的就是「人」字的寫法。「你看這個人字,一撇一捺,昂首挺胸,頂天立地,我也希望學生們在學習「人」字寫法的過程中,端端正正地做個好人。」據林達強介紹,在每次書法課教學前,他都會擬定一個主題,並以此為基準開始延伸,而每次選定的主題,不是「做人求實,做事求精」的生活領悟,就是「學習雷鋒釘子精神」的思想覺悟。

此外,作為輔導站站長,林達強還堅持立德樹人,注重孩子們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僅開展「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老少共築中國夢.齊做中山文明人」等主題教育,還組織心得交流、雷鋒日記背誦比賽、「中國夢.他的夢」、手工製作比賽、歌唱表演等活動,並免費組織學生到廣東省古村落安堂社區參觀古街道、安堂文武館、民俗文化館等教育基地,讓孩子們在實踐體驗中收穫愛國主義教育。

「我也年過七旬了,不知道還能在教師這個崗位堅持多久,但只要身體狀況允許,我就會在這個崗位繼續堅持下去,盡心盡力輔導青少年,讓孩子們健康茁壯地成長。」林達強說。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文+/見習記者 王蔚然

◆圖+2/見習記者 王蔚然

◆編輯:藍運良

◆編審:嶽才瑛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相關焦點

  • 以書法育人!大湧退休教師林達強十年輔導千餘學生
    以書法育人!大湧退休教師林達強十年輔導千餘學生 大湧發布 大湧發布微信號 dachongfabu 功能介紹 發布權威信息,傾聽民眾聲音,傳遞行業資訊。中國紅木產業之都、中國紅木家具生產專業鎮、中國紅木雕刻藝術之鄉、中國牛仔服裝名鎮、中山市著名僑鄉和歷史文化之鄉——大湧鎮感謝您的關注!
  • 八旬老人義務教留守兒童英語 十年教授千餘學生
    就在這間課堂裡,和縣烏江鎮濮城中學80歲的退休教師葉連平,十年義務為周邊留守兒童輔導英語課程,獨自撐起了一個「留守兒童之家」。 10年來,千餘學生在這個「家」 度過了自己的小學甚至初中的時光,他們也親切地稱呼他——葉爺爺。
  • 長沙七旬退休教師辦免費輔導班,14年義務輔導500餘名學生
    今年72歲的汪沛霖退休之後就辦起了一個免費的輔導班,他曾是長沙縣雙起學校的一名語文老師,2006年退休後閒不住,繼續做起了老師的工作。開始是在家裡,汪沛霖輔導七八個學生做作業,後來學生越來越多,家裡坐不下,就搬去了村委會的會議室。
  • 如何培養中小學書法教師
    從學科要求出發,書法教學要培養一支文化修養全面、書法專業知識紮實、書法專業技能熟練、書法教育育人理念先進、課堂教學能力強的高素質書法專業教師隊伍。也就是說,加強書法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是全面落實書法教育教學的根本保證。
  • 長沙縣七旬退休教師14年義務輔導500名留守學生
    家住長沙縣黑水壩的72歲退休老教師汪沛霖用自己的一生在詮釋著這句話。退休以後,他14年內免費給500多名周邊村學生輔導功課。問及原因,他只是淡淡的回答一句:「我想發揮我最後的餘熱。」今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聯繫上了這位老教師,來聽聽關於他的暖心故事。
  • 鞏義退休黨員堅持辦免費書法班18年,培養學生500多名
    他看到左鄰右舍的男女娃娃,一放學,特別是一放假,在街上瘋跑,不光荒廢了寶貴的時光,還造成了很大的不安全隱患,他就打算把他們組織起來,辦一個免費的書法學習班。一方面,讓孩子練練書法、長長知識,也讓家長們省心;另一方面也發揮自己的業餘愛好,充實自己的退休生活,兩全其美。他的這個想法給老伴兒一說,老伴兒全力支持。
  • 躬耕育人 守望麥田
    董德文老師輔導青少年讀書。 本報記者黃信濤攝茂名網訊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高州市87歲退休教師董德文,18歲起踏上育人路,不曾停歇。董德文一教就是43年,其中包括退休後返聘的5年。她的首批學生回憶道,當時班上同學40多人中,年紀小的不到10歲,年紀稍大些的比老師略小一二歲。曾有調皮的孩子咬過董德文,還惹得她哭紅眼眶。但這些,都不能減少董德文對學生們的愛。她視生如子,善讀學生的「小心思」,善解學生的「煩心事」,更善挖學生的「潛能」。「你很有寫作潛質,今後如能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將來有可能成為一名作家。」
  • 四十畝地小學開展「翰墨詩韻 書道育人」書法培訓活動
    四十畝地小學開展「翰墨詩韻 書道育人」書法培訓活動
  • 學生的祝福這位老教師珍藏了35年
    來源:運城新聞網□記者 馮楊婕馮永福珍藏多年的教師節祝福 馮楊婕 攝9月10日,在這個致敬教師的節日裡,今年79歲的退休教師馮永福,如期收到了學生們從全國各地送來的祝福。多年來,他把學生們寄來的明信片、信箋等,珍藏在自己的「百寶盒」裡。看著這些珍貴的禮物,那些歲月的一幕幕立刻浮現在馮永福的腦海裡。珍藏35年的祝福家住運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馮家卓村的馮永福,在運城中學幹了一輩子教師,2001年退休後又被返聘,直到2018年才正式離開教師崗位。在三尺講臺上,他一站就是58年。這段歲月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 已把他鄉作故鄉 老知青退休後免費輔導農村留守學生
    張奇芬和學生交談。 谷華 攝張奇芬和學生交談。 谷華 攝中新網鹽城8月8日電(谷華 顧名篩)「退休後我還留在這裡,再為鄉親們做點事情,教孩子們學做人、學文化,讓這些留守農村的學生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 桂園學校熱烈慶祝第三十六個教師節暨十年校慶表彰大會
    慶祝第三十六個教師節暨林州市桂園學校十年校慶表彰大會在這裡隆重舉行。十年,只是歷史一瞬,但在這裡卻繪就了美麗的畫卷;十年,只是滄海一粟,但在這裡卻匯聚了涓涓川流。是什麼讓桂園學校博得學生熱愛?是什麼讓桂園學校贏得家長信任?又是什麼讓桂園學校獲得社會讚譽?讀了大家的平凡歷史,看了大家的非凡成績,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就是深深植根我們在座每一位心中的信念:愛桂園、愛學生、愛教育。十年還很年輕,十年芳華伊始,十年大有作為,十年徵途在望。
  •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三家子小學:不忘教育初心 牢記育人使命
    三家子小學:不忘教育初心 牢記育人使命開發區三家子小學坐落於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河西街道三家子村,學校佔地面積18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896平方米。學校各項教育教學配套設施比較完備,建有音樂教室、美術教室、書法教室、計算機教室、勞技教室、心理輔導室、圖書室、閱覽室、科學實驗室、儀器室等功能室。
  • 「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技能育人、情感育人」強管理——石林彝族自治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四個特色育人工程」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69人。在職在編教師70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26人;中學一級教師29人;雲南省省級教學名師1人,各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人數佔專任教師總數的33%。學校開辦有三校生高考班,配備資深教師教學,根據升學考試科目有針對性的安排教學,圓學生一個大學夢。
  • 三全育人進行時|十年育種,百年育人:「水產動物遺傳育種領航團隊...
    01構建「課程-教師-團隊」三位一體的育人框架組建領航教師團隊課程、教師、團隊是領航團隊建設的核心要素,課程是連接教師與學生的橋梁,教師是為課程注入思政之魂的關鍵,團隊是課程思政成效的保障。如《水族趣話》在教學方法上採用案例講解法、學生分組展示法、問題導入法、專家面對面、觀看紀錄片、實地參觀及線上研討相結合等豐富的教學形式,增強課程思政的有效性;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積極開展線上教學和上好「課程思政第一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把人生價值與國家和民族的需要相結合。多維度多措施並舉,逐步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目標。
  • 學生的祝福,運城中學這位老教師珍藏了35年
    攝9月10日,在這個致敬教師的節日裡,今年79歲的退休教師馮永福,如期收到了學生們從全國各地送來的祝福。珍藏35年的祝福家住運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馮家卓村的馮永福,在運城中學幹了一輩子教師,2001年退休後又被返聘,直到2018年才正式離開教師崗位。在三尺講臺上,他一站就是58年。
  • 福建江夏學院:育人,每位教師每門課程的責任
    福建江夏學院學生宿舍區的「黨建學習角」「學習園地」和「談心談話角」,黨員師生隨叫隨到,關注學生安全、思想、學習、生活。「黨建+企業+學生」「黨建+學科」和「黨建+學生」工作特色和學習成長模式,學校學生、教師學生以及與社會之間協作互動。黨員輔導崗支部黨員教師利用每周一下午教學空檔和課餘時間,輪流在固定地點「開門辦公」,專門接受學生諮詢訪問。
  • 合肥一退休教師開辦免費小學堂 堅持義務教學7年
    ○侯老教小朋友剪紙合肥晚報消息 在蜀山區南崗鎮雙墩村,69歲的侯業俊原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可他卻給自己攬了很多活——義務輔導村子裡留守兒童的課業作業,並培養他們學習電子琴、書法、剪紙、二胡等各類興趣愛好。
  • 退休教師發明坐標格書法紙獲國家專利 尤其適合低年級學生書寫漢字
    坐標格書法紙泰州姜堰區小甸址中心小學66歲的退休老師祁孝武,為讓低年級小學生寫好字,歷經十餘年揣摩、推敲,發明了坐標格書法紙,創新坐標格書寫方式。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坐標格書法紙外觀設計專利證書。祁孝武家住原興泰鎮沙垛村,退休前為小甸址中心小學語文老師,從事語文教學四十餘年。退休前五年,祁孝武感覺一輩子教學困惑的問題還沒解決,那就是低年級學生寫不好漢字,即便用上田字格或米字格本,也難盡如人意,要麼結構鬆散,要麼東倒西歪,抑或越線出格。「書法是我國的國粹和特有的民族傳統藝術。字如其人,言為心聲,可見寫一手好字何等重要。」
  • 一位高校學生輔導員:"兩次生命"守望輔導事業
    從弱冠到而立,從學生幹部到輔導員,上海交通大學思政教師顧希垚把十年青春奉獻給了學生工作。他不甚年長,卻已帶過八次軍訓,在「軍政雙訓」中持續推進實踐育人;他不善記背,卻能當面叫出1000多名學生的名字;他深愛父親,但在父親彌留之際仍堅守世博志願服務崗位;他體魄堅實,十年八次無償獻血,卻因在迎新工作中積勞成疾一度生命垂危;他樂觀堅強,卻在與相伴四年的學生別離時熱淚盈眶……他,被學生親切地稱呼為「顧導」,更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孜孜以求,不斷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