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款難」似成在線教育通病,行業亟待規範

2020-12-17 騰訊網

  [釘科技述評]儘管有著諸多優點,卻並不代表眾多的在線教育機構已經無懈可擊。

  近期,有媒體撰稿稱,在線教育平臺阿卡索教育網被爆出學員退課但機構拒絕退款事件。據了解,有消費者在英語培訓機構阿卡索教育網購買了英語課程,提出退費申請後,但被客服告知,她申請退款時間已超出規定有效日期,平臺拒不退款。

  釘科技注意到,讓用戶遭遇「退款難」的並非只有阿卡索一家:

  根據央視報導,國內知名教育組織尚德機構因「霸王協議」被多次舉報,其中部分問題正是學員在申請退課後,一再拖延甚至退款。

  同樣知名的海風教育或許也存在類似的問題。據了解,在聚投訴平臺中,2019年2月28日有用戶反應因為教師教學質量較差,客戶申請退款,依照合同中「甲方將在協議終止後的5個工作日內完成退款」,但實際上過了半個月也沒有完成退款。

  據了解,在線職教培訓平臺對啊網、英語在線教育機構TutorABC、在線教育平臺滬江網等,也都曾因退費問題出現在消費者的投訴名單上。

  除此之外,51Talk、噠噠英語等知名在線教育機構也曾被爆出「退款難」事件。

  根據《2018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中有16.9%的人都遇到了「退款難」問題。

  這樣來看,「退款難」似乎已經成了在線教育領域的通病。

  釘科技認為,這樣的問題難免帶來用戶對整個在線教育行業的不信任,行業亟待規範,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加強對自身的規範,切實保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出處「釘科技」)

相關焦點

  • 如火如荼的「在線教育」亟待規範
    在線教育打開你的知識空間,用戶規模達1.44億,網民使用率近兩成。(1月23日《人民日報》)  我國的在線教育如火如荼,這表明人們的求知慾在增強,而網絡為人們的需求提供了最大便利。在線教育讓「隨時隨地學習」多了一條門路,只要輕點滑鼠或動動手指,就可以接受高質量的在線教育。
  • 在線教育市場成維權「老大難」 背後不少問題亟待完善
    華為、京東等推出在線教育課堂或教學系統,加入到在線教育行業競爭中。在線教育市場熱火朝天 背後不少問題亟待完善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2.32億,佔網民整體的27.2%。
  • 在校學生被包裝為名師 規範在線教育難在何處
    □本報記者 杜曉  □本報實習生 陶穩  近日,網經社發布《2018年度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在線教育平臺存在授課內容不佳、虛假宣傳、霸王條款、任性「停課」退款難等問題。  隨著在線教育市場的日益擴大,隨之而來的諸多問題也不容忽視。《法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WinKey英啟在線英語付款容易退款難 如何避開在線教育中存在的陷阱?
    在上海閔行區消保委的協調下,她和在線教育平臺WinKey英啟在線英語(下稱「WinKey」)籤訂了調解協議書,然而在疫情期間,平臺「跑路」了,她的錢還是打了水漂。今年央視「3·15」晚會也收到了數百封投訴嗨學網的郵件,在近期曝光了嗨學網學員退款難的問題。
  • 行業利好:首個K12在線教育規範啟動
    ,部分培訓機構以消費者違約為由拒絕退款或者收取高額手續費。以至於林子大了,總會出現不按套路出牌的機構,行業亂象叢生。而這時,加強行業自律、規範企業經營就顯得尤為迫切。也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K12在線教育服務與評價標準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出席大會的各在線教育企業代表、教育專家等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
  • 在線教育亂象:噠噠英語退款拖延兩月 信任危機待解
    【投訴,就上黑貓】原標題:在線教育亂象: 退款拖延超兩月 超六成家庭不滿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線下商業幾乎停擺。線上模式異軍突起,生鮮電商、在線健身、在線醫療、在線招聘等行業迎來了流量的狂歡,在線教育更是如此。但是,在線教育行業從誕生起,就存在的收費參差不齊、退款困難、教學內容缺乏等問題,仍未有效解決。
  • 嗨學網退費難背後:在線教育亂象和行業的「生死疲勞」
    在線教育的泥沙俱下和「生死疲勞」 首先,在線教育行業作為新興行業,監管還不完善,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事實上,破產關門、超前教學的問題,更多發生在無證無執照的教育培訓機構身上。
  • 在線教育平臺退款難調查:霸王條款頻現,虛擬幣代替現金變相不退費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在聚投訴、黑貓投訴等第三方投訴平臺上,央視「3·15」晚會曝光嗨學網退費難節目播出前,僅針對包括嗨學網、新東方在線、作業幫等在線教育平臺退費難的投訴就有51條。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線教育行業退費難問題由來已久,多年來普遍存在於各大小在線教育平臺,屢見不鮮且糾紛不斷。這與相關監管部門監管乏力有關,才出現了嗨學網退費難被央視點名曝光的一幕。
  • 超115億資本進場 抖音快手入局 全國青聯呼籲立法監管在線教育
    狂奔與亂象齊飛 行業亟待規則護航行業風口之下,也是對在線教育機構專業服務質量的大考,然而,在線教育行業從誕生起,就存在的收費標準不一、退款困難、授課內容不佳等問題,仍未有效解決。據國內唯一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用戶維權案例庫顯示,在線教育平臺也還存在著退費難、授課內容不佳、虛假宣傳、霸王條款、任性「停課」退款難的五大亂象。
  • 噠噠英語拖延退款時間遭投訴 在線教育機構退費為何如此之難?
    央廣網北京3月19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很多消費者有過這樣的經歷:花錢購買教育培訓服務,曾被機構信誓旦旦地承諾不滿意就退費。而一旦提出退費申請,就會被各種理由拖延,踢皮球,最後不了了之。退費難已經成為教育培訓機構被投訴的關鍵詞。
  • 在線教育亂象:學而思面授課變在線課 退款按網課退
    疫情期間,在線教育借人們少出門的「東風」,踩下了進入市場的的油門,迅速佔據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然而,針對在線教育平臺的投訴也不時發生。學而思擅自更改課程上課形式、潭州教育用所謂的免息貸款誘導消費者購買課程、七彩熊繪本App學費返現變返課……一時間,成為消費紅人的在線教育行業,也要開始面對自身經營發展所暴露出的問題和缺憾。
  • 6次虛假宣傳被罰超20萬,再被315點名,「嗨學網」退費難折射在線教育亂象
    而就在7月16日的3·15 晚會上,在線職業教育平臺「嗨學網」被點名,引發了大眾關注:聲稱無參與考試資格照樣能報名,用戶報名信息未通過求退款卻被踢皮球,號稱「遠程網絡職業教育領跑人」的嗨學網,面對用戶卻態度惡劣直言不給解決...「退費難」只是教培行業亂象的一隅,虛假宣傳、霸王條款擾等現象成為行業通病。
  • 人民日報刊文:遊而不學、名不符實成了不少遊學項目的通病
    人民日報刊文:遊而不學、名不符實成了不少遊學項目的通病 孩子們的暑假如何過?除了補習功課、學習文藝、旅遊觀光外,近年來,短期海外遊學營逐漸火爆起來。
  • 設「七天冷靜期退款」 上海出臺體育健身行業服務合同範本
    上海出臺體育健身行業服務合同範本 繆璐 攝中新網上海12月28日電 (記者 繆璐 陳靜)「辦卡容易退卡難」成為以預付費為主要消費模式的健身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為此,上海28日正式發布《上海市體育健身行業會員服務合同示範文本(2021版)》(以下簡稱《會員服務合同》),以期用規範合同的形式從源頭化解健身領域的消費矛盾和消費糾紛
  • 全國政協委員吳碧霞:確保在線教育行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記者馮松齡)針對在線教育師資良莠不齊、教學質量差、退費難等「頑疾」,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吳碧霞2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線教育雖具有很強的網際網路屬性,但本質仍是教育,要確保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和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 新東方老師「過度包裝」背後:行業通病下難逃的偶然
    沒有推諉迂迴,正面回應,甚至主動在教育培訓圈內發布聲明,表示今後的整改決心,新東方的態度值得肯定。  客觀的說,不論是教師培訓體系,還是教師的學歷背景,新東方的門檻要求都要高於行業多數培訓機構。新東方有個現象:為了在新東方內部獲得更好的升職空間,不少管理層會選擇海外進修後,再回到新東方體系。
  • 佔據在線教育市場主導地位,噠噠英語成行業隱形冠軍
    (原標題:佔據在線教育市場主導地位,噠噠英語成行業隱形冠軍) 2016
  • 規範在線教育,國內首個關於k12在線教育的團體標準正式啟動
    在線教育企業必須要樹立「誠心正意」的合規發展理念,通過行業協會以及相應第三方組織的協同治理,設立合理的行業標準、最佳行為守則等,引導在線教育規範發展。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蘆雲表示,在線教育行業面臨的動態法律風險是難防控、糾紛多,特別是虛假廣告的問題。
  • 美聯教育一邊熱賣一邊賴帳?分期貸套路深,學員退款難,去年退款近2億
    不過,一方面是學員熱情購買,另一方面,也有統計數據顯示,美聯教育2019年退款金額近2億,而有的學員8個月還沒收到退款。  廣東的周先生於2019年12月在美聯購買了EXPLORE課程,共20個月,費用是40800元。美聯教育的老師告知周先生,如果使用分期支付的方式可以減少1500元,也就是39300元。而周先生表示,後來才知道分期支付就是分期貸款。
  • 報課容易退費難:投訴工商反成拖延退款「藉口」
    隨著企業對人才要求的提高,教育培訓機構們也在暴漲的需求之下快速發展。但與之相伴,「報課容易退費難」正在成為部分培訓課程在人們心中的普遍印象,針對於此的糾紛也層出不窮。在界面新聞的採訪中,有多個學生表示曾在培訓機構的退款過程中遭遇拖延與刁難,極少有人能在合同規定的時間拿到退款,一些合同甚至沒有明確的退款時間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