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投放、數據造假 誰是共享單車行業的「差等生」?

2020-12-14 金融界

繁花似錦,綠蔭如海,騎行旺季來到了。

北京各大地鐵口,共享單車明顯增多,但亂停亂放、車輛淤積等頑疾依然存在。

5月27日,北京市交通委網站發布了《關於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行業2020年第一季度運營管理監督情況的公示》。其中,哈囉單車因違規投放車輛,青桔單車存在車輛數據嚴重造假遭到了北京市交通委的點名。

哈囉單車多次違規投放

《公示》顯示,截至2020年3月底,在北京市運營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的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運營摩拜單車、美團單車)、廣州騎安科技有限公司(滴滴出行子公司,運營青桔單車)、北京夢想蜂連鎖商業有限公司(便利蜂單車)、上海鈞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哈囉單車)等4家企業已將運營車輛信息按規定接入北京市共享自行車監管與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

(許潔/拍攝)

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在平臺報備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共計85.4萬輛,經現場核查,車輛報備率為70.5%,動態數據也就是車輛訂單和車輛位置信息的接入比例達95.7%,整體數據接入情況有所提升。

但3月21日-24日,北京市停車管理事務中心聯合各區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管理部門開展車輛報備情況專項抽查核查工作。核查結果顯示,哈囉單車存在嚴重違投情況,車輛報備率僅為6.5%。

記者查閱北京市交通委網站發布的通知後發現,哈囉單車的違規超量投放並不是初犯,從2019年上半年開始,其就因為這個原因被行政處罰2次,累計罰款10萬元。

對此,哈囉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於在京運營車輛逐漸接近或者超過使用年限,客服在2019年接到不少用戶的抱怨和投訴。為了提升用戶滿意度,哈囉單車在2020年春節前按照北京市交通委文件要求,對超使用壽命、破損嚴重車輛進行以舊換新。但是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司備案數據報送工作延誤,導致車輛備案率低的情況出現」。

此外,青桔單車因車輛數據嚴重造假也被點名。

具體情況是,3月份,北京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微信掃碼核查程序在線升級暫停使用期間,監管平臺竟然仍接收到青桔單車的「掃碼核查數據」733條,報備率為83%;此外,核查程序恢復使用後,監管平臺又收到1300餘條未經微信核查程序上報的青桔單車數據,且通過以上途徑上報的青桔單車車輛報備率高達99.9%,與當月現場核查數據有較大偏差(現場核查報備率為63.8%)。

摩拜單車日均騎行量遙遙領先

北京市交通委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北京市日均騎行量為160.4萬次,周轉率為1.1次/輛。各運營企業情況如下:

但2019年上半年,各運營企業在車輛整齊碼放、規範停放和車輛淤積及時調度等指標上普遍得分不高。並且,儘管各運營企業已建立用戶信用積分制度,並通過其客戶端、公眾號等渠道向用戶推送文明停放的提示,但相關懲戒措施未落實到位。

2019年下半年的數據顯示,北京市日均騎行量為127.2萬次,較上半年下降20.7%;日均周轉率為1.4次/輛,較上半年增長了27.3%,各運營企業具體情況如下:

(許潔/製圖)

從2019年的整體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在北京地區,摩拜單車依然是一枝獨秀,隨後是青桔單車,哈囉單車的日均騎行率只有前述二者的零頭。

上述哈囉內部人士表示:「哈囉的共享單車業務自2018年上半年在京開展運營,至今已超過兩年,擁有一些基礎份額,以及在部分郊縣獲得了試運營資格。但總體而言哈囉在北京轄區內的單車數量是不如同行的,這是日均周轉率較低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哈囉2019年在京運營車輛逐漸接近或者超過使用年限,導致騎行體驗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進而影響騎行周轉率」。

也就是說,進入北京市場晚,且車輛老舊影響了用戶騎行體驗,是導致哈囉單車在相關數據上相對落後的主要原因。

漲價是行業成熟的趨勢

經歷了早期的補貼大戰,積累完用戶之後,2019年,共享單車不約而同宣布漲價。

2019年4月,哈囉單車率先在北京地區實施新的計費規則,以1元每15分鐘進行計價,該規則也很快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以1小時騎行時長來算,哈囉單車的收費為4元。此外,在部分區域,哈囉單車的包月價格從2018年的每月11.9元增加至每月14.9元。

據媒體報導稱,哈囉單車算過,單車騎行一次,折舊0.6元,運營成本0.3元,如果單次騎行收入能超過1元,原則上就有利潤。

但上述哈囉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有些用戶會購買月卡,所以不能這麼簡單計算。從整個業務層面看,目前哈囉單車2019年已經在絕大多數運營城市盈利」。

共享單車企業到底賺不賺錢?這曾是人們不得而知的「秘密」。但2018年美團上市招股書披露的數據,讓外界得以一窺摩拜單車的財務面貌。

招股書顯示,截止到2018年4月30日,摩拜共有全球註冊用戶2.32億人、4810萬活躍用戶和710萬輛單車。摩拜相關數據納入到美團招股書是從2018年4月4日開始到4月30日為止,一共26天的數據。數據顯示,摩拜單車26天的時間內收入1.47億元,平均下來每一輛單車每天的收入是0.8元,再計算得出每月收入24元,每年收入288元。

以摩拜單車的造車純成本來計算,早期車型2000多元、新版車型控制在1000元左右,以均價1500元/輛的價格計算,僅僅是回收成本就需要5.2年。

這還不考慮摩拜單車的高折舊、高運營成本,資料顯示在這26天的時間裡,摩拜單車的折舊和運營成本分別高達3.96億元、1.58億元,所以導致共享單車毛利虧損4.07億元。

這意味著摩拜每天虧損金額(毛利虧損/26天)約為1560萬元,每年的虧損額度高達57億元。

如何避免掉入燒錢黑洞?漲價!

「本質而言,漲價是行業成熟的一種趨勢,從過往跑馬圈地逐步向精耕細作轉變。」哈囉上述內部人士表示:「行業不計代價燒錢補貼,盲目拼低價,本質上不可持續。共享單車行業是高頻、剛需、重資產投入的行業,企業需要一個用戶可以接受,又相對合理的定價,來讓行業服務保持健康穩定的水平。」

該人士還表示:「適當漲價,實際反映出市場真實的供求關係。讓價格回歸合理水平、更好反映成本,既能過濾掉補貼對市場帶來的不當影響,也能剔除一些無效需求,有利於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希紅市

相關焦點

  • 北京一季度共享單車考核:哈囉違投車輛,青桔數據造假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北京一季度共享單車考核出爐:部分企業車輛數據造假嚴重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今天(5月27日)上午,北京市交通委公示了「北京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行業第一季度運營管理監督情況」。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北京共有85.4萬輛共享單車在監管平臺報備,經現場核查,車輛報備率為70.5%,但也存在著部分企業車輛數據造假、違規投放嚴重的問題。由於北京市明確規定不發展共享電動車,市交通委也再次提醒市民,不要使用任何品牌的共享電動車。
  • 共享單車超額投放為何剎不住?業內:違規成本太低
    從235萬輛到86萬輛,本市對共享單車實行總量調控後,共享單車「野蠻生長」態勢初步得到遏制。然而,除了已備案車輛,路面上還有大量企業偷偷投放的共享單車,成為運維跟不上、車輛淤積佔道的根源。罰款、扣車,為什麼都無法停止企業違規超額投放?
  • 違規投放「小包車」隱患重重 共治共管推動共享電單車發展
    雖然電單車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是電單車違規上路、超速、超載、違反交規等亂象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電單車電池引發的火災也相伴而生,給國家和社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生命和財產損失。違規投放「小包車」隱患重重近日,在海南省屯昌縣屯城鎮,一輛黃色共享電單車因超載發生嚴重交通事故的新聞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 廣州出臺共享單車新規:企業違規投放車輛最高罰5萬
    對共享單車實施總量控制、配額管理各經營企業如果無視用戶實際需求、道路設施承載能力,無序競爭投放共享單車,對企業資源、社會資源都是極大浪費。對此,《辦法》第九條明確規定對共享單車實施總量控制,同時規定全市總量規模每3年評估一次,並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動態調整。
  • 能投放多少共享單車?看考核 合肥將首次對共享單車服務質量進行考核
    服務質量考核結果將作為投放規模依據此次考核對象是在合肥市交通運輸局進行備案的,且在合肥正常運營的共享單車企業。本次 2020 年度共享單車服務質量考核分 2 次進行(三、四季度各一次),考核結果取 2 次得分的平均值。
  • 9毛錢騎一周,共享電單車行業再現「彩虹大戰」
    同年3月,交通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的《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更是將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編入發展綠色產業目錄,明確鼓勵發展共享交通設施建設和運營、發展共享交通業務——共享電單車行業迎來發展轉機,巨頭和資本也開始投來炙熱的目光。呂元桃表示,從2018年開始,資本開始了解共享電單車行業的數據以及真實的企業生存狀況。
  • 「青桔」街頭違規投放 天元城管出手叫停,株洲迎來共享電單車...
    9月21日上午,在天元區王家坪路九八締景城小區等多個小區業主微信群中,幾張共享電單車的照片引發大家的熱議,一時之間意見紛呈,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共享單車熱潮已過,共享電單車時代是否來臨?連日來,就讀者關心的行政許可、運營模式、擺放地點等問題,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 危機重重下的共享單車寒冬
    北方單車騎行率的下降只是「寒冬」的冰山一角。共享單車三重危機之一:暫停新單車投放今年7、8月份開始,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南京、深圳等城市先後發聲禁止新增共享單車投放,「野蠻生長」階段告一段落。從環保、便民到影響城市市容和正常生活秩序,越來越多城市對共享單車進入的政策變得嚴苛起來。
  • 共享電單車重蹈覆轍:新車投放半年就進「墳場」
    據報導,哈囉從今年四季度開始對長沙部分車輛進行了回收,截至11月15日,已在長沙回收了3萬輛共享單車和助力車。此外,哈囉方面從10月起便在多個場合呼籲:行業需保持理性克制,在滿足用戶的同時尊重市場規律。到了11月23日下午,長沙交通、交警、城管三部門聯合約談6家共享電單車運營企業,要求限期整改時,某不講武德的大廠卻傻了眼。
  • 共享電單車VS共享單車,兩輪共享出行賽道有了哪些進步
    需求還是那個需求,單車早已不是那個單車  作者|小姿  共享出行,近幾年火遍了大江南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眼裡的共享單車還停留在摩拜、ofo這種人力共享單車時代嗎?  自2016年,共享電單車開始興起,並在眾多一二線城市開始投放運營。
  • 長沙清退40萬輛共享電動車,全國共享電動單車遭遇約談整改
    共享電動單車遭遇約談整改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上述品牌存在違反交通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違規投放共享電動單車,且存在未按要求進行電動車登記、未能準確披露服務信息、未建立用戶押金預付金專用帳戶、未按有關主管部門要求提供信息等多項問題,涉嫌嚴重擾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市場秩序。
  • 2020共享兩輪車市場報告顯示 青桔電單車居行業領先位置
    預計2020年中國共享電單車領域市場交易規模增長至124.10億元,相比2019年增長近80億元。市場份額方面,根據易觀分析,2020年10月,青桔以訂單交易指數42.5位居中國共享電單車行業榜首。2020年,各地監管部門持續對共享兩輪車過度投放、違規停放等問題進行嚴格監管。其中,全國15座城市創新性採取動態配額管理制度,預計未來該制度將在更多城市推廣。
  • 共享電單車的新牌局,小遛共享為何能突圍?
    不走共享單車覆轍共享單車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治理,行業如今集中在幾家大型平臺,城市管理和地面運維也逐漸進化到合規合理,平臺藉助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實現精細化運作,不僅提高了運轉效率同時也對此前暴露的諸多弊端進行了糾正。於共享電單車而言,這些都是助力。
  • 快看|北京約談共享電單車企業,禁止在京投放
    記者 | 唐俊北京市交通委12月15日發布消息,近日會同北京市網信辦、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交管局等部門,共同約談多家在京運營的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提出限期整改要求。此次被約談的共享電單車涉及考拉出行、筋鬥雲出行、小遛共享、芒果電單車、蜜步出行、蜜步出行、騎士出行等品牌。
  • 呼和浩特的共享單車這樣管!多次違規用戶將被取消用車資格
    其次是保證車輛質量安全,企業擬投放的車輛應符合以下條件:符合國家和行業技術標準規定,具備實時定位和精確查找功能,加裝帶有車載衛星定位和智能通訊控制模塊的智能鎖;車身設計美觀,具有鮮明可識別標識,無廣告設置,不影響市容;車輛運營期間應建立車輛維護檔案,定期維修維護,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對目前已投放但不符合要求的車輛,應當從本《意見》施行之日起3個月內完善。
  • 共享電動車怎麼加盟?共享電單車加盟多少錢
    16年,首批共享電單車開始投放市場,也讓不少人看到了機會,17年,各種品牌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地冒了出來開始大肆投放市場,掀起共享電單車熱潮。可市場還沒捂熱,國家層面就提出不發展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一時之間共享電動車行業進入了灰色地帶。  直至不久前,國家將網際網路電動自行車租賃編入發展綠色產業目錄的新聞迅速登上了熱搜,加之新國標政策的實施推行,游離在灰色地帶的共享電動車終於迎來了曙光。
  • 北上廣的馬路,不讓電單車共享
    截至8月21日,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今年共新增(全部企業狀態)共享兩輪相關企業近1200家,其中,上半年相關企業註冊超過700家,是2019年上半年註冊量的24倍。和當初共享單車主要在一二線城市競逐相比,這次的戰場也發生了改變。由於北上廣等城市,不鼓勵發展共享電動單車,於是,共享電單車的投放地,是更多的二三線城市,甚至縣鎮的街頭。
  • 合肥官方版共享單車投放8萬輛 附共享單車使用方法及站點設置
    自從今年1月4日ofo正式宣布進入以來,「共享單車」就在合肥蓬勃發展,「小黃車」、「小橙車」、「小綠車」隨處可見,在享受了便捷出行的同時,亂停、損毀等亂象也頻頻出現。日前,合肥市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工程立項已經獲批,合肥市政府將投資5.5億元,投入公共自行車8萬輛,計劃今年國慶節前後開始投放。合肥「官方版」共享單車來了!
  • 共享電單車再現「彩虹大戰」|青創排行
    今年以來,共享電單車在多個城市「遍地開花」, 它的擴張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遭遇政策壁壘,卻意外地在三、四線城市和下沉市場走紅。而這場圍繞共享電單車的戰事,無論是對資本、玩家實力還是技術基礎的要求,都比幾年前的共享單車「彩虹之戰」高級了不少。
  • 共享單車運維講荒誕故事:在錦州投放時提前申請警方保護
    從滿布鋼筋水泥森林的一二線城市,共享單車的蹤跡穿過山河,甚至來到四川盆地的某個小縣城。行業創立之初就面臨的問題在下沉之後尤為突出——人為的惡意佔有、倒賣、破壞,已成為共享單車的日常。北京五環外,有人將100多輛單車割斷鎖拉到河北販賣;東北錦州,投放自行車時須提前申請警方保護;在四川中部,有一條河每天都能撿到嶄新的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