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1755組智能箱櫃投用 破解「最後一公裡」投遞難題

2020-12-20 閃電新聞

今年以來,市郵政管理局圍繞快遞「三進」工程、「快遞+三農」工程、「放心消費」工程,著力解決快遞「最後一公裡」投遞難題,帶動「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培育一批「寄遞+特色農產品」品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改善群眾用郵體驗。

1755組智能箱櫃投用

快遞「三進」工程旨在解決快遞「最後一公裡」投遞難題,破解「進機關難、進社區難、進高校難」。今年以來,市郵管局協調第三方建設平臺,推動我市快遞「三進」工程,特別是做好進社區工作,細化網絡顆粒度,讓寄遞網絡更加暢通和綿密。

智能投遞箱櫃引導投入普通社區,我市現有1755組智能快遞箱櫃投入使用,格口14.3萬個,使用率部分區域達到80%以上,大大提高用戶用郵體驗。試點開展快遞末端共同配送工作,通過快遞企業間的橫向合作組建統一的配送公司,不再區分快遞品牌,便於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協調推進的「山東百達通倉儲物流有限公司」快遞末端共同配模式,效果很好。著力解決高校快遞「擺地攤」問題,已經與濰坊醫學院等院校達成合作協議,通過建立示範點的形式,推進全市快遞進校園規範化進行。

同時,探索城市快遞網點標準化建設,「鳶都快遞」、「摩西管家」、「菜都驛站」等建設逐步推廣。其中,在壽光推開的「菜都驛站」服務中心共建設完成68處,其中包含鄉鎮22處。

「一地一品」對接名優特稀農產品

市郵管局通過實施開展「快遞+三農」工程,帶動「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培育一批「寄遞+特色農產品」品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結合我市農業大市的現實情況,市郵管局多措並舉,助力鄉村振興。打造「一地一品」項目,積極對接壽光蔬菜、濰縣蘿蔔、安丘蜜桃、青州花卉等名優特稀農產品生產基地及特色經濟鎮街,引導企業在原產地設置攬收點,實現產地快速直發。截至目前,「青州花卉」業務量480萬件,直接業務收入1824萬元,帶動農業總產值12000萬元。「壽光蔬菜」業務量279.05萬件,直接業務收入1100萬元,帶動農業總產值955.8萬元。

助力行業精準扶貧,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以郵政普遍服務為支撐,助力精準扶貧,利用濰坊郵政線上微商城,與本地26家大型電商客戶開展合作,先後推出濰縣蘿蔔、壽光蔬菜、濰坊風箏等一系列地方農特產品。

以郵政支局為依託,開展滯銷農產品的優惠購活動,幫助農民提升銷量,增加收入。截至目前,通過郵政線上微商城共寄遞農產品200餘萬件,實現銷售額超過800萬元,配送總產值超過2000多萬元。

「三不」專項治理提高市民滿意度

圍繞「人民郵政為人民」的理念,市郵管局加強服務質量監管,改善群眾用郵體驗,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今年以來,市郵管局深入開展「不著地、不拋件、不擺地攤」「三不」專項治理,對社區、校區等末端服務「擺地攤」現象,堅決依法依規強力整治。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積極引導和督促品牌企業在行業內開展服務質量提升行動,著力解決快件丟失損毀賠償難問題,並將放心消費工程與快遞三輪車通行證發放、行業誠信體系建設等工作相結合,引導企業主動提升消費環境安全度、經營者誠信度和消費者滿意度。完善消費者申訴和市場監管銜接聯動機制,對市場亂象不姑息、零容忍,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截至目前,通過「三不」專項治理,中通快遞引進二層、三層立體收納設備,實現快件分類存儲,集中裝車,避免快件堆放地面;順豐速運各網點配備自動伸縮機,實現網點快件傳送裝車;圓通、中通、韻達、百世等品牌加快推動託盤、貨架等離地設施的配備與應用。完善申訴制度,消費者對市郵管局滿意率為100%。

相關焦點

  • 破解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 青島首個郵快合作項目啟動
    破解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青島首個郵快合作項目啟動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日前,青島首個郵快合作試點項目在「中國物流小鎮」萊西市河頭店鎮揭牌啟動。該郵快合作項目實現了快遞在河頭店鎮70個鄉村的全覆蓋,是破解農村快遞服務「最後一公裡」的創新實踐,為全市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打下了良好基礎。快遞企業的村級網絡相對薄弱,而郵政服務網點覆蓋鄉村,快遞企業與郵政合作不僅降低了他們在運輸、倉儲、處理、投遞等環節的成本,還提高了服務水平,真正實現了快遞服務的入村到戶。
  • 破解農村快遞服務「最後一公裡」難題!山東首個「郵快合作」服務點...
    自當日起,博興縣蔡寨郵電支局將與博興申通、中通、百世、圓通、天天等5家快遞公司開展合作,派送範圍覆蓋31個村居,有效破解周邊農村快遞服務「最後一公裡」難題。「我們將投入人力、物力,持續提升服務點硬體設施水平,加強與各快遞企業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增強服務主動性,不斷提高投遞速度,使農村百姓能夠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同樣的寄遞服務。」博興縣郵政公司總經理畢玉江說。
  • 包裹俠 快遞櫃 校園快遞最後一公裡滿地商機
    記者調查發現,校園快遞最後一公裡的商機與變化中,河南農大只是一個被放大的縮影。□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付雨涵/文  袁曉強/圖     快遞車不能進校園 學生加盟代收網點     下午2點,河南警察學院大四學生張鑫,正在為新到的一批快遞編號,這個不足20平方米的屋子,在學校遠近聞名。
  • 快遞入櫃需收件人同意
    豐巢超時收費遭多地小區抵制一事持續發酵,目前已有多地監管部門發聲回應。澎湃新聞記者的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5月9日,至少山東、江蘇、浙江、福建等地監管部門已經發聲,回應快遞櫃收費相關話題。在山東,據山東當地媒體大眾網5月8日報導,山東省郵政管理局消費者申訴中心工作人員說,如果未經收件人允許,派送員未按照快遞單約定的地點投放,而是把快遞放在快遞櫃,這屬於投遞不規範行為,可以投訴。
  • 快遞櫃收費是否合理?快遞員放豐巢收費標準 24小時未取會怎麼樣
    之前遞櫃推出了收費服務,普通用戶可免費保管12小時,超時後每小時收取0.5元的用,3元封頂。兩個消息一出,就引發了不少爭議。  在快遞員沒有和用戶協商的情況下,快遞被放入快遞櫃從而造成費用,成為不少人的擔憂。在記者的採訪中,市民大都表示,快遞員根本不會提前電話聯繫,都是自己知道了快遞櫃發來的消息,才知道包裹已經被投遞了。
  • 定安一小區業主期盼解決收取快件「最後一公裡」難題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9日消息(記者 王康景 實習生 孟躍)「小區有上千的住戶,平時的快遞量也不少,但令人困擾的是,很多快遞公司都不把快件送到小區,導致業主們時常要自己到約3公裡外的黃竹鎮上去取,很不方便。」
  • 國家將智能快遞櫃納入城鄉公共基建之際易達快遞櫃全面...
    ​主要政策措施有以下這三點:一是加快物流業復工復產,打通鄉村、社區「最後一公裡」。會議明確指出,各地要對郵政和各種所有制快遞企業給予一視同仁的通行便利,推動打破鄉村、社區「最後一公裡」通行和投遞障礙;二是階段性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在一定期限內繼續實施去年底到期的大宗商品倉儲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半徵收政策。①3月1日至6月30日,免收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將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等政府定價收費標準降低20%,取消非油輪貨船強制應急響應服務及收費。
  • 如何解決最後一公裡難題?這四家創業公司想要用無人機或者無人車送貨
    「最後一公裡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供貨商,物流公司和零售商嗓眼裡的一根刺。 相比於航運,火車,卡車或飛機運輸,由於基礎設施的不完善,貨物在從物流中心到收貨人手裡(一般是家裡或者是辦公室)的最後一公裡路程中產生的成本和運送複雜性更高。 最後一公裡問題限制著網絡購買力的增長,這是一個明確的痛點,一些科技創業公司已經在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 消費者要求「送貨上門」被拒,快遞最後一公裡為何那麼難?
    此前,消費維權新媒體聯盟聯合各地消協消保委組織共同開展的智能快遞櫃寄遞服務意願調查結果顯示,在回收的38550份有效問卷中,67.6%的消費者網購頻率在每月5次以上。80%以上的消費者有暫存快遞的需求,49.22%的消費者不認可19:00後派送入櫃,40.98%的消費者從未接到派件意見徵求的電話,超半數消費者曾遭遇要求「送貨上門」被拒。
  • 廣東郵管局:投遞智能快遞箱前應徵得用戶同意,否則應按名址投遞
    據統計,目前已有江蘇、浙江、上海、廣東等地郵政管理部門針對豐巢收取超時費一事公開表態。福建省消費者協會還明確指出,未經收件人同意情況就存入快遞櫃而產生的費用,應由快遞公司自行承擔。據廣東省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據2019年10月1日施行的《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當徵得收件人同意;收件人不同意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的,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應當按照快遞服務合同約定的名址提供投遞服務。寄件人交寄物品時指定智能快件箱作為投遞地址的除外。
  • 智能快遞櫃該不該收費?「最後100米」難題待解
    「五一」小長假後,豐巢快遞櫃正式啟動超時收費制,但隨即遭到了個別小區的抵制。杭州一小區的業委會和物業貼出通知,將暫停使用豐巢快遞櫃。針對快遞櫃該不該收費,網友們爭論一片。就在豐巢快遞櫃啟動超時收費的同時,順豐控股又披露了豐巢收購中郵速遞易的計劃,這意味著,豐巢的市場佔有率將提高到近7成。行業加速整合的背後,暴露出快遞櫃始終難以盈利的困境。但超時收費能否根本解決快遞櫃的生存難題?業內依舊持懷疑態度。
  • 四川巴中智能快遞櫃加盟
    2010年中國郵政設立第一臺智能包裹投遞終端後,智能快遞櫃進入公眾視野。作為快遞行業「最後一公裡」的解決方案,智能快遞櫃市場正一路「狂飆突進」。國家郵政局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主要企業設立智能快遞櫃25萬組。
  • 新規加強送貨地點要求 快遞櫃產品「初心」遭拷問
    眾所周知,快遞「最後一公裡」費用在物流成本中佔比巨大,諸多上市的快遞公司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不得不採取主動措施,例如智能快遞櫃或者菜鳥網絡旗下的菜鳥驛站,近年來,各種顏色的快遞櫃更是入戶了各大或新或舊的小區。不過,這種不點對點投送到指定地址的做法似乎開始變得違規。
  • 小區裡擺滿自提櫃 24小時「有人」代收包裹
    現在,瀋陽各小區都布滿了包裹自提櫃,作為一種解決包裹投遞「最後100米」難題的有效手段,自提櫃緩解了用戶不在家、無人籤收包裹的難題。調查數據顯示,瀋陽地區網購頻率高的女性消費者是自提櫃的主要使用者。一個小區裡裡外外 23個自提櫃代收包裹由菜鳥、京東、順豐等電商和物流業巨頭布局的自提櫃遍布瀋陽各個小區和商場、寫字間。以和平區一處戶數約為7000戶的小區為例,園區內共有豐巢自提櫃7個,園區外一公裡範圍內有速遞易和日日順樂家自提櫃16個,這些自提櫃極大方便了小區居民的包裹收發。
  • 豐巢快遞櫃限時收費 聽聽用戶怎麼說
    5月9日下午4時30分許,在投件高峰期,山西晚報記者在杏花嶺區大東關府東新居小區看到,韻達、郵政、順豐快遞投件車陸續出現在門前,並輪流將快遞放至豐巢快遞櫃內。「不給客戶打電話,直接放快遞櫃嗎?」原來,劉師傅負責杏花嶺區大東關一帶的快件投遞工作。在府東新居小區附近,一天最多能投出四五十個件,日常維持在二十多個件。「這些快件不限於府東新居內的客戶,對面蔬菜公司宿舍和周邊小區的快件也都投放到此處。就這麼一組快遞櫃,真不夠用,很多快件還是會放到快遞超市或菜鳥驛站。」劉師傅說。
  • 備註送件上門仍投快遞櫃,記者體驗多家快遞企業投遞服務
    我蘇特稿 記者/俞聲揚 範志凱 編輯/方媛 今年4月底,順豐旗下豐巢快遞櫃宣布正式收費,快遞服務業「最後一百米」中存在的問題再次引發爭議。來自南京多個小區的消費者都向記者吐槽,「這個一直是這樣的,從來都不通知,就直接放到快遞櫃或者驛站。」5月12日,我蘇特稿記者分別用市面上最大的幾家快遞公司——順豐速運、圓通速遞、申通快遞、中通快遞、韻達速遞,向南京同一居民小區發出同城快遞。
  • 豐巢牽手速遞易 快跑最後一公裡
    作為布局快遞物流最後一公裡的兩大頭部企業,此次整合也意味著智能快遞櫃市場將迎來新格局。近日,快遞行業迎來一則重磅消息——豐巢「聯姻」速遞易(中郵智遞)。根據順豐控股日前相關公告,經過一攬子交易相關安排,中郵智遞成為豐巢網絡的全資子公司,而中國郵政旗下中郵資本將成為新豐巢的第二大股東。
  • 基層治理怎樣破解"最後一公裡"難題 看看他們的做法!
    」新路徑,打通了社區治理「最後100米」。圍繞「五個振興」,以戶為單位,將生產生活和環境保護行為量化積分,用積分兌換物品,激勵村民崇尚文明。建立積分卡和愛心超市「兩項載體」,成立積分評議和監督運營「兩支隊伍」,村支委和村監委組成監督隊伍,對評分公平性和積分兌換跟進監督。三、著力服務群眾,推行「六到家門口」機制,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 廈門立法規範快遞企業使用智能投遞設施投件:應徵得收件人同意
    央廣網廈門9月4日消息(記者陳庚)近年來,快遞櫃等智能投遞設施越來越普及,在減輕快遞企業投遞壓力、方便收件人靈活安全取件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告而投」、取件不便、超時收費等問題。
  • 能放快遞保鮮蔬菜 多路資本重倉寧波小區智能櫃
    記者 王增芳 攝日前,寧波企業自主打造的洗衣O2O平臺———衣格網絡宣布,與浙江郵政達成戰略合作,借力郵政遍布全市各地的E郵櫃(安放在小區的智能櫃)合力推出便捷洗衣服務,成為又一個涉足智能櫃的商家。在「網際網路+」的大背景下,出於解決物流「最後一公裡」的需要,「柜子」最近成為各路資本投資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