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大「黑科技」繪製「3D藏寶圖」揭秘張獻忠沉銀古河

2021-01-16 紅星新聞網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王玲)4月20日報導 4月20日,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江口沉銀遺址)2017-2018年度水下考古成果新聞通報會在眉山舉行,通報了二期水下考古取得的重大成果,這次發掘出土的文物可謂是琳琅滿目。令人驚喜的是,在本次發掘中,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地學特色研究中心科研團隊(以下簡稱「探測團隊」)運用電子信息技術手段,為尋找沉銀有利儲集區做出了重要貢獻。

更重要的是,本次考古探測從總體上基本摸清了江口沉銀遺址分布範圍,確定了古河道的準確位置並掌握了文物分布規律。這將為制定後續的發掘計劃和劃定整個文物保護區的範圍進而加強文物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3D藏寶圖」:電子科大「黑科技」給江口做CT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了解到,為「江口沉銀」水下考古提供科技支撐的探測團隊,由電子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牽頭,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成都理工大學地球勘探與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省核工業地質局282地質隊、重慶南江地質隊、四川省冶金水文隊、四川省地礦局106地質隊、勞雷工業有限公司、四川省冶金605地質隊、成都中海達衛星導航技術有限公司,共計10家地學領域的知名單位聯合組隊,形成了強大的科研力量。

儘管「江口沉銀」已經塵封370多年,但該團隊採用水上電阻率成像法、兩棲地質雷達、高精度磁法、頻率域電磁法等綜合探測技術,對超過10萬平方米的探測區域進行了掃描成像,確定了古河道的準確位置,並綜合河床基巖起伏狀況進行分析,為「沉銀有利儲集區」的劃定提供了有力證據,從而使二期水下考古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探測團隊在2017年「江口沉銀」一期考古工作中就積極參與,充分發揮電子信息技術優勢,在江口沉銀遺址區成功地開展了「CT」掃描試驗,製作出了第一版「3D藏寶圖」。在本次二期考古中,探測團隊進一步採用綜合探測方案,避免了單一技術手段在信息層面缺乏印證的缺陷,進一步提高了「3D藏寶圖」的精確度。團隊還開展了多源數據的綜合解譯與建模工作,使探測成果的可靠性有了極大提升。

去年底開始探測工作 助力江口二期考古發掘事半功倍

兵馬未動,探測先行。據介紹,2017年12月6日,團隊技術負責人周軍博士就帶領團隊駐紮江口鎮,展開大範圍的探測工作。2017年12月26日,圍堰施工正式啟動。2018年1月24日,考古發掘正式開始。探測團隊的「3D藏寶圖」為回答「從哪兒挖?」提供了很好的參考答案。2018年4月20日,二期考古發掘正式結束,總體過程十分緊湊,但也十分順利。

據了解,本次探測的面積是2017年初的一期考古探測試驗面積的數十倍。

在汛期來臨之前,團隊在府南河口與岷江大橋下遊的工作區塊開展了大量試驗工作,並對接實際發掘情況對基巖結構、電磁感應異常的地方進行驗證。同時,在垂直河道的方向上設置若干條測線,以拓展「3D藏寶圖」所容納的區域範圍,並且進一步為「河床基巖結構模型」提供更多的細節特徵。

此次探測繪製的更大範圍的「3D藏寶圖」,幫助挖掘工作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在「3D地圖」的幫助下,考古發掘工作有的放矢,在100天的時間裡圓滿完成發掘任務。

給大地做CT 為水下考古提供了成功典範

目前,二期考古探測工作已經兵分兩路,考古挖掘工作將抓緊時間處理收尾工作,而探測團隊成員則返回各自的單位進行休整,並將抓緊時間處理此次探測採集到的大量數據。

「總體來說,探測任務還很艱巨,」周軍表示,目前預估的江口沉銀遺址範圍大約為100萬平方米,一期和二期發掘的面積只有數萬平方米,僅僅是江口遺址的一小部分。而且,沉銀遺址的保護任務十分緊迫,因此,探測團隊將持續跟進江口考古項目,爭取儘快為整個遺址區域測繪出高精度的「3D藏寶圖」。

「這次探測工作的研究思路與技術創新在江口沉銀考古探測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本次工作中所採用的新思路和新技術對於江河、湖泊、淺海灘涂環境中的地下探測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鑑意義與推廣價值。」電子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胡光岷教授說。

胡光岷表示,團隊將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起努力,把先進技術應用在水下考古工作中,並不斷總結經驗,開創「電子信息+考古」的新局面。在技術方面,要進一步開拓創新,提高地下探測的精度和效率,讓「給大地做CT」變得更加簡單高效。

相關焦點

  • 張獻忠江口沉銀古河道位置確定 3D藏寶圖繪製立功
    在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岷江東南岸30米,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古河道已經被科研人員確定。3月22日,正參與江口沉銀二期考古發掘的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地學特色研究中心科研團隊(以下簡稱探測團隊)宣布: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該團隊已繪製出了一幅覆蓋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3D藏寶圖」,為江口沉銀古河道的準確定位提供了科學依據。「3D藏寶圖」並非一張實際的地圖,而是利用多種探測手段對考古區域的掃描成像。
  • 全域「藏寶概要圖」助力「江口沉銀」考古取得重大發現
    電子科大供圖 70餘萬平方米「藏寶概要圖」助力「江口沉銀」考古取得重大發現中新網成都5月2日電 (賀劭清 王曉剛)記者2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由電子科技大學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中心等多家單位組成的聯合探測團隊(簡稱探測團隊)成功繪製出了覆蓋70餘萬平方米的「江口沉銀」全域「藏寶概要圖」,助力「江口沉銀
  • 有張神秘的「3D藏寶圖」……
    記者2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由該校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中心等多家單位組成的聯合探測團隊(以下簡稱聯合探測隊),從去年11月20日起歷時70多天,通過「水下CT」的方式,成功繪製出了覆蓋70多萬平方米的「江口沉銀」全域「藏寶概要圖」,為此次考古工作提供支持。
  • 「3D藏寶圖」指引水下文物勘探
    在這次考古中,由電子科技大學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中心等多家單位組成的聯合探測團隊(以下簡稱探測團隊)第三次助力考古探測,奮戰了70多天,成功繪製出了覆蓋70多萬平方米的「江口沉銀」全域「藏寶概要圖」。在2018年的「江口沉銀」遺址第二期考古發掘中,該探測團隊就繪製出了一幅覆蓋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3D藏寶圖」,為「江口沉銀」遺址第二期考古發掘區的古河道準確定位提供了科學依據。所謂「3D藏寶圖」並非一張常見的平面地圖,而是基於多種電子信息探測手段繪製的考古區三維綜合掃描影像。
  • 世界未解之謎:張獻忠監控沉銀事件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很多熟悉歷史的人都聽說過張獻忠江口沉銀一事。這件事一直是歷史之謎,沉銀地點和沉銀數量一直是困擾考古學家們的事。那麼,這到底是個怎樣的事件呢?據後人考察,張獻忠從各處搜刮的錢財,數千甚至上萬兩黃金都隨著戰爭的失敗,被張獻忠沉入江底。沉江金銀數量之大,令人咂舌。多少年來,江口沉銀一直被各地的人惦記著不管是官方還是個人,當地人還是外地人,都想盡辦法捕撈這些財富。乾隆年間,有人「獲銀萬兩並珠寶玉器等物」。一直到2000年之後,在這片土地不斷有人打撈出明代文物。
  • 快來圍觀張獻忠的財富傳奇
    一首流傳川西民間300多年的老歌謠,一度被認定為破解大西王張獻忠藏寶之地的「密咒」,通過2017年、2018年兩度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發掘,出水42000餘件文物,掀開了300多年前張獻忠「藏寶」的神秘面紗。今天起至11月3日,這批水中發掘的珍貴文物,首次來到廣州與市民見面。
  • 釋疑 張獻忠所沉銀錠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
    原標題:釋疑 張獻忠所沉銀錠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   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工作已經進行了三個多月,目前已經停止了發掘工作。在已經發掘、出水文物中包含了大量銀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銀元寶。
  • 美媒:中國打破深潛紀錄 繪製深海「藏寶圖」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美媒:打破深潛紀錄,中國繪製深海「藏寶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1月11日文章,原題:在獲取深海資源的競爭中,中國打破其在馬裡亞納海溝載人深潛的國家紀錄 中國官方媒體報導稱,中國載人潛水器下潛至馬裡亞納海溝約10909米深處,打破了該國的深潛紀錄
  • 科學網—可視化技術繪製大數據藏寶圖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數字所研究員陳寶權——
  • 「沉銀重現——四川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 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
    展覽重點展出「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是廣東省博物館2019年度國內文物交流的大展之一,也是粵博繼2018年成功推出「古蜀寶藏——四川文物精品展」之後粵川兩地文博交流的又一重頭文物展覽。此次展覽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沉銀之謎」,講述「江口沉銀」從傳說到實證的歷程。
  • 電子客票、刷臉進站……揭秘京張高鐵「黑科技」
    沒想到吧 京張高鐵有這些「黑科技」新京報訊(記者 裴劍飛)從建設施工到投入運營,京張高鐵成為眾多黑科技和智能化設置的「舞臺」。今年年底,智能型復興號將在京張高鐵投入使用,這是世界上首趟實現時速350公裡自動駕駛功能的高鐵列車。此外,京張全線採用電子客票,並可智能刷臉進站。
  • 江口沉銀之謎揭開:「蜀世子寶」金印重見天日 稅銀出水證實張獻忠...
    1646年,明末農民起義首領張獻忠率部從成都出發,沿岷江南下到達岷江彭山江口段時,明朝將領楊展突襲了張獻忠所部,船隻被焚,大量財物和大西政權一起,沉於江底。至此之後,岷江彭山江口段成為了川西地區老少皆知的藏寶地,岷江江底藏有天價財富的傳說373年以來一直在川西平原口耳相傳。2016年,文物部門在岷江眉山江口段進行了三期圍堰發掘,張獻忠和大西政權的眾多戰利品重見天日。
  • 美媒:打破深潛紀錄,中國繪製深海「藏寶圖」
    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高技術深潛裝備能有助於繪製一張深海「藏寶圖」。 在中國官方媒體發布的一篇評論文章中,作者表示深海探索對更好地了解「國際戰略格局」至關重要,「比如,最近日本在太平洋海底發現了稀土資源,據稱其可採儲量超過陸地1000倍。海底是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我們不探索,別人就會探索」。
  • Python繪製3D圖形:Axes3D
    3D圖形繪製需要(x,y,z)三組值,下面通過numpy和Axes3D函數會議3D圖形。其中Axes3D是mpl_toolkits.mplot3d中的一個繪圖函數,mpl_toolkits.mplot3d是Matplotlib裡面專門用來畫三維圖的工具包。
  • 黑科技語音滑鼠!語音打字上網、26國語言翻譯!科大訊飛再出黑科技...
    提到【科大訊飛】,就是三個字:黑科技!大家對他一定不陌生,這個總理都點讚的品牌。研製出一款智能語音滑鼠!4月21日科大訊飛在 咪鼠科技發布會 上推出的MiMouse S智能語音滑鼠,鋁合金打造的銀白表面,觸感細膩,科技感十足,無論用來做什麼瞬間都感覺
  • 「一作揭秘」如何繪製染色體圖
    我們之前推送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姜雨老師團隊今年發表在Genome Biology上的首篇小麥重測序文章(【一作解讀】基因組重測序揭示六倍體普通小麥的遺傳多樣性來源於頻繁的種內和種間雜交)。特別地,我們小編認為其中的染色體圖(下圖)繪製精美;經向一作諮詢做圖經驗受到啟發,並嘗試做出了R代碼版(這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小麥染色體圖);期待後續同大家分享。
  • 李自成把萬貫財寶藏於各地,並繪製藏寶圖,此圖讓他命喪黃泉
    明朝末年,吳三桂引清兵人關,李自成兵敗撤出北京城,同時從皇宮裡運走數百箱金銀財寶,分藏於各地,並繪成了一張羊皮「藏寶圖」帶在身上,以圖日後東山再起。有一天,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在一座深山裡被數倍於義軍的清兵團團圍住。農民軍經過一天一夜的血戰,死傷慘重。李自成在眾多親兵的拼死護衛下,衝出了重圍。
  • iPhone 8銀黑雙色醜哭!!!
    雖然還沒有發布,但手機的設計圖、後殼部分和面板組件都得到了曝光,信息已經足夠繪製一個iPhone 8手機的假想圖了。不過也僅限於概念展示,畢竟手機沒有進一步消息和公布之前,還是有可能存在變動的。由於信息已經很多終於引得大神出手,爆料達人Martin Hajek最近就公布了iPhone 8手機的新圖片,雖然只是他自己製作的,但還是有很高可信度的,畢竟之前從iPhone 5s時代他就一直放出每一代新iPhone的概念圖,準確度很高。
  • 張獻忠「沉銀」打撈出水 除銀錠外還有啥?
    1月5日,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中心區域發現的一批珍貴文物神秘面紗揭開,除發現刻有「大西」年號的銀錠及「西王賞功」金、銀幣外,最為珍貴的是長12釐米、寬10釐米、重730克,刻有29個字的金封冊,經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