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銀重現——四川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 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

2021-01-16 中國日報網

7月4日,由廣東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和眉山市人民政府指導,廣東省博物館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辦,眉山市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協辦的「沉銀重現——四川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展覽開幕儀式在省博物館二樓大堂舉行。

展覽重點展出「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是廣東省博物館2019年度國內文物交流的大展之一,也是粵博繼2018年成功推出「古蜀寶藏——四川文物精品展」之後粵川兩地文博交流的又一重頭文物展覽。此次展覽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沉銀之謎」,講述「江口沉銀」從傳說到實證的歷程。第二部分「江口沉銀」分為大西政權、金銀充庫、江口鏖戰,展示明中晚期及大西政權建立前後的歷史。第三部分「水下考古」,分為新嘗試——圍堰考古、新方法——科技考古和公眾考古,主要展示遺址發掘過程以及考古中使用的新方法、新技術。「沉銀重現——四川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共展出江口古戰場遺址相關文物421件,以江口古戰場遺址出水文物為主,另外納入了當地在工程施工時採集的文物,此外「5·1彭山區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追繳的4件國家一級文物也將亮相本展覽。展品主要以金銀器為主,另有少許銅、鐵、木等其他質地文物。

江口鎮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府河在此匯入岷江。清代文獻曾有記載,此處為明末農民軍領袖張獻忠沉銀之處,當地一直以來也有許多關於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在過去的300多年裡,「江口沉銀」始終不曾被淡忘。2015年底,來自國內多家文博機構的專家聚集在彭山,經過多番調研與討論,基本確定彭山「江口沉銀遺址」即為歷史記載的張獻忠沉銀中心區域之一。經過一系列科學勘探後,2017年初,「江口沉銀遺址」開始了正式的考古發掘工作,大量金銀文物陸陸續續重現於世,「西王賞功幣」「大順通寶錢」等文物的發現,證明了此處為江口沉銀的中心區域。流傳了數百年的沉銀傳說得以證實,沉銀重現於世。「江口沉銀遺址」(即江口古戰場遺址)也因此獲得了「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目前,「江口古戰場遺址」通過2017、2018年兩度發掘,共出水文物42000餘件,該遺址的發掘創了三項「第一」,即國內第一次內水圍堰考古;國內第一次考古發掘直接與民間傳說相印證的最高級別沉寶遺址發掘;國內第一次發現張獻忠冊封妃嬪金冊。

為配合展覽,廣東省博物館將通過《愛粵讀》小報、微信導覽、專家講座等進行內容拓展,還將製作全景虛擬展廳,觀眾通過手機掃碼便能觀賞展覽及重點文物。另外,展覽期間,廣東省博物館將陸續推出「沉銀躍金——古錢幣修復體驗」「刻古銘新——橡皮章雕刻」「尋夢還『銀』記:沉銀重現特展互動戲劇與藝術創作工作坊」等教育活動,深化展覽內容,加深觀眾理解。

展覽位於廣東省博物館三層書畫廳,展至2019年11月3日。(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 攝影 鄭爾奇)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大展!「江口沉銀」文物來粵博了!快來圍觀張獻忠的財富傳奇
    霸氣十足的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凸現陽文品相優質的西王賞功幣,金光閃閃字跡清晰可辨的金冊銀冊,武岡州「都水司正銀」百兩銀錠,以及大順通寶錢、大量金錠和銀錠……421件四川江口古戰場遺址發掘文物4日下午亮相廣州廣東省博物館展廳,這批珍貴文物的發掘,證實了民間流傳300多年的明代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故事。
  • 國博館刊︱江口沉銀:火攻之後沉入江底的西王賞功幣
    前明參將楊展聞訊,帶兵迎戰於彭山江口,縱火攻船,燒沉其舟,仿佛三國時期赤壁大戰重現。獻忠部下多年所掠金玉珠寶及銀鞘數千百,悉沉水底。2017年,考古工作者對這一古戰場遺址的部分區域進行了科學發掘,從而揭開了流傳三百餘年傳說的神秘面紗。去年1至4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聯合對四川眉州市彭山區江口鎮附近的岷江河道進行局部圍堰,抽乾堰內江水後進行發掘(圖一)。
  • 「江口沉銀考古」再現稀世珍寶 原址將崛起現代博物館串聯岷江文旅...
    近年來,隨著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考古發掘工作的推進,這一在四川地區廣為流傳的民謠正在眉山市彭山區江口街道被一一證實。 4月29日,記者從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江口沉銀)第三期考古發掘成果通報會上獲悉,暨出土了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西王賞功金幣和蜀王金寶等珍貴文物後,歷經3個多月的發掘,備受世人矚目的江口沉銀考古工作又取得重大突破
  • 國內最高端考古學大會明天成都開幕,有了這份手冊不...
    第二屆考古學大會logo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考古專家將齊聚成都以「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這一主題開展交流研討活動專家們臺上拋出前沿觀點臺下的我們更能在成都的各大展館欣賞到精彩紛呈的展出從古蜀文明到江口古戰場遺址這些有關四川巴蜀文化的集中展示將是一次「惡補」歷史課的好機會
  • 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特展 「漢世雄風」再現國家博物館
    「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特展」開幕式現場  2018年12月28日上午,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河北博物院共同舉辦的「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特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本次展覽是繼「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禮出東方——山東焦家遺址考古發現展」之後,中國國家博物館全國考古發現成果系列展之一,也是 「古蜀華章——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展」、「大唐風華展」 等展覽之後,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地方博物館之間又一次成功合作。
  • 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閉幕 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專場成果豐富
    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閉幕 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專場成果豐富       本報訊(記者 吳夢琳)10月23日下午會議期間,中國考古學會下設的16個專業委員會分別組織分會場進行研討,對考古新發現、新研究進行討論,提出一批新觀點、新認識。  在此次大會特設的「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專場」中,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考古研究機構的專家進行了28場主旨演講。
  • 江口沉銀之謎揭開:「蜀世子寶」金印重見天日 稅銀出水證實張獻忠...
    勘探面積10000平方米,出土文物10000餘件,重要文物2000件,這一切都證實了江口河段古戰場的地位。上遊新聞記者(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注意到,此次重見天日的文物中,一枚據信來自於明朝蜀王府的「蜀世子寶」金印最為重要,獨一無二。史學界認為,金印和同批出土的稅銀等文物,不僅是「大西王」張獻忠在明末清初戰爭成果最集中的展示,也改變了張獻忠「屠蜀狂魔」的形象。
  • 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22日在蓉開幕 6大主題展帶你穿越時空
    本次大會由中國考古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承辦。亮點/四川將推出16場公共講座記者了解到,此次大會主題為「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共設置16個專委會分組討論。
  • 全域「藏寶概要圖」助力「江口沉銀」考古取得重大發現
    電子科大供圖 70餘萬平方米「藏寶概要圖」助力「江口沉銀」考古取得重大發現中新網成都5月2日電 (賀劭清 王曉剛)記者2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由電子科技大學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中心等多家單位組成的聯合探測團隊(簡稱探測團隊)成功繪製出了覆蓋70餘萬平方米的「江口沉銀」全域「藏寶概要圖」,助力「江口沉銀
  • 一周觀展指南|泰特珍藏展進入倒計時,英國展倫勃朗及其粉絲
    隨著暑假的到來,在上海,上海博物館與中華藝術宮等的經典展覽人氣持續高漲,其中,上博的「心靈的風景」已進入最後一個月的倒計時,而書畫篆刻方面則有江成之篆刻展、古硯展等,外灘美術館與餘德耀美術館也紛紛開啟了各自的當代藝術新展;北京的國家博物館除了「禮出東方:山東焦家遺址考古發現展」外,還將迎來「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展;遼博展出了「古埃及文物
  • ...新跡——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考古成果展」在陝西歷史博物館...
    7月15日,由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澄城縣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的「古芮新跡——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考古成果展」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第七展廳對外開放,展期3個月。展覽匯集了劉家窪等遺址最新的考古發掘成果,是自國家博物館展出後,首次在陝西面向公眾集體亮相。
  • 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即將登陸四川 大會LOGO也能這麼萌!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承辦的,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將於2018年10月22日—24日在成都舉辦,主題是「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  本次大會將系統、全方位地向全世界考古學者展示四川尤其是成都的考古成果。從上個世紀前半葉發掘的永陵、江口崖墓,到上個世紀晚期開始發掘的三星堆,以及本世紀的重大考古成果金沙遺址、老官山漢墓、江口古戰場遺址等都將一一展示出來。這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研究員在10月16日下午,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媒體見面會上所做的介紹。
  • 海南考古七十年成果展省博開幕 展出文物超300件
    海南考古七十年成果展展出的300多件文物引起市民極大興趣。海口日報記者蘇弼坤 攝12月22日上午,「海南稽古 南海鉤沉——海南考古七十年成果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海南考古七十年成果展分「海南歷年考古工作」「海南田野考古」和「南海水下考古」三個篇章,共展出文物300多件,通過線下展覽和線上直播的方式,全方位為觀眾呈現海南考古70年曆程。「海南歷年考古工作」篇章全面呈現了海南建省前、建省後兩個階段的海南考古工作。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上榜!2019年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
    「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與往屆國際博物館日不同的是,此次開幕分為兩個會場,分別是在南京博物院設立主會場,在北京新華社設分會場,通過5G連線共同啟動開幕式活動。大河網政務記者了解到,本屆推介活動評選結果「含金量十足」。
  • 北京文博|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全國考古圈寵起來!
    為了鼓勵鍾芳蓉,全國多個省市考古機構、博物館官方微博以及考古同行個人微博向她送去「入行大禮包」,包括《山西珍貴文物檔案9》、《江口沉寶》等史書資料。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考古匯:贈《山西珍貴文物檔案9》一本+山西省考古研究院t恤一件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考古:贈《#發現湖南#系列叢書》一套 +湖南文物貼布繡一套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張瑞:贈《再見經遠——2018中國水下考古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考古大佬出手酸哭網友…
    得知有網友覺得考古沒前途,有一群大佬表示不同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V、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的水下考古領隊@考古君 在微博寫下這樣一段話↓↓↓冷門的考古圈又一次喜提熱搜!年輕人加油,既然你已篤定信念,未來便不會迷茫。
  • 考古界的小郭襄,九省聯動為報考北大考古系女生送上大禮
    立刻引來了各方網友的關注與討論,大家關注的焦點無外乎考古專業就業範圍窄、賺錢少,而且會很累。鍾芳蓉一個女孩子報考這樣的專業未來就業不佔優勢。對此,日前鍾芳蓉面對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並沒有對金錢過多追求,只是想追求自己的理想。不過戲劇性的是,自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系的消息被媒體披露後,包括四川,湖南在內的多個省份考古研究所,博物館,紛紛在網絡上曬出賀禮,向鍾芳蓉表達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