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藏寶概要圖」助力「江口沉銀」考古取得重大發現

2020-12-22 環球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第三期考古發掘現場。電子科大供圖

70餘萬平方米「藏寶概要圖」助力「江口沉銀」考古取得重大發現

中新網成都5月2日電 (賀劭清 王曉剛)記者2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由電子科技大學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中心等多家單位組成的聯合探測團隊(簡稱探測團隊)成功繪製出了覆蓋70餘萬平方米的「江口沉銀」全域「藏寶概要圖」,助力「江口沉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發現。

張獻忠「江口沉銀」一直是歷史之謎。據清代以來的文獻記載,明軍將領楊展在岷江伏擊了大西軍領袖張獻忠的船隊,張獻忠大敗後,留下了「千船沉銀」的寶藏傳說。

重達16斤的「蜀世子寶」。電子科大供圖

「江口沉銀」遺址一期考古於2017年啟動,共出水文物3萬餘件,證實了「江口沉銀」的傳說。二期考古2018年啟動,探測面積是2017年初首次探測試驗面積的數十倍。探測團隊先後兩次助力江口考古探測,繪製出了一幅覆蓋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3D藏寶圖」,為「江口沉銀」遺址第二期考古發掘區的古河道準確定位提供了科學依據。

「江口沉銀」遺址三期考古從2020年1月10日開始,共發掘文物10000餘件,最重要的發現為一枚重約16斤的金印「蜀世子寶」。在本期探測工作中,探測團隊探測覆蓋面積約70餘萬平方米,超過第二期探測面積7倍,實現了全區河床基巖的三維形態探測與建模,獲得了全區的河道特徵概要圖。

第二期考古探測繪製的「3D藏寶圖」。電子科大供圖

「江口沉銀」遺址的水文環境複雜,單件文物幾何尺寸較小,且埋藏於水下的卵石層中,分布零散、規律複雜。探測團隊在前兩次探測中創新性地提出,要著力探測河床基巖結構、研究文物分布規律、尋找「沉銀有利儲集區」。三期考古發掘圍堰的區域與河道基巖中的「倒坡結構」關係十分緊密。此後的文物出土情況,進一步印證了團隊對「沉銀有利儲集區」的判斷。

科研人員進行水下探測。電子科大供圖

探測團隊還在有利於文物富集的重點區段,利用高密度布置(2米間距)的頻率域電磁剖面法與地磁法開展了金屬文物的無損檢測工作,通過電磁與地磁的響應特徵分析,為後續的考古發掘提供了判斷依據。

「內陸淺水域的探測工作有它的特殊性,面對複雜的兩棲工作環境,我們採用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技術,這些新思路和方法技術在類似環境中的地下探測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鑑意義與推廣價值。」電子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胡光岷教授表示,團隊將進一步總結經驗,讓「給大地做CT」變得更加簡單高效。(完)

相關焦點

  • 「3D藏寶圖」指引水下文物勘探
    這是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第三期考古發掘的豐碩成果。在這次考古中,由電子科技大學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中心等多家單位組成的聯合探測團隊(以下簡稱探測團隊)第三次助力考古探測,奮戰了70多天,成功繪製出了覆蓋70多萬平方米的「江口沉銀」全域「藏寶概要圖」。
  • 有張神秘的「3D藏寶圖」……
    記者2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由該校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中心等多家單位組成的聯合探測團隊(以下簡稱聯合探測隊),從去年11月20日起歷時70多天,通過「水下CT」的方式,成功繪製出了覆蓋70多萬平方米的「江口沉銀」全域「藏寶概要圖」,為此次考古工作提供支持。
  • 張獻忠江口沉銀古河道位置確定 3D藏寶圖繪製立功
    在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岷江東南岸30米,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古河道已經被科研人員確定。3月22日,正參與江口沉銀二期考古發掘的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地學特色研究中心科研團隊(以下簡稱探測團隊)宣布: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該團隊已繪製出了一幅覆蓋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3D藏寶圖」,為江口沉銀古河道的準確定位提供了科學依據。「3D藏寶圖」並非一張實際的地圖,而是利用多種探測手段對考古區域的掃描成像。
  • 「江口沉銀考古」再現稀世珍寶 原址將崛起現代博物館串聯岷江文旅...
    4月29日,記者從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江口沉銀)第三期考古發掘成果通報會上獲悉,暨出土了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西王賞功金幣和蜀王金寶等珍貴文物後,歷經3個多月的發掘,備受世人矚目的江口沉銀考古工作又取得重大突破
  • 電子科大「黑科技」繪製「3D藏寶圖」揭秘張獻忠沉銀古河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王玲)4月20日報導 4月20日,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江口沉銀遺址)2017-2018年度水下考古成果新聞通報會在眉山舉行,通報了二期水下考古取得的重大成果,這次發掘出土的文物可謂是琳琅滿目
  • 江口沉銀博物館開建 將打造巴蜀文化新名片
    9月27日上午,眉山舉行2020年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活動主會場,彭山區江口街道江口沉銀博物館項目現場,隨著作業工程車輛的汽笛鳴響,備受矚目的江口沉銀博物館項目宣告正式開工。江口沉銀博物館項目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總投資10億元,年度投資1億,包括文物保護研究、展示工程,西南水下考古中心、文物標本庫建設工程等內容,預計2022年12月竣工。
  • 「江口沉銀」文物來粵博了!快來圍觀張獻忠的財富傳奇
    一首流傳川西民間300多年的老歌謠,一度被認定為破解大西王張獻忠藏寶之地的「密咒」,通過2017年、2018年兩度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發掘,出水42000餘件文物,掀開了300多年前張獻忠「藏寶」的神秘面紗。今天起至11月3日,這批水中發掘的珍貴文物,首次來到廣州與市民見面。
  • 直擊「江口沉銀」考古新發現② | 沒想到吧! 「蜀世子寶」 比兩年...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4月29日,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2019-2020年度考古發掘新聞發布會上,負責此次考古的項目領隊劉志巖在回顧從2017年開始的三次考古發掘中表示,此次出水的「蜀世子寶」堪稱最重要的發現,它是國內首次發現世子金寶實物,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枚。
  • 江口沉銀之謎揭開:「蜀世子寶」金印重見天日 稅銀出水證實張獻忠...
    多年從事文物研究工作的吳天文表示,考古界一直懷疑張獻忠曾在江口河段沉銀,2005年在當地發現來自於湖北、湖南地區的崇禎年間銀錠之後,證實了考古界的這一猜想,「銀錠的來源地和張獻忠的行軍路線一致,時間都是崇禎年間,這些都證實了是張獻忠帶來的」。
  • 江口沉銀博物館開工 設計引入"地質分層"概念
    日前,眉山市在彭山區江口沉銀博物館項目現場舉行2020年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56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75億元。其中江口沉銀博物館項目備受矚目。江口沉銀博物館選址江口沉銀原址旁的岷江、府河兩江匯流三角洲,項目投資10億元,年度投資1億元,建築規模約5.4萬平方米。
  • 「沉銀重現——四川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 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
    展覽重點展出「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是廣東省博物館2019年度國內文物交流的大展之一,也是粵博繼2018年成功推出「古蜀寶藏——四川文物精品展」之後粵川兩地文博交流的又一重頭文物展覽。此次展覽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沉銀之謎」,講述「江口沉銀」從傳說到實證的歷程。
  • 有哪些曾經被人懷疑的歷史事件,最終被考古發現證明了的例子?
    楊白鹿大喜,於是將「藏寶圖」向師長馬崑山透露,最後他們成立「錦江淘金公司」,開展「張獻忠沉銀」打撈工作。他們照原圖紙方位丈量,推斷出埋藏金銀地點,最終果真挖出一個大石牛,還挖出大石鼓。楊白鹿那種迫切的心情溢於言表,他甚至都已經想到了自己家財萬貫,左擁右抱的場景。
  • 石龍對石虎,黃金萬萬五:張獻忠「江口沉銀」之說並非子虛烏有
    張獻忠是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的領袖,近幾年他的名字與「沉銀遺址」聯繫到了一起,這個遺址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江口鎮的岷江河道內。2015年份的一場「稀世寶藏被盜案」揭開了這一遺址的神秘面紗,這場被盜案從2011年開始持續了長達四年之久,據相關專家統計被盜價值過億,涉案人員眾多。
  • 樂高樂園、江口沉銀博物館……眉山9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29億!
    其中,文體旅遊項目5個 ,包括樂高樂園旅遊文化區、江口沉銀博物館及遺址公園、幸福古村·齊樂桃源國際旅遊度假區、竹裡院子、漢陽湖生態田園小鎮憶村。現代物流項目1個 ,為天府新區現代物流中心;此外,還有仁壽鉑爾曼酒店、仁壽萬達廣場、仁壽縣文化公園商業水街3個商業貿易項目。
  • 「一軸四區」 全域旅遊!彭山全力打造「國際文旅康養樂活城」
    為把藍圖變成現實,彭山區還明確了實施一批文旅融合發展重點工程,培育一批文旅經濟發展主體,推進「文化+旅遊+X」融合發展,提升文旅設施和服務管理水平,強化文旅發展機制和政策保障的施工圖。目前,彭山區正逐步構建起「一軸四區,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 一軸四區全域旅遊 彭山全力打造國際文旅康養樂活城
    △ 彭祖長壽文化源遠流長為把藍圖變成現實,彭山區還明確了實施一批文旅融合發展重點工程,培育一批文旅經濟發展主體,推進「文化+旅遊+X」融合發展,提升文旅設施和服務管理水平,強化文旅發展機制和政策保障的施工圖。目前,彭山區正逐步構建起「一軸四區,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 國博館刊︱江口沉銀:火攻之後沉入江底的西王賞功幣
    圖一 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發掘區全景圖二 江口遺址江底基巖衝刷槽圖三 西王賞功幣出水現狀之一圖四 西王賞功幣出水現狀之二圖五 西王賞功幣出水現狀之三西王賞功幣學術史回顧2011年,在四川彭山岷江河道江口段的建設施工中,出水一些文物被現場人員哄搶一空,後追回部分文物,其中有西王賞功金、銀幣各一枚,這是首次發現西王賞功出水品,有較為明確的出水時間、地點;2012至2014年,不法分子瘋狂盜挖江口古戰場遺址區範圍內的各類文物;2015年4月,警方採取行動,抓獲6個盜掘團夥,收繳大批珍貴文物;2017年上半年,考古工作者對江口古戰場遺址進行科學的考古發掘,出水文物3萬餘件
  • 江口沉銀序曲:消失的明皇城與回瀾塔
    這首關於「江口沉銀」傳說的童謠,在四川彭山一帶流傳了數百年。日前,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第三期考古發掘舉行成果通報會,上萬件以金銀器為主的文物面世。其中,重達16斤、含金量高達95%的「蜀世子寶」金印,引人矚目。張獻忠江口沉銀這臺牽動人心數百年的歷史大戲,再度引起人們的興趣。兩個早已從成都地圖上消失的地名——明皇城和回瀾塔,帶我們走進歷史謎案。
  • 張獻忠「沉銀」打撈出水 除銀錠外還有啥?
    1月5日,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中心區域發現的一批珍貴文物神秘面紗揭開,除發現刻有「大西」年號的銀錠及「西王賞功」金、銀幣外,最為珍貴的是長12釐米、寬10釐米、重730克,刻有29個字的金封冊,經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 關於江口沉銀的一場辯論——西王賞功錢範的真假身份
    甚至於一段時間以來,在收藏拍賣圈內,某件東西若是跟張獻忠沾上了邊,大家的態度往往就顯得模稜兩可,並且敬而遠之……就江口沉銀遺址出水的部分文物,聽聽來自他們的不同聲音——西王賞功錢範正方首先,這枚錢範是此次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中出來的東西,其真偽性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