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壞情緒,父母該如何應對?

2020-10-04 皮特老師科學育兒

1、


皮特老師,我們家孩子就喜歡發脾氣怎麼辦?


老師,我家娃一生氣就尖叫,我簡直要崩潰了。


老師,為什麼我家孩子就喜歡跟我對著幹?


老師,我家這個一高興就要推旁邊的小朋友,好幾次弄得我超尷尬的!


老師……


上面這些場景你熟不熟?


這也是我在公眾號後臺,還有講座上遇到的最高頻的問題,上述的這些,總結一下,都是小朋友的情緒問題。


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2、

首先,情緒是客觀存在的。


已經有科學研究證明人的喜怒哀樂既是心理活動也是生理活動。


古人所謂的喜怒不形於色是一種很高的境界,是需要去修煉的,為啥需要修煉呢?因為人天生就是喜怒形於色的!


很小的孩子就能用表情和聲音來表達快樂、害怕、憤怒甚至是嫉妒這樣複雜的情緒。並且與成人不同,孩子會真實而自然的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把關注點放在孩子的行為上,比如上述的發脾氣、尖叫、頂嘴、動手打人。


卻沒有關注到孩子這些行為背後的情緒,比如憤怒、受挫、沮喪、狂喜等。


情緒是客觀的,所以情緒是沒有對錯的。人人都會有情緒,但是因為孩子的語言、思維尚未發育健全,所以就會採用哭鬧等方式去表達。


所以,要處理情緒問題的第一步是接納情緒。


這一步至關重要,要讓孩子明白有問題的是自己表達情緒的方式,而非情緒本身。為什麼很多家長做不到去接納孩子的情緒呢?


因為很多成人,連自己的情緒也接納不了,比如有的人會一直強調要樂觀要積極(其實這類人活的最累),仿佛傷春悲秋就是大奸大惡一般。


其實無論是難過、傷感、甚至時不時的小頹廢都是正常的情緒波動,不用一不開心就如臨大敵。開心很重要,接納自己的小情緒和不完美同樣重要。


再說回孩子,如果家長能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是在一個能夠自由表達自己情緒的環境中長大的話,他們的情感才會健全,人格才會完整。


每年都有很多這樣的新聞,年紀輕輕的孩子,因為高考失利,情感受挫等原因就會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些孩子,一定沒有人教過他們,該如何去正確地認知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3、


接納孩子的情緒之後要做什麼呢?


準確的描述孩子的情緒,並幫助孩子學會描述自己的情緒。


比如:寶寶你的玩具被別的小哥哥搶走了,你很生氣對不對?你剛才的那種感覺就叫做生氣。


你又憑藉自己的努力拿到小貼紙了,你很開心很自豪對不對?


你剛才投籃的時候毫不猶豫,這就叫做自信!


我知道幼兒園畢業要離開你的小同學們讓你很難過,有點傷感對不對?


好了,我知道這對於表達情緒全靠表情包的你們來說有點難,這裡有一個正面管教的情緒圖譜(嫌小的話淘寶可以搜到)推薦給大家:



除此之外,繪本和適齡的動畫片也是很好的工具,跟小朋友互動的時候可以問問他們:


你說小豬佩奇現在開不開心呀?


你覺得小兔子現在的心情是什麼樣的?


4、


在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表達情緒之後,才是教他們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情緒沒有問題,但是有的處理方式可能有問題,比如用哭鬧來表達不滿、用攻擊別人來表達自己的開心。


要讓小朋友明白處理情緒的時候有三不能:


1、不能傷害自己。


2、不能傷害他人。


3、不能毀壞物品。


那麼,有哪些正確處理情緒的方式呢?


深呼吸、找一個安靜角落、出去散散心、聽聽音樂、畫畫、甚至在無人的空曠處大喊都是可以的。


其實教小朋友處理自身情緒的最好方式就是言傳身教,你一生氣就暴跳如雷、對孩子和老公拳腳相加,你能指望孩子學會上面這些處理情緒的方式?


相反,父母如果總是能用合理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情緒,孩子就能慢慢學會。


總結一下:


1、接納孩子的情緒。


2、幫助孩子準確描述情緒並學會這種表達模式。


3、言傳身教如何處理各種情緒。


知道的育兒理論越多,我就越能感受到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如果你出生在一個情緒完全被接納的家庭裡的話,請繼續把它傳遞到你的家庭中。


如果你像我,像大多數普通人一樣,或多或少曾被壓抑、冷漠對待的話,就請奮起身來,把那些黑暗拋到腦後,給孩子一個全新的未來。


共勉!


皮特老師:早教老師一名,現坐標杭州。入行五年,千例線上及線下諮詢經驗。正面管教協會家長講師,百場講座經驗。家庭教育倡導者。不追熱點,只寫乾貨!關注我,一起科學育兒,和孩子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的壞情緒,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了解情緒是什麼,了解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緒,才能更好的應對負面情緒。,那麼該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調節情緒呢?1.父母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處理情緒的方法多半與其父母相關,如果父母是個情緒暴躁的人,孩子多半也容易情緒暴躁。
  • 發脾氣、叛逆、哭鬧,父母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壞情緒
    很重要的一個方式,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方式,都會教會孩子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如何與他人相處。比如父母的會耐心的溝通,不被情緒支配,孩子也會慢慢學會這種方式。當父母總是用暴力、冷暴力、肆意發洩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會覺得這樣的方式是合理的。
  • 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父母該如何面對?
    04 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該如何應對 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如果父母只是停留在問題層面,而不去幫助孩子探尋背後的原因,尋求科學、有效的辦法改善孩子的行為,那麼孩子很有可能出現一系列問題:比如學習困難、社交障礙、品行障礙等。
  • 跟孩子一起應對心理難題,一套繪本教你如何:跟「壞」情緒說拜拜
    但是,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作為家長,一方面不想讓孩子自身被壞情緒控制,而自己也不想被孩子的壞情緒糾纏。那麼面對孩子出現壞情緒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做呢?這幾天發現一套非常好的幫助孩子提高情緒調控能力的繪本。
  • 孩子的情緒管理,父母該如何做
    假如,大人願意聽一聽孩子的話,很多事情都沒有那麼複雜。▽其實,想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就需要父母做好傾聽者和理解者的角色,幫助孩子把壞情緒疏導出來,再進行教育,靠蠻力吵罵解決是不行的。如果不注意引導孩子情緒,嚴重的後果就容易造成孩子產生「情緒失控」的症狀。
  • 孩子的壞情緒該...
    今天來和家長們聊聊,面對孩子這些壞情緒,我們該如何應對? 壞情緒原因之2: 遇到困難 孩子還小,各項能力尚在發展過程中,當他們面對新挑戰時,可能會因為害怕不敢嘗試,又或者太過脆弱不能遭受挫折和打擊。
  • 別讓情緒變成洪水猛獸,面對孩子的各種「問題」,如何正確應對?
    別讓情緒變成洪水猛獸,面對孩子的各種「問題」,如何正確應對呢?我很好奇,很多家長為什麼會打罵孩子?先分享一件昨天發生的事,昨天晚上洗刷完以後,我女兒拒絕穿紙尿褲,也不肯換睡衣,這個時候爸爸開始給他講道理,不穿睡衣會著涼的,感冒了很難受,你不穿紙尿褲,晚上尿床了怎麼辦?
  • 哭鬧是孩子的本能,面對不按意願就嗷嗷叫孩子,父母該如何應對?
    ,那種失去威嚴的底線被挑戰常常讓很多家長焦慮不止,在很多家長來看,教育孩子就該有威嚴、只有讓TA害怕才能乖乖聽話,面對那些不按意願行事就嗷嗷直叫的孩子,更應該讓他們知道什麼是規矩、什麼是底線。該管,但一定要管得有方式、有技巧,哭鬧是一個孩子該有的本能,若您的孩子不哭不鬧怕是又要著急尋醫了,所以不要害怕、更不要嫌棄孩子哭鬧嗷嗷直叫,面對他們的本能反應我們要慶幸自己發現的早,給予孩子正確的情緒引導這才是父母教育裡最大的本事。那麼,面對孩子情緒失控、動不動就嗷嗷直叫的情況,父母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正確疏導情緒呢?
  • 11歲女孩跳樓身亡:跳樓事件屢見不鮮,孩子的壞情緒該如何管理?
    時某因作弊被抓引起壞情緒,無法面對自己的過錯,選擇一走了之。從這一點看出,孩子面對壞情緒的處理方法比較極端,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常州市金壇區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繆可馨在上完兩節作文課後,翻越欄杆從四樓墜樓身亡。
  • 孩子壞脾氣,如何應對?試試這幾個方法
    很多家長會溺愛孩子,導致孩子身上出現一些毛病,比如愛發脾氣。那麼,作為家長該如何調教愛發脾氣的孩子呢?>受父母壞脾氣的影響如果家長脾氣不好,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那麼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也容易受父母影響,變得愛發脾氣。
  • 當孩子確診自閉症後,父母該如何面對自己?
    接下來就是陷入焦慮及責怪自己的循環裡,而後有的父母會選擇與自己認清事實並讓自己重新振作,因為他們知道,孩子的康復之路比想像中還要遠得多,如果父母都不願意帶著孩子往前跑了,又有誰可以帶著孩子進步呢?但有的父母則是接受不了事實,拚命的換醫院、做評估,就盼著哪天有哪位一聲可以說出"孩子根本沒問題",但往往都是等不到醫生說出這句話,卻讓孩子的康復治療黃金期一點一滴的流逝。可是,在孩子被確診自閉症後,父母們該怎麼面對這心情的轉換呢?今天編編就要帶著各位一步一步的來與自己和解。
  • 孩子心裡有「陰暗面」,父母該如何應對?
    小孩子是個特殊群體,在和同齡人產生矛盾時,孩子會產生不滿情緒,甚至是報復心理,由於孩子的感知能力弱,無法明白報復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且也沒有較好控制自己的能力,因此,一旦孩子出現報復心理苗頭,父母就要多加注意,加以積極引導,避免孩子出現極端的報復行為。
  • 孩子無法管理情緒發脾氣,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而且脾氣大得很。是的,面對孩子情緒失控的場面,父母常常不知如何應對。有的父母要麼急匆匆想要制止孩子哭鬧,甚至於批評打罵,要麼就是失去原則開始各種哄。但是,不管如何,這四句話不要對孩子說。
  • 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調節我們的緊張情緒?
    如果被隔離了,該如何科學地守住心理防線,冷靜應對呢?17.1 認準官方消息,不要聽信謠言當我們情緒恐慌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搜索一些證據,回想某些細節,以判斷自己是否被感染;同時也會特別關注與疫情相關的信息。
  • 學會這四招,做個溫柔寶媽,不被孩子的壞情緒帶著走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不要被寶寶的壞情緒牽著走,學會理智的去包容和應對孩子的壞情緒,才能成為一個溫柔的寶媽。,這是孩子在學習如何表達內心和調整情緒的一門課程。1.不要嚴厲呵斥首先面對寶寶的壞脾氣,家長不要一上來就急吼吼的嚴厲呵斥。有時候家長的呵斥可能會在當時起到讓寶寶安靜的效果,但是事實上孩子卻把這些負面情緒積壓在內心,很有可能會加劇孩子的憤怒情緒。
  • 孩子犯錯父母就發火?情緒變成「炸彈」,父母該學會3招管理情緒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都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又打又罵,其實並非孩子做得有多麼的不好,而是因為父母在與孩子的相處時間一旦長了,情緒上容易會出現崩潰的情況,一點事情就會讓父母忍不住要發脾氣。
  • 父母的壞情緒,都會由孩子來買單
    中國式父母很多時候,父母會將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而這些來自父母的壞情緒,最終卻被一個無辜的孩子承受,孩子又有什麼錯呢?難道就錯在他們能力弱,該接受這一切嗎?把自己的情緒置換給孩子,是最無能的行為,孩子的純真值得每一位家庭用心呵護,而不是讓他對這個世界感到失望。這是你身為父母的責任,甚至有的父母會借著孩子弱小,對其施暴,各種辱罵打壓,讓孩子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對人際關係產生害怕。無盡的家暴,對孩子的毀滅是致命的。身為父母,必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用壞情緒,影響到孩子,給他們製造痛苦。
  • 家有青少年(4):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情緒壓力,家長如何應對?
    7月15日晚上8點,EMO2 情緒工作室為大家帶來了關於青少年發展和養育的第四場直播。以下是我們整理的文字要點,和大家分享:青春期時的各種內在和外在壓力,給青少年情緒健康帶來極大的挑戰。青春期也是情緒問題和情緒疾病的高危期。針對這一時期孩子的情緒發展特點,家長如何提供幫助和支持呢?
  • 壞情緒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悲劇
    在很多家庭裡,父母會無理由地把自己工作、生活、情感上的不良情緒,全都發洩到子女身上。在家庭中,不讓孩子來承受自己的壞情緒而且中國刻板的父子關係在他心裡根深蒂固,他也不懂得該怎麼表達愛。」其實中國的很多父母,都有嚴重的情緒問題。
  • 孩子隨意發脾氣,情緒管理能力差,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呢?1.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脾氣不好的父母往往生不出脾氣好的孩子,如果父母總是給孩子營造出一個不穩定的家庭氛圍,比如說父母經常在家裡吵架,或者是當著孩子的面動手,就會使孩子也養成這樣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