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殺妻案,背後隱藏著什麼心理動機?看資深情感導師的專業分析

2020-07-30 欣美慧心情感諮詢

杭州殺妻案,震驚了國人!對於一對生活了10年的夫妻,丈夫許某到底有什麼樣的深仇大恨將妻子殘忍的殺害分屍呢?這引起了諸多的疑問和猜測。

雖然我們不知道許某的真實動機是什麼,但是婚姻中大多數的問題都是有線可循的。

我們來看許某的成長過程,母親早逝,家中三個孩子中排行第二,從這一點來看,他缺失什麼呢?

1、母親早逝,他缺失的是母親的愛和能量。

2、排行第二,他缺乏關注,因為中間的孩子是被忽略的。

為什麼他為了競選村幹部挨家挨戶拉票呢?因為他需要關注和價值感。

這些因素才是重點!那他在婚姻中最需要的又是什麼呢?問題就很明了了。

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這個外表老實的丈夫許某,實則內心更加渴望關注和價值感。基於這種渴望,他或許對婚姻有著過高的期待,期待妻子對自己無上的尊重以獲取尊嚴。想想看,許某生長在一個母親早逝的家庭,他無法從父母那裡學到愛的相處模式,也就是說,他或許並不具備愛的能力。可以推測在第一段婚姻關係中前妻對他必然是不滿意的,因此會對他有言語上的攻擊,讓他在前妻面前尊嚴受挫,這或許是許某對前妻家暴的一個重要因素。

那麼進入第二段婚姻後,許某基本上仍然帶著過高的期待,試圖從這個初戀女人來某身上獲得做男人的自尊。但是他忽略了一點,自身不具備愛的能力的人即便是進入下段關係依然會重複過往的模式,自身不懂得愛,他在第二任妻子來某那裡或許也沒有獲得他所需要的關注和尊嚴。


杭州殺妻案,背後隱藏著什麼心理動機?看資深情感導師的專業分析


這裡還有一個重點,許某和來某都是二婚,二婚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信任和對財產的敏感,當許某提出將來某名下的一處房子作為兒子的婚房遭拒後,或許因此帶來了一系列的矛盾。很有可能是隨著矛盾的升級,許某把對來某壓抑了10年的不滿在這一刻爆發出來,從而釀成了慘案。

作為一名資深的情感危機幹預諮詢師,以我多年的情感危機諮詢修復挽回經驗,我認為這起殺妻案背後的真相存在普遍性,這是一個長期壓抑無處發洩的男人的一種野蠻爆發!是一種變態心理的疾患。我想他在下手後的那一刻必然是悔恨的,可是釀成慘案已經無法收手了。

一個關鍵詞:壓抑!

生活中越是老實的人,往往是壓抑自己的人,因為他用沉默和低調掩蓋了自己的情緒,當情緒無處宣洩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必定有兩種結果:

要麼自我攻擊導致抑鬱症狀,要麼憤怒爆發釀成慘案!

這起殺妻慘案,讓我們看清並汲取幾個教訓:

1、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深遠,婚前務必做心理健康的疏導。

2、二婚要慎重,需要通過專業諮詢師的諮詢,找出並解決了雙方在上段婚姻的問題,不要帶到下段感情中。另外非常重要的是,財產和女子的問題要妥善協商,因為財產和子女因素所導致的信任危機是二婚破裂的導火索。

3、戀愛需要學習,婚姻需要經營,沒有人天生懂得愛,需要跟婚姻家庭諮詢師學習提升愛的能力,方能維護和諧穩定的婚姻關係。

4、生活中不要過度的情感依賴,有自己的圈子和情緒宣洩渠道至關重要。

如果你在戀愛和婚姻中有任何的問題,可以留言給我,我來幫你!

以上分析只是個人的觀點,不代表真相,請大家酌情參考!

相關焦點

  • 從犯罪心理學角度怎麼看杭州殺妻案?
    最近幾天,杭州妻子謀殺案終於得到解決,駭人聽聞的殺人手法迅速在整個網際網路上傳播。受害人的丈夫,謀殺嫌疑人許國立在事件發生前在受害人家人的採訪中,曾表示自己是無辜的。他表情平靜,很難讓人懷疑。要不是杭州警方的通宵辛勤工作,通過一個個細微的線索,最終解決此案。妻子的案件很可能作為失蹤案件,久而久之變成懸案。
  • 殺妻案背後的恐怖物語
    由此,以我們為代表的一些普通人,所產生的「殺妻案顯著增加」、「又有殺妻案了」的印象。這是我們的問題嗎?究竟是確有其事,還是媒體集中報導引發的「孕婦效應」?又或者,一直以來,問題都是如此嚴重,只是我們的目光剛剛觸及到,所以在情感上受到了比較大的衝擊,因此也有了更強烈的印象?
  • 從杭州殺妻案看中國的婚姻土壤
    ​原創:牲產隊長 公眾號:牲產隊杭州殺妻案目前已經偵破,但這個案件背後,反映的不僅僅是情緒的問題,更多的是整個社會收入的問題。年輕人的自尊心很容易受來自長輩和親屬的打擊小的時候到親戚家,被問學習情況再大一點被問考什麼大學,上大學了又被問選擇什麼專業好不好找工作等找工作的時候,他們又問一個月賺多少錢,能不能晉升,考沒考公務員等等。
  • 婚姻心理諮詢:殺妻案給親密關係中的我們敲響了什麼警鐘?
    最近這段時間,杭州可算是「火」了。  因為一起有預謀的殺妻案,杭州許某已經在熱搜上被罵了好幾天。  他殘忍殺妻,賊喊捉賊,並將妻子分屍拋到化糞池……  在現實之中,類似的案件卻幾乎是屢屢發生,令許多普通人難以理解。
  • 杭州殺妻案,關用人單位什麼事,請網友們適可而止吧!
    杭州殺妻案件已經召開發布會,警方公布了破案的過程,以及兇手的犯案動機,可是我們有一大部分網友還是存在著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分shi細節,好奇作案過程,以至於甚至各種臆想作案手法及過程,編制兇手與被害人的各種關係(超出警方公布的實情)。
  • 難以理解的案情背後到底埋藏著什麼?
    記得還是在2013年,在上犯罪心理學的時候,老師給我們看一些震驚全國的刑事案件,然後去分析其犯罪動機以及犯罪人格特點等,裡面有06年東北佳木斯的宮潤伯案,殺害17名少年的黃勇案,殺人惡魔楊新海案……這些案件給了我深刻的印象。他們起初都是那麼地令人難以置信,看著這些慘象,仿佛置身的不是人間。而這總是令我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 又是殺妻案?總結4樁案件,發現了相似的心理共性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這四川又發生了一件殺妻案。兇手為了女方,拋棄了家庭,拋棄了「女大男小」的世俗眼光;同時,也付出了很多:自己的愛,辛苦掙的錢;兇手希望通過金錢和愛來控制女方,女方卻希望通過愛來不斷剝奪兇手的金錢,看似一拍即合的需求,但往深處看卻十分可怕。
  • 「殺妻案」中如何理解當事人的心理?
    最近,殺妻案一再上了熱搜,街頭巷尾人們在談論的時候,更多的疑惑「對於同床共枕的妻子,怎麼下的了手?而且手段還如此殘忍」。我發現這一事件甚至引起了許多女性的被害妄想「我的丈夫、男友、情人會不會殺了我?」在看新聞時我也在思考許某的殺人動機究竟是來自哪裡?「早年缺母,沒有感受過母愛」也許是他形成極端性格的主要原因。
  • 杭州殺妻案嫌犯的「雙面人生」:如何辨別隱藏著的反社會人格者?
    她提出了反社會人格者的概念,有相當一部分比例的人,有可能就是隱藏在社會中的「定時炸彈」——反社會人格者。雖然類似的殺妻案不是孤例,但我們也不應一味渲染「丈夫殺妻」的普遍性。真正要留意的,是人群中的反社會人格者。可怕的是,擁有反社會人格的人,他們的冷酷無情是表面上看不出來的,他們通常會比常人智商更高,更有魅力。瑪莎·斯託特在《當良知沉睡》這本書中,講了一個典型的反社會人格者的故事,作者把他稱為「冰人」。
  • 萬元定製挽回方案是統一模板 你的「情感導師」可能是個廚子
    根據武漢市公安局的通報,涉事公司所謂的情感導師,使用的心理諮詢師證件系偽造,從客服接待到對外宣稱的私人定製服務,背後均有一套統一話術。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幾年,一些青年在婚戀諮詢方面有一定需求,有的選擇在網絡上購買情感挽回類諮詢服務。
  • 杭州殺妻案背後的啟示:所有的壞人,都是被好人慣出來的
    文/陳記錄杭州殺妻案已經告一段落,兇手已伏法,受害者得以安息。自從案件曝光以來,廣大網友們紛紛扮演福爾摩斯,揭露疑點,分析案情,可以說輿論從某種程度上也推進了案件的偵破。簡直顛覆了人們以往對人的認知,那種巨大的心理落差感,讓很多人一時間難以接受,然而默哀和惋惜之餘,我們也應該思考,是什麼釀成了如此慘劇?是什麼導致許某的心理如此變態?有人說許某本人有性格上的缺陷,有人說是長期積壓的家庭矛盾,有人說是許某財迷心竅。
  • 萬元定製挽回方案是統一模板,你的「情感導師」可能是個廚子
    根據武漢市公安局的通報,涉事公司所謂的情感導師,使用的心理諮詢師證件系偽造,從客服接待到對外宣稱的私人定製服務,背後均有一套統一話術。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幾年,一些青年在婚戀諮詢方面有一定需求,有的選擇在網絡上購買情感挽回類諮詢服務。
  • 杭州、四川的「殺妻案」接踵而至┃警惕這幾種危險的人格信號
    慘絕人寰的杭州殺妻案,終於塵埃落定,兇手是最親近的枕邊人,卻利用親近的關係犯下了滔天大罪,讓人不寒而慄。這個案件震驚全國,但更可怕的是,在大家還沒有從&34;&34;&34;的恐懼中走出來時,四川安嶽又發生一起殺妻案。還有我們最近聽到的那些在婚姻、戀愛中駭人聽聞的案件,都讓現如今的女孩子們不僅恐婚,甚至恐戀。
  • 聊一聊那些謀財害命的殺妻案
    因為,不同於發生於陌生人之間的隨機案件,那些發生在親密關係中的犯罪更包含了大家都熟悉的人物關係、矛盾和動機,自然也更容易成為談資。一直有留言希望我總結下殺妻案的兇手有什麼特點。我也讀到一些文章把所有殺妻兇手混在一起談。但以我的觀察,謀殺動機不同,兇手的性格特點和人格也千差萬別。
  • 「量身定製」方案竟是統一模板 你的「情感挽回導師」可能是個廚子
    根據武漢市公安局的通報,涉事公司所謂的情感導師,使用的心理諮詢師證件系偽造,從客服接待到對外宣稱的私人定製服務,背後均有一套統一話術。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幾年,一些青年在婚戀諮詢方面有一定需求,有的選擇在網絡上購買情感挽回類諮詢服務。
  • 揭網絡情感導師騙局:「量身定製」方案竟是統一模板
    根據武漢市公安局的通報,涉事公司所謂的情感導師,使用的心理諮詢師證件系偽造,從客服接待到對外宣稱的私人定製服務,背後均有一套統一話術。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幾年,一些青年在婚戀諮詢方面有一定需求,有的選擇在網絡上購買情感挽回類諮詢服務。
  • ...心理動力學:用戶深層次的情感需求浮出水面(萬字長文,附實例分析)
    本文篇幅較長,分為5大部分,在中間部分有關於心理分析工具的介紹,案例分散在第二部分和第五部分,大家在閱讀的時候可以跳過「心理分析工具」部分,直接去看案例,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回去查看理論基礎,這樣也會提升閱讀效率。
  • 深度|杭州女子失蹤案告破:頻繁的殺妻案背後我們能做什麼?
    杭州警方以涉嫌故意殺人罪對許某某依法刑事傳喚。除去杭州女子離奇失蹤案,2020年7月20日,四川安嶽男子趁妻子熟睡將其殺害,成為又一起殺妻案引發眾人關注。加上此前,泰國殺妻騙保案、上海冰櫃藏屍等多個案件,伴侶、異性之間出現較為嚴重的信任危機。面對嚴重的性別割裂,我們能怎麼做?
  • 杭州殺妻案啟示錄:重組家庭背後的利益糾葛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則悲劇的發生,是衝動還是蓄謀已久?「因家庭生活矛盾」,未交待具體是什麼原因。在這裡姑且以網上呼聲最高的「新房分配論」,來作為其犯罪動機進行分析。案發後,有鄰居提供線索,表示在案發前,因為許國利跟來女士商量將新房給到兒子用來成婚,遭到了來女士的拒絕,從而引發二人矛盾。
  • 杭州殺妻案引發「恐婚」情緒,怎麼辦?
    比如,新近出現的杭州殺妻案,一部分人就會覺得婚姻很可怕,又想到被殺的來女士是再婚家庭,於是就認為再婚家庭很可怕,身邊的親密伴侶說不定什麼時候會拿起屠刀砍向自己,於是讓自己惴惴不安,寢食不寧。作者:李獻雲負面事件帶來的心理恐慌對多數人而言是暫時的其實不僅僅是杭州殺妻案件新聞報導會引發類似的恐慌,如果回顧幾年前發生的大學投毒案以及10多年前發生的馬加爵案件,也讓一部分人產生對學校舍友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