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萬元一對兒景泰藍花瓶亮相大連

2020-12-19 東北新聞網

80萬元一對兒景泰藍花瓶亮相大連

作者:趙暉

2019-08-30 10:48   來源:半島晨報  

  8月29日,第十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暨宜興陶藝「五朵金花」走進大連雙年展開幕。多位國家級大師攜帶眾多工藝美術重點產地工藝品來連。首次亮相大連的北京市琺瑯廠帶來國粹藝術景泰藍。一對兒標價80萬的景泰藍大花瓶引來眾多參觀者。

  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本次亮相大連的景泰藍藝術珍品包括大師錢美華、常沙娜等的作品。

  這次展會規模1.5萬平方米,超過300家廠商參展。在福建壽山石的展出空間,一道道石頭佳餚吸引了眾多參觀者,有石頭蛋撻、石頭烤串,還有石頭大蒜等。本次展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梁佩陽再次帶來端硯精品,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中國紫砂文化研究會帶來宜興「五朵金花」大師級作品,福州市脫胎漆器行業協會會長陳天灨領銜的福州漆藝代表團,中國手工藝大師陳忠領銜的木雕、骨雕精美作品等也亮相展會。

(責任編輯:李京)

東北新聞網
微信訂閱號

東北新聞網
手機版

東北新聞網
法人微博

新聞客戶端
Android版

新聞客戶端
iPhone版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來信來電(024-31885629)聲明,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後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北京琺瑯廠首開淘寶大集 萬餘景泰藍老物件亮相
    千龍網記者 安力 攝景泰藍被譽為「燕京八絕」之一,是首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 千龍網記者 安力 攝  千龍網北京9月30日訊(記者 安力)北京琺瑯廠首次推出的景泰藍老物件淘寶大集30日上午正式開集,萬餘件精美又實用的景泰藍工藝品引來市民瘋搶。
  • 景泰藍第一人:張同祿掐絲琺瑯鋼花瓶,可與官窯比肩的當代藝術品
    從一開始,景泰藍就打上了深深的皇家烙印。近年來隨著文物回流,景泰藍藏品關注度大幅拔高,藏家把風向轉向了景泰藍市場。一來,景泰藍歷史底蘊深厚,工藝歷久不衰,更是比玉石珠寶都貴重的朝廷重器。景泰藍第一人:張同祿其人張同祿被譽為是「中國景泰藍第一人」,作為景泰藍絕技傳承人,業內親切地稱呼他為「琺瑯張」。他曾說:「景泰藍就是銅,釉料與火的磨合。一遍遍地淬火,比原來變得更加漂亮,就像是鳳凰涅槃」。
  • 近80件從元朝到現代景泰藍精品亮相廣州(圖)
    近80件從元朝到現代景泰藍精品亮相廣州(圖) 2017-07-18朱延生 攝   中新網廣州7月18日電(索有為 朱延生)7月18日,「絲路瑰寶國粹新顏——中國景泰藍的前世今生」展覽在廣州博物館鎮海樓專題展覽廳首展,此次展覽由廣州博物館與廊坊博物館共同承辦,共有兩館館藏景泰藍近80件。廣東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楊志峰正在教授留學生如何掐絲。
  • 創新景泰藍目前價格仍處低位
    霓裳系列 孫晶 譚偉彬 攝  提起景泰藍,人們自然聯想起擺放在北京故宮裡莊嚴肅穆、用銅胎燒藍製成的皇廷用品。那麼,現代的景泰藍是什麼樣子?是否具備了時代元素?創新後的景泰藍是否具有收藏價值?  創新帶來新的升值空間  11月3日至18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戴加林和其弟子們近80件景泰藍新作將現身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館。  被譽為「中國景泰藍色彩第一人」的戴加林,早年畢業於北京藝術設計學院、齊白石藝術學院國畫系。
  • 為何國禮常用景泰藍?
    這已經不是景泰藍第一次作為國禮亮相了。2013年,習近平主席贈送給韓國總統一隻景泰藍花瓶「喜鳳瓶」;2014年,習近平主席贈送普京景泰藍工藝品「一帆風順」;2014年APEC 會議期間,向各經濟體元首贈送的「四海昇平」賞瓶,也是景泰藍。  為什麼景泰藍作為國禮頻頻出現在外交舞臺上?被西方稱為「中國藍」的景泰藍,究竟有著怎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感染力?
  • 景泰藍老物件大集十一開鑼 御用筆洗首次亮相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馬曉晴)民國時期的景泰藍瓶和首飾、上世紀出口國外的雙面製作景泰藍大筆洗……記者昨天從北京市琺瑯廠獲悉,10月1日至7日(每天上午9:00至下午4:00),為期一周的第六屆景泰藍老物件淘寶大集將在北京市琺瑯廠開幕,其中,雙面製作景泰藍御用筆洗為首次亮相。
  • 景泰藍名家作品亮相深圳
    5月20—31日,「承前人璀璨,啟後世瑰寶」世界文化遺產系列主題藝術展將在深圳市民中心東廳展出,錢美華、常沙娜、鍾連盛、湯餘銘等藝術家100餘件作品將一一亮相。 本次展覽從「溯源、傳承、交融」三大主題角度呈現。「溯源」部分圍繞湯餘銘的中華石窟遺產美術作品展開。湯餘銘是國內著名居士畫家,世界文化遺產藝術研究會會長。
  • 老北京耍貨絨布唐首亮相 景泰藍皇家藝術廟會大年初二火熱開啟
    一年一度的景泰藍皇家藝術廟會將於大年初二(1月26日)在北京市琺瑯廠正式拉開帷幕。在本次廟會上,喜愛景泰藍,愛淘老北京傳統物件的市民不僅可以參觀和選購景泰藍、內畫鼻煙壺、核雕等北京非遺技藝和「特產」,還能現場體驗景泰藍製作工藝。
  • 林徽因和景泰藍的不解之緣
    就像景泰藍。現如今說起景泰藍,中國人首先想起的形容詞肯定會是國寶級文物和國禮。 可誰知道,這種華麗的傳統手工藝品,亦曾在漫長時間流逝中差一點點失傳?若不是林徽因拼盡全力地挽回,恐怕當下的我們,再也無法領略景泰藍的精彩。
  • 「故宮雙點」及多件國禮亮相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
    師從梁思成、林徽因,錢美華將一生奉獻給景泰藍新中國成立伊始,百業待興。景泰藍經過清末民國的社會動蕩,已經瀕臨失傳。24歲的錢美華1951年6月於中央美院華東分院畢業,分配到北京特藝進出口公司,9月選送到清華大學營建系深造,師從梁思成、林徽因,搶救瀕於滅絕的景泰藍。
  • 景泰藍藝術:宮內開花宮外香
    景泰藍有玉石的溫潤,珠寶的光澤,瓷器的細膩,金銀的燦爛。景泰藍製作程序繁複,做工精美,民間有「一件景泰藍,十件官窯器」的說法,足見景泰藍的藝術價值之高。臨近國際博物館日,筆者走訪了位於北京市琺瑯廠內的中國景泰藍藝術博物館。館內數百件展品中,既有元明清不同朝代的景泰藍高仿品,也有新中國成立後的景泰藍代表作品。
  • 錢美華景泰藍藝術大展亮相詠園
    北京商報訊(記者 隋永剛)11月16日,錢美華大師景泰藍藝術大展在詠園舉辦,本次展覽首次全方位展現了錢美華從藝60年來取得的輝煌藝術成就,共展出錢美華及三位親傳弟子米振雄、戴嘉林、鍾連盛聯袂作品近百件,《夔龍罐》、《歌頌和平圓盤》、《敦煌飛天圓盤》等國禮巨製悉數展出,這是東城區域內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大展後的又一重量級的展覽
  • 景泰藍:宮內開花宮外香
    此詩讚美的是「燕京四絕」之一的景泰藍。景泰藍有玉石的溫潤,珠寶的光澤,瓷器的細膩,金銀的燦爛。景泰藍製作程序繁複,做工精美,民間有「一件景泰藍,十件官窯器」的說法,足見景泰藍的藝術價值之高。臨近國際博物館日,筆者走訪了位於北京市琺瑯廠內的中國景泰藍藝術博物館。館內數百件展品中,既有元明清不同朝代的景泰藍高仿品,也有新中國成立後的景泰藍代表作品。
  • 北京琺瑯廠清理庫存 淘寶大集十月開鑼-琺瑯廠,景泰藍,淘寶-中安...
    免費參觀景泰藍公益博物館,近距離欣賞琺瑯生產線,萬餘件景泰藍老物件現場「淘寶」……9月30日至10月15日,北京市琺瑯廠將首次推出「景泰藍體驗日」,讓廣大市民遊客親身體驗首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景泰藍的獨特魅力
  • 「景泰藍」中國文化的瑰寶,收藏界的寵兒
    景泰藍·歷史 景泰藍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工藝在我國出現始於元朝,忽必烈(元朝建立者)西徵時(1252 景泰藍 景泰藍作為宮廷藝術,從一出生就被打上了「御用」的烙印,在幾百年來一直被譽為重器,以此顯示皇威、帝尊。
  • 錢美華:挽救國寶景泰藍的大師之師
    搶救瀕於滅絕的景泰藍新中國成立不久,某一天,在北京和平門外琉璃廠文化街,梁思成正陪同林徽因逛古玩市場。在琳琅滿目的古玩藏品中,一件景泰藍花瓶吸引住了林徽因的目光,攤主見林徽因甚是喜歡,便說,這可是正宗的景泰藍,在別處你是見不到了。北京的景泰藍熱鬧了幾百年,到這兒算絕根了。
  • 傳統北京工藝——景泰藍
    珍珠串景泰藍,玉器玲瓏看不完,說起最具北京特色的工藝品,那一定少不了景泰藍。傳說幾百年已,一次皇宮失火,宮殿裡面的奇珍異寶都被大火燒沒了,但在廢墟上,人們卻發現了一隻光芒閃耀的七彩瓶子。當時燒出的瓶子,大都是深深淺淺的藍色,人們便把他們叫做景泰藍。景泰藍取紫銅為胎,用彩釉作裝飾,工匠們先用簡單的工具,將紫銅錘成各種胎形,然後,將扁細的銅絲,折成不同的花紋圖案粘在胎上。再用小鏟將色彩不同的琺瑯釉料填充在花紋圖案上,最後在爐火中反覆燒制,一遍遍的在沙石木炭上磨光,整個過程複雜而漫長,差不多要用一年多才能製成一個美麗的景泰藍花瓶。
  • 景泰藍的發展史
    是「景泰藍琺瑯瓶」還是「景泰藍琺瑯瓶」呢?中國過去的文字中沒有標點符號,要靠前後的意思和你讀書的能力去判斷。那麼從這一點上,我們不能判斷掐絲琺瑯是否在雍正時期就被稱為「景泰藍」了。西方人進入紫禁城一看,凡是重要的大殿裡擺的全都是景泰藍,有成對的鼎式大香爐、大仙鶴、太平有象等等,還都是大件的景泰藍。而當時清宮確實有嚴格規定,對景泰藍非常重視。比如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宮裡吃年夜飯的時候,只有皇上的御宴桌上幾乎都是景泰藍的餐具,底下的陪宴桌全部都是瓷器和銀器的餐具。由此可見,景泰藍在當時宮廷中的崇高地位。新中國建立後保護傳承
  • 張同祿「中國景泰藍第一人」 講述景泰藍工藝
    我在這方面在異形上下功夫,比如這件鳥杯,就利用朱雀鳥的尾巴,向上撅起來,加上翅膀,孔雀的頭和它的冠組成一個完整的朱雀鳥的造型,可以說在我們景泰藍史上的一個經典之作。  解說: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瑯」,從元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 景泰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的瑰寶!
    景泰藍在中國有著幾百年文化歷史,它歷史悠久,它與雕漆、牙雕、玉雕並稱北京四大特種工藝品,從元末由大食傳入中國,所以最初的元代景泰藍存世已經相當稀少了,又從明朝開始景泰藍正式走上輝煌的舞臺,明朝景泰藍無論是造型還是工藝或是琺瑯原料上有了相當大的發展,並被列為宮廷御用品,是皇家重要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