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梁崇平 通訊員 劉平
「主任,我那船什麼時候回來?」
「差不多了,還有五天到六天就回來了,你那新船的質量肯定好。」
今天下午,海口市演豐鎮北港島村民陳澤坤家裡笑聲陣陣,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坐滿了客廳,儼然一家「老爸茶店」。
這戶人家有什麼喜事?
「我們北港人過中秋都這樣,沒什麼特別的儀式或是活動,就是到要好的鄰居家串串門,你來我家,我去你家,喝喝茶,聊聊天。」拿起玻璃杯倒了熱茶,陳澤坤熱心地招呼著到訪的記者一行。
這幾天分批運送到北港的玻璃鋼漁船無疑成了今天的中心話題。「去年我們湊在一起都在交流各自掌握的養殖和捕撈技術,現在主要是討論怎麼樣再把生產搞起來,怎麼樣跟政府和銀行申請恢復生產的資金。」陳澤坤說。
7月18日,超強颱風「威馬遜」致使北港島的船隻、漁排損失慘重,漁業養殖業全面癱瘓。7月29日,省委書記羅保銘在赴北港島指導救災重建工作時,要求省漁業部門無償為北港村民提供一批生產用的小漁船幫助大家儘快恢復生產。隨後,省海洋與漁業廳劃撥了36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修造120艘新漁船。9月4日,首批6艘援助漁船建好運抵北港島。
「我家那條停靠在避風港裡的船被風吹不見了,38個漁排也全被衝壞了,損失大概有200萬元。現在新船到手了,我想儘快湊到資金再搞漁排養殖,大概需要二三十萬元啟動資金,不知道政府近期會不會有相關的優惠政策。」按照分配條件,陳澤坤優先領到了一艘7.5米的玻璃鋼新船,他笑呵呵地對記者說:「等一下我帶你去看看新船,比我原來的那條要好。」
「阿坤,你家的船什麼時候裝發動機?」正在閒聊時,坐在沙發那頭的村民陳奕存大聲問了一句。「明天吧,過了節就裝。」陳澤坤也大聲回了一句,拿起茶壺開始挨個添水。
村委會主任陳奕虎也是閒聊一員,他時而小聲與身邊的人說話,時而抬頭回答一下周邊人的問話。「第一批漁船回來了,新的供水管搞好了,這段時間心裡挺高興的。」抿了一口茶,陳奕虎臉上是一副放鬆的神情。災後,為了讓北港島的居民喝上更加放心的飲用水,美蘭區政府對北港島的地下供水管網進行了改造升級。8月30日,全新的供水水管投入使用。「現在水管裡流出的水量比原來多,水也比原來清了。」陳澤坤說。
「主任,還有高興的事呢,鎮裡不是給那些房子倒了的人發了筆補助嗎。」陳奕存提醒說。在超強颱風中,北港島有許多房屋被損毀。按照省裡和市裡的規定,經過調查,演豐鎮給村裡住房倒塌或者是變成D級危房的村民發放了2萬元補助金,用於購買建房材料。「現在已經給19戶村民發放了補助金,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審核發放。」作為主要的駐點負責鎮幹部,回家休假的演豐鎮人大主席翁裕和牽掛著災後北港島村民的第一個中秋節怎麼過,打電話來向陳奕虎了解情況,他向記者提供了自己掌握的數據。
一壺茶,幾盤簡單的茶點,北港的男女老少們坐在一起,討論著各家各戶災後重建的情況,其樂融融。
時針轉到了17時,圍坐在一起的村民陸續散去,各自歸家準備晚飯。殺雞、剖魚、宰鵝……陳澤坤也和家人一起忙碌了起來,「今天的菜比平時要豐盛,過節嘛,我們兄弟倆一家十幾口要一起吃頓團圓飯。在政府的照顧和支持下,生活肯定會很快好起來的。」(本報海口9月8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