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北港島的「歡樂節」

2020-12-22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許春媚

  特約記者 梁崇平 通訊員 劉平

  「主任,我那船什麼時候回來?」

  「差不多了,還有五天到六天就回來了,你那新船的質量肯定好。」

  今天下午,海口市演豐鎮北港島村民陳澤坤家裡笑聲陣陣,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坐滿了客廳,儼然一家「老爸茶店」。

  這戶人家有什麼喜事?

  「我們北港人過中秋都這樣,沒什麼特別的儀式或是活動,就是到要好的鄰居家串串門,你來我家,我去你家,喝喝茶,聊聊天。」拿起玻璃杯倒了熱茶,陳澤坤熱心地招呼著到訪的記者一行。

  這幾天分批運送到北港的玻璃鋼漁船無疑成了今天的中心話題。「去年我們湊在一起都在交流各自掌握的養殖和捕撈技術,現在主要是討論怎麼樣再把生產搞起來,怎麼樣跟政府和銀行申請恢復生產的資金。」陳澤坤說。

  7月18日,超強颱風「威馬遜」致使北港島的船隻、漁排損失慘重,漁業養殖業全面癱瘓。7月29日,省委書記羅保銘在赴北港島指導救災重建工作時,要求省漁業部門無償為北港村民提供一批生產用的小漁船幫助大家儘快恢復生產。隨後,省海洋與漁業廳劃撥了36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修造120艘新漁船。9月4日,首批6艘援助漁船建好運抵北港島。

  「我家那條停靠在避風港裡的船被風吹不見了,38個漁排也全被衝壞了,損失大概有200萬元。現在新船到手了,我想儘快湊到資金再搞漁排養殖,大概需要二三十萬元啟動資金,不知道政府近期會不會有相關的優惠政策。」按照分配條件,陳澤坤優先領到了一艘7.5米的玻璃鋼新船,他笑呵呵地對記者說:「等一下我帶你去看看新船,比我原來的那條要好。」

  「阿坤,你家的船什麼時候裝發動機?」正在閒聊時,坐在沙發那頭的村民陳奕存大聲問了一句。「明天吧,過了節就裝。」陳澤坤也大聲回了一句,拿起茶壺開始挨個添水。

  村委會主任陳奕虎也是閒聊一員,他時而小聲與身邊的人說話,時而抬頭回答一下周邊人的問話。「第一批漁船回來了,新的供水管搞好了,這段時間心裡挺高興的。」抿了一口茶,陳奕虎臉上是一副放鬆的神情。災後,為了讓北港島的居民喝上更加放心的飲用水,美蘭區政府對北港島的地下供水管網進行了改造升級。8月30日,全新的供水水管投入使用。「現在水管裡流出的水量比原來多,水也比原來清了。」陳澤坤說。

  「主任,還有高興的事呢,鎮裡不是給那些房子倒了的人發了筆補助嗎。」陳奕存提醒說。在超強颱風中,北港島有許多房屋被損毀。按照省裡和市裡的規定,經過調查,演豐鎮給村裡住房倒塌或者是變成D級危房的村民發放了2萬元補助金,用於購買建房材料。「現在已經給19戶村民發放了補助金,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審核發放。」作為主要的駐點負責鎮幹部,回家休假的演豐鎮人大主席翁裕和牽掛著災後北港島村民的第一個中秋節怎麼過,打電話來向陳奕虎了解情況,他向記者提供了自己掌握的數據。

  一壺茶,幾盤簡單的茶點,北港的男女老少們坐在一起,討論著各家各戶災後重建的情況,其樂融融。

  時針轉到了17時,圍坐在一起的村民陸續散去,各自歸家準備晚飯。殺雞、剖魚、宰鵝……陳澤坤也和家人一起忙碌了起來,「今天的菜比平時要豐盛,過節嘛,我們兄弟倆一家十幾口要一起吃頓團圓飯。在政府的照顧和支持下,生活肯定會很快好起來的。」(本報海口9月8日訊)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暢遊椰城 歡樂無限
    1  2018年(第十九屆)  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開幕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2019年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開幕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賜貴宣布歡樂節開幕,省委副書記、省長沈曉明,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東加王國基礎設施和旅遊大臣阿科西塔·拉烏拉烏在開幕式上致辭。  這是首次由文化和旅遊部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並「全面升級」的一屆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
  • 10晝夜搶修 北港島亮了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網
    北港島,位於海南東北部鋪前灣東寨港出海口處,是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北港村所在地。400多年前的瓊北大地震後,演豐地區72個村莊永遠陷落大海。道頭、後溪、上田3個村莊所在的北港島雖然倖存下來,但他們卻與陸地永遠割裂,成為茫茫大海中一座孤島。  北港島的電網斷了  7月18日,狂風席捲了這座島,也摧毀了這座島上的光明。
  • 風雨中,北港島不孤獨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網
    「威馬遜」過後,孤懸海外的海口市北港島更是陷入風雨飄搖之中。危急之中,海口軍民奮起抗擊,1000多位島上居民安全渡過難關。這場救援,既是對市、區、鎮抗風救災能力的一次考驗,又是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幹部與群眾同甘苦、共命運,危難時刻在一起的生動範例,同時又是椰城軍民魚水情的真實寫照。孤獨的北港島,其實並不孤獨。
  • 新生北港島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網
    □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一冰 文/圖   海口美蘭區演豐鎮北港島是遭受「威馬遜」超強颱風襲擊的重災區,颱風登陸的18日,北港島猶如一葉扁舟幾乎淹沒在風暴和巨浪中,它曾一度失聯,所有人都為北港村民的安危擔憂。然而,風暴一停,人們看到北港島依然昂頭在東海岸上。
  • 海南日報數字報-悠悠老街多傳奇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通訊員 潘高 圖\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有人說,行走僑鄉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夏志文:把貸款送到了北港島為漁民圓了安居夢
    要形成合力,積極推動海南熱帶現代農業跨越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為海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提供永續不竭的動力。  五年來,海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推廣小額信貸為抓手,以500餘名紮根基層農村的小額信貸技術員為延伸觸角,用實際行動踐行群眾路線,為「三農」真情服務,為農民增收助力。  截至去年年底, 「一小通」小額信貸累計發放貸款101億元,惠及全省26萬農戶。
  • 海南日報數字報-演豐北港村民喝上乾淨水
    投入55萬元,耗時一個月由25名工人純人工作業的北港島地下供水管網工程已於8月30日完工,這段長18公裡的全新水管目前正式投入使用。  據了解,此前北港島村民們所用的水是由水井抽上水塔,再利用水管輸送至每家每戶。颱風「威馬遜」過後,島上居民的日常用水鹹味更甚,而水質也越發汙濁。颱風過後,海口市美蘭區水務局派出工作人員上島查看村民的飲用水情況。
  • 2020年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今日開幕
    海南日報海口11月19日訊 (記者趙優 通訊員李藝娜)作為海南標誌性旅遊節慶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與海南省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第二十一屆)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將於11月20日正式開啟,一直延續至12月31日。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到海南打卡萌物地圖
    ■ 本報記者 林詩婷  近日,兩名特殊島民正式落戶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憑藉呆萌的外形、討巧的性格迅速引起廣泛關注—
  • 海南日報數字報-廣西欽州:灰水粽香五月節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春去夏來,日漸升騰的暑氣蒸得夏蟲不住鳴叫,一聲聲的,喚得端午也近了些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日本侵略者對海南島的文化滲透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42年4月日軍在海口市創辦了海南師範學校。該校主要招收來自日本國內或臺灣、朝鮮等殖民地區的學生,進行六個月的培訓後分配到島內各地做教師。除此之外,該校還承擔了中國人教師的再教育任務。從中國人教師的教育內容看,日語課所佔時間最多,為每周12節。
  • 海南日報數字報-蝦肥魚美正當時 北港漁民盼客商
    >   本報海口7月30日訊 (記者許春媚 通訊員劉平 實習生陳奕霖 陳慧予)在去年「威馬遜」、「海鷗」兩次颱風中,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北港島居民賴以生存的養殖業遭受重創
  • 北港島將結束靠船出行歷史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10日訊(記者 黨朝峰)「再有半個月,我們就能從家門口直接開車到海口市區了,比過去繞道節省了將近1個多小時。」10日上午,海口市演豐鎮道頭村村民肖名雄笑著說。 肖名雄所指的直通家門口好工程是海文大橋北港島互通工程。
  • 椰視頻丨海文大橋北港島互通工程預計本月底通車 北港島只靠船出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10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再有一個月左右時間,我們就能從家門口直接開車到海口市區了,比過去繞道節省了將近1個多小時,這真是為民辦實事的好工程
  • 海南日報數字報-「裡應外合」,讓海南人的英語強起來
    教室裡,外籍教師和學生們一問一答,氣氛輕鬆歡樂;教室外,家長們認真觀看,不時被課堂氣氛所感染露出笑容。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是我省唯一一所外語類高校。在海南,多個城市的街頭標語、多座圖書館的外文書籍由該校師生翻譯,多個熱門景區的外語導遊、多場外交活動的同聲傳譯等工作也由該校師生承擔。
  • 海南日報數字報-休博會上感受旅居新生活
    新年伊始,候鳥們怎麼過,不如到海南世博會上去尋找旅居生活的新玩法、新體驗。  作為今年歡樂節的壓軸大戲,2016年12月31日至2017年1月5日在海口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2016海南世界休閒旅遊博覽會舉辦了一系列豐富活動,如首屆候鳥旅居文化節、千人騎行海南、千人徒步海南等,候鳥朋友可以從這裡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旅居社區」。
  • 海南日報數字報-聽婦產科「男神」說說心裡話
    海南日報記者日前走訪調查發現,我省婦產科男醫生數量雖只佔到婦產科醫生總數的10%左右,但他們中卻有不少人擔任著醫院的婦產科主任或產科主任,是女性患者的健康保護「男神」。那麼,這些婦產科「男神」們日常工作中都有著怎樣的酸甜苦辣?他們又是怎樣讓女患者對他們敞開心扉的呢?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使船員是怎樣煉成的?
    ■ 本報記者 王黎剛  為了參加7月份開賽的2019至2020賽季克利伯環球帆船賽,海南日報女記者孫婧日前到達英國樸茨茅斯
  • 海南日報數字報-高校圖書館開放不再羞答答
    為此,海南日報記者特地走訪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與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了解海南省主要高校的圖書館對外開放情況。  海南大學:通過網絡把電子資源帶回家  不同於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全面對外開放」,海南大學圖書館採取的是「有條件的對外開放」。「我們的網絡資源的開放程度很高,只要來到我們圖書館,通過連結我們的網絡,就能享受到我們圖書館的電子資源」,海南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王小會介紹說。